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加强科学教育的号召,紧扣“双减”工作核心部署,着力为科学教育赋能增效,近日,以“科技筑梦创新成长”为主题的新华区第十五届科技节在路华小学成功举办。让我们共同走进活动现场,沉浸式感受各学校的精彩展示吧~
展示环节
实验小学
实验小学“生命探秘”主题展区内,从精致的动物图鉴、细腻的叶脉拓印,到用环氧树脂胶精心封装的昆虫标本,一系列静态成果,深刻彰显了同学们探索自然的深度与热忱。同学们现场演示的液压火箭、抓娃娃机等自制作品,则更生动地展现了他们的创新素养与实践能力。
中宇小学
中宇小学“自然与创造”展区,以三大特色板块清晰呈现科学教育成果:自然工坊区巧妙融合绿叶工坊、蓝晒印相两项传统工艺,同步融入细致的自然观察活动;科创实践区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航模、太阳能小车等可操作的实物作品;实验探究区则专门设置了辐射认识互动环节,让知识学习更具参与感。这些丰富的作品,全面展现出学生“做中学”的实践成果与扎实的科学素养。
第二实验小学
第二实验小学展区内,社团成果展示了植物标本创作全过程,创新教具将抽象科学原理可视化,航天工程实践呈现学生自制“天问二号”模型与太阳能系统,特色作品“运河闸实验装置”融合工程思维,让知识真正“活”起来。这一系列成果生动展现了学校跨学科、重实践的育人特色。
车站小学
车站小学在展区中突出“科技+生活+传统文化”的融合特色,展品丰富多元且充满巧思:既有大型船模、复古压水井等贴近生活的机械实践作品,也有纸电路社团打造的创意电子制作;更以中药课程书籍、精致植物标本展现学科跨界之美,还通过图文并茂的种植日记、色彩鲜活的科技小报与充满奇思的科幻画,全方位呈现出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与扎实的动手创新能力。
路华小学
路华小学“探索·创造·成长”主题展区,静可品味运用古法工艺的植物染方巾与拓印画、展现光学与电磁奥秘的实验装置;动态可体验机器人避障巡线、“火焰掌”“滴水不漏”等互动演示,生动展现了学生从探究到创造的完整成长路径。
建兴小学
建兴小学展区以“芯火燎原”单片机社、融合古今的“实验超能团”及注重全程实践的机器人社三大板块为核心,通过Arduino制作、3D打印、废旧材料再造及AR探秘等丰富形式,全面呈现了学生将创意落地、以科技绘就梦想的创新实践成果。
石化小学
石化小学展区紧扣“学科融合”与“问题解决”两大主题,集中呈现了学校在跨学科教学上的扎实成果。无土栽培项目、智能育雏箱及《植物大战僵尸》主题编程等一系列作品,生动诠释了科学与劳动、信息科技等学科的深度融合,充分体现了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北环路小学
“窗外有繁星”主题展览集中展示了北环路学子的航天梦想与模型佳作。同学们自主设计与制作的“天圆地方”、太空空间站、神舟火箭、歼20战机和航空母舰等系列作品,工艺精致、创意纷呈,充分体现了他们的科学素养、动手能力与无限创造力。
新兴小学
新兴小学展区以沉浸式科技体验为特色,集中呈现了学生们的多元创新成果。从古朴的辘轳、太阳能小车到创意科幻画与创客作品,再到动态演示的无人机,展品丰富而贴近生活,展现出学生扎实的科学思维与出色的动手能力。
兴沧小学
兴沧小学“生活中的科学”展区集中呈现了树叶标本、自然观察手抄报等自然探索成果,以及学生利用简易材料制作的智能食物选择器、电动风扇、弹力火箭等多款创意作品,展现了从观察到创造的科学实践历程。
建华小学
建华小学展区以“探秘宇宙·智造运河”为主线呈现实践成果。科学DIY社团通过太阳系、地球内部结构、中国天眼等模型作品制作,引导学生认知宇宙与地球科学。智慧大运河系统则利用3D打印,打造集互动大屏、水利工程、水力磨坊于一体的创意作品,生动诠释“运河文化+现代科技”的创新融合。
东队小学
