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全日制研究生读了后悔还有必要读吗深度解析必看!硕士教育部

”含金量低,相当于本科生”

“混学位,有钱就能读”

“没用,招聘单位只看全日制”

又水又贵、难度大、用人单位不认可,一直以来,很多人心里似乎更加不认可非全日制。

21年初,全国人大代表提交了《保障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合法权利,加快落实各类就业政策》的建议,并表示:消除学历偏见,平等对待非全日制研究生。

教育部也一再发布文件并强调:招聘过程中,不得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作为限制性条件,增加非全日制的就业机会。

01

全日制和非全的区别

全日制,指的是参加全国统考的双证研究生。

非全日制,包含两类考生,一类是同等学力申硕的单证研究生,也就是以前的“在职研究生”,只有学位证;

另一类是参加全国统考的双证研究生,这类与全日制的学习流程是相同的:入学初试——入学复试——上课学习——结业考试——论文答辩——取证毕业。

关于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的区别,具体分为6点:

① 学习方式

全日制研究生是脱产学习,学习期间一直在学校面授学习,非全日制研究生则一般是周末的时候,去学校学习;

② 受众人群

全日制研究生主要面向的是应届本科毕业生,以及少量往届下决心考的在职人员,非全日制研究生则面向的是有工作经历的本科生,或者2年及以上工作经历的大专生(应届生也可考非全);

③ 专业选择

④ 录取比例

教育部发文强调: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

受国家政策的影响,2021年,有超过67%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超过77%的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实行了扩招,名校专业硕士的录取正在逐步向非全日制转变。

⑤ 学长学费

全日制学长约2年,非全日制学长约2.5-3年,全日制学费比非全日制一般便宜2-3万,以前大家普遍认为全日制才有奖学金,但近些年不少学校也为非全日制研究生设置了奖学金,最高可达36.8万。

其实,很多人对于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的最大两个问题:“哪个含金量高?”“那个通过率高?”

这里需要说明,学历与学位证书的"含金量"关键取决于两点,一是入学考试的难度,二是学校的地位及评估的培养质量。

从这两个标准看,两者区别不大。

至于通过率,就笔试而言,两者考试科目、分数线标准一样,难度不分上下;

面试或复试中,由于报考目的有很大的区别,审核标准或考核方式上会根据院校,略有调整;

招生名额上,基本上非全日制的招生名额多于全日制,尤其是MBA项目。

综合评估,非全日制的含金量跟全日制是一样的,但非全日制的通过率会更高些。

02

读非全必须考虑的三大问题

① 你适合读非全吗?

学习学制:边工作边学习,学制一般比全日制长半年到一年,周末或晚上进行学习

院校专业:想获取更多人脉资源的,建议选择MBA,并且双一流院校

学习费用:高于全日制,一般不提供住宿

如果你是个在职人士,综合以上这些因素,并且明确知道自己应该提升哪方面的知识,推荐报考非全日制。

② 非全日制的优势

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社会变化太快,离开一个行业2-3年,基本就会与行业脱轨。

选择非全日制的在职模式,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不会有脱轨的后患之忧。

③ 未来的发展趋势

对于考研党而言,扩招一直是大家非常关心的话题,毕竟名额多了,再怎么喊着竞争激烈,上岸也更容易一些。

从近些年数据看,报名人数在逐年递增,与此相对应的是硕士研究生扩招年均增幅达到6%。

就目前的政策和趋势看,2022年乃至2023年,研究生会继续大幅扩招。

03

研究生扩招持续

① 受疫情影响

去年因为疫情,就业形势严峻,教育部推行大规模扩招政策,而大家可以看到,目前疫情的影响还在持续,所以整体的趋势还是会扩招

② 扩招政策频繁

20年9月22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稳步扩大。

紧接着,9月30日,教育部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提出: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

从频繁的政策可看出,研究生改革是势在必行,扩招也是大的发展战略,而今年正逢改革,又是在特殊时期下,扩招力度不会小。

③ 2021年国家线降低

近两年的考研人数显著增多,2021年高分也明显增多,但大家会发现,2021国家线整体却降多升少,这就是为了让更多人过线,当然,这也是一个明显的趋势:有更多名额。

04

非全日制研究生规模扩大

① 提高非全日制的录取

纵观近年高校发布的招生章程,能明显发现名校专业硕士的录取正在逐步向非全日制转变。

② 明确非全日制的社会认可度

简单言之:文凭含金量同等;就业机会同等;落户机会同等。

也就是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享有同等法律地位与权利。

③ 提高专硕的比重

20年9月3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与教育部联合印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明确提出: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

根据以上这些政策解读,可以作出三方面的预测:

1)全国性扩招势必对国家线造成一定影响,往年国家线上下徘徊的考生更可能上线!尤其属于政策照顾范围人群。

2)扩招政策虽然发布为这两年,但由于考研人数逐年增加,接下来才是真正的红利期,早上岸早安心。

3) 研究生群体的扩大,势必造成本科学历的相应“贬值”,学历提升势在必行。

4)非全日制是专业硕士的未来发展趋势,趁着扩大招生的政策,早做准备,争取一次成功。

总之,无论我们考什么学历,上什么大学,大学的意义不仅仅去取决于毕业的一纸证书,更重要的是你读书期间收获的知识,积攒的阅历,提高的眼界。

THE END
0.非全日制研究生好后悔为什么这么说并不是所以非全日制研究生都会觉得后悔,对部分考生来说因为本身工作压力就很大,考试的复习时间比较少,他们并没有那么多空闲的时间为自己的在职读研提供便利,所以他们不堪重负,学到一半无法坚持下去,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和耐心,所以感到后悔。 1说读非全日制研究生好后悔的原因是什么 jvzq<84o0igpujs0eqs0ijtmcq5969;;40nuou
1.考上硕士却成了找工作的绊脚石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职之痛非全日制(简称“非全”)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然而在今年就业季中,许多非全日制硕士毕业生却遭到了或明或暗的就业歧视。一些非全日制研究生表示,因为用人单位不了解“非全”,辛辛苦苦考上的硕士,反而成了求职的绊脚石。 jvzquC41o0jcy7hp1i{ppnn1u{yugv4424602@424166:=:294
2.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职遭遇:有人被取消录用,有人起诉维权2020年,改革后的首届三年制的非全日制研究生迎来毕业,“林扬们”走向社会,当发现就业招考、人才补贴、落户等将他们排除在外时,部分人选择“抱团取暖”,试图通过各类方式改变这一现状。 在社交平台微博上,拥有7万粉丝的教育博主@统招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从2018年开始科普非全日制研究生这一概念。账号运营者之一,同时也是jvzq<84uqeofv‚3rgqvmg7hqo0io1w6142831:5531i54A6:3/937>:74: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