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地图”讲座

吴云(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中学高级)

阅读两个资料:

【资料一】杨老师工作生活的小镇场景:

1 )小镇面积不大,从东到西长 4 千米,从南到北宽 3 千米;

2 )主街道由东向西穿过小镇;

3 )学校在小镇的东北部;

4 )小镇的西南部有一座幽静的公园;

5 )一条小清河由北向南流经小镇。

【资料二】小明学习的学校。

学校大门向南开,教学楼位于校园的西侧,正对教学楼在校园东侧有一个花坛,花坛的北边是篮球场。校园的西北角有阅览室。

【问题】

( 1 )两份资料表达内容的相同点是什么?

( 2 )资料呈现形式对理解内容的准确性有什么影响?

两个资料内容的共同点:都在描述事物的空间位置信息。

阅读方式的不同:前者用文字,读者是线性阅读;后者用图像(小镇示意图),是身临其境的阅读。

地图,无论在中国还是其他国家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各种形式、各种呈现手段的地图也已成为今天人们生活、工作的必需品。

【问题】 地图表达的是什么?人们用地图干什么?

地图 是对真实地理世界的抽象和概括,并主要用视觉和数字的方式存储和传递地理信息。它是人们认识理解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空间联系、时空变化的有效载体。简单讲,地图是地理学展示空间信息的传统工具,它是人们认识地理世界的工具。

在初中地理课程设置中,学生在地理学习之初就接触有关地图的基本知识,训练读图——析图的基本技能,可以帮助学生逐步从图上符号中获得地理知识,思考地理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建立与理解地理概念之间的逻辑层次关系,地理要素之间关系与联系,以及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时间差异和地域差异。总之,这样的安排是让学生认识到地图在地理课程中的地位与价值。

有学者认为,地图是最古老的可能也是最强大、最持久的地理思想之一,是最精髓的地理表达。美国地理学家厄尔曼说过,地理的想法必然要和地图挂钩,如果你不能把一种想法画成地图,那你的这种想法就不是地理想法。

所以,今天想与各位老师交流的是《 初中地理“地图”的教学研究与案例分析 》方面的相关内容。

·  关于“地图”知识的核心内容与深层次理解;

·  关于地图核心内容与技能训练的教学策略;

·  以“区域图”为载体实现课程目标的教学策略;

·  其他地理图像教学的思考策略。

一、关于“地图”的核心知识内容与深层次理解

1 .地理课程标准(义务教育)及 课标解析

·  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

·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度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  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  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地图的习惯。

·  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课标中呈现的“地图上的方向、经纬度、距离,等高线地形图”等概念,涉及的是有关地图的基本知识,也是核心内容;辨别、判读、量算等动词,表明的是学生借助地图知识要能解决的实际问题。辨别方向、量算距离和估算高度是地图学习必须掌握的三项基本技能。因此,这部分课标传递了两层意思:一是学生要了解并掌握一些地图的基本知识;二是从联系实际出发,运用地图知识初步解决一些地理问题。体现了地图既是地理信息的载体,也是解决地理问题的工具,这是由地图的性质(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决定的。另外,“ 电子地图、遥感图像 ”等新型图像及作用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学生也应对其有一定了解。同时,“课标”还表达了要帮助学生 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2 .“地图”核心知识内容及深层次理解

1 )“地图上的方向”及辨别方向

【核心内容】

地图类型

方向判定

方法名称

一般地图

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一般指向法

指向标地图

根据指向标定向,箭头指示“正北”。

指向标指向法

经纬网地图

同一经线指示南北、同一纬线指示东西。

经纬网指向法

【深层次理解】

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包括三个层次:其一是能在各类地图上辨别方向,包括指向标地图、经纬网地图和无特殊方向标志的地图;其二是能在地图上辨别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方位;其三是能利用地图在实际地理环境中识别方向,建立事物之间的方位关系(将地图方向与实地方向一致)。

【技能训练】

地图上辨别方向的基本方法:设定参照系、定北、定位。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就是与参照系的关系(比如地理事物的半球位置、绝对位置、海陆位置等)。此外,教师还应在学生实践活动中,补充一些在实际环境中定位、定向的方法。

2 )地图上的比例尺与量算距离

【核心内容】

基本概念

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计算公式

比例尺 = 图上距离 / 实地距离

表示形式

(三种形式的相互转换)

