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教育部发布新课标,今年秋季开始执行,快来看看重点!教学语文

今天上午,教育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情况。

先科普一下,现在用的课程方案和标准分别是2001年、2011年颁布的,而这次的新方案和标准将在今年秋季开始执行。

接下来把重点帮大家拎一拎,再聊聊我的一些想法,包括娃的教育方向等等。

咱主要看修订后的整体变化,我挑几个我认为的重点说说。

课程方案的变化:

① 整合小学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初中原思想品德为“道德与法治”,进行九年一体化设计;

② 改革艺术课程设置,一至七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舞蹈、戏剧、影视等内容,八至九年级分项选择开设;

③科学、综合实践活动开设起始年级提前至一年级;落实中央要求,将劳动、信息科技及其所占课时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

关键字:道德和法治、音乐美术、科学和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信息科技。

而课程标准的变化,我认为的关键字:着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优化课程内容结构、设立跨学科主题活动、增强指导性、加强学段衔接(注重“幼小衔接”,基于对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

具体的新课标文件,等下载下来了,我放到置顶留言里。

01

分清素质和素养

素质是既包含先天因素,又包括后天习得;素养,是后天习得,是要通过学习去养成的。

报告里举了个例子。比如,开汽车很重要的一个素质是方向感,这是基因里带的,也很难去教;但地理老师能教什么呢?能教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这就是地理素养。

而这次的发布会中,”核心素养“也一直贯穿始终。

天生的条件当然有参差,但后天的学习是可以弥补的,不要把先天条件不行当作偷懒的借口。

02

不是不学知识,而是有了知识能做什么

很多人一说双减、素养,就跟“啥也不学,就是玩”画上等号,这是不对的。

我们是要转变的,是对“知识”的看法。

报告也举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例子。

以前的教学跟生活脱节,比如学狗,就是把一只狗分解,先学狗头,再学狗身子,最后学狗尾巴,概念背的呱呱叫,考了100分,还是不知道什么是狗,简直是“升华”到了“看狗不是狗”的境界。

现在就不能这样了,得跟生活结合起来,还得“看狗是狗”,学完知识点只是第一步,能把知识运用出来,这才是学习的终极目的。

所以,新课标发布会里也一直在提:要加强学科实践,自己把手动起来。比如实验,比如去各种博物馆,比如动手制作等等,知识不是靠听能听出来的,那样学出来的知识飘在空中不落地,终归是学个寂寞。

03

这一点,我之前也谈过自己的看法:学科综合,跨学科学习,一定是一个趋势。

我们自己工作之后,应该也有感受,学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你要完成一项工作,势必是要把多学科整合起来。

现在的大语文,相当于把语文、历史、甚至地理、政治都揉到了一起;还有科普,绝对不是理科类才叫科普,人文类的同样叫科普,其实就是一个学科综合的概念。

发布会也提到了:”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组织开展综合性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所以,从小就多题材的读书,接触科普的各种主题,当你涉及的面广了,才更有可能把知识结成网。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大语文难,就是因为这部分是突击不来,只能靠日积月累。而我一直认为,学习中最大的壁,不是天赋,而是时间的积累。

我们处在教育变革的时代,到底什么是更好的教育,其实从上到下,各个层面,都在探索的路上。

作为家长,我们就要一直保持“调整的心态”,一边陪娃,一边也在自我成长,希望娃最终能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可以适应社会、可以真的用知识武装自己、可以让自己幸福的人。

前两天存了一张图,我很喜欢,”调整“真的不可怕,”死都不调整,一条道走到黑“才是可怕的。

教育部关于印发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2022年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部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现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个课程标准印发给你们,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

各地要统筹谋划、系统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落地实施。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开展培训,多种形式强化课程改革理念和改革总体要求的研修交流,实现校长、教师及教科研人员、教育行政人员全覆盖。加强课程实施管理与指导,制定省级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并报教育部,明确学校课程实施的工作要求。要大力推进教学改革,转变育人方式,切实提高育人质量。加大条件保障力度,保证课程有效实施。

