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会考知识点总结超级经典

认证主体:刘**(实名认证)

IP属地:天津

下载本文档

1、数学学业水平复习知识点第一章集合与简易逻辑1、 集合( 1)、定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叫集合;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集合的元素。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表示一个集合要用 。( 2)、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 、图示法();( 3)、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和空集(记作,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4)、元素 a 和集合 A 之间的关系: aA,或 a A;( 5)、常用数集:自然数集: N ;正整数集: N ;整数集: Z ;整数: Z ;有理数集: Q;实数集: R。2、子集( 1)、定义: A 中的任何元素都属于B,则 A叫B的子集;记作:

2、 AB,注意: A B 时, A 有两种情况: A 与 A ( 2)、性质:、AA,A ;、若 AB, BC,则AC ;、若 AB,B A则A=B ;3、真子集( 1)、定义: A 是 B 的子集 ,且 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 ;记作: AB ;( 2)、性质:、 A,A ;、若 AB, BC,则AC ;4、补集CU AA、定义:记作:CU A x | x U ,且 x A ;、性质: ACUA, ACUAU, C(CUA) A;U5、交集与并集AB( 1)、交集: AB x | xA且 xB性质:、 AAA, A、若 ABB,则 BA( 2)、并集: AB x | xA或 xBAB性质

3、:、 AAA, AA、若 ABB,则 AB6、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二次函数、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三者之间的关系)1判别式: =b2-4ac000yyy二次函数f (x) ax 2bx c(a 0)Ox1x2xxx的图象Ox1=x 2O一元二次方程有两相异实数根有两相等实数根没有实数根ax 2bx c 0(a 0) 的根x1, x2 ( x1x2 )x1x2b2a一元二次不等式 x | x x1 , xx2 bR x | xax 22abx c 0( a0) 的解集“”取两边一元二次不等式 x | x1 xx2 ax 2bx c 0(a0) 的解集“”取中间不等式解集的边界值是相应方程的解含

4、参数的不等式ax 2 b x c>0 恒成立问题含参不等式 ax 2 b x c>0 的解集是 R;其解答分 a 0(验证 bxc>0 是否恒成立 )、 a 0( a<0 且 <0)两种情况。7、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取两边, “”取中间)( )、当a0时, | x |a 的解集是 x | xa, xa , | x |a 的解集是 x |axa1( 2)、当 c0时, | axb | cax bc, axb c , | axb |ccaxb c( 3)、含两个绝对值的不等式:零点分段讨论法:例:| x 3 | 2x1 |28、简易逻辑:( 1)命题: 可以判

5、断真假的语句;逻辑联结词 :或、且、非;简单命题 :不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复合命题 :由简单命题与逻辑联结词构成的命题;三种形式 : p 或 q、 p 且 q、非 p;原命题互逆逆命题判断复合命题真假 :若 p 则 q若 q 则 p1 、思路:、确定复合命题的结构,互否为逆、判断构成复合命题的简单命题的真假,互互为否逆否互、利用真值表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否2 、真值表: p 或 q,同假为假,否则为真;否命题逆否命题若q 则 pp 且 q,同真为真;非p,真假相反。若 p 则 q互逆( 2)、四种命题:2原命题 :若 p 则 q; 逆命题 :若 q 则 p;否命题 :若p 则q;逆否命题 :若

6、q 则p;互为逆否的两个命题是等价的。原命题与它的逆否命题是等价命题。( 3)、反证法步骤 :假设结论不成立推出矛盾否定假设。( 4)、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若 p q ,则 p 叫 q 的充分条件;若 p q ,则 p 叫 q 的必要条件;若 p q ,则 p 叫 q 的充要条件;第二章函数1、映射: 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 ,集合 A 中的任何一个元素,在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和它对应,记作 f: A B,若 aA,bB ,且元素 a 和元素 b 对应,那么 b 叫 a 的象, a 叫 b 的原象。2、函数:( 1)、定义:设 A, B 是非空数集,若按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对于集合 A 中

