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事关今年中考!考试初中

近日,《衢州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招生工作的通知》发布,一起来看看——

一、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兼顾学生毕业和升学需要,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主要依据。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统一要求,由设区市组织实施,全市初中毕业班学生均需参加。

(一)统一考试科目

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设定的全部科目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各地应当促进学生认真学好每门课程,完成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学业。省教育厅确定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含道德与法治、历史与社会,下同)和体育与健康等6门科目为全省统一考试科目,成绩计入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总分。

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等5门科目实行省级统一命题,卷面总分值为620分。具体考试科目、卷面分值、考试形式、考试日期、考试时间见下表:

1. “英语”总分值120分,其中笔试100分、听力20分。持有残疾人证的听力语言障碍学生免考手续及英语成绩按浙教基〔2008〕67号文件相关规定执行。

2.暂停英语听说能力人机对话测试。鼓励中小学校将人机对话考试纳入其他过程性评价中,促进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提升。

4.所有学科的考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二)统一命题原则和标准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省级统一命题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严格遵循以下原则。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考试命题工作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注重加强对学生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知识见识、奋斗精神、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考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和宗教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依据课程标准科学命题。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或考试说明,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命题,不超标命题或随意扩大、压减考试内容范围,严禁将高中课程内容、学科竞赛试题等作为考试内容。

3.发挥引导教育教学作用。命题注重引导学校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引导教师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深度思维、高度参与的教育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充分发挥考试对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重要导向作用。

4.提升试题科学化水平。科学合理设置试卷难度,既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又注重考查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不同学科特点,合理设置试题结构,减少机械记忆试题和客观性试题比例,提高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比例,积极探索跨学科命题。

(三)统一报名条件

报名参加2024年衢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学生,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或学籍,身体条件符合相关要求,未婚,未注册过高中段学籍。

1.具有衢州市户籍人员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2024年衢州市初中毕业生(以电子学籍注册为准);

(2)在市外就读要求回衢升学的应届初中毕业生;

(3)往届初中毕业生。

2.非衢州户籍的外来经商、务工人员等随迁子女(以下简称“随迁子女”),可在我市其学籍所在地报名中考,也可回户籍所在地报名中考。报考我市普通高中的随迁子女须为在我市取得相应学籍的应届毕业生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父母双方至少有一方在我市已领取《浙江省居住证》;

(2)父母未领取《浙江省居住证》,但已办理居住登记,且在当地有合法稳定职业并签有劳动合同或领取营业执照,或有合法稳定住所并按照国家规定在随迁子女报考所在地参加社会保险(截至中考报名审核结束前);

在我市报考中等职业学校的随迁子女不受以上限制。

3.下列人员不得报名:

(1)无初中学籍的学生;

(2)初中一、二年级在校生和已注册过高中段学籍的人员;

(3)在往年参加国家教育考试中,因违规舞弊而受到暂停参加各类高中招生考试处罚尚未期满的考生;

(4)因触犯刑律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四)统一组织领导

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招生工作由市教育局统一领导。报名、组考工作由市教育考试院负责实施,阅卷工作由市教育考试院会同市教育局教研室组织实施,实行网上统一阅卷,阅卷教师由市教育考试院在全市范围内抽调。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不及格学生的补考,由各县(市、区)教育局组织人员单独命题,补考学生所在的初中学校组织考试和阅卷,补考成绩作为初中毕业的依据,不作为录取依据。高中段学校(含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录取工作,市区由市教育局统筹协调,市教育考试院负责组织实施;各县(市)在全市时间统一的前提下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二、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2024年初中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按照《衢州市初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试行)》(衢市教基〔2019〕14号)执行。要求升入省一级重点中学、省一级特色示范普通高中的学生,初中综合素质评价总评成绩“品德表现”维度要达到合格以上,其他三个维度至少1A2B等第以上;要求升入其他普高的学生,其综合素质评价各项目必须全部合格。

三、高中招生工作

(一)坚持多元评价原则

高中段学校招生要坚持全面衡量、综合评价、尊重选择、适者录取的原则,不能把学科考试成绩作为高中招生的唯一录取标准。招生中既要依据学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又要依据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既要衡量学生发展的现有水平,又要参考学生的成长过程;既要重视学生的总体发展,又要关注学生某方面的突出才能和表现。高中段学校要根据学生志愿、学业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和《学生成长记录册》进行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二)切实规范招生范围