数字式

1 : 6000000

直线式

文字式

图上 1 厘米相当于实际 80 千米。

图幅相同,比例尺大小与实地范围、内容详略的关系。

【深层次理解】

“地图上的比例尺”是学生对地图上数学系统的基本认识。学习关键在于:①以比例尺为桥梁,进行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转换计算;②在相同图幅(或相同的实地范围内),认识比例尺大小与图上内容详略的关系。

【技能训练】

根据地图上的比例尺,量算任意两点之间的实地直线距离。

量算距离的步骤:①确定比例尺;②量出两地的图上直线距离(厘米);③根据比例尺算出实地距离(米 / 千米)。要计算准确,注意单位换算。

3 )图例与注记

【核心内容】

图例

地图上各种符号,它们是用来简略地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对这些符号含义的说明就是图例。

注记

在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等的数字,都叫注记。

【深层次理解】

“地图的图例和注记”是学生对地图符号系统的基本认识。图例和注记结合在一起,就是地图上传输地理信息的“语言”,它们共同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布位置、数量和质量等基本特征。另外,多数地图使用 统一的图例和注记,也是为方便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阅读者使用。

【技能训练】

常用图例要反复进行识记练习。大多数图例是对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形象化的抽象与概括,识记时两者要加强对应。

4 )经纬线及经纬度的判读

【核心内容】

经度划分

以本初子午线( 0 °经线)为界,向东为 “ 东经度 ” ,标为“ X ° E ”;向西为 “ 西经度 ”, 标为“ X ° W ”。

纬度划分

以赤道( 0 °纬线)为界,以北为 “ 北纬 ” , 标为“ X ° N ”;以南为 “ 南纬 ” ,标为“ X ° S ”。

经纬网

经线指南北,纬线指东西。两线交叉点可准确定位。经纬网上任意两点可准确定向。

【深层次理解】

地球表面上的点具有三维空间(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但地图处于平面状态,一般借助标注高程注记、陆高海深表中颜色的差异表示地理事物的高程。因此,地图用经纬度(经纬网)确定点的绝对地理位置,以及两点之间的相对方位关系。这部分学习的最终目标是“经纬网定位”。

【基本技能】

经度判读

顺地球自转方向,经度数增大的为 “ 东经度 ” ,逆自转方向经度数增大的为 “ 西经度 ” 。

纬度判读

以赤道为界,以北为 “ 北纬 ” ,以南为 “ 南纬 ” 。

5 )等高线地形图

【核心内容】

地面高度的计算

绝对高度

(海拔高度)

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单位米。

我国以青岛附近黄海平均海平面为 0 米

相对高度

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单位米。

等高线

把各个地点的海拔高度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闭合的曲线。

等高线地形图

将多条等高线按一定比例缩小后投影到平面上,就绘成等高线地形图。

数值特征、形态特征、疏密特征

分层设色地形图

在等高线地形图的不同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这种以一定次序的颜色、色调的变化来显示地势起伏的地图。

这种地形图醒目,有立体感。

颜色与数值的关系

(国际通行做法:用绿色—黄色—褐色的颜色渐变表示陆地上 地势由低到高的变化,绿色表示平原,黄、褐等色表示山地和高原 ,白色表示雪山冰川;用浅蓝到深蓝的变化表示海水由浅到深的变化。)

地形剖面图

按一定比例沿地表某一方向所做的垂直断面图,能更直观显示沿剖面线的垂直方向的地面起伏和坡度陡缓。

绘制步骤:定剖面线、定比例、定基点、画垂线、连曲线

【深层次理解】

般借助标注高程注记、陆高海深表中颜色的差异表示地理事物的高程。地形图上的等高线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和坡度,但不易建立起地面起伏的空间感。因此,可以将等高线地形图按一定步骤转绘成地形剖面图,来表现陆地表面(或海底地形)的地势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变化。例如,中国地形图和沿 32 ° N ( 36 ° N )绘制的地形剖面图结合起来,更能全面反映我国地形总体特征。

【技能训练】

·  坡度

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判断 坡度陡缓 。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反之,坡度越缓。

坡度大小 计算, 即两点的高程差与其水平距离的百分比。坡度= ( 高程差 / 水平距离 ) × 100% 。

·  在高线地形图上利用等高线的疏密特征、数值特征和轮廓特征等,识别地形部位和地形类型。

3. 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地图的内容和形式都在发生很大变化。

【遥感影像】

利用卫星或飞机,大范围地快速获取地面信息,加工成可识别的图像。能及时、准确、

清晰地反映地面物体和现象的发展状况。如森林火灾、台风前进路线等。 2008 年汶川地震,有关遥感图像。

二.关于地图核心内容与技能训练的教学策略——实践策略

学习地图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要“用图”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可以创设地理实践活动来模拟一些地理问题,帮助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习知识——运用技能——研讨策略——反思评价”。

