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第二章原文注音各家注疏

康诰(gào)曰:“克明德。”大(tài)甲曰:“顾諟(shì)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康诰(gào)曰:“克明德。”

○康诰,周书。

○克,能也。

大(tài)甲曰:“顾諟(shì)天之明命。”

○大,读作泰。

○諟,古是字。

○大甲,商书。

○顾,谓常目在之也。

○諟,犹此也,或曰审也。

○天之明命,即天之所以与我,而我之所以为德者也。常目在之,则无时不明矣。

帝典曰:“克明峻德。”

○峻,书作俊。

○帝典,尧典,虞书。

○峻,大也。

皆自明也。

○结所引书,皆言自明己德之意。

○上传之首章。释明明德。此通下三章至“止于信”,旧本误在“没世不忘”之下。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盘,沐浴之盘也。

○铭,名其器以自警之辞也。

○苟,诚也。

○汤以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垢。故铭其盘,言诚能一日有以涤其旧染之污而自新,则当因其已新者,而日日新之,又日新之,不可略有间断也。

康诰曰:“作新民。”

○鼓之舞之之谓作,言振起其自新之民也。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

○诗大雅文王之篇。言周国虽旧,至于文王,能新其德以及于民,而始受天命也。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自新新民,皆欲止于至善也。

○上传之二章。释新民。

编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康诰》曰:“克明德。”《太甲》曰:“顾是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这一章是曾子解释经文“明明德”的说话。

○《康诰》是《周书》篇名。

○克,是能。

○德,是人生所得之理。

○武王作书告康叔说:“人皆有德,但为气禀物欲所蔽,以致昏昧不明,惟文王能明之,无一毫之昏昧,所以为周之圣君。”

○《太甲》是《商书》篇名。

○顾,是常常地看着。

○是字,解作此字。

○明命,即是明德,以其为天所赋予之理,所以又叫做明命。

○伊尹作书告大甲说:“人有此明命,而心志放逸忽忘者多,惟成汤能心上时时存着,恰似眼中时常看着的一般,无一时之怠玩,所以为商之圣君。”

○《帝典》是《书经》中《尧典》。

○峻,是大。

○《尧典》中说:“人皆有这大德,被私欲狭小了,惟尧能明之,至于光四表而格上下,所以为唐之圣君。”

○自是自己。

○曾子解说:“这三书所言,虽是不同,然曰德、曰明命、曰峻德,即是经文所谓明德也。曰克明、曰顾是,又曰克明,即是经文所谓明明德也。”

○总来,都是自明己德的意思,所以说皆自明也。

上传之首章,释明明德。

○传,是训解其义以传于世的意思。

○首章是头一章。

○释字,即是解字。

○曾子将上面孔子的经文,逐渐解释其义,分为十章,这首章是解明明德,后九章仿此。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这一章,是解释经文新民的说话。

○盘,是沐浴的盆。

○铭,是刻在盆上以自警的言语。

○苟字,解做诚字。

○商王成汤以人心本自清明,却被私欲污了,必须洗去那私欲,使其从新清明,就如人身本自干净,却被尘垢污了,必须洗去那尘垢,使其从新干净一般。乃刻铭于沐浴的盘上说道:为人君者,诚能一日之间,着实用力洗去那旧染之污,而复其本然之善,这功夫却不可间断了,必当因其已新者,而日新之,又日新之,务使私欲净尽,心地极其清明,如沐浴的一般,洗得身子极其干净方可,是自新的事。曾子引此,以明新民之本。

《康诰》曰:“作新民。”

○《康诰》是《周书》篇名,武王告弟康叔的说话。

○作,是振作。

○《康诰》中说:百姓每,旧日虽为不善,而今若能从新为善,为人君者,就当设法去鼓舞振作他,使之欢喜踊跃,乐于为善,曾子引此,以明新民之事。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诗》,是《大雅·文王》篇。

○邦,是国都。

○命,是天命。

○诗人说:“周自后稷以来,千有余年,皆为诸侯之国,到文王能新其德,以及于民,乃始受天命而有天下,是其邦虽旧,而其命则新也。”

○曾子引此,以明自新新民之极。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是故,是承上文说。

○君子,是大人成德之名。

○极,即是至善。

○曾子说:“由上文盘铭、《康诰》、文王之诗观之,可见自新新民,必要到那极处才好,所以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新自家的德与新民的德,都要到那至善的去处而后已也。这一章虽是释新民,然起头说日新,便是明德的事,末后说无所不用其极,便是止至善的事,而大学之道,备在是矣。

○上传之二章,释新民。

编自:张居正《四书直解》

【注释】

○康诰,书经的一篇,乃周书之属。这是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后,周武王封弟弟康叔为卫侯,以管治殷之余民;并作此篇来告康叔。康,地名 诰,音gào,古代一种训诫勉励的文告。

