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的直播中,张雪峰又提到了这事,看看他是怎么说的吧!
张雪峰力挺同等学力申硕,为啥?
张雪峰在直播里,反复强调,“同等学力申硕,是在职人员的‘刚需跳板’,但,千万别盲目跟风!”
他举过一个真实案例,某国企员工,工作8年卡在中级职称,花2年,读同等学力申硕,拿证后,直接跳过学历限制,评上高级职称,年薪,多了7万。
这种“投入产出比”,正是他力荐的核心原因。
从政策层面看,同等学力申硕,免试入学、全程网课、统考只考外语和学科综合两门(60分及格),对在职人员,太友好了。
尤其是医学、法学这类“越老越吃香”的行业,边工作,边拿证的模式,简直量身定制。
比如,三甲医院的主治医师,考同等学力申硕期间,不用脱产,周末听网课、值夜班时刷题库,2年后拿证,就能直接参与副主任医师竞聘。
单学位证,到底能派上啥用场?
在教师、公务员、医生,等体制内岗位,单学位证,能直接缩短晋升年限。
比如,中小学老师,评中级职称,本科学历,需5年教龄,有硕士学位证,只需3年;医院里,从主治医师,到副主任医师,硕士学位,是硬性加分项,没证的人,可能要多熬2-3年。
很多人,以为考博,必须双证,其实,只要有硕士学位证(不管在职还是全日制),就能申请。
张雪峰提到过一个学员,通过同等学力申硕,拿到学位后,成功考上985高校的全日制博士,毕业后,直接进了省级科研院所。
他别忘了,“读博,拼的是科研能力,学位证,只是敲门砖,同等学力申硕,完全够用!”
在互联网、金融等高薪行业,硕士学位,是晋升管理岗的“潜规则”。
某上市公司HR透露,“同等学力申硕的学位证,在简历筛选时,和全日制硕士一样有效,尤其技术岗,更看重项目经验,学历,只是门槛。
”有学员拿到证后,跳槽时,薪资从1.2万,涨到1.8万,涨幅50%。
目前,北京大学在职非全博士在招专业如下:资源与环境、机械、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生物与医药、学校课程与教学、教育领导与管理...
有的考生想报名哲学,目前来看还没有此专业。
关于报名人数多少,官网也未曾公开哪个专业报名人数最多。不过,从招生情况和行业热度来看,工程类专业中的电子信息、机械等专业,由于契合当下科技发展趋势和产业需求,通常受到较多关注,报名人数可能相对较多。另外,经济学、管理学相关专业,以及医学类专业,因就业前景广阔,一直是报考热门,报名人数可能会较多。
以下信息,你可以作为参考:
前沿工程博士专业学位项目(招生100人)
电子信息(0854)
招生院系:软件与微电子学院
方向: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大数据技术、软件安全等。
学费:24万元(4年)
特点:面向数字经济与工业信息化,侧重技术与管理融合,招生人数最多(23人)。
材料与化工(0856)
招生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方向:能源材料、纳米技术、半导体材料等。
学费:24万元
特点:聚焦“卡脖子”技术攻关,需具备重大科研项目经历。
机械(0855)
招生院系:工学院
方向:机器人、精密制造、工业设计等。
学费:24万元。
资源与环境(0857) & 生物与医药(0860)
新增专业,侧重环保工程与生物医药创新。
教育类博士
教育领导与管理
招生院系:教育学院
学费:15万元
要求:限学校/教育机构高层管理者,招生17人。
学校课程与教学
要求:需中小学教师资格证及教学成果4。
医学博士(DrPH)
公共卫生
新增方向:儿少妇幼健康、卫生政策管理等,招生11人。
这个需求,是好多在职党需要的,不过说真的,价格+双证+容易毕业的,确实少有,说真的,我也一直在找比较容易考的非全博士,类似于DBA这种,需要双证的,学费不超过30W,因为本人在职,希望难度不要太大,简单一些,目前整理了几所:
北京大学:公共管理、教育等领域设有非全博士;
清华大学:工程管理,项目采用模块化授课方式;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管理类博士,在职班历史最悠久;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博士,专业学位项目招生规模较大。
北京的学费普遍高于全日制,年均3-8万元不等,部分单位提供教育经费补助政策。院校奖学金名额有限,主要奖励优秀成果。
很多人,和我一样经常听到“在职博士”这个词,但又不清楚自己适合读哪种?今天《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制作的这张“一图秒懂”图,让你轻松了解四种在职博士的区别!~
第一种:非全日制博士(双证在职博士) :
与全日制博士学习形式相似,需要通过入学考试,被招生单位择优录取后才能参加课程学习。获证:学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程学习,后期考核成绩合格,完成论文答辩,可以获得在职博士学历及博士学位证书。难度与含金量:与全日制博士相当,证书的含金量高。~
第二种:同等学力申博(单证在职博士) :免试入学,只要符合意向院校的报名要求,即可提交申请资料报名,通过审核即可入学。获证:学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程学习,通过结业考试,可以获得课程结业证。如想获得博士学位证,需参加申硕考试并通过论文答辩。难度与含金量:面试入学,证书的含金量较高。
第三种:中外合作办学博士:
由国内外高校合作办学,结合两国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博士人才。获证:根据合作办学的具体规定和合作双方的协议,学员可以获得相应的国外学位证书或国内学校学历。难度与含金量:面试入学,证书的含金量较高。~
第四种:国际博士:
通常是指通过国际教育机构或海外高校进行的博士教育。获证:根据具体的国际教育机构或海外高校的规定,学员可以获得相应的国际博士学位证书。难度与含金量:免试入学,学位如果可以认证 ,含金量较高。
所以说,四种在职博士各有特点,适合不同需求和背景的人群。选择哪种方式,需要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来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