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制作的前期准备电影影视电视纪录片

当今,在娱乐至上及新媒体兴盛的时代里,纪录片似乎悄然的步出了主流媒体的视野,成为部分观众关注的对象。也许,这种在生活中宁静的发现方式已然不适合社会过快的发展速度与节奏了。因此,如何在瞬息万变的时代发展中坚守纪录片的创作本源,并为纪录片的发展拓展更为广阔的空间,就需要纪录片的创作者们想得更多。因此,在一部纪录片进行创作之前,如何进行选题的策划,拍摄的安排,剪辑的处理,乃至最终的发行展映就成为了一部纪录片能够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在纪录片创作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是选题。谢尔盖・爱森斯坦说过:“对于我来说一部电影使用什么手段,它是一部表演出来的故事片还是一部纪录片,不重要。一部好电影要表现真理,而不是事实。”因此,虽然纪录片最显著的特性是真实,但并非仅仅依靠真实的存在就成为纪录片无往而不利的手段。在这种意义上而言,纪录片中的真实更像一种风格的确立和选择。因此,一部纪录片是否能够获得成功,其基础就是一个好的选题。纪录片的选题常常直接决定了作品的立意和拍摄手法,更在某种程度上称为纪录片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优秀的纪录片往往都具有一个独具特色的选题。比如张以庆原本计划以冠军伏明霞的生活作为表现对象进行一部纪录片的拍摄。而张以庆却在素材的积累过程中意外的发现了一群永远也成不了冠军的体操女孩,并被她们身上所洋溢着的体育精神所打动,这就有了后来的著名纪录片《红地毯上的日记》;而贾樟柯之所以能够拍出让人震撼的《公共场所》,也来源于一次成功的题材选择,是一个城市的变迁过程中,贾樟柯所选择的一种特定的题材表达……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那么,在当今时代背景中,这类以平民化的视角,以影像的方式来对现实的表现进行穿透的艺术形式,就成为了时代转型的巨大浪潮中对个体生命的最真切的关注。因此,题材的选择就成为了纪录片能否成功的最重要前提。第二,是充分的前期调研。当选题确立之后,如何开展调研,并深入对选题进行全方位的铺陈是纪录片创作中的必经途径。 调研的主要途径是收集资料。当《舌尖上的中国》筹备的时候,为了这部首部美食类纪录片同时兼具人文、地理特色,该纪录片的主创者们采用了大量的资料进行内容的填充,比如,该纪录片的创作团队购买了从1995年至2011年所有的中文版的人文地理方面的书籍,如《中国国家地理》、《华夏人文地理》、《炎黄地理》、《旅游地理》等等,以地域作为划分中国美食分类的一条重要线索。同样,在纪录片《故宫》的拍摄中,资料的收集也为后来纪录片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纪念故宫博物院建院80周年,故宫博物院和中央电视台于2002年决定联合制作百集大型电视纪录片《故宫》,第一次全面、系统、客观地展示故宫的历史、今天与未来。故宫是一座皇家宫殿,也是一座博物馆,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也是明清24位皇帝临朝为政和日常生活的地方,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它凝聚着近600年的宫廷变迁和人世沧桑,积淀了几千年的文化诉说和生命智慧。因此,面对这样一个浩瀚历史的存在,纪录片1 2集的篇幅仍显得太过不足。

因而,自2003年开机起,为了完成《故宫》的拍摄,全面揭示了故宫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历经明、清、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长达600年的历史风云。创作人员历时3年、行程4万公里、出动 摄制人员2800人次、国内外权威专家200多人次、各类文史专业协助人员2100人次、超过1200场的拍摄,共拍摄高清晰度磁带700余盘、拍摄素材超过38000分钟……才最终完成了这部首次展现故宫全景画面的纪录片,如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文儒所言:“这是第一次,恐怕也是近10年内都不可能再重新来过的大事。”只有在这样翔实的资料准备中,《故宫》一片才成为了中国纪录片史上一部国家级的巨制,也为中国纪录片走向世界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机遇。第三个方面是对拍摄阶段的准备。