公办、民办普通高中均实行属地招生。县(市)公办普通高中面向本县(市)招生;市区公办普通高中面向两区招生。民办普通高中招生纳入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招生范围应当与所在地公办普通高中保持一致,并同步招生。体艺(小语种)特色高中的特色生可在设区市范围内跨区域招生,其他类型普通高中在规定的属地范围内招生。

(三)合理编制招生计划

各地各校要按照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教育资源和普职协调发展的原则,编制和实施高中段学校招生计划。根据教育部等三部委《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和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2024年工作要点》,各地要积极实施普通高中扩容增量计划,加快完善优质普高教育资源规划布局,努力扩大优质普高教育资源供给,并结合实际优化招生计划安排,有序扩大优质普高招生规模。对普通高中学位资源不足的县(市、区),经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市教育局可统筹调配市内学位有余的民办普通高中向该县(市、区)招生。衢州市内生源不足的民办普通高中到省内其他地市的招生计划和省内其他地市民办普通高中在衢州的招生计划由省教育厅统筹安排。体艺(小语种)特色学校的特色生在市内跨县(市、区)招生计划由市教育局进行分县(市、区)核定。

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牵头,会同当地发改委等部门联合编制本区域具备招生资格的高中段学校招生方案和招生计划(招生计划申报表见附件1),市直属高中段学校招生计划由学校提出意见上报市教育局计财处,经市教育局、发改委批准后组织实施。

(四)优化志愿填报平台建设

市区和各县(市)均要按政府数字化改革的要求建立网上高中志愿填报平台,全面实施网上填报志愿的方式。市教育局在各县(市、区)平台基础上统筹设立“衢州市高中段学校招生入学管理平台”统一入口,平台内部设立五个区块,分别是市区(柯城、衢江、市直)、龙游、江山、常山、开化,每位考生根据自己的学业水平考试报名地选择对应的区块填报志愿,衢州市级平台与省教育厅中招平台数据贯通。统一平台覆盖设区市范围内的所有高中段学校,所有招生类型均须在网络平台录取,市教育局加强招生计划和录取全过程管理,严禁任何线下招生、提前招生、零散招生,不在统一平台录取的学生一律不予注册学籍。各区块平台上可设立具有跨区域招生资格的学校志愿。中职学校志愿可填报到专业,考生志愿填报应有多种选择。为落实我市职业教育“五统筹”改革的精神,每个区块要将各类中职学校纳入同一招生平台有序招生,并与普通高中列入同一批次志愿同步录取。全市高中段学校志愿填报时间应设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公布之后(特长生、特色生志愿除外)。

(五)严格规范招生录取类型

高中段学校招生实施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为基本依据,综合素质评价为重要参考的多元招生录取机制,促进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发展和中职学校(职业高中)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高中段学校一律不得录取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学生。按照“在哪里报考就在哪里录取”的原则,对未回我市户籍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学生,户籍地普通高中学校一律不得录取(体艺、小语种特色生除外)。

1.普通高中录取

(1)定向指标分配录取

衢州一中、衢州二中、衢州高级中学和衢州三中学校总招生计划人数减去特长生、体艺特色生、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招生计划后的65%作为指标分配生计划,县(市)优质普通高中分配生招生比例不得低于学校招生计划总数的60%,确保各招生学校的指标生名额录取完成率达到95%以上,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初中学校的毕业生人数、参加学业水平考试的报考率等因素定向分配,实行分校录取。

(2)统招录取

统招录取是录取的主要形式,依据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择优录取。当最低录取分数线出现并列分而超过计划招生数时,按考生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总分从高到低录取;若考生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总分相同,则按照考生综合素质测评项目获A等第数量从多到少录取;若以上两项仍相同,则按科学、语文、数学、英语四科顺序以单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定向指标分配生录取时出现并列分情况,也按照此规定执行。

(3)特长生招生录取

特长生是指在某一学科或某一方面,主要是在体育、艺术、科技方面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高中段学校根据办学定位和特色,确定招收特长生的类别。根据《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快建设“世界围棋圣地”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衢政办发〔2022〕5号)文件精神,各招生区域的高中段学校要将围棋纳入高中特长生招生项目。