呈现三个教学案例。一是把学生熟悉、简单的课桌环境借助地图语言表现在平面图上;一是为学生创设一个地图环境,通过借助对地图语言的解读,将其还原为校园环境;一是借助简易的“沙山”模型,帮助学生体会地理事物从三维空间到二维平面转化的工具和途径

案例 1. 绘制课桌平面图(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吴云)

课桌是学生最熟悉的物质学习平台,每天都离不开它。如何正确绘制课桌平面图?在此过程中设置哪些障碍,让学生对平面图的成图过程有更深刻的认识?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和准备的。

案例 2. 利用有嵌套关系的校园平面图展开校园内的“寻宝游戏”(北京京源学校、侯小波)

案例 3. 自制简易“沙山”模型初识等高线地形图(北京石景山区高井中学、陈国秀)

步 骤

学生活动

活动设计意图

利用湿沙在托盘内堆出简易的坡度有陡缓变化的沙山模型,。

自制“高矮胖瘦”均可自己调控的“沙山”简易模型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材质疏松的“沙山”也为后续的测量与定点活动提供条件。

测量沙山实际高度。利用统一比例尺(如,“沙山”垂直 1 厘米高度代表海拔 50 米),分别在“沙山” 100 米、 200 米、 300 米等处,经过准确测量后,用牙签定位;用彩线将海拔高度相同的牙签连接(等高线)。

正确测量、准确计算是这步活动成败的关键。

学生对平面上直线测量比较熟悉,在立体模型上测量垂直高度的实践不多。他们往往忽视直尺要与桌面垂直、观察视线与刻度线水平等操作是测量准确的技术关键。

另外,本步骤有关垂直比例尺的设置,是对“地图上比例尺”知识的延伸。

绘制“沙山”的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是认识区域地形的基础地图。对这个概念的教学,大多数教师是通过模型展示——动画视频演示——学生观察来实现的。陈老师则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充分参与这个概念的建构过程,让学生在动手制作——动手测量——动手绘图的过程中,体验“等高线”在立体空间到二维平面转换过程中的桥梁作用,促进学生空间思维的形成和发展,进而对等高线地形图及后续的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理解有形象支撑。

1.思考线索

在《地理课程标准》(义务教育)中,针对知识要点的学习多有这样的表述 “ 运用地图说出 ……” 、 “ 在 …… 图上识别 ……” 、 “ 阅读 …… 图”、 “ 在地图上指出 ……” ,这些表述的最终指向都是要“用地图学习”,说明地图在地理课程学习中的价值与作用。

“地图”是初中地理课堂教与学的重要媒介,也是地理知识与技能落实,地理观念初步形成的载体。作为教师而言,从 “ 地图 —— 地理学习的工具 ” 为基础,到实现地理课程标准为最终目标,在两者之间要建立一个合理的思考路径,如下图:

地图是“工具”,学生要先了解地图,掌握地图自身的“语言系统”。然后,充分感知地图,建立丰富的地理表象。(地理视觉表象——人们通过各种感觉通道感知眼前的真实事物,当该事物离开,感知活动就停止了,而由感觉通道进入人脑的各种信息却被保留下来。这些保留下来的信息还能在头脑中进一步加工。这些保留下来的形象就是表象。表象产生的通道不同,经统计视觉占绝对优势 83% 。)运用地图进行地理思维,形成地理能力。

解决地理问题的第一步就是感知地图,形成地理表象。当然,这个地理表象系统是用地理语言表达出来的。地图是地理事物的空间表达,但这种表达受制图目的、范围、方法、形式等影响,与地表真实情况还有距离。如:中国自然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在地形图上只是一条山脉加一条河流,但在实地温带与亚热带勘察划分时,却有不同观点。因此在学习中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帮助学生感知地图中那些突出信息,同时辅以其它形式的图像来丰富学生的地理表象。

用地理语言建立起有结构的地理知识系统,并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初步形成一定的地理观念,如地理环境的整体观、环境演变的时空观以及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人地观等,最终实现地理课程目标。我把 这个过程概括为转化——建构策略 ,一是地图语言向地理语言的转化,二是运用地理语言建构地理知识结构,形成地理观念。

第一层: 对地图“工具性知识的学习”,包括地图的基础知识(如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在平面上表示地表高度等各种知识),以及简单的读图基本技能,这个层面是帮助学生学习与掌握一定的“地图语言”、形成初步的“读图技能”。

