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开篇第一句,句句人生法则,道尽中国人独有的千年智慧孟子君子

众所周知,四书五经是“四书”与“五经”的合称,代表了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最高境界的九部经典著作,是举世闻名的“东方圣经”,在中国传统华文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几千年来,四书五经一直指引着朴实,善良,勇敢的华夏儿女的思想方向。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对我们的人生有启蒙,立志,立德的重要作用。

书中的格言警局,妙语箴言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交活动之中。

古书大都讲究开宗明义,许多书籍的开篇第一章就说明了一书的主旨,是真正的精华所在。

“四书五经”同样如此,看似平淡无奇的开篇,其实句句都深含哲理,蕴含着中国人独有的千年智慧!

“四书”开篇

“四书”之名始于宋朝,包含:《大学》、《论语》、《孟子》、《中庸》。

1.《论语》开篇——修养法则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不断地学,又时常地练习,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而来,不也非常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因此而不高兴,这不就是道德高尚的君子吗?

《论语》开篇就从三个角度讲明了君子的为修养之道。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之道

这里的“学”不仅仅是读书做学问的“学”,而是更广泛意义的“学”。

所谓学习不仅仅是求知,修身更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学习圣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即“出入起居之时,学也。饮食游观之时,学也。疾病死生之时,亦学也。”

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就是这个道理。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君子之交

古代,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志同道合之人才称得上朋友,只有这样的朋友自远方而来,才会欢喜快乐。今天的人们广交友,滥交友,随意称兄道弟。朋友二字早已失去了古人的那份真诚。

君子慎交,朋友在精不在多。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修己之道

“不知”既可以理解为无心,即无心之失的冒犯伤害,君子要宽容以待。

也可以理解为无知,君子悲悯天下,对待无知愚昧之人,只会是心生怜悯,若是轻易恼怒,只能说明自己的层次还不够高。

2.《孟子》开篇——处世法则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译文:为什么一定要说利益,只要讲仁义就行了。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开口孟子说: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心怀对我们国家有利的高见来的吧。孟子回答了上面这句。

利益与仁义是千古难解之题。多少人为了眼前之苍蝇小利,抛弃仁义,冒失前进,最后昙花一现,泯然于众。

因此,《孟子》第一句就提出了全书之精华所在,平天下的第一步是修身。

只有志存高远,修身正己,不拘于眼前小事、杂事,才能胸怀坦荡成就大事,掌握最高的处世法则。

3.《大学》开篇——修身法则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显光明的品德;在于反省提高自己的道德并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改过自新、弃恶从善;在于让整个社会都能达到完美的道德之境并长久地保持下去。

这句话是《大学》的核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

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我们虽不一定要达到治国平天下的高度,但个人的道德修养却是一直要追求的目标。

这是人生修行中,唯一的光明正道,走在这条正道上,本身就是一种圆满。

4.《中庸》开篇——天人法则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老天赋予人的生命,尊循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开篇就是中庸之道精华所在。万物负阴而抱阳,每个人生来都有优点与缺点,这是人的“本性”。但我们要在成长中接受“教化”,学会放大自己的优点,接受自己的缺点,最后将弱点转化为优点。

教化最终的目的就是教人“致中和”,守得住性,把得住道,做得成教,使人道符合天道,天人合一,最后实现中庸之道。

“五经”开篇

“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包含:《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其实“五经”是由“六经”简化而来,最初还有一本《乐经》,后来“乐”亡于秦末战火,最后只剩下了“五经”。

1.《诗经》开篇——性情法则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作为诗经开篇之首,这首词的过人之处就在于其真挚纯粹的感情。

虽是男女爱恋之情,但其美好单纯,朦胧恬静,毫无杂念的赤子之心,打动了无数人。

为人要有品,待人要真诚。从古至今,真诚从来都是打动人的不二法器。

2.《尚书》开篇——政治法则

“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作《尧典》。”

译文:以前在尧帝时候,他耳聪目明,治理天下虑事通敏,他的事迹充满天下。后来,他打算把帝位禅让给虞舜。史官记下这些事写作了《尧典》。

上古历史文献,开篇第一句就记录了尧舜禅让之事。其中所寄寓的是,中国自古最高的政治理想: 能者居之,以德服之;天下为公,世界大同。

简简单单的16字,是古今从未改变的追求。可惜能者居之时少,权势者居之时多。以德服人时少,以威压人时多。

不过,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礼记》开篇——教养法则

“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

译文:不要放弃自我警惕约束,态度要端庄像有所思考的样子,讲话要安详明确。

这是一个人的礼貌修养,也是一个普通人最应该具备的精神面貌。待人恭敬有礼,态度端庄稳重,言语条理清晰。

外在面貌会随着时间改变衰老,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却会伴随他的一生,甚至在岁月中焕发生机。