招收特长生的招生学校提出招生方案(含招生计划、招生范围、报名办法、专业测试项目、专业测试时间、地点等),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向社会公布。4月26日至4月28日学生在网上招生平台上报名。5月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组织专业测试,专业测试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全程接受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测试结果和预录取名单要向社会公示。

预录取的考生均要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今年体育、艺术特长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应不低于招生学校2022年和2023年统招录取分数线平均值的65%,科技特长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应不低于招生学校2022年和2023年统招录取分数线平均值的90%。各招生学校可以结合本校实际适当提高特长生各招生项目的中考成绩最低控制线,并在实施方案中明确。特长生录取人数原则上控制在该校招生计划数的5%以内。市区高中段特长生招生工作由市教育局统筹。

(4)特色生招生录取

为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市级体艺(小语种)特色高中学校实施特色招生试点,制定特色招生章程(含特色招生的类别、数量、标准、范围以及条件和程序等内容)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市教育局批准后方可实施,并提前向社会公布。4月26日至4月28日学生在中招平台上完成线上志愿填报,每名学生最多填报三个体艺(小语种)特色高中志愿,5月至6月参加招生学校组织的专业考试,成绩不合格的对应学校志愿作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公布后统招录取之前,按照中考成绩平行志愿投档的方式进行录取。科技特色生录取规则由各地招生文件予以明确。

(5)跨设区市统筹招生录取

根据省教育厅核定的2024年秋季民办普通高中跨设区市统筹招生计划,在市内高中段学校全部完成录取后,开展其他地市民办普通高中在衢州的录取工作。

海航班招生按照浙江省海军青少年航空学校2024年招生方案列入提前批投档录取。衢州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招生按照衢州市体育局、衢州市教育局后续相关通知执行。

2.中职类学校招生录取

积极推进中职学校招生改革,开展普职同平台同步招生。完善中职学校、高职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间的升学通道,探索自主招生、统一录取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招生模式,继续实施中本一体化、中高职一体化五年制招生。支持开展普职融通,鼓励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招生、协同育人,进一步健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

(1)体育特长生招生录取

招收体育特长生的中职学校提出招生方案(含招生计划、招生范围、报名办法、专业测试项目、专业测试时间、地点等),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实施。预录取的考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由学校根据实际确定,已取得二级运动员以上等级证书可以适当放宽条件。其他招录办法参照普通高中特长生招生。

(2)中本一体化招生录取

根据省教育厅下发的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试点工作的通知,按照平行志愿的录取规则实行提前批单独录取。录取分数原则上不得低于中考总分的75%(艺术类等特殊专业招生除外)。考生提前录取后,不再参加普高(含特长生、特色生)、职高等招生录取工作,所填志愿自动作废。

(3)跨县域统筹招生录取

根据职业教育“五统筹”改革要求,市教育局统筹安排中职学校跨县域招生计划,跨县域招生的专业应为各中职学校强优或扶持专业,录取分数原则上不低于360分。

(4)统招录取

中高职一体化五年制招生和中职三年制招生全部纳入平台统一招生。中职学校志愿填报到“学校+专业”,并区分不同学制。参照普高统招录取方式实施。

中职学校可适度开展自主招生,招生指标一并纳入招生计划,预录取名单经市教育局审核同意后方可注册学籍。

(六)严格加分政策

1.烈士子女,可加30分投档。

2.少数民族考生,归侨、华侨、台胞子女和台湾籍考生,可加8分投档。参照《浙江省进一步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实施方案》(浙教考〔2021〕39号)文件精神,2027年起取消少数民族考生加分。

3.军人子女按照《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军区政治部关于贯彻<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办法>的实施意见》(浙政联〔2013〕2号)文件要求执行。

凡获得多项加分的考生,按最高项加分,各项不得累加。

各县(市、区)教育局要联合相关部门开展网上审核,让家长少跑腿。各县(市)教育局须在5月26日前完成辖区内初中毕业生加分名单审核工作并公示,并报市教育局基教处备案。柯城区、衢江区教育局须在5月20日前完成辖区内初中毕业生加分名单审核工作并报市教育局基教处核定,由市教育局基教处组织相关部门联合审定后进行公示。全市各县(市、区)公示无异议后,确定加分名单及对应分值报市教育考试院计入总分。