教育部

一起来看《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

教育部11问答详解《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

请问此次义务教育课程修订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一是党的十九大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新要求,中央作出关于义务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双减”工作决策部署要求强化课堂及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落实这些要求必须修改完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对教与学的内容、方式进行改革。

二是2011年我国实现了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教育需求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教育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必须深化课程改革,加强义务教育课程建设。

三是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分别于2001年、2011年制定颁布,在引导和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还存在一些与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必须进行修订完善。

请问义务教育课程修订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一是坚持目标导向,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中央关于教育改革的各项要求,确立课程修订的根本遵循。对重大主题教育进行整体规划、系统安排,充分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落实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时代新人的培养要求,强化课程思想性。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梳理分析课程改革的困难和问题,明确修订重点和任务,注重对实际问题的有效回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强化一体化设置,促进学段间的衔接,提升课程科学性、系统性。优化课程设置,细化学科育人目标,明确实施要求,增强课程指导性、可操作性。

三是坚持创新导向,进一步深化改革,既注重继承我国课程建设的成功经验,也充分借鉴国际课程改革新成果,更新教育理念,体现中国特色,增强课程综合性、实践性,引导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坚持与时俱进,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科学技术进步新成果,更新课程内容,体现时代性。

这次修订涉及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个课程标准,请介绍修订过程?

义务教育课程修订自2019年启动,历时3年,重点开展了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成立由两院院士、学科专家、学科教育专家、骨干教师、教育管理者等近300人组成的修订组,承担修订任务。

二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法治、国家安全、生命安全与健康等重大主题教育进课程教材进行整体规划,并指导落实。

四是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工作方式,按照先修课程方案、再修课程标准的顺序进行,分项、分段推进修订工作。

五是组织浙江、河南和甘肃等15个省近6万名学生进行课程标准测试,根据结果进行修改。

六是广泛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专家学者和一线校长、教师、教研员等各方意见建议,进行修改完善。

请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如何保证思想性、科学性?

为保证思想性、科学性,对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进行政治和专业双重把关。

一是预审,组织国家教材委专家委员会进行个人审读、会议预审,进行专业把关。

二是审议,组织国家教材委专家委员会进行审读和正式审议,完成政治和专业双重把关。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后,对落实会议精神情况进行专项审议。

三是审核,国家教材委委员审核通过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个课程标准。

审议审核认为,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方向正确、结构合理、重点突出、思路清晰、逻辑严谨,思想性、学理性、现实性较强,符合党和国家对教育的新要求,符合义务教育阶段基本特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比较成熟。

与2001年颁布实施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相比,修订后的课程方案有哪些主要变化?

一是完善了培养目标。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要求,结合义务教育性质及课程定位,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要求。

二是优化了课程设置。整合小学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初中原思想品德为“道德与法治”,进行九年一体化设计;改革艺术课程设置,一至七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舞蹈、戏剧、影视等内容,八至九年级分项选择开设;科学、综合实践活动开设起始年级提前至一年级;落实中央要求,将劳动、信息科技及其所占课时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

三是细化了实施要求,增加课程标准编制与教材编写基本要求;明确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课程实施职责、制度规范,以及教学改革方向和评价改革重点,对培训、教科研提出了具体要求;健全实施机制,强化监测与督导要求。

请介绍修订后的各课程标准有哪些主要变化?

一是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基于核心素养要求,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技能,精选、设计课程内容,优化组织形式。涉及同一内容主题的不同学科间,根据各自的性质和育人价值,做好整体规划与分工协调。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要求。

二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依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课程内容,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明确“学到什么程度”,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

三是增强了指导性。各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学、考的一致性,增加了教学、评价案例,不仅明确“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

请介绍如何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到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中?

义务教育课程修订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要任务和基本遵循,确保应进尽进、应落尽落。

一是研制印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对进课程教材主要内容进行体系化凝练,分学段、分学科提出教育要求。同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国家安全、生命安全与健康等重大主题教育进行顶层设计,研制印发系列指南或指导纲要,整体规划进课程教材的内容与方式,全面落实有关要求。

二是明确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要求为主线,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确定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各课程标准以此为依据,具体化细化课程目标和学业质量要求等。

三是结合学科特点,采取直接安排与有机融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等课程落实为主,地理、科学、体育与健康等其他课程有机融入。

四是加强政治审核把关,组织国家教材委思想政治审议专家委员会对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文本进行专项审核,确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纳入义务教育课程。

本次义务教育课程修订有哪些改革重点?