7、的任意一个数 x,集合 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 x)和它对应, 就称 f:A B 为集合 A 到集合 B 的一个函数, 记作 y=f( x),( 2)、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叫函数的定义域,函数值f( x)的范围叫函数的值域,定义域和值域都要用集合或区间表示;( 3)、函数的表示法常用: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画图象的三个步骤:列表、描点、连线);( 4)、区间:满足不等式 ax b的实数 x 的集合叫闭区间,表示为:a ,b满足不等式 axb 的实数 x 的集合叫开区间,表示为: ( a,b)满足不等式 axb 或 ax b 的实数 x 的集合叫半开半

8、闭区间,分别表示为:a , b)或( a , b ;( 5)、求定义域的一般方法:、整式:全体实数,例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定义域为R;、分式:分母0 , 0 次幂:底数10 ,例: y2 | 3x |、偶次根式:被开方式0,例: y25 x2、对数:真数0 ,例: ylog a (11 )x( 6)、求值域的一般方法:、图象观察法:y0.2|x|、单调函数:代入求值法:ylog 2 (3x 1), x 1,33、二次函数:配方法: yx24x, x 1,5) , yx 22x 23x、“一次”分式:反函数法:y2x12sin x、“对称”分式:分离常数法:y2sin x、换元法:yx12x(

9、7)、求 f( x)的一般方法:、待定系数法:一次函数f( x),且满足 3 f (x1)2 f (x1)2x17 ,求 f(x)、配凑法:、换元法:f ( x1 )x21, 求 f( x)xx2f ( x 1)x 2 x ,求 f( x)、解方程(方程组) :定义在( -1 , 0)( 0, 1)的函数 f( x)满足 2 f (x)1f (x),求 f( x)x3、函数的单调性:( 1)、定义:区间 D 上任意两个值 x, x,若 xx时有 f (x)f ( x ) ,称f ( x)为 D 上增函数;121212若 x1x2 时有 f ( x1 )f ( x2 ) ,称 f ( x) 为

10、D 上减函数。(一致为增,不同为减)( 2)、区间 D 叫函数f ( x) 的单调区间,单调区间定义域;( 3)、判断单调性的一般步骤:、设,、作差,、变形,、下结论( 4)、复合函数 y f h( x) 的单调性:内外一致为增,内外不同为减;4、反函数 :函数 yf(x) 的反函数为 yf 1 ( x) ;函数 yf (x) 和 yf1 ( x) 互为反函数;反函数的求法: 、由 yf ( x) ,解出 xf1 ( y) ,、 x, y 互换,写成 yf1 ( x) ,、写出 y f 1 ( x)的定义域(即原函数的值域) ;反函数的性质:函数yf ( x) 的定义域、值域分别是其反函数yf

11、1()x 的值域、定义域;函数 yf ( x) 的图象和它的反函数y f1 (x) 的图象关于直线yx 对称;点( a,b)关于直线 yx 的对称点为( b,a);5、指数及其运算性质: ( 1)、如果一个数的n 次方根等于 a( n1, nN *),那么这个数叫 a 的 n 次方根;n a 叫根式,当 n 为奇数时, n a na ;当 n 为偶数时, n an| a |a( a0)a(a0)mnmm1( 2)、分数指数幂:正分数指数幂:a naa n;负分数指数幂:ma n0 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1, 0 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0 的负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41( 3)、运算性质:当 a0

12、,b 0, r, sQ 时: a ra sa rs ,(a r ) sars , (ab) ra r b r , r aa r ;6、对数及其运算性质:( 1)、定义:如果 abN ( a0,a1),数 b 叫以 a 为底 N 的对数,记作 log a Nb ,其中 a 叫底数, N 叫真数,以 10 为底叫常用对数:记为lgN,以 e=2.7182828为底叫自然对数:记为lnN( 2)、性质: :负数和零没有对数,、1 的对数等于0: log a 10,、底的对数等于1: log a a1 ,、积的对数: log a ( MN )log a Mlog a N ,商的对数: log aMlo