(七)控制重复教育

各地要根据实际制定控制重复教育的政策措施,体现义务教育的公平性。所有往届初中毕业生均以社会考生身份报名参加学业水平考试,高中学校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应届初中毕业生。衢州一中、衢州二中、衢州高级中学、衢州三中、龙游中学、江山中学、常山一中、开化中学不得录取往届初中毕业生。

(八)规范学籍管理

各地各校要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全面实施中小学学生学籍电子化管理的意见》(浙教基〔2010〕163号)、《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学籍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浙教职成〔2015〕122号)、《浙江省中小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浙教基〔2022〕18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学籍和资助管理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21〕19号)等文件精神,严格普通高中新生学籍录入及审核工作。市教育局按下达的2024年高中招生计划设定各高中学校新生学籍总数,各学校要严格按计划招生,不得突破招生计划。严格审核录取新生是否符合高中学校的招生条件,严格按录取名单对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名单等相关信息进行核对。各地各校必须严格执行取消“择校生”“借读生”的规定,严禁挂靠学籍,做到人籍一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管好用好浙江省中小学生电子学籍系统,严格高中新生的学籍管理。

(九)规范高中段“公民同招”

严格执行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民办普通高中招生纳入所在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招生范围应当与所在地公办普通高中保持一致”的规定,民办普通高中主要满足办学所在地群众的教育需求,招生计划纳入本地高中发展计划,以考生志愿、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为主要依据招收新生。公民办普通高中均不得提前或变相提前招生、不得超计划招生、不得以本文件规定的录取方式以外的方式招生、不得超范围招生、不得招收未参加过学业水平考试的考生。民办学校应依照法规严格按发改部门审批的收费标准收费,收费标准要提前向社会公布。各校招生简章和招生广告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审核通过后才能对外发布,招生宣传要符合招生政策要求,不得误导考生和家长。

四、加强保障措施

(一)严肃考风考纪,确保考试安全

切实做好考试各环节的安全保密工作。施考(含特长生专业测试)期间,要加强监考老师和考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加强考风考纪教育,加强对考点的巡视与管理,防止发生各种泄密、舞弊、安全等事件。要密切关注考生身体状况,严格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的体温监测,完善临时留观室和备用考点、考场建设;加强对考生的安全教育,制订安全防范预案,周密部署,严格管理,切实保障师生安全,杜绝考试过程中发生师生伤害事故。

(二)推进制度建设,确保公平公正

各县(市、区)教育局要建立健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及相关工作机制,全面负责对本区域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招生工作的组织、管理、监督和考核,切实保障考生权益。要主动向属地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政府汇报,取得党委、政府的支持。要加强对辖区内初高中学校的监管,确保我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招生工作平稳有序。进一步完善中考标准化考点建设,实现考点考场图像实时视频监控、全程录像。实行严格的公示、诚信、监督、培训和监控评估等制度,杜绝行业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全市各初、高中学校在招生过程中要做到信息公开、服务至上,充分尊重学生和家长的意愿,不得以任何理由或行为误导、干扰、强迫学生填报志愿。

(三)加大执行力度,健全责任追究

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中招生工作,加强领导,加大宣传,强化执行。认真落实本《通知》要求,建立健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中招生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招生过程中存在违规违纪行为的单位或个人,视情节轻重给予约谈、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改正。经查实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校长和其他相关人员依纪依法给予处分。招生违规情况记入校长和教师信誉档案,与职称职级评定、评先评优相挂钩。民办学校在招生录取过程中有违规违纪行为的,要依照有关规定给予核减下一年度招生计划、核减政府专项扶持资金、停止当年招生直至吊销办学许可证等处理。

市教育局将招生违规情况、对违规现象的监督查处情况纳入对县(市、区)教育局工作业绩考核。对规范招生工作中不作为或治理不力的县(市、区)教育局,应责令其限期整改并予以警告、通报批评等处理,并按管理权限对有关负责人予以问责。各地政府教育督导部门要将招生入学工作纳入责任督学日常督导范围,对招生入学政策落实情况开展督导;对招生乱象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县(市、区),应列入市政府教育督导部门挂牌督办,限期整改。考试招生过程中出现重大问题的,要及时上报当地政府和市教育局,并迅速稳妥处理,坚决避免引发群体性事件。