一是强调素养导向,注重培育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特别是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核心素养确立课程目标,遴选课程内容,研制学业质量标准,推进考试评价改革。

二是优化课程内容组织形式,跳出学科知识罗列的窠臼,按照学生学习逻辑组织呈现课程内容,加强与学生经验、现实生活、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主题、项目、任务等形式整合课程内容,突出主干、去除冗余。

三是突出实践育人,强化课程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的结合,强调知行合一,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学科探究活动,开展跨学科实践,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让认识基于实践、通过实践得到提升,克服认识与实践“两张皮”现象。

如何保证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等课程标准思想性?

一是细化培养要求,明确了道德与法治课程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语文课程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历史课程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培养要求。

二是充实更新课程内容,对标对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和决议,重点组织三科修订组对课程标准做了进一步充实更新,补充了有关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等内容,规范了有关表述。

三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精选学生听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标志性成果、突破性进展和普遍性经验等,让学生感受体会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及新鲜经验。

10

请介绍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如何加强学段衔接?

一是注重幼小衔接,基于对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

三是了解高中阶段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11

下一步,对地方和学校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标准有哪些部署?

一是组织开展国家级示范培训,提供培训资源,帮助义务教育阶段广大教师准确理解把握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新要求。

二是强化课程落地实施制度建设,指导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各省对学校规划课程实施提出工作要求。

三是围绕课程实施重点难点问题,设立一批课程改革项目,推动创新实践。

END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2023初中课程教学实施方案(通用3篇)2023初中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篇1 一、学校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 学校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学校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学校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兴趣性、拓展性为主,发展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yik|mkhcthcw4;86818B3jvor
1.2025新课程方案(精选19篇)2025新课程方案(精选19篇) 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5新课程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课程方案 1 一、指导思想 jvzquC41yy}/qq6220ipo8f142832B474;733;3jvor
2.鸡西市202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及高中招生工作方案(文字版)|按《鸡西市 2025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实施方案》实施。 5. 体育学科考试 按《关于 2025 年鸡西市义务教育初中毕业 (升学) 体育考试有关工作的通知》实施。 (二) 普通高中特长类招生术科考试 市本级普通高中 (指六区内高中和鸡西市农垦高中学校) 特长类招生术科考试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实施,详见附jvzquC41yy}/dnsfkunfppmwq0tfv8g32493:<3jvor
3.小学课程规划实施方案(精选26篇)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那么优秀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课程规划实施方案(精选2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jvzq<84yyy4vpsx0eqs0hjsygp}bpp4ijhg0497326813;586;e46A6:744ivvq
4.江苏实施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荆楚网8月30日,江苏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通知,记者注意到,江苏将深化中考改革,将对中考组织时间、总分值、考试时长等进行相对统一的安排,减小各市中考方案的差异性。自2024年开始,实施具有江苏特点的全省统一命题办法。 jvzq<84pgyy/ewmwdgo/exr1eqtugwy14283/9=1535dqwygpve27972;7;/j}rn
5.这所学校探索以教学方式变革重塑初中科学教育新生态山东省济南市作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全力探索综合化实施分科课程的路径,努力打造“全市域推进、全学段贯通、全学科融合”的科学教育新范式。济南第三十四中学作为试点推进学校,聚焦“分科教学与科学核心素养整体培育”,以思维型科学探究实践理论为引领,积极探索“双标”联合驱动的初中科学教育融合实施路径和策略(jvzq<84yyy4djrsckrkt0lto1Pkxu8mvon52;<:267=257mvon
6.初中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2025(15篇)倡#工作计划# #初中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2025(15篇)#文组人人参与学校所立课题的教研,通过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反思,促进专业成长。 1.认真落实教师个人的二次备课工作,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以及班级教学实际,分析学情,调整好教学方案,并写出每个课时的调整后的简要教学思路和流程,在备课过程中,要把教师自己“课jvzquC41yy}/7:yguv4og}4ujq}03:7854630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