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甜是西北某大学的心内科应届毕业生,她已经在山东的家乡找到一份工作,心内科作为内科中的王牌,多少有过月入过万的期待。苦读8年,许多高中同学都已经结婚生子,攒钱买房,不知不觉间她已经成了大龄剩女。
可市立医院心内科医生这份工作,看起来体面,收入也不薄,真心说起来,虽然来的晚些,但确实是一份可以期待的幸福,不论是家里还是自己,是有些欣慰的。
最后,她突然明白,自己被骗了。她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和导师、学弟交流之后,得出一个结论——她进入的《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的杂志官网,是假的。
田甜的学弟是我的好友,也是我的学弟,得知这件事后,我用百度搜索了“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官方网站”,的确见到了许多极具迷惑性的网站。
比如——
学弟颇具经验的告诉我,这个网站的排版做得很好,比真网站还真。
“一查,铺天盖地的造假网站! 《临床药理学》你是有多难找。 一大早啥都没干净找投稿地址了。 关键还没找到,拜拜吧! 星期天还要加班,玩去了! 气死! ! ”
这明明是个事实,被生活磨练成了段子。
我用百度搜索中国临床药理学。得到的结果如下:
在这样的列表里获取真正的官网,确实充满难度,我把第一页第一条点进去,一直到第三页最后一条,30条百度搜索结果里,没有一条是杂志的官网。
反而充斥着各种伪装的虚假网站。
比如,示例一:
学弟告诉我,这样的网站唯一的弱点,就在于右侧的“在线客服”。
他把这个准则誉为打假第一招,只有心中有这根弦,就能规避大部分的错误。
同理,在开篇第一张图里,那个网站虽然没有破绽。
但当我们点开“投稿”之后,弹出的投稿界面,就会发现漏洞。
“如此简洁的投稿系统,应该能骗骗研一的学生。 相信我,以我多年以来的惨痛经验,以国内国外各派投稿系统之难用,不花3、4个小时,别想睡觉。 ”学弟用自信和自嘲的语气说着。
学弟发了2篇SCI,1篇北大核心,在班里算是突出的人——这是第二招。
把30条百度搜索出来的记录总结一下,有些类型的非官方网站出现频率比较高。
类型一:“世纪期刊”型
这样的网站还算好,也许是出于良心,也许是出于逃避责任,它在右上方标注“本网站非杂志官网”小字样。
类型二:“在线客服”型
这类杂志的破绽在于右侧的在线客服,笔者姑且归类于“在线客服”类
类型三:“简洁”型
这类期刊做得比真网站还真,特别是简洁有序明确的排版,反而是每一个真网站需要学习的。不过,当真网站也如此简洁的时候,真假再无从分辨了。
如果不想被骗,需要我们从打开界面到投稿,再到交版面费,都要保持戒心。如果你选择的期刊不是中华系列,实用医学杂志这样有些名气的期刊,就不会有百度认证的官网标识。往往很难在百度上找到真实的网址,就算有,也要在30条之后找。
我问,是不是从一开始,我们的角度就错了?
学弟非常肯定的地回答,是的,从一开始,就不该信百度。
我问学弟,田甜学姐后来怎么样了。
结局也还算不坏,一番努力之后,家乡的工作还是保住了,人事部同意她可以延后上交学位证,但是这半年没有绩效。
“她为什么不去告百度呢?”我问。
“哎呀,经历了这件事,学姐早就已经筋疲力竭了,充满了劫后余生的感觉。当然,首要事情是保住失而复得的工作,在住院部当一个好的住院医,好好管病人啦,哪有这么多精力、时间、金钱去打官司?就算告诉媒体,到时候也只会再次打乱来之不易的平静生活。理顺一次生活,要花多长时间和精力啊!?
至于失去了6000元版面费,她都没有尝试去要回。
“肯定要不回,就当交了智商税了。”田甜疲惫地说。
不可否认,田甜自身有很大的失误。
知乎上流传着一个段子:“这样的智商,基本可以告别学术界了。”
田甜的案例不是也不可能是个例,全网都充满着这种案例。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答:
虽然这个题主最后已经醒悟了,知道要去知网上查询投稿信箱。但其行为还是遭到了一众答主的吐槽。
如果百度不可信,可信的渠道有哪些呢?
田甜的学弟表示:当然是知网和万方,才是最可信的平台。
他以知网为例,一般流程是出版物检索——期刊主页——点击“投稿”图标。
就这样,我们几乎翻遍全网都没有找到的《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官方,终于露出了他的真身。
田甜的学弟最后说:“最近有个词叫微腐败,网民觉得应该被列入打击腐败的范畴。我觉得百度这种行为应该属于‘微作恶’,也应该列入‘打黑除恶’的范畴。”
知乎上的“那位题主”,一位已经毕业十年的医生,最担心的是数据资料和稿件内容的泄露,他在最后也根本忍不住cue了百度。
是啊,原来题主真的是已经离开学术界10年的人了。这样的临床大夫,我们能要求他们什么呢?
百度不可信。这是学术界、科研界的呐喊。
曾几何时,在互联网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打开的第一个网页就是百度。
就算是现在,笔者浏览器的首页仍然是百度。
我还记得小学时候,大人们把上网叫做“网上冲浪”。
百度就是我们冲浪的“帆船”。
从什么时候开始,百度从打开新世界的窗户变成了学术界和科研界人人嫌弃的窗蠹?
为什么本该是排在第一位的“官方网站”会被放在30条搜索记录之外?
而无数个山寨网站反而充斥在百度搜索结果的首页?
在“魏**事件”之后,其实百度也很努力。
同时,百度团队推出了认证制度,给认证后的网站加入“官网”标识。
百度以为自己已经做出了巨大的付出,可惜我却认为,这仅仅是个远远不够的开始。
我确实在逐渐流失道德的互联网环境中看到了百度公司的努力, 但这真的是杯水车薪。
以杂志官网来看,除了中华系列杂志、实用医学杂志、广东医学杂志等小有名气的杂志,百度会放上“官网”的标识和“置顶”的殊荣之外,罕有其他杂志能获得百度的主动认证。
要知道,就以北大核心医学类期刊来说,就有1798种之多。何况北大核心共有七编,医学不过是其中一编而已。百度要雇佣多少人,才能一一标记?
我看到了百度在这个大数据时代的努力,但我更看到了它在大数据时代的无力。
注:文中田甜为化名
⚪本文转载自募格学术(ID:mugexueshu);作者:风林火山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