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人”相当于今天什么学历

有人说童生相当于高中毕业,秀才相当于学士,举人相当于硕士,进士相当于博士。

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古代的秀才、举人、进士,是“功名”。

现代的学士、硕士、博士,是“学位”。

功名和学位,是两个概念。古代科举和现代高考,也是两个概念。

大体的区别在于,古代参加科举,只要一个人考中功名,哪怕只是考中最低一级的秀才,那这个人也能获得以下特权(各朝秀才待遇不同,这里以明清为例)。

一,免除两人的徭役。

在古代徭役很重,什么是徭役呢?说白了就是老百姓必须给朝廷免费干活,不发工资,纯义务的劳动。而一旦中了秀才,家里就可以免除两个男丁(包括秀才本人)的徭役。别人累死累活地干活,而秀才却可以在家里下棋喝茶,悠闲自在。

二,免缴公粮。

在古代,老百姓都必须给国家交公粮,而且交得特别多。如果谁家里有个秀才,那全家就可以免交公粮。在粮食短缺,视粮食如生命的古代,尤其是战乱年代,这一条待遇别提有多实惠了。

三,可以使用奴婢。

在明朝,国家明文规定老百姓家里不允许使用奴婢,即使你是地主,有再多的钱,也不能使用奴婢。而秀才却可以。这一条是朝廷为了激励大伙读书,特意授予,让秀才区别于平头百姓的特权。

四,可以免刑。

在古代打官司,老百姓上了公堂,第一个动作就是先给县太爷下跪,再陈述案情。即使是地主,富商也必须下跪。至于犯了法的老百姓,拖到公堂里,衙役们会一拥而上,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打个皮开肉绽,给个下马威再说。即便一个人是有钱人家,也难免会有皮肉之苦。而如果一个人是秀才,则就可以大摇大摆地站着。就算秀才犯了法,官府也不能随便抓来审问,更不能用刑。因为免刑就是秀才的特权。官府要打秀才,须要先呈报省级学政,革除秀才功名之后才能打。(秀才见了七品以上官员还是得跪着)

五,在穿戴上秀才也享有特权。

秀才可以穿盘领长衫,头戴方巾,脚登长靴,青衫儒雅。而没有功名的老百姓严禁这样穿戴,只有考取秀才以上功名的人,才有这个特权。

想想看,老百姓都要服苦役,秀才不用。

老百姓都要交税,秀才可以不交。

老百姓见到七品官必须下跪,秀才可以不用跪。

只要秀才的功名没有被取消,哪怕犯了法,官府就不能对他用刑。

这是什么概念?妥妥的特权阶级了。

在古代,如果是一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官府顾不过来,县太爷会把地方上的管理权下放给当地的乡绅,而这个乡绅往往就是秀才。

所以,别看一些戏剧里面总说“穷秀才”,就认为秀才的地位很低下。

实际上,在古代,尤其是在明清两朝,秀才的定位是“统治阶级预备队”。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秀才呢?

科举时代,凡是学举业的读书人,不管年龄多大,通过了县试、府试两场考核还未考取秀才之前统称童生,也就是说,要成为秀才首先是成为童生。古代学校称庠,所以通过院试考试的童生叫庠生,又称生员、或茂才,俗称秀才。包括县学考取的“邑庠生”和在府学考取的“郡庠生”。

在太学,即国子监的生员称“国庠生”或“国学生”。

秀才,在不同的朝代,定义也有不同。

明朝的秀才就是考上县学或府学的童生,即庠生,所以秀才是庠生的别称。

清朝的秀才,考取比较严格。考生通过县试、府试以后,还要通过院试,才能叫秀才。院试则必须由钦派的学政主持,院试第一名叫案首(也称案元)。考取秀才以后就有了前面说的特权,但是,必须每年参加考试,考试不及者,可能将受到申斥、警告甚至除名。

秀才又分三等:廪生、增生和附生

廪生是指秀才经过岁考和科考两试成绩优秀者。其中廪生政府每月给廪食(就像现在小公务员了),即廪膳生员,其中廪生有名额限定,并有资格被选为贡生。

增生是指岁考和科考两试成绩仅次于廪生者。政府不给廪食(有点类似现今公务员体系编制外的临时工)。这部分主要由于读书人较多,要求进学的较多,而廪生名额有限,因此又扩广了一定名额的生员,该部分生员为了区别于廪生,所以叫增广生员,即增生。