纪录片的拍摄是一项系统而繁复的工作,里面充满很多变量和突发因素,而又与影视艺术其他类型的很多创作不同,在纪录片的拍摄中,因为真实性的特定需要,很多时候,纪录片的拍摄还需要大量即兴拍摄等类似的处理手法,因此,如何进行周密的前期规划是确保拍摄顺利进行的关键。纪录片拍摄的前期准备的第一项工作是团队的组建。影视艺术创作本身就是群体性的工作,那么,纪录片的创作也是如此。在拍摄之前,就要首先进行纪录片创作团队的选择。在选择的过程中,热爱纪录片制作,有团队精神,各司其职,职责明确就成为了选择的标准。拍摄前期准备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拍摄大纲的准备。拍摄大纲是以文字方式对拍摄的视听场景的描述,是摄制组设置时的准则和指南。具体而详尽的拍摄大纲设置能够尽可能多的避免拍摄现场不确定因素对拍限制和干扰。

因此,在拍摄大纲的设置中,要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确定拍摄可能性,与拍摄对象进行事先的联系,包括敲定合适的采访时间,与被采访者提前进行有效的沟通等;第二,要对现场进行充分的熟悉,对天气、地貌等环境因素进行充分的掌握;第三,要明确拍摄的重点,并留意可能的细节出现。纪录片的拍摄是一项环节众多的繁复工作,而周密的前期准备可使得纪录片的制作更为顺畅自然。在电视业发展的趋势中,纪录片栏目化甚至频道化已成为大趋势中的必然。因此,为了确保纪录片在时代语境下的发展,如何更多,更好的制作出纪录片,无疑成为纪录片创作者们需要承担的一项重任,而详尽的前期准备就为更多,更好的纪录片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纪录片作品分析与评论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加工,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纪录片的核心是真实。 早期的写实主义传统的电影都具有纪录片的属性,如《工厂大门》、《火车进站》等。 学习提示:了解纪录片的基本特征、分类和叙事方式,掌握纪录片分析和评论的基jvzquC41yy}/lrfpuj{/exr1r1?c2>hg529g;A
1.第四届“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揭晓山东频道——数字时代中国报业发展的新景观武汉大学董少伟 3、《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中国新闻传播业的意义南京大学肖艳艳 4、浅析《今日关注》和《新闻今日谈》节目风格的差异中国传媒大学胡振华 5、纪录片的突破: ——凤凰卫视《冷暖人生》5·12特别节目的制作创新中国传媒大学廖祎蕾 jvzquC41yy}/fƒ|yy0ipo8xjcpjppp4ufpkxu8722:731}722:735:d643=94=3jvor
2.纪录片教学在民族文化的作用这说明,当代大学生仍需开拓视野,多挖掘身边可贵的传统文化,而且注意深层次理解中国文化,不能带着个人主观情感造成对文化的误解。总而言之,当代大学生纪录片创作拥有良好的交流平台,也出现了不少佳作,但是选题较为狭窄,尤其是民族文化类的题材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jvzquC41yy}/i€~qq0ipo8qwpyko1€m|vn}0oƒ|jny532:9261;82:>50jznn
3.纪录片策划书(四)拍摄对象:自贡市老年大学的一群特别的学生们。 (五)拍摄内容:选取个别典型的老人,以此为点辐射成面,多方位的展现老大学生们积极进取,不断学习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 (六)拍摄要领:切实把握在“雾中行走”的纪录片创作,以客观的视角真实地记录这群老年大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状态。 jvzquC41yy}/fr~khctxgw3eqo5x1snnwrobpljjwcyiw8
4.纪录片创作重庆文理学院韩永青,重庆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纪录片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博士(在读),教授,高层次人才;重庆文理学院品牌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芬兰坦佩雷大学访问学者。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课程,国际化在线开放课程“纪录片创作”负责人、主讲教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文明jvzquC41yy}/z~jvcpmy0lto1euvt|j1es}v3<573264;A7134:35:93
