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的不做作业和学习拖拉,我们是不是总是忍不住训斥、怒吼、抱怨,长此以往内耗了自己,也伤了孩子,亲子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最好的教育不是说教和拉扯,而是唤醒孩子的内驱力,纪录片能给孩子的知识和思维是父母唠叨不出来的,下面来介绍一下这六部唤醒孩子内驱力的神级纪录片。
《翻山涉水上学路》
《翻山涉水上学路》是一部由德国 Maximus 团队历时5年拍摄的纪录片,后被中央电视台引进。片中记录了肯尼亚、尼泊尔、西伯利亚、秘鲁等各国的孩子们为了求学,每天与危险打交道的故事。
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它能让青少年直观地感受到世界上其他地区孩子求学的艰难,从而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良好学习条件,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和对生活的感恩之心。同时,片中孩子们在困境中展现出的坚韧和毅力,也能为青少年树立积极向上的榜样,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然而,片中的一些场景可能较为艰苦和危险,可能会让部分青少年感到心理上的不适或压力。但总体而言,如果在家长或老师的适当引导下观看,并在观看后进行交流和讨论,这部纪录片对于青少年来说是具有教育意义和价值的。
《18岁的流水线》
《18岁的流水线》跟拍了东莞某电子厂一群95后流水线工人的生活,展现了他们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下,为了生活而努力奋斗的故事。
孩子看完这部纪录片就会明白,如果不好好读书只能干一些苦力活,一辈子困在贫困艰辛中,只有珍惜当下,自律读书考上大学,好好学知识才可能有未来和梦想。
《村小的孩子》
《村小的孩子》片长95分钟,主要记录了村小的22个学生(其中17个为留守儿童)的生活,展现了留守儿童面临的种种问题,如教育资源匮乏、家庭关爱缺失、生活条件艰苦等。同时,也展现了孩子们的坚强、乐观和对未来的希望。
孩子看完此部纪录片就会知道有父母陪在身边,有宽敞明亮的教室学习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就会更加珍惜自己这读书的机会。
《出路》
《出路》跟踪拍摄了三位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年轻人,历时六年,有人辍学结婚,有人在城市打拼,有人 生来富足。
让孩子明白社会的现实,看到家庭和人生的差距,只有自律起来,好好读书,才有可能改变自己和未来的命运。
《大学》
《大学》通过跟踪拍摄四位主人公的生活轨迹,展现了当代中国大学师生的学习生活与人生境遇,探讨了教育、理想、青春等主题,引发了人们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影片也让观众看到了不同阶层的人在面对生活时的无奈和挣扎,以及他们为了改变命运所做出的努力。
孩子们看完纪录片就会明白大学生活和大学精神是什么样的,他们就有了一个学习和奋斗的方向。
《习惯的奴隶》
《习惯的奴隶》是一部加拿大纪录片,于2014年上映。影片展示了三位挑战者在6个星期内尝试改变自己坏习惯的过程,探讨了习惯的形成以及如何改变坏习惯,养成好习惯。
想要自律、想要目标得以实现,养成好的习惯是关键。当孩子松懈时,借助外部力量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及时给与一些心灵鸡汤推他们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