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自幼被称为女神童,14岁那年就敢参加游行,在街上怒斥帝国主义,后去美国留学深造,获得硕士学位后,毅然决然的选择回来拯救国家,晚年官至副国级。
89岁那年,她在谈及毛主席的时候,评价了八个字,让所有人都感慨万千。
她是谁,为何能官至副国级?又对毛主席做出了哪八个字的评价呢?
图丨雷洁琼
思想觉悟高,为抗战奉献
其中有一位名叫雷洁琼的女教师十分引人瞩目,因为她是此次游行中,燕京大学里唯一一位女教师。
虽为女子,但雷洁琼的胆识一点也不比男老师差,她走在前面,强烈地表现出了自己对抗日的想法,之后雷洁琼更是将自己的积蓄奉献出来,成立了慰问团,她自己担任团长。
在雷洁琼的带领下,燕京大学的师生们前去战场,鼓舞着将士,激励着他们救国,护国,保家卫国的奋斗之心。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的枪声彻底打响,北平沦陷,雷洁琼也因为战火,只能被迫前往江西南昌,在这里,雷洁琼依然没有放弃那颗抗倭的心。
图丨雷洁琼
她进入了江西当地的妇女改进会和妇女指导处工作,向百姓尤其是妇女宣传抗日,组织有想法的妇女,有组织、有纪律的参与到抗日事业中来。
在这段时间里,她在报纸上看见毛主席所著《论持久战》,这让她对抗战的信念更加坚定。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雷洁琼首次接触到了共产党,看见了共产党与其他党派的不同之处。
对共产党产生兴趣的她,逐步了解党的救国理念,思想,方针,这与她一直不断探索的救国之路相吻合。
党的出现,给迷茫中的她带去了新的光,是新的引路灯,指引着她不断前行,她愿学习,肯学习,肯探究,立即接受新思想,主要源自她从小家庭的培养。
图丨雷洁琼
丰富的学识
在当时还广泛流传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谬论时,雷洁琼的家里非常开明,在她6岁时就给她开始了学习的启蒙教育。
自小聪慧的她,在学习上更是优秀,被周围的人称作是“女神童”,虽然不一定达到神童的地步,但是雷洁琼的聪慧是可以看得出来的。
8岁时,雷洁琼就考入了广州省立女子师范学院小学部,接受了新式教育的她,对当时社会的黑暗,看得更加清楚,感受更深,而在这里,她的思想得到新的启蒙。
1919年5月4号,当面对腐败软弱的北洋政府,忧国忧民,有骨气的学生们率先在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
此时各地纷纷响应这个号召,年仅14岁的雷洁琼,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聪慧,被同学们举荐成为广女师学生联合会的宣传部长。
图丨五四运动
在她的带领下,同学们一起走上街头,向当时不了解事情真相的人们宣传,讲解事情真相,揭露北洋政府的腐败,帝国主义的野心,希望唤醒人们的愚昧,麻木。
当时的雷洁琼,为了更好地胜任这份工作,也为了提升自己,除了正常的学习之外,还经常学习《新青年》等上面刊登的,那些思想优秀先进的文章,充实丰富自己。
1924年,雷洁琼深感国内教育已经无法满足自己,她希望去感知更新,更好地学习丰富自己,让自己以更好的姿态来服务救国,于是她远渡重洋,赴美留学。
家里对她的希望是,读美术、医学和法律专业,毕竟一个画家,医生,律师,都是当时上流社会拉拢的对象,是一份高雅的职业。
但是有着自主意识的雷洁琼,并没有按着家里的安排走,她选择了社会学,因为她是抱着读书救国的希望去的。
图丨雷洁琼
