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准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实习和简历。一般10月份开始找的话,最好1、2月份准备,也就是说提前半年,我是4月份开始作的准备。当时准备的主要内容就是:确定自己的求职目标,写好简历,然后根据自己的目标决定半年的时间里自己要提高的主要方面。 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实习。一段知名企业的实习经历,可以为自己找工作增加非常重的砝码。我们系在IBM、大唐、华3实习的,大部分都留下了,而在微软、intel实习的,最后也都找到了非常好的工作。这里不是鼓励大家出去实习,而是说实习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一般的公司在过年前后都会大量招实习生,所以这时候去实习的最佳时机,相对比找工作要容易得多。当然,要根据自己的目标决定实习单位,最好是能直接去自己的目标单位实习,那样留下的机会是最大的。 如果实验室里课题紧,没时间出去实习,像我这样,那就要考虑:现在所做的课题对自己找工作究竟有多大帮助?如果觉得帮助不大的话,那也可以考虑出去做一些兼职,来丰富自己的经历,我实际上就是出去作了半年的兼职教师,事实证明,这段经历对于找工作帮助还是满大的。 除了实习以外,下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简历。一份好的简历能帮助自己多赢得很多机会,对此我是深有感触。我最初的简历做得不太好,没有注意一些细节,结果投出去以后,大多杳无音讯,后来听取别人的建议,修改了简历,经过很多人、很多遍的修改,最终才改成了现在这个版本。后来,这份简历确实帮我赢得了很多机会。 我总结了一下,简历中最好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应该充分挖掘自己的特长和亮点,把自己最有优势的地方放到最前面。2、把自己的名字和联系方式放到最显眼的地方。3、尽量压缩到一页(这一点我做的不太好)。4、对于不同类型的单位,最好采用不同的简历模板,以更有针对性。 1)对于外企:要强调“英文水平”、“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 2)对于国企和事业单位:要强调“教育背景”、“政治面貌”、“获奖情况”、“学习成绩”、“踏实稳重” 3)对于技术类企业:要强调“专业技能”(与该企业相关的技能放到最前面)、“项目经验” 4)对于研究类单位:要强调“研究方向”、“获奖情况”、“学习成绩” 5)对于销售、管理类职位:要强调“任职情况”、“组织活动”、“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5、尽量少谈“个人兴趣”,如果是特长的话,可以改为“个人特长”或“文体特长”6、对于自己所做的项目,不要写或少写“项目简介”,而要重点写“个人职责”7、不能说假话,自己没有的绝对不能说;但自己有的,一定要用最好的方式展现出来8、对于自己的亮点,可以适当加一些修饰;对于自己的劣势,应极力的避开。 其它的,大家就根据个人的情况自己总结吧。总之,简历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之分,关键在于,你能否把自己身上最大的亮点和优势成功的在15秒之内展示给面试官,让他对进一步看你的简历产生兴趣,如果你做到了,你就成功了。 由于安全原因,这里就不把我的旧版简历和新版简历传上来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跟我发信索取。
(三):简历投递
(四):笔试
很多单位招聘都是采用先笔试、后面试的流程。相信很多同学也经历了无数次笔试,我也不例外。在此,把自己参加笔试的一点体会跟大家分享: 笔试分为技术笔试和非技术笔试,下面分别来说。(一)非技术笔试 这类笔试主要考察你的反应能力、临场应变能力、综合素质和性格特征。一般的考察形式主要有:行测(占大多数),性格测试(大部分都有),应用文,开放问题。 行测的答题技巧是:不按顺序答。因为行测中有各种题型,如:数量关系、图形推理、应用题、资料分析等。而不同的人善长的题型是不一样的,因此,应该首先挑你最善长的答,例如,如果你对数字比较敏感,那么就先答数量关系,其它同理。还有,按照总时间/题数来计算每道题的平均答题时间,例如10秒,如果看到某一道题5秒没思路,则马上放弃。总之,行测的答题目标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到最多的分。 性格测试要注意的是:大多数情况下,只要按照自己的真实想法选择就行了。不过有的时候,如果有的题有明显的倾向性,那么还是要注意一下的好,如果你认为,自己性格的这种改变能接受,就选择那个选项,如果不能,那就算了,因为如果很多题都遇到这种矛盾,那可能意味着,你的性格跟这份工作不适合。 下面对我参加过的非技术笔试作一下介绍:1、宝洁:这个大家都知道,网上能搜到很多笔经。主要考查的就是一个:速度。题量很大,都是各种各样的计算,因此,就需要采用一些估算方法和答题策略。这个答题策略与行测相同。2、华为:也是这一类行测题,不过题出得比较难,题量也比较大。答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控制时间。3、联想:除了行测以外,又加了一个应用文,好像是让你用英语写一份演讲稿,具体的题目不记得了。只要高中时英语作文写得好应该就没问题,关键是别犯语法错误。4、阳光财险:仍然是行测,而且是往年的原题。很多题都不用算,直接写答案。如果你做过往年行测考试题,这个就比较简单。5、中国人民银行软件研发中心:这个笔试题比较特别,问了以下几个开放问题1)如果你到某一个县当县长,上级提出要你们县完成一定指标,当你在会上向下属提出具体指标要求时,下属提出不同意见,你怎么办?2)如果你和一个同事很不和,可是有一次领导却派你们俩一起去完成同一项任务,你怎么办?这两个题没有标准答案,可以自己研究。 建议:进行行测专项练习,主要是练速度和答题准确度。(二)技术笔试 这是大部分单位考查的形式,一般是针对具体的专业领域考察你的专业技能,所以不同的专业考的应该会不一样。这里,我只能把计算机相关的笔试经验分享给大家,如果恰巧有你要笔试的单位,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1)IBM:主要考的java,涉及面比较广,包括java基本语法,多线程,异常处理,EJB,XML等,全部是多项选择题(不好蒙)。建议参加笔试前多看一些java不同领域的基本知识。2)百度:在线笔试,题目重的概率比较大。我申的两个不同职位,进行两次笔试,题目竟然完全一样!我的是4道题: 第一题是给你一个URL字符串,请你编程找出其中的文件名; 第二题是给你一个论坛系统,请你做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第三题是给你两个文件A和B,数据文件A格式为:关键词、IP地址、时间,数据文件B是关键词ID到关键词的对应表文件,格式为:ID、关键词,要求将数据文件A对应的关键词替换为B中的ID,生成新的数据文件C 第四题给出需求,请写出jsp代码。 