○克,能也。明,彰明。德,德性。康诰的原文是:“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庸庸、祇衹、威威、显民”。这是康诰最重要的一句,其中“克明德慎罚”一语尤其重要。但这里的引文只截取前三字;陈栎《四书发明》说:“此只取上三字,乃引经活法。”(翟灏《四书考异》引)○大,音太,即太字。太甲是商汤的孙儿,继承帝位后,不知修德,伊尹把他软禁于桐宫,三年之后,太甲悔改,才归政于他,并写了三篇文章来劝诫他。这三篇文章也叫做“太甲”;这里的“太甲”二字正是篇名而非人名。原来的太甲篇早已亡佚,现存的相信是后人伪托者。这句引文出自太甲上,在“顾”字之上原有“先王”二字,这里省略了。

○顾,顾念注视的意思。“諟”的解法颇多,或解作是,是即此(书伪孔安国传主之);或解作正,不邪僻之意(礼记大学篇郑玄注主之);或解作理(说文解字);

或解作审(朱子大学章句附举之)。朱子章句虽列“是”、“审”二说,且未明言当取何说,但参诸朱子语类,却有“顾諟是看此也”之语(见卷十六),可见朱子认为误解作“是”或“此”。元代陈天祥认为历来的辞书韵书只有将“误”解作正、理、谛、审,而没有解作此或是的,所以主张諟当解作审,顾意即顾视审念(见四书辨疑卷第一)。元儒金履祥则认为当兼此两义而言,他在《大学疏义》说:“若曰训此,则所以指天理之在者愈专;若曰训审,则所以加审察之功者愈密;故误之为是与其训审,二义所以兼存也。”以上各说,以陈天祥之说最为有理。天之明命,即天赋的光明德性。

全句意实时常提撕省察、念念不忘存养天赋的光明德性。

○帝指帝尧,帝典是书经中的一篇,即尧典,乃虞书之属。

○峻,大也,高也。今本尚书作俊。但考诸礼记尧典伪孔安国传却注云:“能明俊德之士任用之”,依此,则克明德之明当解作尊。江声《尚书集注音疏》和王鸣盛《尚书后案》等都认为这是此句的正解,大学之引用此句,乃断章取义,非经本义。但也有认为书经此句当依大学去理解,如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

(康诰疏)和段玉裁《尚书撰异》等。无论书经之本义如何,大学之引用此句乃用来表示尧之昭显其大德。

【疏解】

朱子认为这一章是申述纲领中的明明德之意。故定为传之首章。

这一章共有三段引文,或为先贤之垂训,或为先圣之实践,其内容均强调显发昭明天赋的德性乃为人之本务,更是为政之基础。天赋的明德,人人皆有,所以人人都有明明德的可能。另一方面,人人皆有形躯,明德难免会时为物欲所蔽,所以人人皆有修养的必要。然而,明德之昭明,实无待于外,乃明德自己的呈现;申言之,明德的显发,修养的进行,每个人都必须自己面对,自己负责,无法假手于人。此章以“皆自明也”作结语,正表示人的学问当以自作主宰为基础,当以主体性之挺立为根本。

三节引文之间,亦略有次序;许谦说:“第一节平说明明德,第二节是明之之功,学者全当法此而用功,第三节言明其德,以至于大,此明明德之极功。”(读大学丛说)通说明明德或言明明德之极功,都是描述;稍有涉及如何去明此明德的,只有第二节。在这节引文中,有“天之明命”一词。此词所指与“明德”并无二致,含义却稍有分别;人皆有天赋的德性,就其根源于天而谓之“天之明命”,就其为人之所得而谓之“明德”。此明德虽湛然清明,随事发现,但假如不能时时省察操持,念念在兹,便会为物欲所蔽,其全体大用便不能昭晰无遗。

编自:岑溢成《大学义理疏解》(台湾鹅湖出版社)

先生学术横跨中西,于先秦儒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考据学、训诂学、因明学、历代文学理论、分析哲学等领域,皆有精湛之见。

编辑排版:其嘉

【四书导引】

【本站推荐】

做个智仁勇的君子是我们每个人努力的方向。赞赞赞

这个师资配置真的好哇塞,智仁勇三者齐聚。

心宁静你好,由于近半年在一直张罗乐习书院开办的事务,网站疏于打理,一直没能恢复您的信息。非常欢迎您能参与到编辑工作中来,我的微信号是:zhishifenzi80s 。另外乐习书院将于暑假期间举办第一次夏令营,不知道您是否有意愿来参加,如果愿意的话可以考虑来作营期助教。如果看到回复,我们加微信沟通。

