欧阳修《醉翁亭记》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 也①。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 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②,醉翁亭也。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 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③。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 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 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曰出而林霏开④,云归而岩穴暝⑤,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 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 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涂⑥,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⑦,往 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 洌;山肴野蔌⑧,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 中,奕者胜,觥筹交错⑨,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 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 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 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 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⑩。

【注释】①琅(láng)琊(yá):山名,古称摩陀岭。在今安徽滁州西南十里。 因东晋元帝司马睿为琅琊王时避难于此而得名。②翼然: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 ③太守:汉代称郡的行政长官。宋代废郡设州,没有太守的职称,常把知州(州府 的长官)称为太守。④林霏(fēi):林中的雾气。⑤暝:昏暗。⑥涂:同“途”,道路。 ⑦伛(yǔ)偻 (lǚ)提携:老人和小孩。伛偻,弯着腰的样子,指老人。提携,需要搀 扶的小孩。⑧野蔌(sù):野菜。⑨觥(gōng):酒杯。筹:记饮酒数目的筹码。⑩ 庐陵:今江西吉安。

【鉴赏】本文作于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欧阳修因直谏被贬为滁州 知州。滁州地处偏远,交通闭塞,欧阳修却能够寄情于山水,加之他以宽 为政,是年恰逢丰收,因此,他常和滁州的官民一起游赏山水。这篇游记 就是他与百姓游玩同乐之后作的。文章名为“醉翁亭记”,着意于山水,但 又非一般的风花雪月之文,而是在山水之景中夹杂着作者种种复杂的情 感,通过描述醉翁亭四周优美的环境和早晚、四时的美景,抒发作者遭受 贬谪却能放情山水、悠闲自得的心情,身为地方官见百姓生活安定富足的 欣慰之感,和遭贬以后些许的借酒消愁的颓放情绪。

这是一篇历来为人称颂的佳作。写得极为精练娴熟,显示出作者高 超的艺术技巧。《朱子语类》载:“顷有人买得他《醉翁亭记》稿,初说滁州 四周有山,凡数十字,末后改定,只曰环滁皆山也五字而已。”说明此文是 作者精心修撰之作。

文章先交代醉翁亭的环境位置、名称由来和山间早晚四时的景色变 幻,文字不多,却用笔精到,刻画入微,“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等句一直 为后人称道。描绘了山林景色之后,接着写滁州人民游览和太守宴饮的 情景。“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滁州人民生活得欢乐而 恬静。置身于这种恬静闲适的环境中,作者放情山水,与宾客们宴饮。溪 水深而鱼儿肥,泉香而酒清,各种野味和山菜错杂地放在地上,宾客们“射 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毫无礼节约束,更是别具风味,乐 在其中。但是作者真正的乐趣并不在此,而在于能够寄情于山水,心情闲 适而自得,并能与百姓同乐。作者勾勒在宾客欢乐喧闹的场面中太守“颓 然乎其间”,使一个与民同乐、自得其乐的“醉翁”形象跃然纸上。正如作 者所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 酒”。末尾一段,再次围绕“乐”字展开。鸟之乐,山林之乐,人之乐,太守 之乐,虽各自叙笔,实则已融为一体了。

此文充分体现了宋代散文平易畅达,骈散结合的特点,似骈非骈,似 散非散,长短错落。作者有意识地变陈述句为判断句,连用二十一个“也” 字,回环往复,语气舒缓,富有风趣,使文章有一唱三叹的风韵,显出自然 的节奏和音韵之美。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十评论道:“通篇共 用二十一个'也’字,逐层脱卸,逐步顿跌,句句是记山水,却句句是记亭, 句句是记太守。似散非散,似排非排,文家之创调也。”