附生,后来由于读书人一增再增,又额外增取,附于诸生之末,称为附学生员,即附生。由于廪生和增生都有固定的名额,而附生没有数额的限制,所以凡是初入儒学的生员,统统称为附生,再从附生中经过考试补充廪生与增生。

除此之外,还有佾生,是指考秀才虽未入闱但成绩尚好者,选取充任孔庙中祭礼乐舞的人员。获得佾生资格则下次考试不必参加县试、府试,只参加院试即可,又称“半个秀才”。

另外还有武庠生, 为明清科举制度中府、州、县学中对武生员的别称。武秀才和武举人作为将军的未来人选。

贡生是指经过地方政府如县、州、府乃至省向朝廷推举,经过学政选拔,成绩特别优秀的生员而成为国子监的学生。但是与其他国子监学生不同,贡生是正途所出(非钱买来的,也就是说国子监也有花钱买的)。贡生被送入京师国子监学习深造,肄业后由吏部派任知县、县丞、教谕等官职,因而入国子监的贡生又称贡监。

(成均,指官设的最高学府,就是国子监)

贡生相当于举人副榜,贡生又分为:岁贡、选贡、恩贡、优贡、拔贡、例贡等

岁贡:府、州、县每岁或数岁就得选拔廩生一、二人,保送到京师入国子监肄业,称之为“岁贡”。

选贡:明朝规定,在常贡外,令提学行选贡之法,不分廪膳、增广生员,通行考选,务求学行兼优、年富力强、累试优等者,乃以充贡。清朝定拔贡、优贡之制,亦由此而来。

恩贡:是指国家有庆典或登极诏书,凡该年当上贡生者,皆称恩贡。

优贡:每隔三年,各省可选拔秀才中品学俱优者,经学政考定,会同巡抚保送,名额二人至六人不等,贡入京师,经过朝考后,绩优列一等者,派任知县,二等者任教职,三等者任训道,谓之“优贡”。

拔贡:清朝初定六年一次,乾隆改为十二年考一次,经礼部奏请廷试,取入第一、二等者,在保和殿复试,成绩优选者,以七品小京官或知县用、次选以教谕用。每府学二名,州、县学各一名,由各省学政从生员中考选,保送入京,作为拔贡。经过朝考合格,可以充任小京官、知县或教谕。

副贡生:是指各省乡试录取正榜的举人之外,另外录取的副榜,作准贡生,进入国子监肄业。

例贡:因为不由考选而由生员援例捐纳,故称例贡,不算正途。

再来说说举人。

秀才想要出仕,还得要去考试,也就是参加乡试(省考),成为举人。乡试每三年举办一次,逢子、卯、午、酉年的八月举行,因时逢秋季,故称“秋闱”。各省秀才集中在省会的贡院中考试,但不是所有的秀才都有资格应试,必须在各州、县学政举办的科考中名列第一、二、三等者才有资格参加。

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叫亚元,第三名至第五名叫经魁,第六名叫亚魁,第七名以下,均称文魁。乡试中举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称桂榜。

乡试结束之后,全国各地的举人,要去京城参加全国性的会试,一般在第二年的春天举行,所以又称为“春闱”。考中的被称为“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成为会元。

会试结束之后,再由贡士参加殿试,由皇帝做主考官。殿试只用来排名次,能参加的贡士通常都能成为进士,不会再有落第的情况。

进士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二、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连续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取得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被称为连中三元。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在古代,能中举人的特别少。

就拿明清举例来说。

明朝立国276年,一共录取11万名举人。

清朝入关后268年,共录取15万名举人。

平均算下来,明朝平均每年产生400名举人。

清朝平均每年产生550多名举人。

大家可以感受一下,这是什么概念。

明朝两京十三省,平均分摊,每个省一年也就产生二十多个举人。

清朝多一点,但平均下来,每个省一年也不过产生三十多个举人。

每个省又有多少个县呢?至少不下50个。有的省将近一百个县。

这就相当于说,平均一个县,一年出不了一个举人。极端情况下,有些小县,十几年都出不了一个举人。

由于稀少,所以在明清两朝,举人不仅有秀才享有的所有政治特权(范围一样,程度更深。比如秀才只能免两人徭役,举人可以免十几个人徭役和赋税。因此明清两朝有大把的财主自愿把田产放在举人名下),还可以直接出仕做官。

很多搞不清状况的人,经常以讹传讹,说明清两朝的进士不一定能当官,要等缺额。

但事实上,这种情况只在明朝初年才有,明中前期至清末近五百年,都没有这种情况。

进士从明朝中前期开始,一定能做官,也就是百分之百能做官。保底就是县令。

而举人做官的概率也极大,只是很难出任高品级职务而已。

具体见下表。举人当不了大官,但一些十几年出不了一个举人队伍小县,举人想出仕,当个县令也不是稀奇事。

还记得中学语文课本上的《范进中举》吗?

