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教师名录

张立伟,男,1977.05,教授、博士生导师,籍贯河北。

1、1995.09~2002.03北京交通大学(北方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电气工程学院学习,获得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工学学士(1999.07)和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工学硕士学位(2002.03)2、2002.09~2006.01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电动汽车研发中心学习,获得电机与电器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06.01)3、2006.01~2007.12 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博士后工作站工作4、2016.12、2017.12 日本文部科学省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访学5、2018.12~2019.12 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机械与航空学院国家留学基金委(CSC)国家公派访问学者,合作教授Prof. GiorgioGuglieri

1、1995.09~2002.03北京交通大学(北方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电气工程学院学习,获得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工学学士(1999.07)和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工学硕士学位(2002.03)

2、2002.09~2006.01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电动汽车研发中心学习,获得电机与电器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06.01)

3、2006.01~2007.12 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博士后工作站工作

4、2016.12、2017.12 日本文部科学省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访学

5、2018.12~2019.12 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机械与航空学院国家留学基金委(CSC)国家公派访问学者,合作教授Prof. GiorgioGuglieri

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2006.01 ~2007.12 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博士后

2、2008.01 ~2009.10 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

3、2009.11 ~2015.09 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副教授三级(硕士生导师)

4、2015.10~2016.12 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副教授三级(博士生导师)

5、2017.01 ~2019.11 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一级(博士生导师)

6、2019.12 ~~ 至今 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教授四级(博士生导师)

其中

7、2008.01~2015.06 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力电子研究所工作

8、2008.05~2009.09 北京交通大学科技处 副处长(挂职)

9、2011.07 ~2016.07 北京交通大学科技处 副处长(分管产学研合作、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军工、质量、办公室、学术交流等)

10、2015.07~~ 至今 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气传动控制系工作

11、目前担任电气本科2201班、2301班、2401班班主任,通信(威)本科2401班班主任,博2501班班主任

项目方向 :方向1:单轨运行图优化调整仿真方向2:单轴跨座式单轨车辆受流器动力学性能研究方向3:轨道交通绿色低碳动力系统优化工程方向4:风光储能量管理方向方向5:电力设备的PHM研究方向6:侧切式道岔清筛机自适应作业自动控制系统研究方向7:导轨式胶轮系统车辆核心部件及系统仿真研究方向8:多铰接式无轨列车的前、后轴电机转矩分配及差速控制研究方向9:新能源机车多源动力组合能量管理技术研究方向10:碳纤维车体电磁兼容技术研究方向11:新能源机车多源动力组合能量管理技术研究方向12:现代无轨电车减震系统液压控制研究方向13:基于公路的车辆转矩控制研究方向14:工程机械走行系统速度控制方向15:混合励磁直线同步电机研究与设计仿真方向16:中速磁浮列车抑制电磁噪声、碳纤维车体接地及电磁兼容基础研究方向17:双单元永磁同步电机容错控制系统研究

项目方向 :

方向1:单轨运行图优化调整仿真方向2:单轴跨座式单轨车辆受流器动力学性能研究方向3:轨道交通绿色低碳动力系统优化工程方向4:风光储能量管理方向方向5:电力设备的PHM研究方向6:侧切式道岔清筛机自适应作业自动控制系统研究方向7:导轨式胶轮系统车辆核心部件及系统仿真研究方向8:多铰接式无轨列车的前、后轴电机转矩分配及差速控制研究方向9:新能源机车多源动力组合能量管理技术研究方向10:碳纤维车体电磁兼容技术研究方向11:新能源机车多源动力组合能量管理技术研究方向12:现代无轨电车减震系统液压控制研究方向13:基于公路的车辆转矩控制研究方向14:工程机械走行系统速度控制方向15:混合励磁直线同步电机研究与设计仿真方向16:中速磁浮列车抑制电磁噪声、碳纤维车体接地及电磁兼容基础研究方向17:双单元永磁同步电机容错控制系统研究