各县(市、区)教育局要及时认真做好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招生的总结工作,并将相关文件、总结材料于2024年7月底前报市教育局基教处。全市各普高学校、中职学校招生录取名单汇总表(见附件2、3)于7月25日前分别报市教育局基教处、高职成教处。

THE END
0.四川省高中学校学生成长记录系统gaozhong.scbdc.edu.cn/zhszpj/x四川省高中学生成长记录网址https://gaozhong.scbdc.edu.cn/zhszpj/xtest/login 四川省高中学校学生成长记录系统 欢迎登录 Login 四川省高中学校学生成长记录系统gaozhong.scbdc.edu.cn/zhszpj/xtest/login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学生绑定帐号教师绑定帐号 找回账号或密码 学生端常见问题解答 Copyright © 2028四川省jvzq<84yyy4ywnhcp0tfv8ywow559@<;0jznn
1.新高考政策学生成长档案学生个人档案系统对测评数据进行智能化结构梳理,从多维度数据构建用户学业画像,生成符合各省综合素质评价标准的学生档案和综合素质评价报告。校师生三级共同参与,真实记录学生的每一步成长过程 首页 解决方案 数据平台 学生培养 学生成长档案 走班排课 高考报考 开放数据库 自主招生 jvzquC41yy}/h~ywtgyrwjwg0et0rufvhqxn1|ywfgtuI{tyvjGseqnxg
2.学生成长课程基地建设学生成长 暂无资料jvzq<84yyy4icƒ}0qtm/ew4meljku8}ue|
3.四川省高中学生成长记录网址https://gaozhong.scbdc.edu.cn/zhsz四川省高中学生成长记录网址https://gaozhong.scbdc.edu.cn/zhszpj/xtest/login 四川省高中学校学生成长记录系统 欢迎登录 Login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学生绑定帐号教师绑定帐号 找回账号或密码 学生端常见问题解答 Copyright © 2028四川省高中学生成长记录网址jvzq<84o0z{fejs0pgz0c{ykenk06@<9:0nuou
4.学生成长记录忘记密码 二维码登录 登录 下一步 返回登录页 浙政钉扫码 钉钉扫码 切实落实保密责任,严禁通过本平台传输、处理涉密信息 选择学校 扫码登录 {{ item.text }} 点击刷新 {{codeMsg}} 返回登录页 选择学校 {{ item.domainName }} 设置新密码 {{pwdMsg}} {{confirmpwdMsg}} 确认 上一步苏jvzquC41|j~z0qf|z0usi7hp1
5.学生成长档案管理系统学生成长档案管理系统是一种软件系统,专门为学校管理学生的成长档案而设计。这个系统主要包括学生信息管理、学科成绩管理、教师评语管理、学生奖惩管理、心理健康管理、社团活动管理等模块。通过这个系统,学校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心理等各方面的情况,更好地指导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学生和家长也可以通过该系jvzq<84yyy4qkwllkcu4893eqo4dp8xqhv}btn25:3<10qyon
6.https://bigapp.scedu.net/zhszpj四川省高中学校学生成长记录系统https://bigapp.scedu.net/zhszpj四川省高中学校学生成长记录系统(2024参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详细信息因信息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 本站非官方网站,信息完全免费,仅供参考,不收取任何费用,具体请以官网公布为准! 懒人考试网小编芝麻酱整理分享以下学生平台官网入口:https://bigapp.scedu.net/zhszpj四川省高中学校学生jvzquC41yy}/em2jm0tfv8mvon70;=g2cd:7g@jf48>b0qyon
7.高中家长寄语范文此外,“成长记录袋评价”还可以通过家长对学生评价,建立沟通学校和家长的桥梁,帮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发展提出建议。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教师、家长形成共同作用的合力,以便能更好地为学生设定学习目标以及达成目标的方法和手段,符合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9329=/j}rn
8.四川省高中学校学生成长记录系统gaozhong.scbdc.edu.cn/zhszpj/x欢迎登录 Login 四川省高中学校学生成长记录系统gaozhong.scbdc.edu.cn/zhszpj/xtest/login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学生绑定帐号教师绑定帐号 找回账号或密码 学生端常见问题解答 Copyright © 2028四川省高中学生成长记录网址jvzq<84o0z{fejs0pgz0c{ykenk06@<9;0nuou
9.关于进一步做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实施意见各个初中学校要建立健全学生成长记录规章制度,明确学生成长档案的具体内容、要求和载体,为每一位学生从初中入学开始就建立成长档案,将学生的基本信息、健康体检结果、每月的常规评价结果、主题性评价结果、标志性成果、老师的评语、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及公益活动等的典型实证性材料全部纳入学生健康成长记录档案范畴。班主任要指jvzq<84yyy4ti|h|z0ipo8xezzpm1;53:290v;53:2932h6467=997mvon