范进中举后,不仅一贯瞧不起他的岳父胡屠户对他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县里的首富张乡绅也来攀关系,又是给范进提供豪宅,送奴仆、丫鬟,还火急火燎的要跟范进结拜。

用现在的话来说,范进就是一夜暴富。

而能让范进的生活有如此大改变的,仅仅就是因为他考中了举人,拥有了特权。(人脉也是一方面原因,乡试由皇帝钦点进士出身的各部官员或翰林主考,由各省行政长官担任监考官。举人的选拔由这些官员说了算。因此考上举人就等于是与朝廷的达官显贵攀上了师生关系,前途无量)

当然,由于举人不是“天子门生”(不是皇帝钦点的),略受歧视,升官有门槛,极难升到大官。而且一旦举人以举人身份出仕,就不能再参加科举了,等于是自毁前途。所以大部分举人都不会满足举人身份,会再接再厉,继续参加考试,争取考上进士。

这也就使得举人的光彩被进士盖住,显得不那么耀眼。

至于说进士,明清两朝平均每年也就录取约一百三十人左右,平均划到每个省,也就几个人而已。

这种人在古代,属于天之骄子,普通老百姓根本接触不到。这也就是一般讲民间故事小说里,出场人物经常会有秀才,偶尔会有举人,很少有进士的原因。因为民间草根作者根本接触不到进士。举人已经是他们能接触到的最高级别的人物了。

