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邑良师⑪」东莞市汽车技术学校校长余刚灵:深化产教融合,让学生升学不弃“技”中职职业教育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职教育从原来单纯的“以就业为导向”转变为“就业与升学并重”,其升学政策逐步放宽。在“就业与升学并重”的定位下,如何保证中等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而不是向普通高中教育看齐,让中职生升学不弃“技”,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日前,羊城晚报专访了东莞市汽车技术学校校长余刚灵。他表示,中职教育本质上仍然是就业教育,要用考试和评价考出真专业、真技能,把职业教育的技能导向树立起来。与此同时,更需加强产教融合这一职业教育基因。

建立“职教高考”,打开中职学生成长空间

羊城晚报:今年5月1日,《职业教育法》开始施行,从招生的角度来说,您觉得有什么改变吗?具体体现在哪里?

余刚灵: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一个重大的突破就是首次以法律形式确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地位同等重要,专科已不再是职业教育的“天花板”,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正在展开。

建立省级统筹、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职教高考”制度,打开中职学生的成长空间,可以有效改善学生通过普通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问题,中考分流压力和“教育焦虑”得到有效缓解,中高本一体化培养模式正逐步形成。而家长、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也在逐渐变化,开始更加主动地去了解职业教育、选择职业教育。这种“上学选职业学校、技能提升找职业学校”的社会氛围亦有效地助推了职业学校的招生与发展。这在今年的招生上也有着很好的体现,如中招平台的录取报到率较去年提升了近10%,最高录取分数为602分,超过普高录取控制线近50分。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随着新职教法的不断落地落实,职业教育的发展将是一个值得期待的类型教育。

强化“文化+技能”,将大赛融入人才培养

羊城晚报:职业院校是强调技能学习的,许多人以为,职校学生只要动手能力强就行了,毕竟他们很多人会上生产一线。您是如何看待中职学校从“以就业为导向”到“就业与升学并重”的定位转变?

余刚灵: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我们更加需要高技能人才,这不是光靠“心灵手巧”的天赋技能就能达到的,厚实的学术基础将帮助学生走得更远。对于中职学校从“以就业为导向”到“就业与升学并重”的定位转变,我认为重点要把握好以下方面。一是立足定位,找准中职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定位与功能。技能型社会建设需要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为教育资源配套。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由中职教育、专科高职教育、本科职业教育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等各层次职业教育构成。而中职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层级,它承接的是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教育功能。在职教体系没有完成纵向贯通前,中职教育主要还是面向就业,它的这种职业基础教育功能可能还不是特别明显;但一旦实现了纵向贯通,这种职业基础教育功能将会成为中职教育的首先职能任务。作为与普通高中规模相当的庞大中职生学习群体,将在中职学校接受与完成职业意识基础、专业知识基础、技术技能知识基础及其思维模式等各方面的学习与实践训练,为他们职业成长奠定基础。因此,立足定位,回归职业基础教育功能,这应是中职教育未来发展的前提与出发点。

二是提质赋能,增强中职教育的体系作用,巩固中职教育的基础地位。既然中职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那么只有把中职基础夯实了、教育品质提升了,才能更好地为接续的职业教育提供支撑。因此,中职学校应加快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强化类型特色,明确角色定位与功能,匹配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发挥区位优势,拓展办学功能,深化综合改革,在专业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三教改革、质量评价等方面不断创新探索,着力提高办学质量,在增值赋能中促进中职教育自身的品质发展。

三是纵横兼顾,统筹就业与升学成长需求。“纵”就是纵向贯通,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不断上升,人们的成长需求也在不断提升,中职学历教育已不能满足学习者的成长需要。中职学校教育应关注学习者的纵向升级需求,设法帮助他们实现升学理想。“横”就是相对纵向升学而言的就业需求。作为类型教育,中职学校亦要满足学习者的就业愿望。因此,中职教育要统筹兼顾好学习者的纵向升学愿望与横向就业需求,让优质升学与优质就业成为中职学校学习者的出彩通道。

对接人才需求,教育与发展同频共振

羊城晚报:上半年东莞新能源汽车产品产量同比增长154.6%,东莞的汽车保有量更是突破了360万辆,汽车产业也是东莞的十大支柱产业之一,庞大的汽车产业需要专业的技术技能人才来支撑,在产教融合方面,贵校如何精准对接东莞当前汽车市场产业链岗位人才需求?