13、g a Mlog aN ,N1 log a M ,幂的对数: log a M nn log aM ,方根的对数: log anMn7、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图象性质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定义yax(a且)y log a x ( a 0且 a1)0 a1a>10<a<1a>10<a<1x图象yy=ay=axyyy=log axy(非奇非偶)x11O1xO1y=log axOxOx定义域值域性 单调性函 数 值变化质图 定 点图象象特征图象关系( -, +)(-, +)( 0, +)( 0, +)( 0, +)(0, +)( -, +)( -, +)在( -, +)

14、在( -, +)在( 0, +)在( 0,+)上是增函数上是减函数上是增函数上是减函数1, x01, x00, x10, x1ax1, x0a x1, x0log a x 0, x1log a x 0, x11, x01, x00,0x 10,0x 1a01,过定点( 0, 1)log a 10, 过定点(, )1 0a x0,图象在 x 轴上方x 0,图象在 y 轴右边yax 的图象与ylog a x 的图象关于直线yx 对称5第三章数列(一)、数列:( 1)、定义: 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数列;每个数都叫数列的项;数列是特殊的函数:定义域:正整数集N (或它的有限子集1 , 2,3, n

15、 ),值域:数列本身,对应法则:数列的通项公式;( 2)、通项公式 :数列 an 的第 n 项 an 与 n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例:数列1,2, n 的通项公式 an = n1, -1, 1, -1,的通项公式an = (1)n10, 1, 0, 1,0,的通项公式 an1( 1)n;2( 3)、递推公式 :已知数列 an 的第一项,且任一项an 与它的前一项an 1 (或前几项)间的关系用一个公式表示,这个公式叫递推公式;例:数列 an : a11 , an11,求数列 an 的各项。an1( 4)、数列的前 n 项和: Sn a1 a2a3an ; 数列前 n 项和与通项的关系: a na

17、数列中,从第2 项起,每一项(有穷等差数列的末项除外)都是它的前一项与后一项的等差中项;事实上等差数列中某一项是与其等距离的前后两项的等差中项。( 5)、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定义法:对于数列an,若 an1and (常数 ),则数列an是等差数列。、等差中项:对于数列an ,若 2an 1anan2 ,则数列an是等差数列。( 6)、等差数列的性质:、等差数列任意两项间的关系:如果an 是等差数列的第n 项, am 是等差数列的第 m 项,且 mn ,公差为 d ,则有 anam( nm) d、等差数列an,若 nmpq ,则 anama paq 。a1 an也就是: a1ana2 a n

18、1a3a n2,如图所示: a1 , a2 ,a3 ,an 2 ,an 1, ana2 an16、若数列an 是等差数列, Sn 是其前 n 项的和, kN * ,那么 Sk , S2 k Sk , S3k S2k成等差数列。S3k如下图所示: a1a2a3akak 1a2 ka2k1a3kSkS2 kSkS3kS2 k、设数列an 是等差数列,S奇 是奇数项的和,S偶 是偶数项项的和,Sn 是前 n 项的和,则有:前 n 项的和SnS奇S偶, 当 n 为偶数时,S偶S奇n d2,其中 d 为公差;当 n 为奇数时,则S奇S偶S奇n 1 a中S偶n 1 a中(其中 a中 是等差数列的中间一项)

19、 。a中 ,2,2、等差数列an的前2n1项的和为 S2 n1 ,等差数列bn的前2n1'S2n 1 。项的和为 S2 n 1 ,则 anbnS2'n 1(三)、等比数列:( 1)、定义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 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 ,公比通常用字母 q 表示( q0 )。( 2)、通项公式:ana1 q n 1 (其中:首项是a1 ,公比是 q )na1 ,( q1)( 3)、前 n 项和 Sna1an qa1(1qn ),(q1)(推导方法:乘公比,错位相减)1q1qa (1qn )a1an q说明