第二层和第三层:是将地图作为工具。“运用工具,建立地理表象,学习有关的地理概念、原理和规律,初步形成一些地理观念、地理视角”的学习与实践。

第四层:“课程目标”。

2 .案例解析—— 以“区域图”为例

区域图是初中区域地理知识和地理思维能力训练的重要载体。它是以政区图为基础,包含该区域的经纬网、海陆分布、山脉河湖、资源物产、交通城市等要素的综合地图。在初中地理教材中常见的区域图有大洲图、国家图、一个国家内部的地区图等等。近年来,在各地高考试题中“出镜率”最高的也是区域图。

无论范围大小的区域图,都是区域地理信息的载体,表征着区域地理事象的数量关系和时空分布、变化规律。图上最重要的信息就是空间信息。因此,对区域图的阅读重点在于:

①确定某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空间位置,

②建立地理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

③通过要素的空间关系,建立相应的地理联系。比如成因上的联系,时间上的联系,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联系等。

④通过“联系的分析”,帮助学生逐步形成一定的地理观念,如整体观、时空观、人地观等。

借助“西北地区图”实现教学目标(第 2 课时)

【课标内容】

·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西北地区的农业、牧业、城市的分布特点,举例说明河流在西北地区发展中的作用。

·  举例说明西北地区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以及环境对牧民生活方式的影响。

【教学重点】认识西北地区人类活动的主要特征及规律。

【教学难点】西北地区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内容】

西北地区的地表景观表现为:

①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风蚀作用显著,西部有浩瀚的戈壁、沙漠;

②由东向西,植被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

③河流稀少,且多内流河;

④农田、村镇、城市多沿河流或山麓水源地呈带状或点状分布。

【读图过程】 三张地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

第一张图,西北地区图

用此图的目的是 要把握区域特征,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

第一步:根 据学习目标,对地图语言进行选择。

第二步:把地图语言用地理语言表述出来,学习地理概念(灌溉农业、绿洲农业、山地牧场等),建立地理联系,初步形成地理观念。(识别地理要素,明确地理要素的空间位置关系,建立有关的地理联系。)

地图语言

地理语言

地理概念、原理、观念

地理技能 / 能力

①区域地理整体环境特征。

②区域内陆理环境差异

经纬网

经度范围、纬度范围、地理方位

纬度位置、区域轮廓特点

计算差值

比例尺

东、西两端距海直线距离

海陆位置

量算距离

有关图例和注记

主要山脉、地形区(名称、分布、走向、空间位置关系)

主要内 / 外流河(名称、分布)

自然地理要素特点

自然环境整体观

环境演化的时空观

人类与环境之间的人地观

读图分析—综合

区域地理整体环境特征。地处内陆,东西距离很长,区内高原面积广大,有大兴安岭等山脉与东部平原相隔,这种位置和地形决定了从海洋上吹来的夏季风基本上不能到达这里,而且越往西距离海洋越远,受海洋的影响越小。从东到西出现了地理环境的差异,也出现了人类生存活动的差异。气候干旱是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在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条件下,风力显著,沙漠面积广大,因而直接影响着本区的农牧业生产,也影响着这里的人们生活。

第二张图,塔里木盆地的沙漠与绿洲

用此图的目的是聚焦聚落、人类生产活动与自然环境关系。

问题:

1 .借助地图语言(图例和注记),指出本区域中主要地形区?

答:塔里木盆地及分布在四周的高山

2 .本区的河流流向特点?

答:受地形地势影响,河流从盆地周围的高山向盆地汇集,流程较短。其中,塔里木河最长。

3 .本区的气候有何特点?你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答:干旱。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因降水稀少,为内流河。

4 .于田、和田、叶城等是分布在绿洲上的聚落(城市),绿洲分布有什么特点?与河流、地形的空间位置有什么联系?(辅以示意图)

答: 绿洲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呈点状分布。

(介绍绿洲基本成因)这些绿洲多分布在冲积扇上。山区的季节性河流在洪水期携带大量碎屑物质,在出山口处,因地势变宽,坡降减缓,河流水流分散,流速降低,搬运能力减弱,所携带的物质迅速堆积下来而形成的锥状扇形堆积体,叫冲积扇。在洪积扇的中下部,往往蕴含着丰富而稳定的地下水资源,泉水从洪积扇地势低洼的边缘区域渗出,造就了宜居的绿洲。绿洲中农田密集,村镇星罗棋布。

5 .地形、聚落、交通线的空间位置有何联系?