同时提及“战”、“野”二字,大概率与这场战役有关。

牧野之战是周立国之战,周公旦经历过这场大战,修爻辞同时提及“龙”、“野”二字,大概率与这场战役有关。 坤卦说的是包容与忍耐,他祖父季历冤死于商王囚禁、父亲姬昌被商王长期关押、大哥伯邑考被商王烹煮,姬族对商的包容已达极限,这是牧野之战的根本原因。上六龙战于野应该是举例说明这种忍无可忍的情况。 个人浅见…

THE END
0.《大学》原文注释翻译赏析序拼音[周]曾子《大学》 原文、注释、翻译、赏析、序、拼音、读音 - [周]曾子,每日诗词 - 每日诗词是一个古诗词收录网站,目前已收录古诗词超85万首,作者4万余人。其中包含唐诗、宋词、元曲、诸子百家等多种著作,内容持续优化更新中。jvzquC41ogosk|mkek4dqv4rqgzs{8z2S
1.《大学》拼音版+注释20241008172553.pdf《大学》拼音版+注释.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大学 zhidaozaidézai daxuémingming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 qinminzaizhiyuzhishanzhizhiérhouyouding 亲民,在止于 至善。知止而后有定, dingérhounéngjingjingérhounéngananérhou 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9132691@5663822?;2287727xjvo
2.《大学》第四章原文带拼音解释《大学》·第四章 春秋战国曾子 著 简体大中小 《《shī诗》》yún云::““bāng邦jī畿qiān千lǐ里,,wéi惟mín民suǒ所zhǐ止。。””《《shī诗》》yún云::““mín缗mán蛮huáng黄niǎo鸟,,zhǐ止yú于qiū丘yú隅。。””zǐ子yuē日::““yú于zhǐ止,,zhī知qí其suǒ所zhǐ止,,kě可yǐ以jvzquC41iwuywn3jvvvdp7hqo1nuou4dqqq0VKRGKNXO1RQ0ujznn
3.《大学》注音版(打印)1、大学【拼音版】2013/5/29大 学【导读】大学,原是小戴礼记里一篇,旧说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的儒家作品,这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jvzquC41yy}/tnstgpjpe7hqo1vbrnw132768><630nuou
4.《大学》拼音版+注释曾子说:“一个人被众人注视,被众人指责,这是很可怕的啊!”富能使房屋华丽,德能使人品德高尚,心胸宽广能体态安适,所以,君子一定要意念真诚。 《诗经》上说:“看那弯弯的淇水岸边,绿竹苍郁。那文质彬彬的君子,像切磋骨器、琢磨玉器那样治学修身。他庄重威严,光明显耀。那文质彬彬的君子啊,令人难以忘记!”所谓“jvzquC41yy}/5?5fqey/pny1fqi05<:2479897mvon
5.新易国学《大学》全文(附拼音和朗读版视频)新易国学管理团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大学)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 ——程颐 作者简介:曾参http://mmbiz.qpic.cn/mmbiz/XScqwTvt4cdW9qND3jHa04awJcnFHiaAdMJibbfDCcXiaZibMjWbcick7LAoHKRzZlialalb529UPv6j85YicriaH8NBNw/0?wx_fmt=jpeg曾子(前505年10月12日-前43jvzquC41dnuh0|npc0ipo7hp1u5cnxla;d;e4n=d2363yjkk0jznn
6.国学经典《大学》注音版《大学》原属《礼记》中的一篇,在唐宋时期开始受到重视。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并把《大学》排在了“四书”的首位。 我最喜欢《大学》中“止于至善”的一段话:“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就jvzquC41yy}/5?5fqey/pny1fqi04n6729?13@3jvor
7.《大学》拼音版.doc《大学》拼音版.doc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开卷偈 甚深经典本性生 道尽一生命何兴 静定生慧义真清 诵持天相吉人升 【春秋】曾子 1.,,,。,,,。,,,。 2.,;,;,;,;,;,;。 3.,,,。 4.,。,。,,。。。 5.,。,,。。 6.,,,。,,?,。。 7.:“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381733>4947633;=0ujzn
8.《大学》全文(拼音诵读)版(《洙泗考信录·全录》)综合而论,《大学》的成书时代大体在孔子、曾子之后,孟子、荀子之前的战国前期,即公元前5世纪左右,系出于曾氏之儒一派的纯儒家作品”。即《大学》的成书年代应是在战国初期,其作者应是“曾氏之儒一派”,即现在学术界比较认可的战国初期曾参所作。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98;746Bd;85996::70jznn
9.《三字经》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原文带拼音解释三字经原文带拼音及翻译,【三字经】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jvzquC41iz4iv}uep0ipo8gqqm5sgji1VDSFR`]X1EWYXTTMQZ\JN7x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