具体的题,如果有同学需要,可以跟我发信索取。3)新华社:计算机职位的笔试主要考的是3部分:计算机、计算机通信、通信网络,总分100分。 计算机部分主要考察数据结构和算法,尤其是各种排序算法,二叉树中序、后序遍历算法,还有数据库的1、2、3范式。编程题考的就是用非递归算法编程实现二叉树的中序遍历。 计算机通信考的主要是通信领域的基本知识,如:编码、信令之类的,估计没学过可能不太好答。 通信网络主要考的网络相关的知识,都是一些基本的知识,不过如果不看可能大部分都忘了。4)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央外汇业务中心 英文考试,题目主要也是数据结构、算法、数据库、网络基本知识,都不难,不过都是英文的,理解起来可能费点事。最后还有两个中文的开放问题,一个是:请举例说明你做过的项目中是怎样进行风险控制的?另一个是:你认为在一个项目中会存在哪些风险?应怎样对这些风险进行控制? 我的回答:在一个项目中,主要存在着人员风险,技术风险,政治风险、版权风险等诸多风险,解决的方法是针对不同风险产生的原因去分别加以控制...5)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内容仍然涉及数据结构、算法、数据库、网络基本知识,还包括java语言。后面两道大题都是数据库设计题,给你一个需求,请你对数据库表结构进行设计。最后还有翻译题,给你一段英文,请你翻译成中文。6)中航信 包括一部分行测,还有一部分技术笔试,主要是java,网络和数据库考的多,范式和事务必考。7)瞬联 分为两套题,java和C++,可以任选,我选的java。考的很细,涉及到java中很多细致的东西。都是英文选择题,但是很不好答,都是平时编程不注意的小细节,以后应该多积累。8)汉略 全英文,内容涉及非常广,基本涵盖了计算机的各个领域,如:操作系统,数据结构,数据库,算法,C,C++,Java...这是我第一次笔试,也是我经历过最全的笔试。 总结:技术类笔试有这样以下特点:1)对于软件公司,往往考察的都比较细,涉及编程的一些具体细节,如IBM,瞬联。2)对于非计算机领域的计算机职位,往往考的都比较全,内容比较广,但大都是基本概念,不难。3)考察的重点主要有:数据结构,算法,数据库,网络,C,C++,Java4)数据结构常考的有:链表,二叉树遍历(递归,非递归),各种排序算法5)网络常考的是:OSI网络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6)数据库常考的是:范式,1、2、3范式,事务,数据库设计7)C常考的是:指针,extern C,条件编译8)C++常考的是:继承,虚函数(几乎必考),多态9)Java常考的是:异常处理,多线程(几乎必考),设计模式(几乎必考),抽象类和接口的区别,final,finalize,finally的区别,MVC架构 建议:买一本<程序员面试宝典>,把里面的相关章节看一遍。再找书,把书上对应的重点部分看一遍。
(五):面试之群殴篇
终于到了大家最期待的部分:面试。这也是找工作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他直接决定了你是进入下一轮还是被鄙视,相信绝大多数同学都是因为这个环节表现不好而被鄙视的。实际上我也被鄙视了无数次,后来通过一次次的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正,才逐渐对面试更加有信心。 在这里,把我积累的一些面试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跟大家分享,希望能对那些深受面试打击的同学有指导作用。 面试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小组讨论(群殴),非技术面试,技术面试,英文面试。前三种跟具体的专业无关,所以我将重点介绍,第四种技术面试,考虑到本专业同学的需要,我将在最后部分介绍。 由于篇幅太长,所以这部分将分四篇介绍:群殴篇,非技术面试篇,英文面试篇和技术面试篇。本篇是第一篇:小组讨论(群殴)篇。 这种面试形式相信很多同学经历过,就是5-12个人一组,给你们一个题目,给几分钟时间思考,然后发表各自意见,再进行小组自由讨论,要求最后达成一致意见,最后选出一个代表进行总结陈词,每个人再对自己刚才的表现作一下总结。 这类面试只要掌握好技巧,应该其实比较好过。首先要理解:这种面试形式考查的目的是什么?实际上,这类面试考查的无法就是一点:你的团队合作能力。理解了这一点,剩下的问题就好办了。个人感觉,参加这类面试,一定要注意以下方面: 1、不要过分表现自己,表现最多的那个人一定首先被淘汰。道理很简单:既然考查的是团队合作能力,那么,集体利益显然是最重要的,如果你总是抢着表现自己,那只能说明,你把自身利益放到了集体利益之前,集体观念淡薄,肯定会被第一个淘汰。当然,也有例外,但那绝对是极少数。大家可以仔细回味一下。 2、说话不要太多,但也不能太少,太少了就不会给考官留下深刻印象。要注意掌握小组的发展动向,在最关键的时刻,说出最有分量的话,简言之,要么不说,要说就要选在最该你说的时候说。例如:当小组意见分歧严重,时间所剩不多时,你可以试着提出一个缓解矛盾的折衷方案;或者当大家讨论的问题偏离主题的时候,你可以及时提醒大家;或者当你发现其他人的意见忽略了某些重要方面时,可以及时提出来。具体的请参考后面的成功案例。 3、要多与你旁边的人交流,多交换意见。团队合作离不开交流,多跟他们交流,交换意见,会对你个人有很大启发,也会对小组达到统一意见起到重要作用。当然,这一切考官都看在眼里:) 4、考虑问题和说话时,要把集体利益放到第一位,一切都要服从集体目标。要多说“我们小组...”,少说“我...”,要多向你旁边的人或团队核心成员提意见,让他代你说。 5、总结时,要首先肯定、强调其他每个成员在团队的这次任务中的作用,向他们表示感谢,再说自己为团队作出的贡献,并要看到自己的不足。 以下以具体的安全来说明面试细节。首先是成功案例。1、华为 华为的一面采用的就是这种形式,据说这个环节淘汰率是相当高的。题目:12个人,分成2组,给出14种职业,给每个组20分钟时间讨论,要求达到统一意见,对这14种职业,按照其重要程度排序;然后每个组选出一位代表,陈述小组讨论结果及理由;接下来进入自由辩论阶段,两组互相PK;最后,每个人选出一个自己认为刚才表现最出色的人,并说明理由。1)小组讨论 在这个环节里,有一个南大学生表现得很冒尖,当时就知道他肯定挂了(后来得到了印证)。经过20分钟,大家达成了统一意见。2)陈述 他们选我来陈述小组意见,当时想倒霉了,结果后来面试官指定另一个人作陈述(心中窃喜)。后来他也挂了。3)辩论 对方开始对我们的排序结果进行质疑。主要质疑的是,为什么我们把水产养殖人员和印章刻字人员排那么靠钱。我想到质疑他们把娱乐场所健身人员排到保育人员前面,告诉那个比较冒尖的人,让他说(心想,他反正那么想表现,就让他说吧)。 在整个辩论过程中,基本都是南大那个人在抢着说,跟对方辩论,我们组其他人都没插上话,后来是面试官指定我们组其他人说,结果,对方的质疑他们都顶不住了。最后,面试官看我从头到尾都没说话,让我说,我就举出北京当时吃海鲜吃死人的例子和刻假章的例子,对他们进行了反驳,瞬间扭转局势。