THE END
0.欧阳修《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chán)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zhé)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fú)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xué)暝(míng),晦(huì)明变化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6;1372687314;:6@;a:9933@<:;0yivvq
1.【书画资料】西湖苏东坡纪念馆苏轼草书《醉翁亭记》碑刻资料及你发布的“【书画资料】西湖苏东坡纪念馆苏轼草书《醉翁亭记》碑刻资料及笔者对临习作”已成为精选,会被更多人看到哦!去看看,和懂你的美友互动吧!>>> 笔者对临苏轼草书《醉翁亭记》局部 苏轼草书《醉翁亭记》真迹已佚。现存明代拓本,欧阳修撰文,苏轼丹书,文彭勒石,史称“三绝碑”,为稀世珍品。 jvzquC41yy}/onnrkct/ew45egx9kq
2.《醉翁亭记》翻译《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齐游赏宴饮的乐趣。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 《醉翁亭记》原文: 朝代:宋代 jvzq<84yyy4vpsx0eqs0|87295:60qyon
3.第六册《醉翁亭记》(通用15篇)醉翁亭记》是欧阳醉翁亭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写的一篇散文,在这里作者把政治失意,仕途坎坷的内心抑郁和苦闷寄情于山水之间,消融于与民同乐之中。描绘出了一幅幅变化多姿、秀丽妩媚的优美图画。一提起《醉翁亭记》我们首先会想起里面的千古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间也\"这里面的\"醉翁\"就是著名的唐宋八jvzquC41yy}/fr~khctxgw3eqo5kkjtcp1pjwwncplozw€jplkgpcw4:4599;7mvon
4.《醉翁亭记》原文及其翻译醉翁亭记是欧阳修所作,主要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自然风光,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思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遭受打击的复杂感情。今天小编为妈妈收集了原文及翻译,有需要的同学们可以看看,希望对你学习有进步! 《醉翁亭记》原文 作者:欧阳修 jvzquC41yy}/qq6220ipo8ugkz{o1pzqzwk{jrmwk17689790jznn
5.言简意深,优美文诗——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亭记》,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卷,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昨天我收到了同学传给我的一段聚会视频,是同学在朗诵《醉翁亭记》,还记得初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是恩师分享给我们的链接,那时我沉醉于其优美的文字与如画的景致;再次听到这篇文章,我又到网上仔细阅读了《醉翁亭记》,让我领悟到其中蕴含的人生jvzquC41yy}/onnrkct/ew4793gvlqf
6.《醉翁亭记》原文+译注+赏析.pdf《醉翁亭记》原文+译注+赏析.pdf 6页内容提供方:185***2530 大小:334.46 KB 字数:约4.7千字 发布时间:2024-10-09发布于河南 浏览人气:142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醉翁亭记》原文+译注+赏析.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9132651?5273813>52328427xjvo
7.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山麓醉翁亭:《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视频信息103 发布时间:2025-05-02 17:23:53 来源:滚动播报 频道: 新浪财经 / 视频新闻 标签: 简介: 转自:天津广播 #语文书里看中国#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山麓醉翁亭:《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诗书里的山西# ​​​jvzquC41xkjfq7xkpc4dqv3ep1v0hrscpek04977/2;.2;4fgvgjn6npgxklm>84:8437i0jvsm
8.《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全文原文注解与大意翻译《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全文|原文注解与大意翻译 宋·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jvzquC41o0vjp|mkygt/exr1ekjjcw4ejw€iqwl1427:2=76;5?40qyon
9.探寻欧阳修笔下的“醉翁之乐”《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欧阳修篇作为欧阳修成长历程中最为重要的引路人,母亲的悉心教导,造就了欧阳修正直清廉、乐观旷达的精神气质。即使被贬滁州,欧阳修依旧能够自得其乐,《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之乐”体现出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豁达的胸襟。节目中,探访团以亲历者的视角,共赴醉翁亭,揭秘这一传世名篇诞生的幕后故事。 jvzquC41pg}t0lhvx0ipo8724552485:1CXUK`;IzEWdkM_[F5g3L^HMS49249=0ujznn
10.《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 20231117 韩愈·下) 观看《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 20231208 欧阳修·上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节目以探访名篇《醉翁亭记》的诞生为线索,讲述北宋诗文革新领袖欧阳修前半生的故事。撒贝宁将带领探访团回到北宋,了解青年欧阳修在洛阳习文的故事,并深入探究范仲淹与欧阳修同心共志推行“庆历新政”的始末。( jvzquC41vx4de}{0eqs0x8{u41\JFJIKiDrrzƒvngmn2zamZxn843:620jznn
11.《醉翁亭记》学习指要《醉翁亭记》是北宋欧阳修写的一篇山水游记,表现了作者因参与范仲淹等政治改革失败被贬滁州知州后悠然自得的旷达情怀。笔者在研读这篇课文后发现以下几个问题应引起注意。 一、在句子的翻译上应符合现代汉语习惯。古文中的句子表达习惯与白话文常常不一样,在翻译的时候就要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遗憾的是教材中的几jvzquC41yy}/fr~khctxgw3eqo5kkjtcp1hbprfplk~jclj{wykolrfqect04;5:7:688:742:;96<>:33:/j}r
12.《醉翁亭记》字词解释(精选14篇)《醉翁亭记》字词解释(精选14篇) 《醉翁亭记》字词解释 篇1 1. 环:环绕。 2. 2.皆:都是。 3. 3.诸:许多,各个。 4. 4.壑:山谷 5. 5.尤:尤其 6. .蔚然:树木茂盛的样子。 7. 7.深秀:幽深秀丽。 8. 8.山:名词作状语,在山间。 jvzquC41yy}/fr~khctxgw3eqo5kkjtcp1pjwwncplozw€jplkgpcw49986847mvon
13.《醉翁亭记》原文翻译《醉翁亭记》这篇散文饶有诗情画意,别具清丽格调,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确是不可多得的。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醉翁亭记》原文翻译,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醉翁亭记 欧阳修 原文: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jvzquC41okv/t~nygp4dqv4ygp~vg8wkykoi}npilo04=58964ivvq
14.张宗成|异曲同工忧与乐——欧阳修《醉翁亭记》赏读一提到“忧”“乐”,人们首先会想到范仲淹,想到《岳阳楼记》,想到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提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连中心思想也众说纷纭。比较普遍为人接受的是:描写醉翁亭秀丽的景色、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和游人的山水之乐、游宴之乐,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抒发了他贬谪后的抑郁心情。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312>15863169:2A762a?9;<83;29/u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