修养,是一个人最好的精神面貌。

4.《易经》开篇——人生法则

“元,亨,利,贞。”

《易经》的开篇就是乾卦:元,亨,利,贞。

其中,元,众善之首;亨,美的会合;利,义的体现;贞,做事的根本。

元、亨、利、贞,是君子的四德,也是做事的四个根本阶段。

心怀善念,就是最好的开始。集合美好德行,道路就会亨通。不舍仁义,名利自会前来。保持做人根本,事业就能稳固。

5.《春秋》开篇——历史法则

“元年春王正月。”

鲁隐公元年,周天子继位。言外之意是诸侯尊重周天子,遵循周王朝的礼仪制度。短短六个字,包含着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个概念—— 大一统。

大一统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中国人心中最深的愿望。

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大一统情节,渴望国家统一,和平安定的愿望,就隐藏在这开篇6个字中。

所谓经典,越看似平凡的地方,往往越不平凡。

“国有魂,则国存;国无魂,则国将从此亡矣!”文化就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今天的我们更应该传承古人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熟读四书五经,品味圣贤经典,弘扬传统文化。

THE END
0.四书五经(大学4)四书五经(大学4) 通过昨天的学习,知道了何为修身,修身在于端正自己的心。今天接着学何为“齐其家”,何为“治国”。 原文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译文 经文中所说“齐其家在修其身”的意思,是说一般人对于自己所亲近爱护的人往往有过分亲近的偏向;对于自己所轻蔑厌恶的人,往往有过分轻蔑厌恶的偏向;对于jvzquC41yy}/lrfpuj{/exr1r1:ee=68e3;57?
1.四书五经(大学5)四书五经(大学5) 通过昨天的学习,明白了齐其家,在修其身。要想治国,必先齐其家。 今天接着学习何谓平天下,看看古人先贤是如何说的: 原文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译文 所谓要使天下太平,在于治理好国家,是因为国君尊敬老人,便会使孝敬之jvzquC41yy}/lrfpuj{/exr1r1kcfm<47;ib4m
2.五经线装文白对照原文+注释+译文中国哲学论语礼记中庸大学四书《线装版四书五经4册四书五经线装文白对照原文+注释+译文中国哲学论语礼记中庸大学四书五经全套正版全注全译线装藏书馆》,作者:线装版四书五经4册四书五经线装文白对照原文+注释+译文中国哲学论语礼记中庸大学四书五经全套正版全注全译线装藏书馆无 著,出版社:光明日报出jvzq<84rtqjve}3o0fgoimfpi0ipo86356913@8:;0nuou
3.普通人学四书之《大学》(12)——齐家堂前燕三妹苏婉刚打发走提亲的媒婆:"要嫁便嫁能背《大学》的读书人。"满院桂花香里,苏正突然命人取来族谱,当着全族老小撕成雪片:"从今日起,苏氏族规添两条译文: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家族,因为不能教育好自己家族的人反而能教育好一国之民,这是从来不会有的事情。所以,君子不出家门而能施教于国jvzquC41yy}/lrfpuj{/exr1r1l46l965h9::m
4.中华书局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原文注释译文大学中庸孟子《四书五经全套11册精装全本无删减 中华书局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原文注释译文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左传国学》,作者:四书五经全套11册精装全本无删减 中华书局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原文注释译文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左传国学孔子 著,出版jvzq<84rtqjve}3o0fgoimfpi0ipo86397882?6650nuou
5.顾16大学原文及译文四书之一专辑乐库频道专辑名:大学原文及译文|四书之一 歌手:顾16 发行时间:2023-05-31 简介:《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jvzquC41yy}/m~lqw0ipo8fndws0kwkq13>4rx99h1
6.《四书释义》于是朱注四书,家弦户诵,垂为人人必读之书者,迄于清末,亘六百年之久。 钱穆先生所著《四书释义》分为《论语要略》《孟子要略》《大学中庸释义》三个部分,对“四书”做阐释与发挥。其中《论》《孟》两书裁为要略,分门别类,有助于学者把握两书要领;《学》《庸》则为其释义,备列全文,使学者体悟篇中宏旨。jvzq<84pgyy/{xzvj0io1ps142782=4v42782=74a;;5;B960jzn
7.四书五经之《大学》的全文翻译和解读.pdf四书五经之《大学》的全文翻译和解读.pdf 13页VIP内容提供方:毋我 大小:221.92 KB 字数:约1.12万字 发布时间:2024-11-24发布于重庆 浏览人气:47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四书五经之《大学》的全文翻译和解读.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61724<4837716;7322722960ujz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