方向1:单轨运行图优化调整仿真

方向2:单轴跨座式单轨车辆受流器动力学性能研究

方向3:轨道交通绿色低碳动力系统优化工程

方向4:风光储能量管理方向

方向5:电力设备的PHM研究

方向6:侧切式道岔清筛机自适应作业自动控制系统研究

方向7:导轨式胶轮系统车辆核心部件及系统仿真研究

方向8:多铰接式无轨列车的前、后轴电机转矩分配及差速控制研究

方向9:新能源机车多源动力组合能量管理技术研究

方向10:碳纤维车体电磁兼容技术研究

方向11:新能源机车多源动力组合能量管理技术研究

方向12:现代无轨电车减震系统液压控制研究

方向13:基于公路的车辆转矩控制研究

方向14:工程机械走行系统速度控制

方向15:混合励磁直线同步电机研究与设计仿真

方向16:中速磁浮列车抑制电磁噪声、碳纤维车体接地及电磁兼容基础研究

方向17:双单元永磁同步电机容错控制系统研究

在研项目 :

已完成项目:

29、横向课题:高中低速磁浮列车牵引系统软硬件研究项目

主要合作企业:

深圳市长龙铁路电子工程有限公司中国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中国中车长客股份公司中国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司公司中车浦镇阿尔斯通运输系统有限公司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金鹰重型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中科华盈科技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国家能源投资集团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商泰律师事务所

深圳市长龙铁路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中国中车长客股份公司

中国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司公司

中车浦镇阿尔斯通运输系统有限公司

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金鹰重型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中科华盈科技有限公司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商泰律师事务所

产学研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作为校方负责人,先后与深圳市长龙铁路电子工程有限公司、天津中科华盈科技有限公司、武汉铁路局金鹰重型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车浦镇阿尔斯通运输系统有限公司, 签订北京交通大学产学研联合研究生培养基地,目前四个中心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研究生教改项目

1、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算法及实验平台的建设,2018年度

2、深圳市长龙铁路电子工程有限公司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项目,2021年度

3、金鹰重型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项目,2022年度

4、深圳市长龙铁路电子工程有限公司示范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培育项目,2023年度

社会贡献:

1、“光宝研究生奖学金”引进者(2009-2017),每年5万元,总计45万元,共奖励135人次研究生同学

2、“长龙铁路专项研究生奖学金”引进者(2018-2020),每年3万元

3、“中兴通讯---北京交通大学联合创新中心”牵头负责人(2015)

4、唐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企业诊所”(北京交通大学)负责人(2020)

一、本科生课程:

1、《电力电子技术》(电气工程,双语)

2、《电力电子技术》(通信工程--威海校区,双语)

3、《仪器与控制》   (通信工程--威海校区,双语)

4、《电工电子学》   (理学院纳米专业,双语)

5、《电工技术》      (运输、机电、土建)

6、《电路I》           (电气、通信、运输、机电、物理)

二、研究生课程:

《专业硕士工程实践课》

三、研究方向:

1、博士研究生(学术型)

交通运输---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2、博士研究生(工程类专业学位)

交通运输---轨道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道路交通运输

能源动力---电气工程

3、学术型硕士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4、专业学位硕士

能源动力---电气工程

四、研究领域

1、 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等载运工具与运用技术方面:

---交流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策略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策略

---多电机运行联合控制策略

---整车动力学仿真与控制

---磁悬浮控制技术

2、 新能源存储与变换方面:

---电力电子器件驱动保护应用技术

---变流器控制技术

---蓄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储能技术

---大功率无线充电技术

3、 载运工具大数据故障分析,设备/系统3D实训仿真、监控与集成方面:

---载运工具大数据故障分析

---模拟驾驶技术

---交互式电子辅助支持技术(IETM)

五、本科生培养事项:

(一)、班主任和本科导师工作:

1、电气本科0709班、1110班、1509班、2001班、2101班、2201班、2301班、2401班班主任,正在持续打造电气学院著名的电气“1”字班;