10.高中生综评信息有什么用?相关内容如何填写?管理系统9月30日关闭▲ 怎么记录高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高中学校依托《上海市学生成长记录册》和“上海市学生社会实践信息记录电子平台”全面记录学生社会实践情况。在此基础上,本着“成熟一项、录入一项”的原则,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首批录入学生军训、农村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等方面的基础性数据和调查研究报jvzq<84uj0~eh7hp1|nppp}wg1m{1kp|jktbp872396:1A8868740qyon
11.高中普通高中学生成长记录.docx高中教育【高中】普通高中学生成长记录.docx 15页内容提供方:志强老师 大小:53.47 KB 字数:约1.65万字 发布时间:2021-09-21发布于四川 浏览人气:1297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2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高中】普通高中学生成长记录.docx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612;811>6454914:82266237xjvo
12.四川省高中四川省高中学校学生成长记录入口四川省高中简介 四川省高中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四川省拥有众多优秀的高中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学术和发展机会。这些学校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未来的学术和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川省高中教育特点 四川省高中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在学术方面,高中学校提供丰富多样的学科选修课程,包括文jvzquC41yy}/ulylgf{/exr1nslt1:<2:8;769=8;3=:27mvon
13.蓬莱一中“五位一体·至善至美”生涯规划课程体系,提升学校内涵发展具有鲜明特色县域高中生涯规划课程体系,是一项系统又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探索与实践,引领高中学生树立理想信念、正确认识自我,将个人理想融入社会主义建设中,从而提升学校内涵发展。 1.学生核心素养持续发展、生命质量显著提升 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及能力不断提高,自主发展积极主动、社会实践参与广泛深入,生命质量显著提升。自jvzquC41yy}/lrfqfqth0wjv1pkxu8x{uvkn1;5441631;9123:39?7930yivvq
14.普通高中学生成长记录与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工作指南普通高中学生成长记录与综合素质评价,是深化课程改革和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中重要组成内容,是评价改革的重要措施,是发现和培育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更是发展学校、成长学生的有效抓手。做好高中学生成长记录与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客观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发展状况,构建多元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形jvzq<84yyy4clmhh{0ipo8mvon54f8j:14692=3jvor
15.山东省高考综合改革政策高中学生40问山东省高考政策改革14。综合素质评价主要评价哪些内容?按照什么程序记录? 综合素质评价是基于学生成长发展事实,对学生学业修习状况、核心素养和日常行为表现的系统评价,旨在客观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情况。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和山东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的通知》,评价内容主要分为思想jvzquC41gf{/ursc0eun0ls1iculcx4423>.2<2491jpe6nh{uwgpq9::;=967xjvor
16.对心理学的建议和意见范文高校学生档案是指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类信息材料,形象的说,它是学生在校期间的“成长记录”,是学生在校期间的材料积累,同时反映学校学生档案管理环节。在学生毕业离校后,这些信息材料的本质发生变化,以“人事档案”的身份重新启程。 高校学生档案主要是指涵盖学生的入学(招生)、入团、入党、学业、奖惩、毕业等重要信息,学生jvzquC41yy}/jjtskmgo0lto1jgpyns1738687mvon
17.安徽省高考综合改革政策解读问答(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33.如何确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材料的真实可信? 一是建立审核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负责审核各自录入“信息管理系统”的信息与数据,学生遴选进入的成长记录需经班主任及有关教师和学校审核。 二是加强信誉考核。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各地、各校综合素质评价中材料的真实性纳入诚信考核体系,并依据教育诚信体系相jvzquC41|u4bw|y0gf{/ew4kphu03;64166167m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