语气略带调侃,面试官也跟着乐了。4)总结 最后,让每个人选出刚才表现最出色的人。很多人都选我,但最后我没有选自己,而是选了我旁边那个人,原因是“他沟通做的比较好”。 相信我最后一句话给面试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他又笑着重复了一遍。当时面完,我就知道:我肯定进下一轮,南大那个肯定被淘汰(结果果然不出所料)2、阳光财险 采用的是无领导小组讨论形势,即:给定一个话题,小组成员在30分钟内进行自由讨论,最后选出一个人来作总结,期间面试官不给任何提示,不作任何干预。 我们的题目是:假设你们是北京市政府工人人员,08年奥运将至,对于北京的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及流动人员,应该如何安置?是否应把他们遣散回家? 小组一共12个人,一半天大一半南大的。整个讨论过程比较乏味,因为大部分人都在抢着说话,希望多赢得表现机会。我只说了两段话,一个是在开头,一个是在结尾。开头时,我只说了几句:面对这个问题,我觉得大家应该考虑xx、xx...方面,请大家提出补充意见。结尾时,我也只说了几句:大家讨论了这么久,都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最后的总结不是我做的,整个过程我只说了这几句话,但后来我还是进入了下一轮。另外,我们组作总结的那个人过了,还有我的朋友,他最后对总结的那个人作了点补充。3、国家外汇储备管理局中央外汇业务中心 一面采用的是这种形式,小组5个人,给定一个题目,10分钟时间看,1分钟时间陈述自己观点,20分钟时间讨论,最后选一个人用3分钟对小组讨论结果进行描述,其他人用2分钟对自己刚才的表现作总结。我们的题目是:假设唐僧四人再次西天取经,但因为资金不足,必须淘汰一人,请问应该淘汰谁?并说出理由。 我们组的意见完全一致:淘汰猪八戒。所以,讨论环节变得很轻松,大家的任务变成了,找出为什么淘汰八戒而保留其他人的理由。具体过程不多说了。我最突出的表现是在最后。 最后,每个人轮流对自己刚才的表现作总结,前四个人都说了自己刚才对整体起到什么作用,最后到我说时,我的原话是: “刚才通过我们小组的努力,最后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其他几位同学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1号同学...3号...4号...5号...。另外我想说的是,我们在讨论的题目跟我们刚才做的说明了同一个道理,就是:在一个团队中,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定位,找到自身的角色,否则就会像猪八戒那样因为定位不明确而被淘汰。我刚才在团队中的角色主要是沟通和串联的作用。表现不足的地方就是,很抱歉,刚才忘了帮大家掐时间。” 下面是失败案例。联想:给小组一个鸡蛋,一些吸管和胶带,请小组在20分钟时间内想出一个办法,利用这些资源,让鸡蛋从2米的高空掉下来,而不碎。最后选出一个人作演示和总结,并请每一个人对自己刚才的表现作总结。 我们组最后成功的完成了任务,并由我来作演示。可惜最后,我们的方案被HR批评了,说我们用光了所有的胶带和吸管,不懂得节约手上的资源。 最后的结果:我们组被整组淘汰。 教训总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息息相关的,如果整体的方案失败了,那么个人的成功也无从谈起。(六):面试之非技术面试篇
本篇介绍第二类面试:非技术面试。 这类面试是最常见的面试形式,几乎每家单位的面试都会有这个环节,形式可能是1对1,或多对1,但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关注你的性格特点,不问技术细节。 对于这类面试,相信几乎每个同学都有过失败的教训,因为经常会被问到一些刁钻的问题,同时一些很常见的问题也并不好答。对于很多同学来说,技术面试往往不是问题,问题常常出在非技术面试和英语面试这个环节。 个人认为,在进行这类面试之前,应该提前作好以下准备:1、自我介绍(中英文版) 任何单位都必问的第一个问题。看似简单,却是最重要的问题,因为他是面试官了解你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而对你产生第一印象。如果你的自我介绍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你已经成功一半了;而如果你的自我介绍很平庸,让人看不到亮点,那么你基本上已经失败了,因为面试官不可能主动去发现你的亮点。尽管自我介绍每个人都会准备,但是好坏却有质的差别。 首先要明确,你应该向面试官介绍些什么。个人认为,应该把自己简历中的亮点和闪光点有层次、有条理的介绍给面试官,让他在第一时间对你发生兴趣,引导他去看你简历的对应部分,对你进一步发问。切记:1)要简明扼要、有条理的介绍自己的经历,不要说的过于详细;2)对于应聘这份工作没用的信息,不要介绍,例如:对家乡的介绍,以及个人爱好的介绍。 然后把自己抽取出来的亮点记录下来,用最有逻辑的方式表达出来,一般可以分几个方面来介绍,如“学习方面”,“项目研究方面”,“实习方面”,“社会工作方面”。最后,最好加上对自己性格特点的总结,以及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下面是我实际使用的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xx,天津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硕士,07年3月份毕业,研究方向xx。我想从三个方面介绍自己: 1)学习方面。大三时保送研究生,之后进入实验室开展项目研究。在x年时间里,先后参与了x个项目,其中x个纵向项目,x个横向项目,纵向项目主要是关于xx,横向项目主要是关于xx。本科绩点3.8,研究生绩点3.4。 2)实践方面。曾在软件公司实***年时间,曾在xx当过计算机讲师,主讲xx,另外,本科时曾参加过xx比赛,并获得了xx奖。 3)社会工作方面。本科和研究生都担任所在班级班长,同时也在校学生会工作过。 我的性格特点是,性格沉稳,考虑问题全面、仔细,做事有自己明确的想法和计划。我的优势是自己全面的综合素质。 我的职业生涯目标是,做一个既懂技术,又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非IT企业用)2、职业生涯规划(中英文) 这个也是每个单位几乎必问的问题,同时也是你在参加每个面试前必须想清楚的问题。面试官通常通过这个问题来考查你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没有一个合理的规划,以及你的规划是否与公司的目标相符合。所以,这个问题后面总会问到的,如果你在自我介绍部分?*****隼矗抟筛媸怨倭粝铝撕芎玫挠∠蟆? 要结合公司的具体情况来说,让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跟这家公司刚好吻合。