2、担任电气博06班、17班、20班班主任

3、电气本科18级、19级、20级、21级、22级、23级、24级本科导师制导师

4、通信(威海)本科2401班班主任

(二)、“国家奖学金”获得情况:

1、2022年度:电气2101班   刁禹瑄

2、2023年度:电气2001班   程志方,电气2101班   刁禹瑄,电气2201班   吴伟亮

3、2024年度:电气2101班   刁禹瑄,电气2201班   吴伟亮,电气2301班   霍芃睿,电气2201班   颜畅

(三)、历年“毕业班”保研和荣誉获得情况:

1、2001班 (全班28人,保研11人,其中北京交大9硕;天津大学1硕、西安交大1硕):

2024届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田**、张**

2024届北京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王*、程**、张**

2024届北京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干部:田**、陈**

2、2101班 (全班29人,保研14人,其中北京交大1直博、11硕;清华大学1直博、西安交大1硕):

2025届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田**、刁**

2025届北京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刁**、秦**

2025届北京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干部:田**

(四)、本科生实习实践基地情况:

1、威海校区建立“威海火车站实习实践基地(2024)”

“威海机场实习实践基地(2024)”

2、电气学院建立“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实习实践基地(2025)”

六、研究生培养方向:

根据研究领域,搭建了以下培养方向,并有系统的组织该方向下的研究生学习相关知识:1、载运工具电机及运动动力控制 (新能源和新型路面交通工具方向)2、轨道车辆无线充电及磁悬浮控制(轨道交通方向)3、智能电源设计及工业应用 (轨道交通方向)4、大数据故障分析及诊断 (轨道交通方向)七、科研团队:根据上述研究领域和培养方向,结合科研项目及合作企业的实际需求,组建了相应的科研团队,组建的原则是以博士研究生和高年级硕士生为团队负责组长,以年级梯队化结构配置组员,包括:1、现代无轨列车牵引-制动-转向协同控制团队2、磁悬浮列车控制与运用团队3、轨道交通新型供电制式(无线充电)车辆与车载储能技术团队4、高速动车组列车辅助供电系统平台开发团队5、新能源电动汽车驱动与整车控制团队注:2025--2026年度,计划招生博士研究生1人,工程博士2人,招生专业------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运输;计划招生硕士5名,其中:1、博士研究方向:轨道交通节能/牵引计算/能源路由器、磁浮列车悬浮控制与直线电机驱动控制;2、硕士研究方向:磁浮列车悬浮控制与直线电机驱动控制、新能源电动汽车电驱控制、铁路通信电源开发、无轨列车导向与循迹控制、磁浮列车和动车组牵引供电系统开发等、轨道交通节能与牵引计算。八、研究生培养原则:1、科研活动来自生产实践,要真正走进现场进行调查研究,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原则,有针对性的将学生派往研究培养基地、合作企业、知名知识产权事务所进行社会实践、科研以及诸如专利撰写、申请方面的知识产权学习;鼓励、支持和选派博士生前往国外知名大学交流访学;3、提倡师兄师姐关心照顾师弟师妹,每年定期邀请毕业学生来校讲座,为在校学生成长搭建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开学伊始,将由团队老师及高年级师兄师姐对新生进行集中科研知识和技能培训;4、“以人为本”,“谋”字贯穿学生人生之路:为保研和考研学生谋规划、为在读学生谋学业、为毕业学生谋发展,从老师自我做起,营造大家庭环境,真正让我的学生感觉:无论何时何地,老师和师兄弟、师姐妹永远是你的坚强后盾;5、“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和“主动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始终是团队的培养理念,正是在这种理念影响和感召下,许多已经毕业的同学成为了所在单位的骨干,“张”显春秋!九、研究生招生和毕业情况:从2010年至2024.10,共招生研究生97人(含团队成员招生,68男,29女),其中博士研究生13人,硕士研究生84人,其中:

1、直博/硕博连读/申请考核13人,分别来自:

北京交通大学8人:(2025直),(2022),(2021直),(2021直),(2020直),(2019直),(2017),(2016硕博)

南京大学1人:(202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人:(2023)

西南交通大学2人:(2024),(2024)

西安邮电大学1人:(2024)

2、保研38人,分别来自:

北京交通大学18人:(2025)3人,(2024)4人,(2023)1人,(2022)2人,(2021)4人,(2019)2人,(2018)1人,(2017)1人;

大连海事大学3人:(2017)1人,(2016)1人,(2011)1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1人:(2011)1人;

北方工业大学1人:(2012)1人;

河北工业大学1人:(2015)1人;

太原理工大学3人:(2016)2人,(2015)1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人:(2016)2人;

哈尔滨工程大学1人:(2016)1人;

内蒙古农业大学1人:(2016)1人;

合肥工业大学1人:(2017)1人;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1人:(2017)1人;

北京工商大学1人:(2017)1人;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1人:(2018)1人;

山东科技大学1人:(2021)1人;

南京邮电大学1人:(2024)1人;

石河子大学1人:(2024)1人;3、考研40人,分别来自:

北京交通大学17人:(2022)2人,(2020)2人,(2019)3人,(2018)2人,(2015)2人,(2013)2人,(2012)2人,(2011)1人,(2010)1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1人:(2010)1人;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1人:(2010)1人;

北方工业大学1人:(2010)1人;

西南交通大学2人:(2020)1人,(2011)1人;

华北理工大学1人:(2011)1人;

燕山大学1人:(2012)1人;

华北科技学院1人:(2012)1人;

湖北工业大学1人:(2013)1人;

石家庄铁道大学2人:(2014)1人,(2013)1人;

河南理工大学1人:(2014)1人;

西安理工大学1人:(2018)1人;

河北工业大学1人:(2019)1人;

青海大学1人:(2020)1人;

东北电力大学1人:(2020)1人;

安徽工业大学1人:(2020)1人;

吉林大学1人:(2021)1人;

沈阳工业大学2人:(2023)1人,(2022)1人;

河南科技大学1人:(2023)1人;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1人:(2023)1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1人:(2024)1人;4、在职硕士/非全日制专业硕士6人,分别来自:

中北大学1人:(2013)1人;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1人:(2014)1人;

北京工业大学1人:(2015)1人;

北京交通大学2人:(2024)1人,(2022)1人;

华东交通大学1人:(2024)1人;

5、在读和就业情况(含在读工程博士/非全专硕 73人,京内30人,京外43人):

2010级(4人):江苏省泰兴市,南瑞集团系统保护实验室 南京,北京国网普瑞特高压,北京鹰诺科技有限公司

2011级(5人):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

2012级(5人):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浙江富驰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2013级(5人):AVL李斯特测试设备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国网湖北咸宁供电局

2014级(3人):北京华北兴业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

2015级(5人):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国家电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天津电气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6级(8人):北京林业大学,京投装备集团技术研究院,航天三院33所,北京中车长客二七轨道装备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民航机场建设集团规划设计总院,浙江大学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杭州,联合汽车电子 上海

2017级(6人):中国航天科工三院三十三所,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北京市电力公司顺义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北京检修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石家庄,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

2018级(5人):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经纬恒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东莞,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赣州供电分公司 赣州

2019级(7人):在读博士,国家电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东莞,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天津,国家电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洛阳供电公司 洛阳,昆明电力交易中心 昆明

2020级(7人):在读博士(1人),在读博士--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国家电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大兴公司 北京,杰华特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武汉,国家电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天长市供电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武汉

2021级(8人):在读博士(2人),在读硕士(1人),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北京(2人),国家电网天津市电力公司、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上海,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 唐山

2022级(9人):深圳市长龙铁路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南京,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北京,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南京,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上海,中核苏能核电有限公司  连云港

