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过上没羞没臊的观影生活
前不久,派爷看到了这样一条新闻:
英学校数学全球排名落后 开始使用中国教材。
部分英国学者和教育专家担心:
引入中国的教育模式有可能会扼杀孩子们的想象力;
不利于孩子们的学习和成长。
看到这条新闻,派爷内心毫无波动甚至还有点想笑。
几本教材而已,杀伤力哪有那么大。
要是把中国的老师们空降到大不列颠;
英国的熊孩子们才能感受到什么叫做「被班主任支配的恐惧」。
万万没想到的是,爱搞事情的英国人竟然真的把几个“原装进口”的中国教师请到中国;
并且做了一场为期一个月的教育实验;
BBC把这一切用镜头记录了下来,做成了纪录片——
《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
这个标题足够亮眼;
中式教育下的学生甚至要用“坚强”二字来形容。
英国的学生在近几年的国际竞赛中经常落后;
所以BBC才想出了这么个幺蛾子。
五位中国教师来到英国的一所中学;
完全按照中国教育的方式,对英国的学生进行一个月的教学。
然后和英国教育方式下学生进行成绩对比;
以检验教育方式的不同是否会带来成绩上的提升。
英国的熊孩子们,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既然要模拟真实的中式教育,那么就一定要从最基本的步骤模拟起来。
宽松的中式运动校服,通通穿起来;
小班授课改成中国标准的五十人班级;
晚早自习、课间操什么的更是一个都不能少。
然而在实验初期,早就习惯放羊式课堂的熊孩子们根本无法适应高强度的中式课堂。
很多学生都在课堂上打闹说话、听歌、化妆、玩手机,影响课堂秩序。
更有甚者,还把电热壶拿到教室中,烧水泡茶喝。
中国的老师虽然极为恼火,却对他们却束手无策。
要不是镜头在拍着;
派爷绝不相信中国老师能如此克制地面对混乱的课堂秩序。
学校的校长看到如此情形,自信满满地认为英国课堂赢定了。
(立起一面鲜艳的flag)
学校的教导主任的出现,才制止了他们上课打闹的行为。
(最怕空气突然安静)
看来,教导主任才是所有人学生时代共同的梦魇。
纪律的问题虽然解决了,然而教学上的问题才是老师们真正的困扰。
五十人的大课堂中,学生们接纳知识的能力各有不同。
老师们按照中国的方式在讲台上一味地向学生们灌输知识;
却很少给学生们独立思考的机会。
对部分学生来说,老师讲课的进度太快,自己完全跟不上了。
教导主任旁听了一节化学课,填鸭式的教学让他都接受不了。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接受不了这样的教育方式。
班级中那些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霸们,在这样的课堂简直如鱼得水。
但是学霸却对体育很不擅长;
不得不参加的中式体育测验,以及成绩的公开对比,让她的情绪崩溃了。
虽然中国老师们在实验开始的时候遇到了很多困难;
不过在摸索过后,他们和学生们都渐渐地走上了正轨。
在期末的复习阶段,中式教育的优势体现了出来。
有了课堂上记录的笔记,学生们的复习就变得so easy。
最终,期末考试的成绩出来了。
中国课堂的学生们的平均成绩,全面碾压英国课堂的平均成绩。
这并不让人觉得意外。
早就习惯了中式教育的我们,都是这样熬过来的。
虽然标榜着是一部纪录片,但是影片没有做到完全的客观;
剪辑和旁白带有着明显的导向性。
这导致了这部纪录片看起来更像是一场秀。
虽然是作秀,但是我们仍然能看出问题所在。
中国式教育,显然不是适合所有人的方式,但是却是最行之有效的方式。
面对应试教育的大环境,学生们不被要求独立思考,只需要学会应付考试就可以了。
但是却很少有人想过考试过后的事情。
上大学时,睡在派爷上铺的兄弟毕业于一所因纪律严明、升学率高而闻名全国的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