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中山大学教授陈立胜:《大学》是如何成为儒家经典的理学宋明孔子

就宋明理学的“宗旨”演进而言,《大学》起到了其他圣经无法起到的作用。什么是“宗旨”呢?黄宗羲《明儒学案》之“凡例”里面有一个很明确的界定:“大凡学有宗旨,是其人学之得力处,即学者入门处,天下义理无穷,如不以一二字定之,如何约之使其在我?故讲学而无宗旨,即有嘉言,是无头绪之乱丝也。”“宗旨”就是通过一两个字、或者一句话把最深刻的、最有体会的道理表达出来。它实际上是一种修身的口诀、口号,也起到学派徽标、招牌(LOGO)的作用。一拈起这个宗旨,大家就想到某个具体的理学家、某个学派。而理学家尤其是明代的理学家非常喜欢从《大学》文本里面找几个字来标榜自己的为学路径。比如大家一提“格物穷理”,就想到朱子;一提“致良知”,就想到王阳明。刘宗周很早就观察到这种现象,他说《大学》一书,程朱说“诚正”,阳明说“致知”,王艮说“格物”,罗汝芳说“明明德”。换言之,这些理学大家都在《大学》里面提炼两三个字说明自己学问关键所在,认为只有这几个字才代表真正的儒家的工夫。《大学》就那么2000多字,“经”的部分仅205字,很容易被“注册”完。刘宗周就感慨说:“至此其无余蕴乎”。不过他自己又找出一个词“慎独”来“注册”自家学问,所以刘宗周之学又叫“慎独”之学,并称“慎独之外,别无学也”,这是把儒家的学问用《大学》里面“慎独”两个字来概括了。湛甘泉的为学宗旨是“随处体认天理”,看起来和《大学》没有关系,但是实际上也是从《大学》的“格物”发展出来的。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关于《大学》的版本有那么多争论以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改本《大学》。显然这不只是版本、改本之争,更是《大学》本义的诠释之争。以“格物”为例,格物之“格”、格物之“物”究作何解?“格物”在“八目”中占何地位?,刘宗周讲“古今聚诉有七十二家”之多。总之,宋明理学思想的演进跟《大学》的诠释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大学章句》大学章句序《大学章句》是出自《四书章句集注》,由孔子、曾子及门人传写,朱熹作序的古文。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学章句》大学章句序,欢迎阅读与收藏。 原文 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一jvzquC41yy}/{~|gpoo/exr1iwuywn4ukunv|qfpil{04><0jvsm
1.老子河上公章句全文在线阅读53论语章句集注 54中庸章句 55大学章句 56大学赏析 57毛诗正义PDF 58春秋左传正义PDF 59春秋谷梁传注疏PDF 60春秋公羊传注疏PDF 61春秋公羊传注疏 62尚书注译PDF 63尚书正义 64尚书正义PDF 65尚书集注PDF 66仪礼注疏PDF 67礼记正义PDF 68礼记正义 69史记集解PDF 70易传 71周易集解 72周易正义PDF 73论语注疏jvzquC41yy}x0lmkpwruw{j0eqs0gktqm1hpqt43;8
2.四书章句集注的笔记(59)“不学诗,无以言。” 朱熹《集注》:“事理通达,而心气和平,故能言。” 皇侃《义疏》:“言诗有比兴答对酬酢,人若不学诗,则无以与人言语也。” 刘宝楠《正义》引王通《中说》引姚义:“教之以诗,则出辞气斯远暴慢矣。” 孙钦善《本解》:“当时贵族在社交场合多赋诗言志,故云。”姚、朱一类,皇、孙一类。 2022-11-22 21:00jvzquC41dqul0mtwdct/exr1uwhkgly132;94@791ctoq}fvkqt
3.木秀于林——纪念我的舅父古念良逝世31周年在汉武帝接纳了董仲舒的新儒家学说后,儒家理论成为了汉朝及后来的多个汉文化统治朝代的官方正统的治国思想,尤其是南宋朱熹(生于公元1130年)编写的《四书集注》(《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构筑了完整的封建皇朝治国思想体系,为官必学的思想行为规范,科举考试的教科书。jvzquC41yy}/v|npij{b0xwi0et0kwkq13635888:8=/j}r
4.古籍办推荐《论语》及其6种优秀整理版本这6种版本是:朱熹集注、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的《四书章句集注》。《四书章句集注》为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儒家经典的合称。此次整理以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吴县吴氏父子校刻本为底本,用清康熙内府仿刻的宋淳祐二年(jvzquC41o0mny7hp1463465912:0exsvgpz`3<5524=:7:3jvo
5.大学章句集注全文古代典籍大学章句集注全文阅读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推荐典籍 鬼谷子 冰鉴 搜神记 智囊(选录) 梦溪笔谈 徐霞客游记 孔子家语 围炉夜话 幼学琼林 西游记 鉴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 沉醉华夏诗韵,探寻文化脉络,品味生活芳华jvzq<84yyy46:9=220ipo8lwygt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