2023级(4人):中车浦镇阿尔斯通运输系统有限公司,在读硕士(3人)

2024级(12人):金鹰重型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南航珠海翔翼航空技术有限公司/南航飞行安全研究院,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在读硕士(8人),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

2025级(5人):在读博士(1人),在读硕士(4人)

十、研究生主要获奖、荣誉和在校期间职务:

1、2021级硕  张*  :北京市优秀毕业生、校优秀毕业生、校优秀共青团干部、校三好研究生、社会服务优秀个人、院研究生会主席(2022--2023年度)

2、2021级硕  尹**:荣获二O二三年“北京交通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

3、2020级硕  杨**:荣获二O二一年“北京交通大学联合培养基地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

4、2020级硕  许**:荣获二O二一年“北京交通大学联合培养基地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

5、2018级博  张*  :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CSC)公派资助(2021.6--2022.6),丹麦奥尔堡大学联培

6、2017级博  郝**: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CSC)公派资助(2019.12--2020.12),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联培

7、2017级硕  蓝**: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北京市优秀团员、校优秀干部、校三好研究生、院研究生会主席(2018--2019年度)

8、2017级硕  聂*  :北京市优秀毕业生

一、 SCI检索期刊论文(以发表时间先后为序):

(一)博士生SCI检索期刊论文

2025年:

2022年:

10、Shen Lu, Zhang Liwei *. Trajectory Following Control of Modern Configurable Multi-Articulated Urban Bus Based on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SUSTAINABILITY, 2022, vol. 14, Issue 24, pp:16619. ( DOI: 10.3390/su142416619, SCI检索:WOS: 000902959000001,JCR分区:Q2,中科院分区:An3,影响因子2021:0.65)

2020年:

9、Chao Zhang, Liwei Zhang*, Xianjin Huang*, Jinjing Yang, Lu Shen. Research on the Method of Suppressing the End Detent Force of Permanent Magnet Linear Synchronous Motor Based on Stepped Double Auxiliary Pole, IEEE ACCESS, 2020, vol. 8, Issue 1, pp:112539-112552. ( DOI: 10.1109/ACCESS.2020.3001995, SCI检索:WOS: 000546414500020,JCR分区:Q1,中科院分区:An3,影响因子2019:3.745)7、 Wenmei Hao, Liwei Zhang*, Sanmu Xiu*, Changqing Yang. Load Segment Tracking Control of IPT System Based on Power Efficiency Optimization, IEEE ACCESS, 2020, vol. 8, Issue 1, pp:7070-7080. ( DOI: 10.1109/ACCESS.2019.2961888, SCI检索:WOS: 000525422700026,JCR分区:Q1,中科院分区:An2,影响因子2018:4.098)

******************************************************************************************************************************************

2019年:

(二)硕士生SCI检索期刊论文

2025年:

2024年:

2020年:

8、 He Zhao, Liwei Zhang *, Jie Liu, Chao Zhang, Jiao Cai, Lu Shen, Design of a Low-Order FIR Filter for a High-Frequency Square-Wave Voltage Injection Method of the PMLSM Used in Maglev Train, Electronics, 2020, vol. 9, no. 5. (DOI:10.3390/electronics9050729, SCI检索:WOS:000549854600028,JCR分区:Q2,中科院分区:An3,影响因子2019:2.412)

2019年:

6、 Ying Zhou, Liwei Zhang*, Sanmu Xiu, Wenmei Hao. Design and analysis of platform shielding for wireless charging tram, IEEE ACCESS, 2019, vol. 7, pp: ( DOI: 10.1109/ACCESS.2019.2939197, SCI检索:WOS:,JCR分区:Q1,中科院分区:An2,影响因子2018:4.098)

2017年:

二、 EI检索期刊论文(以发表时间先后为序):[19]申璐,张立伟,张孟磊. 永磁电磁混合悬浮系统模糊双适应零功率控制.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2 ,60(1):1-11