例如:如果是技术职位,就说自己想走技术路线;如果是具体业务岗位,就说想走业务路线;如果是销售,就沿着销售的路上走下去。 这里必须强调一句:在找工作前,必须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和规划,想清楚,自己的性格究竟适合做什么,自己希望有一个怎样的人生,自己更看重什么,自己想走一条怎样的人生路线。这是作为一个成年人,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表现。可能还有很多同学没有认真的想过这个问题,觉得先找到工作再说,先就业后择业,这是不对的,请抱着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态度,一定要认真的想清楚这个问题。 在面试中,关于职业生涯规划,我通常会这样说: “我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基于技术,但不拘泥于技术(Based on technique, but not limited on it),就是说,我想以技术为主线,同时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最终做一个既懂技术、又懂业务,兼具沟通和组织能力的复合型人才。”3、应聘单位的背景、主营业务和发展动态 在面试前,一定要通过各种途径对应聘单位的背景、历史、发展现状有详细的了解,而且,要了解你所应聘的职位在单位中所处的地位及具体职责。这些都是你在面试中跟考官沟通交流的基础。4、自己经历过的成功的例子、失败的例子 这是宝洁的面试题,在其它单位的面试中也经常用到,更重要的是,挖掘出这些例子,有助于你在面试中更好的回答考官的问题,即,有时候考官的一些问题,你可以采用实际举例的方式回答他,这样的回答更有说服力,更让人信服。5、自己的优势/劣势(优点/缺点) 准备这个,不光是为了面试回答用,更重要的是,你要通过这个过程想清楚,自己面试这家单位时,跟别人比,优势在哪?劣势在哪?弄明白了这些,在面试的时候就可以有效的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回避自己的劣势。6、你想问的问题 记住:这一点非常重要,甚至直接决定了你是进入下一轮还是被淘汰。几乎每个面试官在结束时都会问:你还有什么问题吗?这决不意味着你可以不问,因为这本身就是最重要的问题。这实际上是给你一个机会,让你表达对公司的一些想法。一个有水平而让人印象深刻的问题,可以帮你直接获得offer,而一个糟糕的问题可以让你直接失去offer。这两方面,我都有深刻的经验和教训。 一般至少要准备两个问题。一个问HR的,一个问技术主管的。建议问HR的可以选择公司最近的发展动态及下一步发展规划,问技术主管的可以选择技术方面的发展方向的问题。记住:最重要的是,要有新意,让人印象深刻,决不能和别人的重了,更要显出你对公司的关心。 以下举例说明我在面试不同公司时问过的问题(建议不要再采用)成功案例:1)IBM a)(问技术主管)我们知道,IBM是以服务著称的,可是很多时候顾客的需求是反复多变的。请问:IBM的产品是怎样满足顾多变的需求呢?例如,我在项目中就遇到过这样一个问题:顾客提出,所有的业务流程都要能可配置,请问,这种需求有什么办法可以实现吗? b)(问HR)很多人经常拿微软和IBM比较,我们知道,微软的产品经常会出现各种案例漏洞,可是IBM的产品却很少听说出现漏洞,请问:IBM是怎么做到这点的呢?2)瞬联 a)(问HR)瞬联的主要业务是通信软件外包,请问,瞬联下一步有向其他领域发展的计划吗? b)(问技术主管)有一个问题困扰我很久,想跟您请教一下。像我们做技术的,是应该在具体的某一个领域钻的更深呢,还是应该更广泛的涉猎不同领域的技术知识?很多时候这两个目标是矛盾的。(注:因为第2个问题,我直接拿到了瞬联的offer。)失败教训 1)中航信 当时面试过程都非常顺利。结果在面试马上结束的时候,我问了面试官一个弱智的问题,并因此丢掉了offer。 我问:我13号参加了贵公司北京的笔试,现在既然已经天津这边面完了,还用再参加那边的面试吗? 面试官脸色马上变了,说:原来你已经参加过北京的笔试了,那你还来参加这边的笔试?难怪你答得这么高,原来是题已经做过了!那边的面试你不用参加了。 后来,果然没有给我offer。可实际上,北京的笔试我也过了,第二天就接到了面试通知,当知道我的情况后面试机会也没了。两边的分数都很高,可惜最后,两边的面试机会和offer全错过了。2)新华社 顺利通过了笔试,进入面试。前面进行的都很顺利,结果到最后问问题的时候,我问了一个不该问的问题,因此丢掉了offer。 我问:“我想问一下,不知道新华社的加班和出差情况怎么样?” 考官当时脸色就变了,义正言辞的说:“加班,那是必须的!出差,那是一定的!理论上讲,你一天24小时,随时都要上班,我们的记者走到哪,你们技术服务人员就要跟到哪。可能年轻时会向往出差,但过几年以后,你可能就没办法忍受频繁的出差了。但没办法,这就是工作!” 后来,我果然被拒了。3)联发 这是前期最开始面的一个公司。那时,主要以积累面试经验为主,所以也参加了这家公司的面试,但是,我只想攒面经,又不想去,所以要尽量避免被录取。 面试的最后,我有针对性的问了几个问题。 a)因为我是北方人,担心到了南方,对那边的气候不适应。不知道深圳的气候怎么样?我们到了那边能适应吗? b)我听说深圳的治安情况不太好,这也是我一直担心的地方,不知道您能说一下深圳的治安情况到底怎么样吗? 后来,这家公司果然没给我offer。教训:面试时,有些问题是绝对不能问的,如:工资、待遇、福利、加班、出差、升职、工作地点等,如果你不想被拒的话。 下面结合我自己的经验,总结一些面试中常见的问题:1、为什么应聘这家公司(为什么应聘这个职位) 绝大多数单位都会问的问题,但是大部分人可能答的并不好。个人觉得,应该从以下角度答:对公司的印象,对公司的了解,自己的求职目标,以及该公司与自己求职目标的吻合度。 最好不要光谈这家公司多么好,而要从自己的求职目标跟这家公司匹配度的角度说。以下是成功案例:1)华为问:为什么选择华为?答:因为我有很多同学在华为,平时通过跟他们的接触中也能了解到,华为是一家用心做技术、学东西的地方。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如果想踏实的学习技术,华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2)IBM问:为什么选择IBM?答:因为我有很多师兄师姐在IBM,而我本人也拿过IBM奖学金,去IBM总部参观过,当时IBM优秀的企业文化、良好的职业发展道路和舒适的工作环境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在找工作时,IBM成为了我的首选。2、你对加班怎么看? 这个问题也会被经常问到。相信大多数同学都会答能接受加班,但个人觉得光这样答是不够的,最好能从两个角度去答。请看以下成功案例:(阳光财险二面)问:你对加班怎么看?答:我对加班是这样看的,既然来工作,就必须要有责任心,所以,如果是因为工作需要而加班,当然没问题。但是也应该注意提高工作效率,如果是因为工作拖沓而加班,那是不可取的。例如,如果别人8个小时做完的工作我4个小时就做完了,那还为什么要加班呢?