不过前面说了,举人是可以直接当官的。哪怕考不上进士,也可以出仕。

所以,古代的秀才与现在的学士,以及举人与硕士,进士与博士,科举与高考。根本就不是一码事,没有可比性。

用不恰当的类比来说,科举更像是高考(包含研究生考试)和公务员考试的结合体。

THE END
0.外交官职衔等级随员在外交等级中属于最低一级,其任务是受馆长之命进行工作。有些国家的使馆中还有低于随员的外交官,称“档案秘书”。他们都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 我国的外交官是什么级别? 我国外交人员实行单独的一套职务级别晋升体系,得从职务和职级两方面了解外交官。职务就是类似市长厅长县长,决定了从事的工作。而职级类似于厅jvzquC41yy}/onnrkct/ew478p9zc?u
1.重磅!2023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中国研招网官网什么是研究生考试调剂?教育部规定,考生如果符合复试条件而不能在第一志愿院校参加复试的,考生档案应送至第二志愿院校或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调剂。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网上调剂意向采集系统”于3月31日开通,“调剂服务系统”将于4月6日开,以上是考研调剂的两个重要时间节点,考生请一定记住要在规定时间内jvzquC41if4iwjyw0eun1;5451652>4675634B3jvor
2.成都正式发布人才分类目录明确6大类人才支持类型A类主要支持诺贝尔奖获得者等国际顶尖人才;B类主要支持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中除杰出人才之外的人选等国家级领军人才;C类主要支持省级杰出人才奖获得者等省部级领军人才;D类主要支持相应的国家和省、市级人才以及博士研究生等人才;E类主要支持硕士研究生、相应的专业技术和技能人才;F类主要支持本科大学生和相 jvzquC41fklbpp3ioy4dp8xe1463565:1560exsvgpz`5?<;;;;30qyo
3.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教育北、南面官的最高机构均称枢密院,相当于全国宰相机构。北枢密院以下北面官制,大量保存契丹部落旧制,兼采突厥、回纥以至汉族政权职名,包括北、南府宰相、北、南院大王、大惕隐司(管皇族事务)、大国舅司(管后族事务)、夷离毕院(管司法)、大林牙院(管起草文书)、敌烈麻都司(管礼仪)等。南枢密院以下南面官制,jvzq<84gfw4qgxung0ipo7hp1mgp{js1p1813<4232<0e:64;9;.4962:2?30qyon
4.今天起!这些中国人取得外国国籍或绿卡,将被撤职开除!双国籍要重罚所谓“公职人员”的范畴是什么呢? 据中国纪检委解释,公职人员包括了6类人员—— 1. 公务员以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 2. 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受国家机关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3.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 4. 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 jvzquC41oconcr3ep1gsvrhng1jfvjnnAhoe?:9;7:=88?8(ghoe?6uQXoNY9JzNY/uZ{lJWG{G
5.2012在职公共管理硕士行政学辅导:人事行政(3)这两类公务员均有一般职和特别职之分。特别职指通过选举或政府任命的官员,包括内阁总理大臣、国务大臣、政务次官、审判官及法院的其他职员等;而一般职则包括除特别职以外的所有职务。日本的特别职和一般职相当于政务官和业务官,范围也较宽。 在法国,公务员分为国家公务员、地方公务员和医护公务员,但大致可以划分为jvzq<84yyy4zwutq0eun1ƒ{1pkxu8<874720|mvon
6.她是留美硕士,后官至副国级,享年106岁,曾以八个字评价毛主席她曾留学美国,获得社会学硕士学位;后来,成为了副国级领导,享年106岁。 还曾深刻评价毛主席,留下了那八个字:“公者千古,私者一时。” 这是一位什么样的政治女性?又因何说出这八个字? 从书香门第到留美硕士 雷洁琼生于广东台山,从小便受到了浓厚的文化熏陶,她的祖父雷嵩学,早年曾赴美经商,成为了成功的华侨jvzquC41ygh/vxzvkcu/exr1ctzjeuj196>92;848767:=>;6;90
7.关于西电计科本科学习的一些经验分享与资料汇总西电毕设拿良容易吗保研rank(比较吃亏)会标明国家拔尖基地,有些外校会认可拔尖基地。 出国:一直留在拔尖班的同学,在大四上学期可以去国外学习、访学一个学期(20级因为一些原因是大四下学期,20级预计是去新加坡,但学校未定),如保研至本校则公费(学费由学校出,其他乱七八糟的什么车票、餐饮费等自己出);保研至外校的同学可能公费也可jvzquC41dnuh0lxfp0tfv8kow€j496;1cxuklqg1fkucrqu13937<<879
8.国家检察官学院1993年于河北省泊头市第一中学考入河北师范大学法律与经济管理系。1997年本科毕业后获得法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中国政法大学,师从宋英辉教授,2000年获得诉讼法硕士学位。2000年7月通过最高人民检察院录用考试,分配至国家检察官学院工作至今。现为职务犯罪侦查教研室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是刑事诉讼法学、刑事证据法学、司法jvzq<84yyy4kep}{0qxh1|fy1~zl|4422>198y422>19;>a78:567mvon
9.关于公布2012年在职人员攻读法律硕士学位复试分数线的通知现将我校2012年在职人员攻读法律硕士学位复试分数线通知如下: (1)中国政法大学复试分数线:外语成绩不低于47分,总分不低于195分。不接收外校调剂。 报考我校,未满足我校复试分数线要求,但满足外语成绩不低于30分,总分不低于167分的考生,可申请调剂至国家法官学院或国家检察官学院。 jvzq<84{lu/e~un0gjv0ls1kplp1:5441785A3jvo
10.北方网2013年07月08日新闻汇总[45][教育频道] 硕士拍毕业照四前女友婚纱出席引发网友热议 2013-07-08 07:51 [46][教育频道] 辽宁男孩高考前罹患癌症 忍剧痛考出高分后去世 2013-07-08 08:04 [47][教育频道] 教育部要求海南广东两省要立即停止违规换教材 2013-07-08 09:39 [48][健康之家] 中医院院长进行“国家级”职业化管理培训jvzquC41yy}/gwttvj4dqv3ep1yzu}jo1462585912>02h7235682A3ujvsm
11.方流芳:从法律视角看中国事业单位改革——事业单位“法人化”批判公立大学的“国家机构”的属性意味着:公立大学由国家创设,依照国家的意志承担教育职能,无论它是否被虚拟成一个公法人,它都是国家权力的产物和实现国家意志的工具。因此,公立大学的能力或者自主权受到相当限制,例如:它无权处分登记在它名下的不动产,不能向银行借款或者发行债券,甚至不能以自己的名义签定雇佣契约。[jvzq<84yyy4qtxhgfwxbnufy0et0kwkq13634888964ivv
12.陈行甲:从山村到清华,从官场到草根——我这三十年很多人的偶像就是书中的孙少安。那时候,没有官二代和富二代的概念,当然也没有屌丝这个词,那时候,我们都把自己叫做草根,草根不像屌丝,他不绝望,内心有成长的渴望。那个时代,社会急剧变化,躁动,但不浮躁,大家机会平等,每个人都能积极地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jvzquC41yy}/v|npij{b0xwi0et0kwkq13?65865268/j}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