三、 EI检索会议及其它论文(以发表时间先后为序):

四、 中文核心期刊论文(以发表时间先后为序):

2、《高速列车辅助供电系统》,张立伟 姜东杰 徐海大 编著,任刚 主审,“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项目---高速铁路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丛书动车组系列,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2024)。

1、《电动汽车电力电子技术应用》,国家新能源汽车“十三五”重点规划---电动汽车系列教材,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

4、发明专利:一种飞行器着陆器,专利号:ZL 2022 1 0106072.9,发明人:张立伟;张孟磊;申璐;王家鹏;吕尚阳

3、发明专利:飞行器磁悬浮着陆接收装置,专利号:ZL 2021 1 0253180.4,发明人:张立伟;张超;申璐;谢优秀;王舒瑾;张孟磊;王家鹏;宋家晨;吕尚阳

2、发明专利:低电磁力波动的永磁直线同步电机,专利号:ZL 202010038497.1,发明人:张超;张立伟;申璐

1、发明专利:飞行器磁悬浮助推与捕获装置,专利号:ZL 201910092883.6,发明人:张立伟;李颖华;刘曰峰;张悦;张超;赵贺;申璐

参与标准2部:

2、中车浦镇阿尔斯通运输系统有限公司,DB34T4252.2-2023《低运量导轨式胶轮系统施工及验收规程第2部分:导向轨式》地方标准,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布,第3/34起草人

1、中车浦镇阿尔斯通运输系统有限公司,TCCTAS 43-2022《储能式自动导向胶轮电车交通系统工程技术指南》团体标准,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颁布,第18/62起草人

获奖:

6、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名称:轨道交通列车旋转机械智能运维关键技术及应用,编号:PRO-EI-A-2024015-R04),2024年度

5、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名称:面向全自动运行的城市轨道交通站-车通信系统智能化关键技术,编号:PRO-EI-A-2023011-R05),2023年度

4、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名称:全自动运行胶轮路轨旅客捷运系统研究与产业化,编号:EI-A-2022017-R05),2022年度

3、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奖科技创新青年奖励(编号:YIA-2022041),2022年度

2、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专项奖(科技奖),2020年度

荣誉:

10、北京交通大学2024届优秀本科毕业生班主任,2024年度

9、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优秀人民陪审员,2023年度

8、北京交通大学年度招生工作招生宣传组组长三等奖,2023年度

7、北京交通大学年度招生工作招生宣传组三等奖,2023年度

6、第四届北京市大学生节能节水低碳减排深灰实践与科技竞赛优秀指导教师,2022年度

5、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学院年度考核优秀,2022年度

4、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学院年度考核优秀,2021年度

3、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学院“电气支柱”奖,2019年度

2、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学院教学基本功比赛,三等奖,2017年度

1、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优秀人民陪审员,2017年度

优秀班主任:

9、2024-2025第二学期   2201班校级优秀班主任,2101班院级优秀班主任

2301班校级优秀班主任

8、2024-2025第一学期   2301班校级优秀班主任,2201班院级优秀班主任

7、2023-2024第二学期   2001班校级优秀班主任,2101班院级优秀班主任

2301班校级优秀班主任,2201班院级优秀班主任

北京交通大学2024届优秀本科毕业生班主任

6、2023-2024第一学期   2001班校级优秀班主任,2101班院级优秀班主任

2301班校级优秀班主任,2201班院级优秀班主任

5、2022-2023第二学期   2001班校级优秀班主任,2201班院级优秀班主任

4、2022-2023第一学期   2201班校级优秀班主任,2001班院级优秀班主任

3、2021-2022第二学期   2101班校级优秀班主任,2001班院级优秀班主任

2、2021-2022第一学期   2001班院校优秀班主任,2101班院级优秀班主任

1、2020-2021第二学期   2001班院级优秀班主任

一. 学术会员:

电工技术学会高级会员(2021)、IEEE会员(2009)

