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李白饮酒诗的代表作。写这首诗时,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8年。诗人在政治上遭受排挤打击,理想不能实现,常饮酒赋诗以抒发满腔不平之气。在这首《将进酒》中,虽然同样表达了怀才不遇的感叹,但全诗气势豪迈奔放,想象奇特宏伟,语言流畅痛快,又传达出诗仙李白一贯“悲而不伤,悲而能壮”的乐观情怀,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所以明末清初的文人徐增在他的《而庵说唐诗》说,“太白此歌,最为豪放,才气千古无双”。
将进酒
(李白)
译析
译文如下:
你难道没有看见吗?那黄河之水犹如从天上倾泻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从来不会再往回流。
你难道没有看见,在高堂上面对明镜,深沉悲叹那一头白发?早晨还是青丝到了傍晚却变得如雪一般。
人生得意之时就要尽情的享受欢乐,不要让金杯无酒空对皎洁的明月。
上天造就了我的才干就必然是有用处的,千两黄金花完了也能够再次获得。
且把烹煮羔羊和宰牛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如果需要也应当痛快地喝三百杯。
岑勋,元丹丘,快点喝酒,不要停下来。
我给你们唱一首歌,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
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算不上什么珍贵,只希望能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都是孤独寂寞的,只有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设宴平乐观,喝着名贵的酒纵情地欢乐。
你为何说我的钱不多?只管把这些钱用来买酒一起喝。
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皮衣,叫侍儿拿去统统换美酒,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尽的长愁!
另一版本译文:
你没有看见吗?那黄河之水如从天上奔涌而来,波涛
翻滚向着东海奔去从不回头。
你没有看见吗?我对着高堂明镜悲叹头上白发,早晨
还是青丝万缕傍晚巳变雪白。
人生得意之时就该纵情欢乐,千万别让金杯无酒空对
明月。
老天给我们才华就必有用处,哪怕黄金千两用完还能
再来。
烹羊宰牛摆开宴席姑且作乐,一次欢聚就应该痛饮
三百杯。
岑夫子啊,丹丘生啊,请君快快来饮酒,莫要停下手
让我为你们高歌一曲,请你们为我侧耳倾听。
富贵柴华山珍海味有何珍贵,只希望长驻醉乡不必再
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清高寂寞,唯有爱酒的人才能流传
美名。
想当年陈王曹植平乐观设宴,斗酒价值万金依然纵情
欢乐。
主人啊你怎么能说酒钱不够,只管买酒来与我们一起
痛饮。
别管那五花良马,还是千金狐裘,全让孩子拿去换取
美酒,
与你共饮杯中酒,一同忘掉那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青莲乡。天宝初年,贺知章见其文,叹为谪仙,荐于玄宗,召为翰林供奉,后又赐金放还。因安史乱中附和永王李璘,流放夜郎,中途遇大赦得还。其诗高妙清逸,世称诗仙。著有《李太白集》。
李白这首诗和(蜀道难》一样,都是借用乐府旧题,描写新的内容。诗中显示了诗人的形象。他豪放不羁,政治上受压迫,怀才不遇,心中苦闷悲愤,但又能乐观地自我排遣,蔑视功名利禄,天宝十一年(752)李白至嵩山与好朋友元丹丘、岑勋相会,一起纵酒放歌,借以发泄他们心中的不平。全诗可分四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莫使金樽空对月。”为第一层,慨叹人寿无常,要求以愉快度过一生。发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感慨。“天生我材必有用,——会须一饮三百杯。“为第二层,抒发个人理想不能实现,怀才不遇的心情。后两句写快饮求欢。表现了诗人的理想和自信心。“岑夫子,一一请君为我倾耳听。为第三层,描写酒酣耳热时诗人的兴致和激情。“钟鼓馔玉何足贵,——与尔同销万古愁。”为第四层,描写诗人对功名利禄的蔑视,进一步发泄自己的愤怒与反抗情绪。最后一句点出题旨。
全诗以快饮酣歌为线索,形象地抒发了内心的不平。从“人生得意须尽欢”和“与尔同销万古愁”来看诗人是“愁”里求欢,用“欢”来销“愁”表现诗人对自己的希望、理想更加自信,更加自负。《将进酒》一诗中,通过对及时行乐,狂歌痛饮,轻视功名富贵的描写,尽情地抒发他在政治上的不得志的苦闷和对黑暗现实的忧愤心情。诗人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于金散尽还复来”,正是这种气慨使诗中所表现的人生无常,及时行乐消极情调带上了豪迈奔放的色彩,所以这首诗给我们的不是悲观,颓废,它充分地唤起人们对黑暗势力的蔑视,更充分地表现了诗人豪放的性格。
诗人遭受政治上的压迫,在诗中也有隐约的叙述。如抒发他遭受唐王朝的封建统治集团的打击压抑,空有一番“安社稷”、“济苍生”的抱负而无法实现的愤懑:“天生我材必有用”,可他怀才而不见用,“古来圣贤皆寂寞”,实际这里对封建统治的不平之鸣。诗人在42岁的时候被召在长安的宫廷里做过三年的翰林供奉,他对当时以奸臣李林甫、杨国忠为首的腐败的统治集团的所作所为,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深知他们嫉才妒能,排斥异己,结党营私,象自己这样有才能有抱负的人,是绝对不可能被重视、被重用的。所以在诗人最后终于被排挤出朝廷,离开长安以后,他的心情是极端苦闷也是极端愤恨的。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诗人就正面地指斥过那些毫无才能,却身居高位的“权贵”们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样的话,所以这首诗里说的“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一致的。
诗中有的内容具有消极思想,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古来圣贤皆寂寞”,“但愿长醉不愿醒”。这种以酒销愁,或贪欢而酗酒,都是不恰当的。
李白诗歌独具特征的浪漫主义艺术成就,在《将进酒》这首诗中也有体现。诗中运用夸张的手法,充分地反映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如诗中“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里,黄河奔腾咆哮,冲决一切,不可驯服的形象,确有“落笔摇五岳”之势。这个句子引喻别致,想象奇特,气势磅礴,被后世誉为千古名句。又如“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也是极度的夸张,产生极强的艺术效果,唐代元稹说李白的诗歌“壮浪纵恣,摆去拘束”的评价是很有道理的。诗句长短错落,如有三字的“岑夫子,丹邱生,将进酒,杯莫停。”又有10个字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这样句式,符合于感情波动的抒发,造成豪迈而奔放的气势。而善于运用通俗的语言,尤为本诗的特长。诗中反复出现的呼告语气,增强了诗中的抒情气氛。如“君不见”。在诗中反复呼告“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种强烈炽热的感情,汇成一股豪迈而奔放的气势,震动着读者的心弦,诗人与读者的感情形成共鸣,产生极强的艺术效果。李白是屈原之后又一个伟大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他的成就在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史I达到浪漫主义艺术的顶峰。唐代韩愈对李白的成就给予很高的评价:“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