20、: Sn1(q1)Sn(q1)1q21q3 当 q 1时为常数列,Snna1 ,非 0 的常数列既是等差数列,也是等比数列( 4)、等比中项:如果在 a 与 b 之间插入一个数G ,使 a , G , b 成等比数列,那么G 叫做 a 与 b 的等比中项 。也就是,如果是的等比中项,那么Gb ,即 G 2ab (或 Gab ,等比中项有两个)aG( 5)、等比数列的判定方法:、定义法:对于数列an,若an1q(q0),则数列an是等比数列。an、等比中项:对于数列an,若 an an 2an21 ,则数列an是等比数列。( 6)、等比数列的性质:、等比数列任意两项间的关系:如果an 是等比数列

21、的第n 项, am 是等比数列的第 m 项,且 mn ,公比为 q ,则有 ana mq n m、对于等比数列an ,若 nmuv ,则 anamauav7a1 an也就是: a1ana2 an1a3an2。如图所示: a1 ,a2 ,a3 , an2 ,an 1, ana2 an 1、若数列an 是等比数列,Sn 是其前 n 项的和, kN *,那么 Sk , S2kSk , S3kS2k 成等比数列。S3k如下图所示: a1a2a3akak 1a2 ka2k1a3kSkS2 k SkS3kS2 k( 7)、求数列的前n 项和的常用方法:分析通项,寻求解法1 2 3nn(n 1),13 5(

22、2n 1) n 2 ,122232n 21 n(n 1)(2n 1)26公式法:“差比之和”的数列:( 235 1 )(23 52)(2 35 n )、并项法: 12 34(1)n1 n、裂项相消法:11116( n 1) n21111122334nn1、到序相加法:、错位相减法: “差比之积”的数列:12x3x 2nx n1第四章三角函数1、角 :( 1)、正角、负角、零角:逆时针方向旋转正角,顺时针方向旋转负角,不做任何旋转零角;( 2)、与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在内,都可以表示为集合|k 360 ,kZ ( 3)、象限的角:在直角坐标系内,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角的终

23、边落在第几象限,就是第几象限的角;角的终边落在坐标轴上,这个角不属于任何象限。2、弧度制 :( 1)、定义:等于半径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 2)、度数与弧度数的换算:180弧度, 1 弧度( 3)、弧长公式: l | r(是角的弧度数)扇形面积: S1 lr1| r 2221 弧度的角,用弧度做单位叫弧度制。(180)57 18'yP( x, y)x2y 2rr00x3、三角函数(1)、定义:(如图)( 2)、各象限的符号:y_y_y+Ox8OxOx_+_sincostansinytanysecrrxxcosxcotxcscrryy( 3)、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角度0304560901

24、20135150180270360的弧度02353264323462sin01231321010222222cos13210123101222222tan031331300334、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平方关系:()商数关系:()倒数关系:sincossin2cos21ta nsint a nc o t1c o stancot11tan2sec2co tco ss i nc s c1sin1cot2csc2cossec1seccsc( 4)同角三角函数的常见变形:(活用“ 1”)、 sin 21cos2,sin1cos2; cos21 sin 2, cos1 sin 2; tancotco

25、s2sin 22, cottancos2sin 22cos22 cot 2sincossin 2sincossin 2 (sincos)212 sincos1sin 2,1sin 2| sincos|5、诱导公式: (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公式一:sin(k 360 )sincos(k 360 )costan(k 360 )tan公式二:公式三:公式四:公式五:9sin(180) sinsin(180)sinsin()sinsin(360)sincos(180)coscos(180)coscos() coscos(360)costan(180)tantan(180)tantan()tanta

26、n(360)tan33sin()cossin()cos)cossin()cossin(2222补充: cos()sincos(2)sincos(3)sincos(3)sin222tan()cottan(2)cottan(3)cottan(3)cot2226、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S(): sin()sincoscossinS() : sin()sincoscossinC(): cos(a)coscossinsinC () : cos(a)coscossinsinT(): tan()tantanT() : tan()tantan1 tantan1tantanT()的整式形式为:tantan