二. 期刊编委: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版)、《电气技术》、《变频器世界》

三. 审稿专家:

《神华科技》、《北京交通大学学报(工学版)》、《电工技术学报》、《电力自动化设备》、《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IEEE Transactions on Transportation Electrification》等

四. 政府和机构专家:

8、中国技术市场协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  委员(2024)

7、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轨道装备技术专业委员会  副秘书长(2023)

6、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民航维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  委员(2023)

5、大连市轨道交通智能控制与智慧运行技术创新中心技术指导委员会  委员(2022)

4、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专家(2021)

3、国家能源集团投资专家咨询委员会  专家(2020)

2、唐山市政府  特聘专家(2020)

1、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评审专家(2014)

五. 其他: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人民陪审员(2015-2020、2020-2025)

THE END
0.深圳大学研究生招生网2025-03-042025年鹏城国家实验室-深圳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专 2025-03-03深圳大学2025年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研究生简章 2025-01-17深圳大学2025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 2025-01-17深圳大学博士研究生奖助体系(2025级) 2025-01-17深圳大学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jvzquC41{|4t|~3gfw4dp8
1.杨峰程小娟(2025年毕业,保送西南大学硕士) 覃艳灵(2025年毕业,考取广西师范大学硕士) 本课题组每年招收生物无机化学、生物与医药、化学生物学等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3-4名,博士研究生1-2名。欢迎有志者报考本课题组的研究生。同时也欢迎对本课题组研究方向感兴趣的本科生进组学习。jvzq<84yyy4dg7lzpw4ff~3ep1g1unuv0nuo
2.裴永臣Home2022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2项吉林省三等奖 2022年,第15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三等奖 2022年,博士研究生教育部学位论文送审,评价结果全A-瞿川 2022年,吉林大学优秀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吴继托 2022年,吉林大学本科校级优秀毕业论文-张斌 2022年,优秀毕业研究生-吴继托/袁怡 jvzquC41vggdjnwu0lrv0niw0et0OnhjOcziOxwg1gt0kwigz1:48951nkyu1rsfgz4ivv
3.武汉大学2024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五)本科与硕士研究生课程成绩单(须加盖出具单位的公章)。 (六)相关证明、说明材料。包括《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报考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考生提供)、《口腔类别医师资格证》(报考口腔医学博士专业学位考生提供);硕士学位论文(应届毕业硕士生毕业论文摘要、目录等);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及其他原创性研jvzquC41yf{0€mw0gjv0ls1kplp1:52:1957;3jvo
4.夏侯遐迩博士研究生 25级:于坷坷 硕士研究生 24级:陈高同、唐鹿、杨思玉 23级:徐银霜、陶丹、张硕林 22级:石洪睿、田丰华、翟悦 21级: 陈佳龙、刘婉琳、罗扬、李梦媚 20级: 吴一帆、王一凡、颜紫璇 19级: 吴芊凝、张震祺、刘玮纯、孙新红 创新训练项目(SRTP): jvzquC41ek|jn7xgw0kew7hp1463285;4;5d4B:67c95:>:81rghgB3jvo
5.国内保送研究生的三种模式比较硕士研究生本科保研本硕博士目前国内大学,双一流高校吧,理工科教师的标准配置是,40岁以下,985本科,博士毕业,海外留学背景。这里的留学背景不一定要海外博士,出国进行博士后研究也可以。 但是,国内是有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之分的,硕士研究生还分为学硕和专硕。 对于获得推荐免试资格即保送的优秀本科毕业生,我发现了三种模式,孰优孰劣,见仁见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IM8JWWZ:276:CEO:0jvsm
6.广西大学2022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广西大学2022年计划招收博士学位研究生400人左右(最终以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现公布的《广西大学2022年博士招生专业目录》所列专业招生计划数包含直博生、硕博连读、申请考核方式选拔录取人数,录取时根据生源情况适当调整。 欢迎广大考生报考! 一、培养目标 jvzquC41{lyd0p}w0gjv0ls1kplp1:5281712@3jvo