问:那如果领导看你表现好,又安排你4个小时的工作任务怎么办?答:那就做呗。那说明领导器重我,我还多学到东西了呢。另外,还有一点,工作是永远做不完的,在努力工作的同时,还是应该多注意休息,以更饱满的精神投入第二天的工作。3、你对薪金待遇有什么要求? 这是个陷阱题,除非极特殊的情况,千万不要答出具体的数字,要绕开这个话题,更多去谈自己能给企业带来的贡献。以下是成功案例:1)阳光财险二面问:你对薪资待遇有什么要求?答:我觉得作为一个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应届生,首先想的,应该是我能为企业作出什么贡献,而不是我能从企业获得什么,在还没有付出之前先谈回报是不成熟的表现。我相信,公司会对我的能力有客观准确的评价,对于我为公司作出的贡献不会视而不见。关于待遇问题,我觉得最好等我拿到offer以后再谈。2)瞬联一面,HR(注:根据事先打听到的消息,我的期望薪金写的10000)(注:以下为英文对话)问:你的期望薪金写的够高的答:不好意思,是因为我打听到的贵公司的工资水平就这么高。如果我写低了,那就表示我达不到贵公司的录用标准。问:那说一说你对薪金的看法答:对于待遇我是这样看的,作为一个应届毕业生,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能为企业作出什么贡献,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个人能力能力得到发展,公司也因为我的发展和贡献而受益,自然不会亏待我。这是一个互惠互利的过程。我认为,最重要的应该是期望配得上自己能力的薪水。4、你认为我们单位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 这个问题难的是,你要怎样把自己那个吸引点说得有说服力,让考官觉得你不是随便编的,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建议可以从机会和发展角度答。以下是成功案例:5、你对跳槽怎么看? 这是我遇到的最难答的问题。说实话,在面试的那种情况下,对于这种问题,只能看临场发挥了。当然,回来以后我想了一下应该怎么答,觉得自己当时答得并不能算坏。以下是实际案例:(华为二面)问:如果你在华为呆两年,该学到的都学到了。这时有一家公司出双倍的工资来挖你,你会怎么办?答:我认为,频繁的跳槽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是不利的,因为到一个新的环境你还需要很长时间去适应新的环境,而且必然要承担更大的压力。而且,任何公司恐怕都不敢招一个频繁跳槽的员工。所以,除非极特殊情况,我不会选择跳槽。但是,当两家公司同类职位工资待遇相差过于悬殊的时候,我会把这个情况报告给主管和公司,因为公司面临的不是我一个人被挖走的危险,而是所有跟我同一级别的人都被挖走的危险。这显然对公司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6、在找工作时,你会考虑哪些因素?(外管局二面,英文)答:我会首先考虑行业,看这个行业的发展潜力;然后考虑单位,看这家单位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再考虑职位,看这个职位跟自己专业技能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匹配度。当然,所有这些因素里,最重要的还是机会,就是说,这个职位能否给我带来足够的发展机会,让我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自身的潜力得到充分挖掘,跟单位一起成长。7、如果你没有找到最理想的工作,你会怎么办?(外管局二面,英文)答:如果我找不到最好的,那我就去追求相对更好的。也许,当我去了那家不是最好的单位后,会发现,它其实也挺适合我的。8、你有offer了吗? 这个对于已经拿到offer,但想追求更好offer的同学,是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我的一惯回答都是:有。因为,坦诚是最重要的品质。以下是实际案例:(瞬联二面)问:你有offer了吗?答:有。问:是哪个?答:上海aspenTech问:具体工资能透露一下吗?答:可以保密吗?对方答:可以。 个人觉得,对于这些问题,没必要隐瞒,因为如果你隐瞒了,到时候被发现,那就肯定会失去这份工作。有时候,涉及到基本原则问题的时候,诚实最重要。9、你希望自己5年后是什么样? 在技术类企业的面试中经常出现,国企有时也会问到。个人认为,尽量避开谈具体的目标,千万不要说“我想5年后做项目经理”、“我想5年后做主管”之类的话,如果你不想被拒的话。以下是我的答案,供大家参考:(aspen四、五面,联想一面,瞬联二面) “因为我本人是学计算机的,所以希望沿着以技术为主线的路走下去。5年以后,我希望自己能够对某一个领域有比较深入的理解,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在某一方面能独挡一面,同时也能够了解其他领域的发展动态。” 总结一下:这类非技术面试是任何单位都必然有的环节,以上基本已经涵盖了这类面试的绝大部分问题。虽然这些问题都非常常见,但是,要全答好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这方面,建议大家要针对具体的问题多下功夫,很多同学面试失败,都是因为这部分没答好。所以,希望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相信你也可以做到信心十足的参加非技术面试! 最后,提醒一下:如果你面的是国企、事业单位、公务员、银行、保险,那么一定要穿正装;如果你面的是管理、营销类职位,更要穿正装。如果是技术公司的技术职位的话,则无所谓。
(七):面试之英文面试篇
本篇介绍面试的第三部分:英文面试。 英文面试是很多同学最头疼的问题,几乎绝大部分同学都非常惧怕英文面试,甚至到了逢英文面必挂的地步。在这里,把我在英文面试过程中总结出的一些经验给大家分享,希望能对那些惧怕英文面试的同学有所帮助。 首先要弄清楚,英文面试到底考查的是什么?请大家一定要记住:英文面试考查的,不是你的口语流利不流利,而是你的思路,以及你利用英文来交流的能力。毕竟,英语只是一个工具而已,真正有价值的,是这个工具背后你的思路。 但是,怎样利用好英语这个工具,把你的思路准确的表达给对方呢?我想,这是绝大部分同学在英文面试时面临的最大的问题,自己是这样想的,但不知道用英文怎么说。这也是攻克英文面试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结合我的英文面试经历,个人认为,在进行英文面试前,要先在以下方面作好准备:1、克服英语恐惧 这个环节指的是,通过不断的练习,建立起自己对英语的信心。其实,大家都学了这么多年英语,四六级基本都过了,到了这个时候,基本的英文对话能力应该是没问题的。只是因为,你平时缺乏一个英语环境,说的太少,而在面试中突然遇到英文问题时,会难以适应,说得嗑嗑叭叭。这方面,建议大家有时间多去一下英语角,或者参加一下英语协会、英语版组织的活动,多跟其他人用英语交流。