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w读非全的第一批人找到工作了吗大厂公务员读博全日制硕士

4年前,我从复试考场走下来,心里失落落地,心想这才完了,全日制研究肯定没戏。只得好好考虑下调剂非全这个选项。

2018年,是非全日制改革招生的第二年,比如湖南大学,也是部分985院校首次招生的第一年,比如华科。

往前进一步,读个非全,意味着诸多不确定性,“找工作是否被认可”“能否继续读博深造”“学费高昂、没有奖学金和补助怎么办”。

往后退一步,实在是心有不甘,与理想院校就差那么一点点。选择调剂,有可能连211的门都摸不到,更别说985.

后来,抱着一颗“我党我国不欺我”“我爱我国”的想法,一头扎进了非全。

时隔4年,或许你想问,作为首批非全的我,后悔吗?找到工作了吗?

关于这个问题,我说了不算。我想用身边同学的案例来回答你。

作为首批非全的学生,肯定是吃了不少苦头。因为那会机制并不健全,所以导致我们入学的第一周无法进入图书馆正常自习。(不过现在的非全机制已经相当完善,这些小问题可以忽略不计)

现在回过头来看,针对不同人的实际情况,非全的培养要求应该有如下几种情况:

如果你是应届、无工作毕业生,读个非全约等于全日制,只不过是学费、住宿的差别,同等享受了目标院校的求学福利,优质师资、优美环境、名校光环;

如果你是在职的非应届生,读个非全,相当于选择了一种自我成长的机会。我们当时班上这类学生不少,大部分是已在电视台、报社、出版社、事业单位、公务员体制内工作,个别已是小领导。在他们毕业后,非全学历是受到了认可,加速了他们的升职加薪。

2019年,关于非全学历是否等同于全日制学历,网络上吵得沸沸扬扬,在春招秋招期几乎每周都会有个微博热搜词条。说实话,那会我们都很焦虑。选择985院校,就是想要一个明媚的未来,但彼时舆论都在说,你没戏了。

抱着忐忑的心,我们有的同学会在简历上注明非全,有的抱着侥幸心理去求职,只要HR不问我也不主动提。(不建议这样操作)

作为前两年毕业的非全学生,我们在招聘的时候,的确有受到一些歧视,比如连最基础的简历关也无法通过,有的企业公司会认为非全约等于没有。也有的同学,走到最后一关,本以为稳稳的offer,却被告知因不是全日制学历而被婉拒。

但,幸运的是多数人。就我所在的班级来看,成功入职大厂、媒体机构、事业单位、公务员体制,甚至是继续深造读博的,大有人在。

后不后悔,这个问题真的是因人而异。

有的同学抱着“不浪费学费”半玩笑的心态,几乎把新闻学院所有老师的课都听了个遍,每天泡图书馆,两年研究生啃下的书是本科的两倍,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专业活动,最终成功拿到大厂offer,年薪在20-25w。

有的硕士期间跟着硕导做研究,读硕期间发表了高质量论文,跟着导师参加各类学术会议,最终跟着导师继续求学深造,成功实现非全日制向全日制的转正。

也有的同学,过着和本科一样的生活,每天听听课,悠哉悠哉,没有论文产出没有竞赛成果,毕业时抱怨道,“这是个什么鬼非全,完全在浪费老子的青春和金钱”。

相同点

1.初试差别不大

非全日制硕士和全日制硕士一起参加统考,在初试流程、科目、国家线(复试线)、试卷内容、改卷标准上都是一样的。考同样的试卷,同样的阅卷标准,入学后也是同样的老师。

2.授课课程和教师基本一致

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的培养方案相同,坚持统一标准,保证同一质量,因此学习的课程和教师一般来说是一样的。这里要注意,毕业要求,非全与全日制没有一丝一毫地区别。这也是非全与原来在职研究生的重大区别。非全可不是一个能水的研究生文凭。

3.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非全和全日制自2017年后均有毕业证和学位证,并且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即非全和全日制一样都属于硕士学历。

不同点

1.报考条件

对非全日制硕士而言,有的院校的要求和全日制一样,有的则要求有工作经验,或者只限往届生报考。比如清华大学就有明确规定,要求报考者有一年以上的新闻传播相关工作经历。仅招收原单位定向生(在职培养),报考类别为定向就业。

