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技术与高中生物学新课程融合研究——教学中的技术看点(中学生物)应用研究”专题教研活动

南京外国语学校徐胜媛老师和宁海中学刘晓珍老师同课异构,分别利用矩道科技生物虚拟仿真软件开展《探究酵母菌种群大小的动态变化》实验复习课。徐胜媛老师的课堂内容层次清晰,逻辑紧密,将VR的沉浸感和交互性融合到常态化复习的各个环节中,让学生们通过身临其境的实验探究,获取微观可视化、过程直观化的感受,让学习更加高效。

刘晓珍老师的课堂,将虚拟仿真实验与常规实操实验有机融合,创新教学模式,快速习得时空跨度长的实验操作规范,同时进行实验实操练习,将实验探究融入复习课堂,让复习课堂更加生动、高效。

专家点评

两节教研活动课后,岑芳老师主持点评环节,南京市电教馆陈平馆长、晓庄学院张边江教授、南京师范大学解凯彬教授对两位老师的课堂进行点评。

岑芳老师指出,实验是生物学科特色,两节高二复习教研课围绕着提高生物学科的实验能力来展开。此次教研课程在南京市电教馆和矩道科技的技术支持下展开,旨在研讨如何把信息技术融入到高中新课程的课程改革之中去,如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如何提高学生的观念能力和学生的素养,从而推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和共用。

陈平馆长表示,通过两节生物课堂,感受到了在技术的支持和支撑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改革,技术支持下学生学习活动的发生和课堂教学的开展。在深入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的背景下,通过系列培训活动让更多的教师理解信息技术如何支持和支撑生物学科的教学,支持教师的教,支撑学生的学,推动新一轮的教学变革,适应高中阶段和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的步伐,进而推进整个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希望老师们在教学中更多地尝试开展技术与学科融合的研究和实验。

张边江教授分别从两节教研课的课程设计亮点、进行点评。其中。酵母菌培养液的对比导入,体现了新课标的生命观念,引发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将虚拟仿真技术融合在实验之中,是大学教学和中学教学共同所需。两位老师的课堂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操作将培养液浓度梯度稀释、培养天数、定时取样技术等实验过程都给予学生规范性示范和纠正,将探究实验融合到复习课堂教学,是实验设计环节上的优点。同时,探讨了信息技术融合到课堂中时,如何更好的服务于课堂。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来探究教材中描述不确切的、没有表达出来的实验,引领学生探究实验的过程和本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契合新课标实践教学的理念,同时培养学生新课标中水平三和水平四要求的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张边江教授指出,在信息技术融合的课堂中,一定要有创新,培养学生的观念能力,全面提升核心素养。信息技术的融合对学生和教师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需要不断的学习去胜任挑战。

解凯彬教授对技术在教育和教学课堂中的应用表达了明确支持的态度:新技术改变了教育的形态,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成效。强调技术是手段而不是目标,教学需要围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个终极目标。虚拟仿真技术视角下,两位老师的教研课呈现了不一样的课堂,手段技术是新颖的,学生对课堂也极富兴趣,解决了生物学科非常重要的难题“时空问题”,将时间跨度大的探究实验过程可视化、课堂常态化,对于复习课堂效率的提升尤为显著,是令人鼓舞和振奋的解决方案。解凯彬教授指出,重视技术运用的同时,关注教学为何而教。《探究酵母菌种群大小的动态变化》这一实验虽然借助虚拟仿真软件开展,但核心是模型和建模的科学思维方法。如何让学科概念在信息技术支撑的新课堂中得到强化,如何让多种技术创新融合,如何让技术与新课程融合,更好地服务于学科教学和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是值得深度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专题讲座

点评环节结束后,南京外国语学校章熙东老师开展主题为“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技术素养的教学实践”的专题讲座。

章老师指出,我们正处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时代,迫切需要具有技术素养的公民。技术素养已经成为人们必备的基本素养,新课程下,我们要为未来社会培养具有技术素养的人。章老师结合江苏省《基于“强基•融合”理念的高中生物课程基地》建设,从教学层面介绍了在教学中提高学生技术素养的一些思考和尝试,并从选修课堂、常规课堂、兴趣小组、社团活动以及学科比赛五个方面的呈现教学案例,展示了学生及老师技术素养发展的可能路径。

THE END
0.高机生物上海高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是为生物制药、细胞治疗、生物技术应用等领域客户提供生物反应器及技术服务的供应商。公司成立于2003年,前身为上海理工大学直属科研单位上海高机实业总公司,公司总部坐落于高科技产业汇集的上海松江工业园内,是国内从事研发和制造生物反应器的高科技企业。高机生物也是中国制药装备行业协会以及中国jvzq<84yyy4hl6gkq0ipo8
1.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3.3《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细胞核 — 系统的控制中心》属于人教版教材《生物必修一 — 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的第三节,基于本章建立分子构成细胞结构、细胞的完整结构决定功能的意识。在课程标准中对本节课具有“阐明遗传信息主要贮存在细胞核中”的要求,属于理解层次。 jvzquC41uyqyl|o{0jtow7jfw0io1;5421722A4e55=:cA83:55qcpj0jvs
2.西安市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学生运用生物学专业术语规范的描述现象、表达观点、进行讨论,是达成这一目标应具备的关键能力之一。在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的专业术语的表达能力是一项重要且长期的教学任务。根据《高中生物学专业术语表达能力的现状与培养策略研究》课题组的计划和要求,抽取高二年级班级的试卷进行分析,目的是了解高中生生物学术语的表达能力jvzq<84yyy4ycniw{wt/ew4u4f:f1jhqoouocyu1euoug8fdnqm0ekqqi1gcnxl1edrpi7rdnqmCtx|ug0jpAkqqikj>4l>2:3<1:;g5c5;42:=4dcl25of2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