答:河流在出山口处形成冲(洪)积扇,因地下水相对丰富,成为宜居的绿洲。交通线为人类的生活生产服务,连接起了绿洲。

第三张图,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古城分布示意图

用此图目的是要看到沙漠边缘古今城市空间位置变化的历史演变进程,帮助学生建立时空观。

据图简要分析,塔里木盆地南部古城与现代城市分布位置有何差异?规律是什么?根据相关资料,简单分析原因。

辅以文献资料和竺可桢《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统计图

① 《汉书·西域传》等史料记载,当时鄯( shan )善(楼兰)有居民 14100 人,土肥美,遂设屯田;且末有人口 6010 ,皆种五谷,盛产葡萄诸果;精绝有人口 3000 余。

②《大唐西域记》记,当年玄奘西行时,精绝周围还是一处难以通行的植物茂盛的沼泽地带。

③ 考古表明,按时间序列 汉代 的古绿洲多分布在河流冲积平原下部的沙漠中心,河流中部则是 唐代 古绿洲遗址为主,河流上部沙漠边缘多为 近代和现代 绿洲。古绿洲迁移最大距离达 200 千米左右。

答:资料分析表明,由古至今聚落的空间位置逐步向河流的上游发展。

主要原因分析:

①全球气候整体看,环境向冷、干方向变化,当地的降水量日益减少;

②当地农耕历史悠久,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的强度日益增强;③随着社会生产力提高,人口规模扩大,需水量日益增加等等。

我认为,随着教师将三张地图有目的、有计划地呈现到学生面前,从不同视角运用地图语言解读地图,并在三张地图之间建立联系,学生对西北地区的区域特征、人地关系会有清楚、全面和历史性的认识。

当然,如果地理教学只靠地图为载体达成教学目标,还有一定的不足。毕竟地图上的图例符号是抽象后的形象,还需要教师辅以其他地理图像。所以,图像系统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种类多样的地理图像是地理教与学的重要载体。