东队小学展区以“动力与能源探索”为主线,集中呈现了学生将科学原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系列作品:从利用大气压原理制成的简易饮水机,到电池驱动的自动饮水机;从依靠气球反冲力运行的小车,到电动小车,再到太阳能供电的风扇,一步步完整展现出学生对不同动力源的探索路径,尽显实践与创新活力。
鞠官屯小学
鞠官屯小学展区集中展示了太阳能舂米水车、生态循环浇水系统等创意作品,以及各类坦克、飞机、火箭等系列模型。这些丰富的实践成果见证了学生从被动接收到主动创造的成长历程,为他们的科学梦想播下启蒙的种子。
邓官屯小学
邓官屯小学“微缩建筑”主题展区,集中呈现了学生以北方青砖民居与仿古建筑为灵感创作的系列模型作品。在项目实践中,同学们综合运用数学比例计算、物理结构分析与美术造型设计知识,将多学科智慧巧妙融入从图纸设计到模型搭建的全过程。展区不仅生动展示了造型精巧的建筑成果,更深刻凸显出学生在跨学科实践中解决问题能力的真实成长轨迹。
芦家园小学
芦家园小学“丝路寻踪”展区,以“传统蚕桑文化+现代科技革新”为主线,构建从取水、养殖、缫丝、染色到废丝回收的全流程体验。通过磁感仙泉、星蚕实验室、缫丝体验坊、天然染色站与废丝智能回收箱等环节,生动展现科技如何为古老蚕桑注入全新活力。
荣官屯小学
荣官屯小学展区展品涵盖运用反冲原理的喷气式飞机、二级水火箭,精密的中国空间站模型,融合古朴光学智慧的小孔成像电视,以及创意十足的“东风”导弹车模型,全面展现了学生将科学知识转化为实践成果的综合素养与探索热情。
竞赛环节
无人机
无人机赛场上,选手们全神贯注,指尖在遥控器上灵活腾挪,一架架无人机如灵动的蜂鸟,在预设赛道中穿梭盘旋、精准避障。从平稳起飞到利落完成绕桩、穿越障碍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每一次精准操控都凝聚着选手的汗水与智慧。
机器人
机器人赛区是科技节当之无愧的竞技焦点。随着指令响起,选手们亲手搭建的机器人应声而动,在赛场上灵活完成物资搬运、精准抓取等高难度任务。金属碰撞声与闪烁的指示灯交织其间,选手们沉着调试、协同作战,充分展现了他们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扎实功底与创新活力。
创新作品
创新作品赛区汇聚了选手们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从环保节能装置到智能生活助手,从趣味科普教具到前沿科技模型,每一件作品都紧扣生活需求与科技发展。选手们自信地向评委与观众讲解设计理念、演示作品功能,那些凝聚着心血的细节、巧妙的结构设计,无不彰显着他们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创新实验
创新实验赛区里,科学的严谨与探索的热情在此交融。选手们化身小小科学家,带着精心设计的实验方案登场,从变量控制到数据记录,从现象分析到结论推导,每一步都有条不紊、一丝不苟。实验台上的每一次观察、每一组数据,都承载着他们对科学真理的执着追求。
下一步,新华区将紧扣“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战略要求,深化教育改革,整合优质科技资源,推动科技节常态化、品牌化发展。通过构建“校内实践+校外联动”的科普教育体系,让科学精神滋养每一位孩子的成长旅程,将科学教育打造成“双减”背景下的育人亮点,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为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筑牢校园阵地。
原标题:《科技赋能成长路 探索精神润校园——新华区教师发展中心举办第十五届科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