2.专业选择

全日制硕士,全国硕士研究生各招生单位均有招生计划,专业选择较多,学硕专硕均可填报。非全日制则主要以专业硕士专业为主,根据各院校发布的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可知,新闻与传播专业的非全日制硕士均为专业硕士。

3.学费

全日制专硕的学费一般在8000~20000元左右,不同院校有所不同。非全日制的学费普遍高于全日制研究生,一般在几万元到十万余元不等。

4.奖励住宿

全日制硕士可申请各种形式的奖助学金,且学校提供宿舍。非全日制硕士,如果是单位委培的,可能会有部分奖学金或者由单位给予报销学费,如果是自费,则没有奖助学金,且一般没有宿舍。奖助学金完全是看院校,有的院校会有设置小额奖学金。

5.授位证书

虽然全日制和非全都有双证,即毕业证和学位证,但非全日制硕士的毕业证书中会明确表明“非全日制”,而学位证不会标注学习方式。

要不要去读非全?985的非全和双非的全日制怎么选?我无法给出一个绝对的答案,因为这个问题实际上取决于你到底想要什么。不如我来谈过去4年,我在985读研(非全)的收获吧。

1. 喜提名校研究生身份

必须承认,我的确有名校情节。成为985高校的一员,会让我更有动力成为最好的自己。一直都相信一个道理:没有一帆风顺的日常,人生起伏是正常,此时的伏,未必就是一辈子的低潮。不在低处自哀,不在高处轻飘。

2. 享受高水平师资和教学环境

在985读非全的确会比在双非全日制学校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更高的平台,你接触到的老师,很多都是学界或业界大牛,你可能会有更好的学习机会,在就业或者考博上可能凭借学校名气或资源能够有一定的优势,那么读958的非全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而我,当时选择985高校非全,主要是考虑到或许会有机会跟着名导读博,最后皇天不负苦心人,如愿以偿。

3. 收获优质校友资源

一些学校会在不同地区有校友会,非全研究生并未被排挤和歧视,而是被积极吸纳进校友会,参与校友活动。

当然,选择非全也需注意两点,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基本都是定向就业,毕业之后可能没有派遣证和报到证,也就是说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之后不是应届生,失去了应届生所拥有的优势。有些公务员或国企招聘可能更倾向于应届生。

不可否认的是,非全,的确更烧钱,几乎所有学校都不给非全硕士提供住宿、奖学金,两年下来最少的花费是12万。

根据研招网信息来看,2023年共计40所新传院校招生非全研究生,从各高校的报考要求可知,有的高校对于非全研究生有明确要求“定向就业”,也就是必须要求报考生有工作。但有的高校也用“原则上”一词表明要求的弹性和商量空间。

THE END
0.非全日制研究生好后悔为什么这么说并不是所以非全日制研究生都会觉得后悔,对部分考生来说因为本身工作压力就很大,考试的复习时间比较少,他们并没有那么多空闲的时间为自己的在职读研提供便利,所以他们不堪重负,学到一半无法坚持下去,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和耐心,所以感到后悔。 1说读非全日制研究生好后悔的原因是什么 jvzq<84o0igpujs0eqs0ijtmcq5969;;40nuou
1.考上硕士却成了找工作的绊脚石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职之痛非全日制(简称“非全”)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然而在今年就业季中,许多非全日制硕士毕业生却遭到了或明或暗的就业歧视。一些非全日制研究生表示,因为用人单位不了解“非全”,辛辛苦苦考上的硕士,反而成了求职的绊脚石。 jvzquC41o0jcy7hp1i{ppnn1u{yugv4424602@424166:=:294
2.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职遭遇:有人被取消录用,有人起诉维权2020年,改革后的首届三年制的非全日制研究生迎来毕业,“林扬们”走向社会,当发现就业招考、人才补贴、落户等将他们排除在外时,部分人选择“抱团取暖”,试图通过各类方式改变这一现状。 在社交平台微博上,拥有7万粉丝的教育博主@统招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从2018年开始科普非全日制研究生这一概念。账号运营者之一,同时也是jvzq<84uqeofv‚3rgqvmg7hqo0io1w6142831:5531i54A6:3/937>:74: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