可能开始的时候会不适应,张不开口。但是慢慢的你就会发现,他们的英语并不见得比你好,差别只是在于,他们对自己充满自信,敢说,而你不自信,不敢。如果时间紧急,还可以找一两个英语好的朋友用英语一块练习一下。总之,这一步的目标不在于让你的英语说的有多流利,而是让你树立对英语的信心,这是非常重要的。2、准备英文自我介绍 英文自我介绍非常关键,很多公司会要求你用英文作自我介绍,这个必须要提前准备,否则面试时临场发挥肯定是不行的。具体的方法可以把中文自我介绍翻译成英文,再根据英文的习惯作一些改动。最后,把整体思路理清楚,脱稿背几遍。注意:不要一字不差的背下来,只要把大体内容记下来即可。以下是我的英文自我介绍: My name is xx, a postgraduate student from Tianjin University, and will get my master degree in March 2007. I'd like to summarize myself from 3 aspects: First, I'm an excellent learner. In my sophomore year, I passed the entrance examination to the Excellent Student Program in Tianjin University and was recommended as the postgraduate student with special courses, and then I joined the IBM Center in Tianjin University. After finishing my undergraduate courses, my GPA was 3.8 out of 4.5. Second, I'm an excellent problem-solver. During the last 4 years, I have finished 5 projects, including the Hydraulic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 and so on. And I took part in the 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 in 2003 and won the second prize in Tianjin region. Last, I'm an excellent team player. I've been serving as the monitor for 6 years and team leader for 2 years. And besides taking more responsibilities, I also placed great emphasis on teamwork, in order to meet the team's goal.3、准备相关词汇和素材 首先,看自己的英文简历,把简历中研究项目涉及到的专业词汇查一下,把描述个人性格特点的单词查一下,把简历中其他的重要单词记下来,然后把它们记到脑子里。然后,按照宝洁8道题的要求,去想自己相关的成功或失败的例子,把它们翻译成英文,记下来。这些都是你参加英文面试时很重要的素材。4、准备要问的问题 前面说过,非技术面试一定要准备好问题,在英文面试准备中,最后把它们翻译成英文,即:要准备英文版的问题。 其实,所有的准备中最重要的还是要对自己树立信心。接下来就是面试中一些常见的问题,自己可以提前想一下答案,用英文说出来。下面列出常见的英文面试问题:1.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yourself(考的概率非常大)2. Why do you choose our company?(几乎必考)3. What's your career goal?(几乎必考)4. What do you think our company attracts you most? 5. What are your advantanges? 6. When choosing companies, which factors do you consider about? 7. Can you introduce one of your projects? 8.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your hobbies. 9. What were you doing at this time last year? 对于这些问题,在“非技术面试篇”里基本都有介绍,只要把答案翻译成英文记下来即可。 总体来说,英文面试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全英文面试,另一类是整个面试中穿插一部分英文。前者难度较大,但只要好好准备,也有希望;后者是大部分同学经历的面试形势。另外,从面试对象来看,有老外面,也有中国人面,大多数同学面对的应该还是中国人面英语。 所以,同学们要注意记住几点:1、当中国人面你时,要树立信心,因为他说的英语你是肯定听得懂的;当外国人面你时,更要自信,听不懂的地方就让他重复,没有关系的,老外都很nice2、回复问题时,要进入英文状态,即你的一切思考都应该用英文,不要求流利,但要求思路清晰,表述清楚。可以停顿思考"en...",对于不会的单词,可以换一种方式说,实在不行,甚至可以说"Sorry, I don't know how to say it in English, it's xx in Chinese"。但是,一定要让对方清楚你的思路。3、英文问题通常都是以上问题之一,只要好好准备,应该没问题。4、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要带着充分的自信去参加面试,相信自己一定可以过关。
英文电面面经
我参加的是aspen的电面,一共6轮,前5轮都是技术电面,最后一面是美国的senior Director面试,其中1、3轮是中国人面(也会面一段时间英文),2、4、5、6是外国人面(第5轮是两个老外)。 面试的主要问题有:简单介绍一下你自己,你为什么选择aspen,你的职业生涯规划,你做过的项目,用的什么技术,你的职责,另外还有一些Java、数据库、设计模式相关的英文技术问题。最后还会有一个问题: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以下的经验对其它英文电面也适用。 