27、tan()(1tantan)例:若 AB45 ,则 (1tan A)(1tan B)2(反之不一定成立)7、辅助角公式 : a sin xb cos x2b2asin xbcosxaa2a2b2b2a2b2 (sin xcoscosxsin)a2b2sin(x)(其中称为辅助角,的终边过点 (a, b) , tanb ) (多用于研究性质)a8、二倍角公式 :( 1)、 S2 :sin 22sincos( 2)、降次公式:(多用于研究性质)C 2:cos2cos2sin 2sincos1sin 2212 sin 22cos21sin 21cos21cos21222T2:ta2n2 ta ncos21cos21 cos211ta2 n222( 3)、二倍角公式的常用变形:、1cos 22 | sin|,1cos 22 | cos | ;、 11 cos2| sin| ,11 cos 2| cos |2222、 sin 4cos412sin 2cos21sin 2 2;cos4sin 4cos2;21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高考必备:高中数学所有知识点总结(word下载)高考高中数学知识点是高考数学必备复习资料,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高考数学的复习,新东方在线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高中数学所有知识点总结,供大家参考,以下是《高考必备:高中数学所有知识点总结(word下载)》。 高考必备:高中数学所有知识点总结(word下载) 打包下载戳这里》》》:十五章汇总知识点 jvzquC41pg}t0ttqnggsp7hqo1813?64355239:5444ivvq
1.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精选18篇)6.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 篇六 平面向量 向量的概念与运算:向量是大小和方向都有的量,可以用有向线段表示。向量的运算包括加法、减法、数量积和向量积。 示例:向量a=(3,4),向量b=(-2,7),则a+b=(1,11),a-b=(5,-3)。 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积:向量的数量积(点积)和向量积(叉积)是向量运算的两种形式,jvzquC41o0;2vnxv0pku1|mqy1724:73284ivvq
2.高中数学知识点全总结(精选10篇)在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习我能掌握”的内容。掌握知识点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习。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精选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1 一、自变量x和因变量y有如下关系: y=kx+b 则此时称y是x的一次函数。 特别地,当b=0时,y是x的 jvzquC41okv/t~nygp4dqv4yqtj0ijt|jqthuqzzwg€ik|mkfkgos~fp|qthlrj0jvsm
3.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最全版)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引言 1.课程内容: 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 必修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指、对、幂函数) 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必修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 必修4:基本初等函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jvzquC41yy}/5?5fqe4dp8iqewsfp}498668:?>a3279;;>97;4ivvq
4.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精选32篇)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精选32篇)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篇1 有界性 设函数f(x)在区间X上有定义,如果存在M>0,对于一切属于区间X上的x,恒有|f(x)|≤M,则称f(x)在区间X上有界,否则称f(x)在区间上无界. 单调性 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D,区间I包含于D.如果对于区间上任意两点x1及x2,当x1f(x2),则称函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mpppwq|uoisng4175:=95854ivvq
5.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4 集合的分类: (1)按元素属性分类,如点集,数集。 (2)按元素的个数多少,分为有/无限集 关于集合的概念: (1)确定性:作为一个集合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这就是说,不能确定的对象就不能构成集合,也就是说,给定一个集合,任何一个对象是不是这个集合的元素也就确定了。 jvzq<84yyy4vpsx0eqs0hjsygpqv1<:3487/j}rn
6.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通用15篇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让我们来为自己写一份总结吧。那么你知道总结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1 jvzquC41yy}/f~fpogoxgw3eqo5{qwllkg542<=:754ivvq
7.高考数学知识点高考数学复习高考数学考点> 数学知识点 涵盖高考数学多个常考知识点,共分为16个专题对高考数学知识点进行总结 包括函数、数列、不等式、三角函数、立体几何等重点内容 帮助考生从高中知识点 高中语文知识点 高中数学知识点 高中英语知识点 高中物理知识点 高中化学知识点 高中政治知识点 高考特别策划 高考冲刺 高考真题 高考作文 高考查分jvzq<84yyy4hcxpcq0ipo8ggkmgp1pp|uf5tzƒxf1
8.高中数学知识点归纳汇总.pdf高中数学知识点归纳汇总 .pdf,高中数学知识总结归纳(打印版) 引言 1 .课程内容: 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 必修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指、对、幕函数) 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必修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 必修4:基本初等函数(三角函数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61662:4754643;8442724960ujzn
9.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高一数学怎么学?多预习,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_直线与方程知识点,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一)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定义: x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特别地,当直线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jvzquC41yy}/z~jzkng/exr1zwkykok1icuzk|mwzwk0e=<6967/j}rn
