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者若有心,学者必得益。” 作业布置,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创新。作业是教育、教学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孩子多元发展及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
玉祁中心小学践行双减,科学作业重视让学生学以致用,更重视让学生在探究实践、经历体验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提升学习的品质。玉小学子也在科学老师的带领下,将知识与体验融为一体,完成了一些特色的、个性化的作业。
一、品味播绿色之趣,享受生命的精彩
随着季节的变化,转眼间,春天已悄悄到来。春天,各种花朵散发出清香,让人感受到进入了一个美妙的世界。小草也冲破了泥土,悄悄地探出了脑袋,长长地伸了伸懒腰。
孩子们在科学老师的带领下,他们开始翻土,种植蔬菜幼苗。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用心守护着绿地。他们辛勤地浇水、松土、施肥、除草……他们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幼苗快快长大,快快开花,快快结果。他们忙得不亦乐乎。
孩子们用“成果交流会”表达了种植过程中流汗的艰辛与困难,还有劳动成果丰收的喜悦;孩子们用“观察记录手册”朴实纯真的文字记录下他们劳动的发现与体会;孩子们用“手抄报”图文结合的方式,丰富地表达了自己对种植的热爱,以及掌握种植本领的骄傲和自豪。
二、经历养春蚕之旅,探索生命的灵动
春天如约而至,桑叶的嫩芽绿了枝头,又到了一年养蚕季。“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养蚕在我国已有5000年历史,早有嫘祖养蚕,形成了蚕桑文化。
四年级的孩子们在科学老师的带领下,利用农村生活资源,开始了一段养蚕之旅。在养蚕过程中,孩子们主动承担起了饲养员:找桑叶、喂蚕宝宝、清理蚕盒。在他们精心的照料下,蚕宝宝变得白白胖胖的。每天,孩子们都会仔细观察它们,精心地饲养它们。当孩子们看到它们慢慢地蠕动着身子, “沙沙沙”地咀嚼桑叶,他们好开心啊!
通过饲养与观察,孩子们体验到了蚕宝宝蜕皮、吐丝、结茧、破茧变成蚕蛹等一生的变化过程;在饲养与观察过程中,孩子们见证了蚕化茧成蛾这一生命奇迹;同时,在饲养与观察过程中,也培养了孩子对待生命的细心与耐心,培养了孩子们爱护小动物,尊重生命的情感。
三、探寻孵小鸡之秘,见证生命的奇迹
孵呀孵,在小小的蛋壳里钻出了小小的鸡,是不是觉得很神奇呢?在这温暖、阳光而又充满生机的季节里,让孩子们探秘鸡蛋,接触小生命,开启一场生命探索之旅吧!
玉小学子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地孵蛋啦!他们精心挑选种收蛋。老师安排学生每天要加水,记录温度和湿度。第7天,在老师的安排下,进行照蛋啦!看,蛋壳里出现了鲜红的血丝,呈放射状。到了第21天,妥妥地,一只只小鸡从蛋壳里钻出来啦!
从冰冷的硬硬的鸡蛋,蜕变成了毛绒绒的、有温度的生命,孩子们耐心地等了二十多天。在这过程中,孩子们体会到了生命的伟大与神奇,从而产生了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感。这一活动也唤起了孩子们的爱心,激发了孩子们对自然生命进一步探究的热情!
这种有趣的科学作业,拉近了学科知识与生活的距离,充分利用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充分尊重了孩子们多样化的经验,让每个孩子积极参与其中,快乐地学习,愉快地活动!这种个性化的作业能够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个性发展,有效推进“双减”工作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