她在给父亲的信中说:“不羡千金闺阁女,逍遥海外效雄飞。”
这句话表明了她的决心和志向,她觉得自己所选择的学科,可以学习到对中国的“救治之法”,她希望在国外学习探究救国之路,彼时的她才19岁。
1931年,雷洁琼以优异的成绩,从美国南加州大学毕业,并授予硕士学位。同年9月,她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先在燕京大学任教,随后又辗转多个大学进行传道授业解惑。
在燕京大学任教,是雷洁琼先生一生教育事业的起点,也是她开始把所学知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时期,这时她的代表作品有《儿童福利问题》,《女大学生的社会地位》等。
随后抗日战争开始爆发,雷洁琼便全身心投入了抗日战争中。
图丨燕京大学
在1937到1341的四年时间里,因北平沦陷,雷洁琼只能辗转前往江西南昌。在这里,雷洁琼看见了当地妇女的蓬勃向上之心,于是她创建了妇女干部培训班。
在离开前,雷洁琼根据在江西从事工作的经历,发表了《三十年来中国妇女运动的总检讨》。
1941年战火烧到南昌,雷洁琼被迫前往上海,在上海期间,她受邀前往东吴大学任教,1946年,雷洁琼重回燕京大学任教。
图丨雷洁琼
为解放事业付出,不畏流血
在辗转任教的时候,雷洁琼就和她的伙伴们发现,人们对民主的了解不够深,于是在1945年,雷洁琼与其他人联合发起组织,建立了中国民主促进会,表达了对促进中国民主推进的想法。
这件事在当时的社会上,反响很大,她再一次展现出她过人的胆识,她不仅是这个协会的创始人,也是这个协会的领导者。
1946年,内战爆发,上海各界人士希望停止内战,于是他们派出了请愿团,赴京和平请愿,反对内战,呼吁和平,雷洁琼也在其中,并且她是请愿团9人之中,最为年轻的人。
然而代表团刚刚抵达南京,下了火车还未出站,就遭到国民党指挥的士兵进行殴打,这件事情被称为“下关惨案”,震惊世界。
而雷洁琼也被殴打致昏迷,全身流血,衣服都被鲜血浸泡,让人看了害怕,南京政府丝毫不顾及面皮礼仪,不在意来自民主的呼声。
图丨雷洁琼和她的伙伴们
周恩来听说此事后,非常重视,不顾个人安危,带领中共代表团来到南京,对几位勇士进行探望,周恩来对着血泊中的众人承诺:“你们鲜血不会白流的。”
代表团用鲜血,揭开了国民党伪和平的面纱,帮助民众看清这血淋淋的事实,为共产党再一次赢得了人心,人心所向,才能胜利在望。
如果说之前还在共产党和国民党之间摇摆不定,而这件事彻底让老百姓对国民党死心。
1948年,解放战争胜利在望,毛主席向民主促进会发来邀请,请他们赴西柏坡共同商讨国事。
次年,民主促进会就派以雷洁琼为代表的民促会代表团,赶赴西柏坡,在此与中共高层领导人进行会晤。中央高层集体现身,体现出中共中央礼遇贤士,对雷洁琼等人的重视程度。
图丨周恩来
在赶往华北解放区的路上,雷洁琼看见军民一家亲,百姓协助军人运送物资的场景,再加上军队整齐,严明的秩序,让她感慨地跟代表团的人说:“这里的气氛真好,我感觉好像到了另一个世界!”
在西柏坡,周恩来与雷洁琼再次会面,这已是两人的第三次会面,此时的状态与前两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当天晚饭后,众人进入毛主席的办公室,让雷洁琼惊讶,如此简单朴素,甚至可以用简陋形容的民宅居然会是一位领导人,一位主席的办公室,这让她对自己的决策感到赞同。
众人谈话间,雷洁琼向毛主席提出了,一个思考许久却不得解问题。
“我是研究社会学的,目前美国和苏联都赞同中国‘划江而治’,这种思潮在国际和国内有不少拥护者,您怎么看这个问题?怎样看其社会基础?”