7.苏金亚/男Ph.D青年首席教授全体教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欢迎优秀的东南本科SRTP(学有余力,25级已满)、本科毕设(实验室保研者优先,25年已满)、硕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学校优先支持至善博士后)加入课题组。邮件:sucas@seu.edu.cn, 请附件简历并简述研究兴趣、职业规划等,有Top期刊、机器人/编程竞赛获奖者优先考虑. jvzquC41cwzpojykqp4tg~3gfw4dp8xl{45mk|y0jvs
8.江南大学2022年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我校2022年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招生的选拔方式包括:申请考核、硕博连读、本科直博三种方式,其中本科直博生的选拔在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中开展并已完成。学习方式均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制4年,本科直博生学制5年。 三、招生规模 各专业的招生名额根据博士点类型、导师数、重点学科与高水平科研平台、年科技活动量化积分jvzquC41{|4kkjsipct/gmz0ep5jpot1328:1<5630nuo
9.做起来!努力成长为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强烈家国情怀、扎实法学根底作为西政法学博士研究生,有义务有责任把法学理论研究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做好,在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坚决反对和抵制西方“宪政”、“三权鼎立”、“司法独立”等错误观点,更好地服务于法治中国建设,用实际行动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国际法学院jvzquC41pg}t0||wrn4ff~3ep1€iz€4h26;gf?92;g=5:97ch4;c;@9d22h1:=h0jvs
10.关于我校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第一次“申请各学院、学部、校区(以下简称“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专家组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按一定的录取差额比例择优选拔进入下一阶段考核的申请者。专家组审核评价的主要依据如下: (1)考生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学习经历与取得的成绩; (2)考生从事报考学科领域的工作经历、已取得的科研成果和发表的高水平学术文章等; jvzquC41{|h/jry0gf{/ew4424902A5;1e>93Af5447988ucigs/j}r
11.招生信息[本科]2023-07-09国科大发出2023年首封本科生录取通知书 更多 名师风采 俞鸿儒 陆埮 张玉奎 王育竹 更多 招生简章 [博士]2025-10-17中国科学院大学202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硕士]2025-10-09中国科学院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硕士]2025-09-17中国科学院大学2026年接收推荐免试生章程 jvzquC41cfsju|nqp0{dc|3ce0io1
12.郭学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八、研究生招生与青年人才招聘 欢迎来自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化学、材料科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医学、计算机科学、植物学等相关背景的优秀学生和青年学者加入。实验室也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尽早融入科研团队。 1. 研究生招生方向 博士研究生:环境科学与工程 jvzquC41|j~z0w|uwcl/gmz0ep5t|m|1mljx1<;5:2?/j}r
13.攀枝花学院官网基础医学院师生在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暨“一带一路”国际07/25 钒钛学院研究生学生党支部成立大会暨党员大会召开07/20 我校学子在第四届四川省大学生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中荣获佳绩07/18 米易县司法局与法学院召开项目推进会07/15 我校联合市妇联启动2025年“攀研·共富七彩童行”活动07/08 jvzquC41yy}/rƒmw0et0
14.哈尔滨医科大学乳腺科研究团队项目荣获全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 2025年11月05日 我校在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中荣获佳绩 更多 教育教学 更多 我校举办全国医科院校研究生院联盟2025年研究生论坛 基础医学专业学生赴俄罗斯西北国立医科大学参访研学结束11-05 我校在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药苑jvzquC41yy}/j{gow0kew7hp1
15.罗小敏中文主页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师个人主页系统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性别:男 毕业院校:武汉大学 学历:博士研究生 学位:工学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在职 所在单位: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学科:测绘工程 办公地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来城校区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联系方式:15927033908 Email:luoxiaomin@cug.edu.cnjvzquC41it€z0lzi0gjv0ls1nwuykjtokp5{jhHP1kteg3j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