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组跨学科主题学习成果展
在三年级孩子的眼中,试管里的气泡、色素在水中的舞蹈,不只是奇妙的现象,更成了笔尖下跃动的文字与画纸上流淌的思考。语文课本上《我做了一项小实验》的写作任务,与科学探索的双手相遇,一场名为“跨学科实验漫游”的学习之旅在校园里悄然展开。孩子们在真实的任务驱动下——为即将到来的科技节展示做准备,并力争赢得“小小法布尔”勋章,以空前的热情投入其中。
任务引领,学科无界融合
项目精心设计了六个环环相扣的子任务,巧妙串联起多学科核心素养。孩子们首先化身为“资料搜查员”,在可行性考量下选定心仪的实验项目。随后,语文课上经典范文《蜜蜂》成为重要指南——孩子们一边分析法布尔严谨的实验步骤与精准的连接词运用,一边动手将抽象文字转化为形象的实验流程图。科学与语文的边界在此刻消融。
实践为基,记录见证成
当设想落地为实践,科学精神在细致观察中萌芽。一张精心设计的实验记录表(涵盖名称、准备、过程、结果)成为得力助手,引导孩子捕捉实验关键。实验的魅力更在画笔下延展:孩子们用美术语言将实验现象与背后原理可视化。从动手操作到图表梳理再到原理绘画,孩子们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力如春藤般悄然攀升。
文字生花,表达锤炼思维
丰厚的实践积淀最终流向文字表达。老师引导孩子们对实验过程进行“电影式回放”,聚焦最扣人心弦的细节。当“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清晰勾勒实验脉络,当“实验时的心情”与“有趣的发现”为文字注入真实温度,一篇篇生动习作便水到渠成。最后,运用规范的修改符号对习作精心打磨,让表达更精准有力。
试管与铅笔的相遇,让观察拥有了科学的筋骨与文学的血肉。当作文本上出现“碳酸饮料喷泉”的生动描述,当流程图里严谨标注着“第一步、接着、最后”,我们深知:实验教学与写作教学的结合,点燃了学生对世界的好奇,更锤炼了其解决问题的综合素养——他们正学着以科学家的眼光审视万物,以文学家的笔触描绘发现。这场漫游远未结束,探索的种子已在心田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