余刚灵:“汽车技术”特色品牌是教育局实施中职学校“一校一品牌”布局调整时赋予东莞市汽车技术学校的发展方向与核心竞争力。因此,学校“十四五”期间的专业建设始终坚守“专注汽车技术,服务产业互联”的原则,重点发展“汽车技术”专业教育,同时适增设置与汽车技术互联的专业,形成支撑产业链需求的专业群建设架构。

在具体的落实上,我们将紧贴专业技术的变革与城市发展的需要进行实施。譬如,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及智能制造的加速推进,我们适时调整了燃油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的专业建设比重,加大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专业的布局建设。今年秋季,我们在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的基础上,增设了新能源汽车制造与检测专业,与新能源汽车装配、电池等方向对接。同时,改造升级车身修复专业汽车焊接技术设施设备(增加新能源铝车身焊接技术培训项目学习)和加强汽车电子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汽车智能制造方向)建设发展。职业教育的关键在于专业建设。所以我们坚持抓住主轴、串起互联,到2025年,我们学校将基本完成“汽车专业为主、新工科专业为辅”的专业群布局,使学校的专业建设做到面向市场、服务经济、服务生活,真正实现职业教育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而学校也将成为更加完善的“技之城·乐之域”。

目前,学校配建了新能源汽车实训中心、汽车整车维修实训中心、汽车钣喷实训中心等6个专业实训中心,以及途虎产业学院、博世培训中心、小虎AI3个产教培研中心,还有4个市级企业实习实训基地、140多家企业实习教学点,不断深化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搭建校、行、企多元协同育人平台。通过企业技能专班、产业学院、企业实习实训基地等,从见习、跟岗到顶岗,让学生的技能学习直接面向工作岗位,在具体的实践中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近三年来,我校年平均直接就业人数560人,主要分布在大型主机厂(比亚迪、北汽)、东莞区域的各个4S店以及连锁经营的美容维修服务站。(文/姚梓婷 图/受访者供)

责编 | 魏琴

校对 | 彭继业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柘城职业技术学校教育培训柘城职业技术学校,文化底蕴丰厚:创立于1996年,有20多年办学历史,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是一所颇具规模的职业学校,为社会输送了上万名专业技术人才,涌现了各条战线的劳动者以及企业家,积淀了较深厚的文化底蕴。jvzquC41yy}/|l}|{l{z7hqo1
1.广州花都区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教育教育频道广州市花都区职业技术学校位于广州市花都区城区,学校校园面积4.07万平方米,校舍面积4.05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11人,具有中高级职称教师65人,开设汽车运用与维修、物流管理、会计、旅游服务与管理、幼儿教育、计算机应用等10个专业,有教学班级61个,在校全日制学历教育学生3100多人。 学校鸟瞰图 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培养 jvzq<84gfw4dp{3ep1mez~snk1€z1;52;37168y422?2399a72;69?=8;0nuou
2.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中国模式因此,毛泽东在1951年6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中等技术教育会议上指出,“培养技术人员是我们国家的根本之图”。周恩来在1950年6月召开的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明确指示:“为了适应需要,可以创办中等技术学校。”1952年3月在《关于整顿和发展中等技术教育的指示》中周恩来又表示,“我们的国家正在积极地jvzq<84yyy4k{k3ep1xnvƒll{d532:>321z32:>3248`4?=9:34ivvq
3.关于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前景的展望与思考逐年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学校常规管理,严格督查、考核和落实各项制度,完善督查机制。坚持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改善办学条件为基础,以职业道德及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以现代化教育技术为手段,以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培养创新能力为目的,狠抓课堂教学改革、加大实践技能训练和就业工作。截至目前,9名教师取得国家级专业培训证书,jvzq<84sj0vfqyqg0eun0ls1p4532;6134711l923986/<:2676:67mvon
4.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姚峰老师事迹姚峰,南京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1992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教授,正高级讲师,南京市人民政府督学。历任玄武区教师进修学校教培处副主任、南京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研室副主任、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女子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南京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党委副书记、书记、南京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jvzquC41yy}/pshz0et0kwkq13624863834i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