面试成功的关键:充分的自信+充分的准备 需要准备的:1、Self-introduction时间控制在2-3分钟,要简要介绍自己的特长和闪光点,让对方先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后面的问题多半会从自我介绍展开)2、Introduction of your project对于自己做过的项目,一定要熟记于心,尤其是一些专业词汇,一定要提前查,记下来,避免到时不会说3、Why you chose the company/position这个要从自己和公司/职位的契合度角度说,同时要结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让对方觉得你不是随便选的这家公司4、Your career goal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一定要有一个准确而长远的规划,要从自己适合这家公司、和公司共同发展的角度说,切忌说“我要三年做到项目经理”之类的话,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5、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任何一次电面都会有这个问题,所以必须提前精心准备好几个问题,尽量不要问自己能得到什么之类的问题,要从自己和公司的长远发展角度去问,一般至少准备1-2个,而且绝对不能和别人重了,因为有你自己特色的才能给面试官留下深刻印象,别人问过的问题对你没有任何价值6、Without reference我本来将这些问题和答案都写下来了,可是照着念却发现反而说不好,所以最后全部脱稿电面,这样感觉反而更灵活,是在真正跟对方交谈,而不必拘泥于一些句子的说法。最好的准备就是不用准备,完全临场发挥,这样才是最自然的。7、Believe in yourself其实,不管我们的英语说的多好,在外国人看来,就跟我们听外国人说话一样,所以,关键不在于你能把英语说的多好,而在于你能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表达清楚,毕竟语言只是一种交流的工具而已,思想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我的经验就这么多,希望对其它要经历英文面试的同学有用。最后,大家都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发了系列文章(一)求职历程总结后,没想到会有一些同学提出质疑。本来很多问题准备在最后一部分(总结篇)里写,但是,为了避免大家误会,现在还是就一些情况向大家作以解释和说明,以回应一些同学的质疑:1、关于的写这系列文章的目的 目的只有一个:向大家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帮助更多的人找到满意的工作。 找工作这段时间以来,大部分时间都在北京,跟清华、北大、北邮的那些面霸竞争,他们都是一到面试遇见一堆同学,而我却很少看到有天大人的影子,大部分时候都是孤军奋战。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的体会到了天大和他们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仅是能力上的,更重要的是心态上、风气上的。他们都有一个传统,就是大家互相帮助,互相分享成功经验,可是我们这里没有,在天大,大家更多的是抱怨,抱怨被鄙视,抱怨牛人抢了你的机会,可是却从来没有自己身上去找原因,没有去想想:为什么你会被鄙视,为什么单位要他没要你?静下心来去好好总结一下,找出自己的不足并改正,或者多向成功的人取取经,不是比发牢骚更有意义吗?还有就是,这里的消息太闭塞了,很多好单位大家根本就不知道,或者根本没想过要去投,从而错失了很多机会。还有好多好多,这段时间的感触太多了。我总结了一下,觉得很多同学找工作不成功,主要是在以下方面存在问题: 1)心态不正确,总是消极、被动的找工作,不懂得主动去搜集尽可能多的信息,不懂得主动去争取所有可能的机会。当你在等着机会来临的时候,机会已经从你身边略过。 2)信息闭塞。脑子里只知道那么几个好单位,其他的都没有想过。而实际上,只要你用心去找,会发现适合自己的好单位太多了,关键在于,你怎么样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尽可能多的去获取到这些信息。这是我找工作以来很深的感触,而现在很多同学欠缺的就是这些。 3)定位不明确,不用心准备,简历投出去就杳无音讯。实际上很多同学都是在简历上出的问题。也许你在某些方面有优势、有亮点,可是你怎样在最短时间内让面试官知道你的这些优势和亮点,从而对你发生兴趣呢?你拿自己的简历跟别的同学的对比过吗?你让几个同学帮你改过简历呢?反正我的简历至少改过20几遍,找过无数人帮我改过,最后正是凭着这份简历,帮助我赢得了很多机会。 4)缺乏笔试、面试经验和技巧,一笔就挂,一面就挂。当你失败的时候,你有认真总结过自己失败的原因,当你成功的时候,你有总结过自己成功的经验吗?为什么不能多向周围成功的人请教,吸取他们的成功经验,改正自己身上的不足,从而提高自己呢?面试的过程,其实就是更清楚的认识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你提高了多少呢?还是更多的是埋怨和沮丧? 如果你也在这几个方面出现过问题,那么希望我的系列文章能帮助到你。因为我希望能把自己在求职过程中总结的经验分享给大家,指导那些还在找工作或将要找工作的同学调整心态、主动出击、充分准备、提高笔试面试能力和自身核心竞争力,最终找到理想的工作。 我相信,这些信息对于大家来说,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信息,要比简单的告诉你几个单位的面经有用的多。 也许我的个人能力有限,但我愿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大家。2、关于我的系列文章(一)中一些内容的解释 针对有些同学对我文章中一些内容的质疑,我想作一下解释。 既然我想向大家介绍经验,那么什么样的经验对于大家才真正有指导意义、有价值呢?显然是成功的经验。一些失败的经验,对大家的指导意义是不大的,所以就没有写(其实我经历的失败太多了) 所以,我写自己参加多少笔试、通过多少,参加多少面试、通过多少,是想告诉大家,在笔试、面试方面,我的成功率更高,所以我后面笔试、面试部分的经验应该对大家更有用。 而我列举自己拿到的offer,也不是为了向大家炫耀自己有多牛,在这个时候说自己拿了多少个offer不是找着被骂吗?而是因为,拿到offer的经验,是最有价值的经验。在后面的文章里,大家应该重点去看这些部分。还有,如果你想投、想面的单位正好是这些单位之一,或者跟这些单位同一性质,那么后面的对应部分对你来说,应该更有价值的信息。 关于日企、韩企是这样的:日企基本不考虑,但还是参加了东芝的笔试,因为来招聘的是我们实验室的师兄,而且当时是海笔,自己当时没有任何offer,就试了一下,其他的日企一个没投;韩企本来不是完全排斥的,至少开始时对三星的印象挺好,但正是参加完三星的笔试后,决定所有的韩企都不考虑了。具体原因,我想参加过三星笔试的同学应该深有体会。 其他内容不解释了,如果大家把这系列文章看完,相信会有更深的理解。3、关于我的RP 有些同学质疑我的RP,那是因为你们不了解情况,下面说明如下: 首先,我花了几天的时间在写这一系列文章,就是在积攒RP。 然后说一下我拿到的offer:1)东软、宇信易诚:这是最早来天大的两个软件公司,特点都一样:海笔、海面、海offer,相信只要发挥不是太差的同学,基本都拿到offer了。