图丨毛主席
这个问题很尖锐,但又很真实,也是在场民促会成员好奇且在意的一个事情。
毛主席听到问题后,笑了笑说道:“他们为了他们的利益,但是这种短暂的和平不会长久,我们共产党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放弃暂时抓长远,将革命进行到底。如果不是这样,搞什么划江而治,将后患无穷。”
谈话最后,毛主席还表现出希望民主党派,能够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角度,看到共产党的不足之处,与中国共产党携手合作,为百姓共谋福利,建立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这次谈话让雷洁琼内心在此收到了极大的感触,也震撼到她,让她下定决心,跟着共产党引领的步伐前进,奋斗,努力,雷洁琼觉得这就是她苦苦寻找的救国之路。
这次谈话,她看见了毛主席的清廉,看见了他的大公无私,看见了共产党的新,国民党的旧,这些都在她的心里留下深深的烙印,一直不能忘却。
图丨毛主席
担任参加职务,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奉献
1949年6月份,雷洁琼应邀,参加了新政协筹备会第四小组工作,和众人一起起草了《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同年10月1日,她被邀请登上天安门,观看开国大典。
站在城楼上,雷洁琼心里感慨万千,曾经腐败、落寞、灰色的旧中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清廉、积极向上、红色的新中国正在努力站起。
从1985年到1993年,雷洁琼出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这时的她身为委员会的领导者,同时她也是当时著名的法学家。
图丨开国大典
对于这两个法案的起草,雷洁琼日思夜想,殚精竭虑,对法案的内容进行逐字逐句地推敲,生怕有什么错处,自己疏忽没有看出。
之后,更是在91岁时,飞抵香港出席政权交接仪式,看着中国国旗和自己参与选票的香港港旗的升起,心中又是万分感慨。
雷洁琼先生曾担任的国家职务有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等。
1979年12月起,雷先生开始任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分管民政、民族和宗教工作,1986年,雷先生被增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87年至1997年,雷先生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主席。她于1988年当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并于1993年连任。
图丨香港回归
一生所得非凡成就
雷洁琼一生的成就之多,她不仅是多个著名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还是著名社会学家、法学家。
她在1953到1997年这44年里,她不仅带领着中国妇女代表团出席丹麦,争取妇女权利和对世界妇女和平进行探讨。
还带领或参加中国代表团,出访了世界五大洲22个国家,可以说世界各地遍布她的足迹。
她先后370次接见,来自世界86个国家和地区,慕名而来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政界要员和各界人士,可见她在新中国外交方面也有卓越贡献。
政治上有她优秀的身影,她更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带出许多优秀的学生。
图丨教育家雷洁琼
她还参与教科书的编写,和法律文案的起草以及编写,如《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等国家大法的制定,并奔波于全国各地检查执法情况,为广大人民群众构建法律保护的防身武器。
对社会的研究一直是雷老热衷的事情,她作为中国社会工作的创始人,对妇女的权益保护,和工作权利非常看重。
她强调妇女工作:要注重培养妇女干部,重视领导的作用;要个别化与集体生活结合,民主参与。
要倡导“平等、自由”思想,以人为本;要开展妇女工作,增强妇女权利意识,注重妇女意识的培养。
图丨雷洁琼
一生所爱
雷洁琼不仅在公事上处理得很好,在个人私事上也是关心到位,上海沦陷期间,雷洁琼在上海各个大学辗转执教,在这里她遇到了她一生所爱之人----严景耀先生。
两人都曾在燕京大学执教,此时两人又同在上海,战火的纷乱,对学术的探究与热爱,让两颗孤单的心靠近。
雷洁琼主要研究妇女和儿童的社会问题,而严景耀主要研究儿童和犯罪问题,两人学术涉猎有相同之处,并且两人都热衷实践出真知。
严景耀为了研究犯罪,曾在举荐下当过典狱长,也曾“下过牢房”与犯人同吃同住,两人在纷乱的上海,一起为抗日奔走宣传,一起分析时事战况。
两人在进步组织的一次次聚会中相熟,发现两人的观点吻合,是志同道合之人,共同的理想追求,让两颗火热的心靠近。
图丨严景耀
在一次聚会即将结束时,两人向众人公布了他们的结婚日期,当场哗然。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他们高兴,结婚场面热闹非凡。
婚礼上好友赵朴初即席赋诗以示祝贺:“参差两两好安排,嘉礼从今美例开。越粤人才夸璧合,前称周许后严雷。”
可惜严景耀先生在1979年逝世,徒留雷洁琼一个人,让雷洁琼十分伤怀,为了完成丈夫建设祖国的遗愿,她擦干眼泪,再次投入祖国的伟大建设中。
1994年,时年89岁的雷洁琼受邀来到了韶山毛主席故居,看着毛主席所用的物品,回忆起当年与毛主席所见时的场景,雷洁琼湿润了眼眶,仿佛看到了第一次见面时,毛主席那亲切的问候。
临走时,雷洁琼看见留言簿上一切领导人给毛主席的题词之后,也提笔写下了“公者千古,私者一时”八个大字,众人不解,但她知道,这是对毛主席最好的赞扬,也是最贴合的表达。
图丨雷洁琼笔迹
2011年,雷洁琼完成了她的使命,选择追随丈夫而去,享年106岁。
回顾雷洁琼的一生,她出生于广东一个绅士之家,父亲是前朝举人,祖父是海外经商的商人,思想开明的家庭给了雷洁琼不一样的启蒙,让她走出了不一样的人生。
“公者千古,私者一时”,这是她对毛主席的赞扬,但同时也是她自己最真实的写照。
致敬雷洁琼为新中国所做出的一切,所贡献的一切。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