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4年,沉寂多年的综合高中,似乎是一夜之间成了新闻热点;不过这个热,像极了“剃头挑子一头热”的中职学校着力打造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职热,企业冷。今天,面对多个省市推行的综合高中试点,吊诡的是,作为高中阶段“命运共同体”的普通高中,本应是主角之一,却扮演了围观的“吃瓜群众”,惬意的在旁“看热闹”,毫无“掺和”的意愿,综合高中反成了中职的“单向奔赴”。
当然,作为官方和主流媒体今天仍然不断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是不同类型的教育。可是由于中职职业学校自身普遍由就业导向转向升学导向,尤其是号称“高水平”(有的省称为优质校)的中职学校,升学率已达99%以上,与普通高中的办学目标完全一致。
普通老百姓并不需要多少专业知识就很容易发现:所谓的“不同类型教育”的“不同”仅是入学的分数线不同,仍然是考不上普通高中的“差生”才选择读中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升学的“基本盘”是大专,至于本科以上,只是新闻热炒的卖点。反而中职学校原来的专业优势,逐步让位给了“升学”,专业建设、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就业、创业等,这些原属于职业教育特有的元素被“升学”边缘和淡化,原本“香饽饽”的中职专业教师反而面临“转型”(转为文化课老师)或者失业。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老师和管理者,我们自然不能仅停留在中等职业学校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这样的概叹,而是应深度思考为什么高中阶段的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本就是两条平行线,类似铁路的双轨,今天则逐渐走向了“交叉”甚至是“重合”或者新闻所说的“中职普高化”,问题出在哪?
所谓中职普高化,实质是中职自身为了求生存,不得不“自废武功”,回应广大人民的“升学热”。而中等职业学校本身存在的软肋也证明,中等职业学校作为另一轨存在,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和人工智能时代已完成了历史使命。其实中等职业学校把就业作为办学目标本身就存在着先天不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著名的职业教育家福斯特在其名作《职业学校谬误》就已指出:职校体制内部存在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
这些难以克服的缺陷具体表现在:
一是职业学校的用意与学生期望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在发展中国家,职校学生通常是一些被学术性学校筛选下来的“差生”,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甘就此放弃升学希望,因而尽管这类学生无可奈何地进入职校学习,但在他们的思想上根本没打算把职校学程作为直接指向就业的“终结性”课程,相反把职教课程看作是使自己将来进入高校技术专业深造的“奠基石”;
二是职校的职业课程本身也存在着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职校一般都偏好正规的精致教育,所设的职业课程往往与受训者毕业后就业岗位上所需的工作经验格格不入,所学技能往往与现实职业要求不符。
三是职校的学制较长,一般要3至4年。有些职校往往只根据自己的办学条件设置专业课程,即使有些职校能做到根据劳动力预测开设专业、设置课程、培养人才,也因人力预测本身的缺陷以及3至4年的学制周期而不能对劳动力市场变化作出迅速而灵话的反应,因而造成前面所说的学生毕业时找不到工作或找不到对口的工作。
福斯特认为,正是职业学校这些固有的且又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决定了学校本位的职业教育最终难以避免失败的命运。因此,就结果而言,职业学校只能是一种“谬误”。
我们从今天原本是类型教育的中等职业学校已逐渐演变为“学困生的聚集地”和“筛子底下的教育”,似乎是在不断验证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福斯特所认为的:职业学校只能是一种“谬误”。
由于高等教育普及化,中职学生普遍选择升学,就业已上移到大学,高中阶段实行双轨制,就像当年初中实行“快班”和“慢班”,“快班”的学生未必成绩个个优秀,但“慢班”的学生,由于受到无形的歧视,厌学的学生群体之间又互相消极影响,少部分还有学习热情的学生,最终被多数差生包围和同化,而选择放弃学习。
所有一切证明:中等职业学校的未来只能是综合高中。为什么中等职业学校的未来只能是综合高中?科南特的《美国综合中学》报告,告诉了我们所有答案。
科南特调查报告《今日美国中学》认为:之所以称为“综合中学”(也称“综合高中”),是因为它在统一的行政管理和同一的校舍(或校舍楼群)中,为所在市镇或居住区的全体中学适龄儿童提供中学教育。它既负责教育可能成为原子科学家的男孩,同时也教育可能在18岁时就结婚的女孩;即负责教育未来的船长,也教育未来的工业界巨头;既教育聪明的儿童,也教育不聪明但是有着各种不同职业与专业志趣和形形色色学习动机的儿童。它负责对所有年轻人施行良好的、适当的教育,既实施升学准备教育,也实施就业预备教育。
推行综合高中的目的是促进有不同智力和不同职业目标的学生相互了解。对19世纪的美国人来说,平等不仅是政治平等,也是机会平等,意味着一切诚实的劳动在地位上的平等。
综合高中的教育模式亦称“三大目标”:
第一,为所有的未来公民提供良好的普通教育;
第二,为哪些想在学校毕业后立即使用所学技能的学生开设很好的选修课程;
第三,为毕业后到学院或大学深造的学生开设令人满意的文理课程。
综合高中的发展绝不是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简单相加, 而是通过变校际分流为校内分流、被动分流为主动分流,既注重了通识教育,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也满足了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需求,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奠基性工程,是发挥高中教育“立交桥”作用的主渠道,是一项系统工程。
其实综合高中不仅仅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未来,也是普通高中的未来,普职综合化才是消除高中阶段家长焦虑的不二法宝。
为了迎接人工智能的挑战,今天我们需要深度思考的不是“单轨”还是“双轨”,而是如何办好高水平的综合高中。
作者:广州市黄埔职业技术学校 何力
◆◆ ◆
职业院校暑期师资培训课程表
线上直播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