那时我也没有offer,不能算抢了大家的机会。2)华为:相信大部分同学都参加了笔试、面试,机会对于大家是平等的。而那时我也没有offer,去参加笔试是因为华为我可能去。最后拿到offer后,跟师兄了解了一下里面的情况,觉得不合适,而且又有了aspen的offer,所以很快就拒掉了,至少我没有像1月份违约的同学那样,占用大家的机会。3)aspen:我周围的同学都知道,这家公司当时几乎给我们系绝大部人打了电话,到后来才给我打的。但最后,只有我一个人经过6轮面试、拿到了offer。这个offer完全是我自己争取来的,并没有占用别人的机会。4)瞬联:后来,因为户口和私人原因,决定不去上海了,所以又一次开始了找工作的历程。11月29号,我是天大去北京招聘会17车人之一,现场投的瞬联,后来通过笔试、面试拿到了offer。据我所知,北邮那边都是一个班去好几个,而且成批的拒掉,可是天大这边只有我一个拿到了offer,所以后来,我又积极的推荐周围的同学过去。5)阳光财险:很早就参加了他们的笔试、面试,直到12月份才给的消息,当时看重的这家公司的背景和发展前景。最后他们全国招了20人,天大有3人拿到了offer,其中有一个是我的战友。拿到瞬联offer后,我直接把它拒了。6)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很早就面完了,也是一直在等消息。在天津笔试时,周围有几个同学,可是最后只有我一个人进入了面试,去北京面试时,周围都是人大、北邮、北航的,只有我一个天津的,20多人面试,只要3个,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最后,我很幸运的从竞争中胜出,总算没给天大丢脸。这个offer完全是我自己争取来的,并没有占用别人的机会。7)国家外汇储备管理局中央外汇业务中心:很早就来南大宣讲了,可是很多同学都没去,至少天大投的很少。最后去北京参加笔试,天大只有我一个,其他都是南大其他专业的。面试时,同组的基本都是清华、北大、北航、人大的。我也是在跟他们的PK中胜出,最终拿到的offer,并没有占用别人的机会。 从11月份大规模招聘开始,我找工作有几个非常重要的原则: 1)只参加自己有可能去的单位的笔试、面试,不可能去的单位一概不投 2)拿到一个offer后,同类、同档次的offer一概不考虑。例如:拿到aspen的offer后,上海其它单位的面试我一概没去,包括:陶氏IT,国信朗讯和银联数据。拿到瞬联的offer后,其它的软件公司我一概没考虑。 3)从11月中下旬开始,我主要在北京参加笔试、面试,跟北京那些牛校的面霸竞争,天津地区的招聘会绝大部分都没参加,包括12月2日、9日的双选会。 大家只看到我面了这么多,可是你们知道我放弃了多少笔试、面试机会吗?给大家列一下吧: 微软,google,安硕,陶氏化学,中兴,神州数码,腾讯,百度,银联数据,工商银行软件研发中心,农行软件研发中心,中国人寿,中软通用产品研发中心,公安部第一研究所,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国信朗讯,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CCTV。 我没有把机会让给其他同学吗?请那些质疑我的同学了解情况后再下结论。4、关于我对“面霸”和“惧面霸”的看法1)“面霸” 我不喜欢别人称我为“面霸”,因为在找工作过程中我遇见过太多的面霸,他们中的很多人都非常让我佩服,佩服他们的个人能力、综合素质、对找工作的那份执着、对自己理想的坚持。每个人找工作的目的都不一样,不排除有那种已经拿到好offer却又面自己肯定不会去的单位的人,但我相信绝大部分所谓的“面霸”都是对自己、对别人负责的人,他去面某一家单位,肯定是因为那家单位有吸引他的地方,让他觉得自己可能会去,至少我是这样,在面试中我一直在极力避免盲目面试、因此而占用别人的机会。 我的观点是:在自己的工作还没有最终定下来之前,为什么不能为自己多争取一个机会,多一个选择?这是对自己未来负责的表现,也是积极心态的表现,关键在于,要想清楚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避免盲目性。至少,机会对于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追求更好offer的权力,决定你成败的关键,是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不是谁和你竞争。2)惧“面霸”的人 在天大,更多的是这类人,经常看到很多人发贴,说某某面霸又来跟我抢饭碗了,而我在找工作的后期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我想说的是:你了解他的情况吗?他来面试,肯定有他的原因,而这跟你自己没有任何关系。决定你能不能被录用的关键,是你自身的素质和核心竞争力,而不是谁和你竞争。 如果这些“面霸”都不来参加面试,你会被录用吗?我认为不见得。公司要招的,是符合公司要求的人才,如果你面试不过关,即使面试的只有你一个人,也不会要你。如果我把我的面试机会让给你,你能拿到offer吗?恐怕够呛。既然在天大,你就已经惧怕跟牛人竞争,那么到了外面,你怎么跟更牛的人竞争? 我认为,那些整天骂“面霸”、惧怕“面霸”的人,是找工作心态不正确的表现,是对自己不自信的表现,是害怕竞争的表现。你看到的只是牛人怎么跟你抢饭碗,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他通过面试而你没有通过?为什么公司录取他而没录取你?你跟他差在什么地方,自己有什么不足?怎么去跟他们请教面试经验提高自己?相反,很多人只是抱怨、沮丧,没有去认真总结,从自身找原因。抱着这种心态的人,我想说,你后面的面试还是会失败。 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平等,可是,它只属于那些已经作好准备的人。5、关于找工作风气 天大缺乏的是一种正确的找工作风气,对此我是深有感触。当我在北京面试的时候,无论哪个单位,都会看到一群一群北大、清华、北邮、人大的学生,他们每个人手里都拿着很多offer,还在继续面,我看佩服他们的毅力,更佩服他们的团结,因为他们真正是互相帮助,让彼此都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所以他们都是互相推荐,参加尽可能多的面试,其结果是形成了良性循环,每个人最后都有好几个非常好的offer。可是在天大,却不是这样。大家互帮互助的氛围没有,在 BBS上看到更多的不是笔经、面经,不是真正有价值的信息,而是“又被鄙视了”、“英语又挂了”、“xx人刚拿到xxoffer,又来面中兴”,这真的很让我失望。 如果你有成功面试、成功拿到offer的经验,为什么不写出来分享给大家,让更多还在奋战的同学能受到启发和帮助,找到更理想的工作? 如果你面试失败了,为什么不把自己的失败教训总结一下,向其他人多取取经,改进、提高自己,这样不是比你每天抱怨那些牛人抢你饭碗要有用的多吗? 说得太多了,请见谅。更多的总结,我会放到最后一篇(总结篇)里写,相信会对找工作的同学有更多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