5.外国留学生积极“看冬奥”助力讲好中国故事|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硕士生 “看冬奥”关键词:学习 选题阐述 纪录片从冬奥会开幕式点火仪式中的小火炬引入本届冬奥会的低碳绿色主题,并将奥运五环引申到中国传统五行——“金、木、水、火、土”,通过专家采访等形式探究这五者在冬奥会中的环保体现,进而延伸到整个中国的环保举措与成就,让观众通过韩国导演黄jvzquC41gf{/ursc0eun0ls1n1814;224/891mte/ksdyrukj7=65?;50unuou
6.用影像记录生活,用纪录留存美好2019级新闻学专业原创微纪录片展映本片阐述近年来大学生创业现象较为普遍,本片拍摄了在校园内创业的约拍团队维也纳工作室及开在宿舍楼里的美甲美睫小铺的微纪录片,真实客观的记录他们的创业日常,通过本片的呈现,展现当代校内大学生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为校内大学生提供创业参考,希望同学们将自己所爱所擅长之事融入进职业规划中,同时提醒告诫大家,搞事jvzquC41yy}/jkzp0gjv0ls1yzdd8nphq522@716:=30qyo
7.纪录片《九零后》:为什么西南联大是了不起的大学那么多的大师那么厚重的一段历史,如何去呈现?徐蓓梳理出对这个选题的认知框架,才郑重接下这个沉甸甸的任务。 徐蓓是英国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硕士、纪录片导演。2018年她完成了纪录片《西南联大》,一共5集,每集52分钟,分别为《八音合奏》《刚毅坚卓》《大学之大》《火的洗礼》《嘉荫长留》,讲述了西南联大 “八音jvzquC41yy}/v|npij{b0xwi0et0kwkq1363588625;/j}r
8.解读中国两部作品入选第十届中国大学生电视节大学生赏析推荐作品|2022年1月7日,第十届中国大学生电视节闭幕式盛典在四川举办。由中国外文局报送,解读中国工作室出品的两部纪录片作品《柴米油盐之上》《走近大凉山》入选第十届中国大学生电视节大学生赏析推荐作品(纪录片类)。 第十届中国大学生电视节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传媒大学共同主办,以“百年追寻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396618=
9.图书馆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纪录片创作讲座他结合每个类别中的经典代表作,生动形象地与师生们分享了不同类型纪录片从选题策划、拍摄筹备、实地拍摄到后期制作等各个创作流程的要点与技巧。为了让大家有更直观的感受,海金星还展示了各类纪录片的精彩片段以及丰富多样的幕后花絮,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呈现纪录片创作背后的故事。jvzquC41nkh/lry0gf{/ew4kphu039931386;>3jvo
10.纪录片《高考》发问: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教育“对现实类纪录片而言,好选题就像是露出海面的冰山一角,需要有庞大的冰体作支撑。”纪录片《高考》的总导演、央视纪录频道副总监史岩说,作为家长,自己能够深刻体会到人们对于子女教育问题的关注,而教育问题聚焦到一个点就是高考。“高考本身兼具新闻性与话题性,它是大部分人共同的经历和体验,在情感上容易引起广泛共jvzq<84gfw4qgxung0ipo7hp1p532::134661l6228339A>49:
11.教学改革效果显著人文艺术学院毕业设计再创佳绩毕设改革三年以来,毛老师指导的《有梦想的孩子可以摘星星》《一念无名》《“疫”年之后》等微纪录片、新闻专题篇屡次在湖北大学生新闻传播教育创新实践技能竞赛中摘得奖项。 “我们很幸运,正逢学院毕业设计改革,学院给了我们践行梦想的机会,对我们来说这十分重要。”接受采访时段灵玲和于童洋异口同声地说道。 jvzquC41yy}/yq|n0gjv0ls1kplp1:559194;?3jvo
12.通知公告9.“创业之路”,展示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生动实践和精神风貌; 10.“他山之石”,展示境外、省外其他优秀作品及上述内容之外的优秀作品。 (二)选题征集 1.“精品网剧”,展示我省新时代伟大建设成就、展现巴蜀文化的优秀网络影视剧、网络纪录片等选题; jvzquC41gsyuc7yhuy{gg7jfw0io1jwvkerf/}ii/<7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