10.[《习坎文摘》第65期]说题|湖北省沙市中学学生说题应包括如下内容:说题目大致意思,尤其要说明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特别要注意挖掘题中隐含条件;说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说解题的方法;说解题的步骤;说解答的格式和表述;说应用的数学思想方法;说其它解法、解法的优化、变化和结论的一般推广;说解题总结,说题目的来源、背景和前后知识的联系,说解题的特别注意点和jvzq<84yyy4id|x|z0ipo8UtkpzBt}neng532B<:
11.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 1、常用数学公式表 (1)乘法与因式分解 a2-b2=(a+b)(a-b);a3+b3=(a+b)(a2-ab+b2);a3-b3=(a-b)(a2+ab+b2)。 (2)三角不等式 |a+b|≤|a|+|b|;|a-b|≤|a|+|b|;|a|≤b-b≤a≤b;|a-b|≥|a|-|b|-|a|≤a≤|a|。 (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jvzq<84yyy4hcxpcq0ipo8j142842=7318:54
12.高考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1 一、高中数列基本公式: 1、一般数列的通项an与前n项和Sn的关系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 an=ak+(n-k)d (其中a1为首项、ak为已知的第k项) 当d≠0时,an是关于n的一次式;当d=0时,an是一个常数。 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当d≠0时,Sn是关于n的二次式且jvzquC41yy}/z~jzkng/exr1zwkykok1uj{ywn4e42934?80jvsm
13.2021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2021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为此我们要做好回顾,写好总结。但是总结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2021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1 jvzq<84yyy4vpsx0eqs0hjsygpqv1;8:54;/j}rn
14.高中数学注意点汇总十篇问题化原则是将高中数学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数学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高中数学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精神以及对高中数学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将高中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点、德育点隐入创设的一个个具体的情景或课堂活动中。通过一个个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jvzquC41yy}/z~jujw4dqv3ep1nbq€jp16856?3jvor
15.史上最全:高中数学核心知识点总结baoyisheng143 >《数学》2021.08.30 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收藏:高中数学核心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核心知识点总结,超全 高中数学100个核心知识点! 【高中数学】务必掌握的核心知识点 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76;7=66h>;55?7::80jvsm
16.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集锦15篇)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集锦15篇)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在自身的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肯定成绩,得到经验,找出差距,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给人努力工作的动力,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是正确的呢?下面是小jvzquC41yy}/f~fpogoxgw3eqo5{qwllkg524B>2384ivvq
17.人教版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在日常的学习中,大家对知识点应该都不陌生吧?知识点有时候特指教科书上或考试的知识。那么,都有哪些知识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 一、集合有关概念 jvzq<84yyy4vpsx0eqs0hjsygpqv1<6993;/j}rn
18.有关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锻炼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让我们来为自己写一份总结吧。那么总结有什么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关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jvzquC41okv/qq6220ipo8xjwz{f1><497:60qyon
19.高中数学题型总结(精选35篇)学习了导数基础知识点,接下来可以学习高二数学中涉及到的导数应用的部分。 高中数学题型总结 篇10 轨迹,包含两个方面的问题:凡在轨迹上的点都符合给定的条件,这叫做轨迹的纯粹性(也叫做必要性);凡不在轨迹上的点都不符合给定的条件,也就是符合给定条件的点必在轨迹上,这叫做轨迹的完备性(也叫做充分性)。 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mpppwq|uoisng4176:<57;84ivvq
20.高三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精选31篇)高三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1 付正军:高考数学中有函数、数列、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不等式、立体几何等九大章节,主要是考函数和导数,这是我们整个高中阶段里最核心的板块,在这个板块里,重点考察两个方面:第一个函数的性质,包括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第二是函数的解答题,重点考察的是二次函数和高次函数,分函数和它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mpppwq|uoisng41767@6;87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