THE END
0.快看!昭通4所中学招收特长生205人|招生|初中|艺体|毕业生|昭通市|普文化课程设置与普通高中一致,增加体育专项训练时间及课程。 二、收费制度 1.正式录取以后,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标准执行。 2.本次体育特长生专业测试不收取考生任何费用。 三、招生人数及项目 四、报考条件 1.具有昭通市户口的初中毕业生,或具有昭通市初中学籍的随迁子女应届初中毕业生。在初中就读期间无违纪处分记录。思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L3U;UIQ;276;B4O_0jvsm
1.2024年天津武清区国际学校学费一览表为了方便大家择校,我们汇总了天津武清国际学校学费一览表,供择校的家庭参考。 天津黑利伯瑞国际学校 黑利伯瑞学校致力于为1至12年级的学生提供国际化的教育教学服务,学校设有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是经天津市教育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寄宿学校,设有走读生名额。 jvzq<84yyy4zwutq0eun1|quejupn8sgyu5369913:>99;50ujznn
2.苏州国际学校2022年招生入学一览表(附排名课程设置等)以上就是《苏州国际学校2022年招生入学一览表(附排名、课程设置等)》介绍。国际教育前线,从业十年,专业的国际学校择校服务平台。全国国际学校一站式择校服务,规划目标学校入学备考方案。快速了解您所在地域国际学校排名、学费、入学条件、校园开放日,欢迎在线预约咨询或者电话:4006-196-100。jvzquC41yy}/m:7|z0ipo8sgy1875=>0jvsm
3.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经过1—6学期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水平以及模块的进度,有选择地考取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基本职业资格证书。 基本职业资格证书(表一) 经过第7-10学期的专门化方向化课程学习,学生可以有选择地考取专门化方向的职业资格证书。 专门化方向职业资格证书(表二) jvzquC41yy}/lwnve0io1|~u/pj03<;:0jznn
4.2024武冈职业中专学校开设的专业一览表2024武冈职业中专学校开设的专业一览表 2024武冈职业中专学校开设的专业有:模具制造技术、数控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汽车制造与检修、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平面设计、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文秘、畜牧兽医、服装工艺与设计、航空服务。 一、2024武冈职业中专学校开设的专业一览表jvzquC41yy}/j}0pgz0c{ykenk06?98394ivvq
5.高中毕业生本科升学最新消息!涉及学前教育、医学……|招生|中职|潍院春考—专业设置、本科录取专业和升学就业方向对照表 课程设置:春季高考不需要选科,只考语文(120分)、数学(120分)、英语(80分)、专业知识(200分)、技能测试(230分),总分750。全部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笔试部分520分,单项选择题约占50%,单项选择、填空和作文(记叙文)占70.2%,技能简单易学考取220分左右或高于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IHQ<96ZZ273:S;TZ0jvsm
6.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二、课程设置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初中阶段的培养目标和儿童、少年身心发育的规律设置课程。课程包括学科、活动两部分,主要由国家统一安排,也有一部分由地方安排。学科以文化基础教育为主,在适当年级,因地制宜地渗透职业技术教育;以分科课为主,适当设置综合课;以必修课为主,初中阶段适当设置选修课;以按学年、jvzquC41yy}/t~nygp4dqv4ycr526A<0zjznn
7.“心的力量新的希望”暑期爱心支教活动——一联动微力量志愿者同盟作息时间表: 注:下午为兴趣培训班时间从3:00---5:00 课程表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附:班级及教师设置 一班 二班 三班 班主任 英语口语 时政与政治 语文 趣味数学 励志讲堂 体育活动 美术jvzq<84yyy4{iƒ~|0qxh0ls1eqtugwy14273/:51525dqwygpve84<;7:;4ivv
8.初中数学复习计划指导(通用15篇)四、培训课程设置: 培训课程的设置遵循实践性、针对性、有效性的原则,每一年针开展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培训课程的设置为: (一)、第一学年 培训内容: 1、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学习与解析; 2、教材的解读,教学重难点的分析 3.教育教学的理论学习和培训,专题讲座。 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vgnlkj{b1:855577:7mvon
9.山西省中小学课程设置及标准表.docx附件2  山西省中小学课程设置及标准表小学年级 初中年级 高中年级一 二三四五六一二三一( 上、下学期) 二( 上、下学期) 三( 上、下学期) 与生活3与生活3与社会2 与生活3 与生活3 与社会2 与社会2 与社会2 与社会2 品德2 品德2 品德2 语文9 语文9 语文7 语文7 语文7 语文6 语文4 语文4 语文4 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6133911A5863622@;2266597xjvo
10.上海市青浦区实验中学2023学年课程计划2023学年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一览表 年级 周课时 课程、科目 六 七 八 九 说明 基 础 型 课 程 语文 5 5 5 5 (1)初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安排在八年级上学期,作为必修内容,利用道德与法治课、班团队课、校本课程等统筹安排课时,平均每周1课时。 jvzquC41u{€y0zugfw4dp8oyfv558<>270nuo
11.@苏州初中生,这些学校的特色班可助你圆梦蓝天!课程设置 文化教学主要由承办中学负责,航空班学生与普通班学生一样,都需要完成国家规定的高中文化课程。同时,空军派驻2名管理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驻校管理干部,负责组织开展航空特色教育与训练,配合学校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学生统一着装,在校食宿,实行准军事化管理。 jvzq<84cdtubf77722y{0lto1fud1;5431691;5197;4;;3ujvsm
12.专业教学计划4.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在认真执行国家有关原则规定的同时,根据区域经济、行业特点和社会需求,在课程设置、教学安排等方面有一定的灵活性。创造条件实行弹性学习制度,使学生能够根据社会需要、个人兴趣和条件自主选择课程。 二、学生要求 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身心健康年龄在16周岁以上的应往届毕业生。 jvzquC41zkgpz~j0twoxgw3eqo5kkjtzwgpjj~f156=9:B3jvor
13.龙文化柏精神龙柏中学2023学年课程计划(修编稿)1.拓展型活动项目一览表 说明: (1)自选课程为丰富学生的在校学习生活,培养学生的个性,满足学生的兴趣而设置。教师根据个人特长和学校整体需要,开设不同类别的课程,学生自主报名,在周一统一时间以走班的形式上课。 (2)阅读写字、英语口语、数学科技活动、化学探究、物理实验,以班级为单位授课。 jvzquC41nd€y0vmgfw4tj7hp1lnhn8pelj53;;>3:0nuo
14.生态素养论文汇总十篇和理工科类院校不同,农业院校的环境类专业一般都源于土壤学、生物化学、生态学等学科,其本科课程设置主要是帮助学生形成以土壤、农业化学和农业生态资源等专业的知识体系。因此,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在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安排上,也应与一般的工科院校有所不同。从目前来看,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主要jvzquC41yy}/z~jujw4dqv3ep1nbq€jp15<:5A3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