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台收到很多在职朋友的私信:"同等学力申硕考试是不是交钱就能过?""工作十年还能申请硕士学位吗?"作为帮助过300+在职考生成功上岸的老司机,今天必须掏心窝子跟大家唠唠这个考试的真实情况。话不多说:这确实是职场人拿硕士证的最佳捷径,但千万别被中介忽悠瘸了!
先划重点:同等学力申硕最大的优势就是"免联考入学",只要本科毕业满三年,交材料通过审核就能进校学习。但注意!这不等于"“抱过”",想要拿学位证必须通过两个硬门槛——校考和国考。去年我带的学员里,就有三位因为没搞懂这个区别,白白浪费了两年时间。
这里给大家列六个最常见的坑:
1. 误把课程结业证当学位证(重要程度⭐⭐⭐⭐⭐)
2. 不知道国考有五次考试机会(但超过期限要重读课程)
3. 英语考试选错试卷类型(分全国统考卷和高校自主命题)
4. 没注意院校题库更新(特别是管理学和法学专业)
5. 答辩前没查重(要求比全日制还严格)
6. 轻信"全程托管"承诺(今年已有多所高校清退违规学员)
备考方面建议做好三手准备:首先确认目标院校的考试大纲(很多学校官网可下载),其次组建学习小组(推荐用腾讯文档共享重点),说一千,道一万务必做近五年真题(每年重复率高达40%)。像去年考过的英语翻译题,今年在三个不同考场都出现了相似题型。
说到费用问题,给大家算笔明白账:全程费用=课程费(1.5-4万)+考试费(每科100)+论文指导费(0.8-1.5万)。特别注意!有些院校会收取"学位申请费",这笔钱在报名时一定要问清楚。
对了给在职备考的朋友三个忠告:①选周末线下课的务必考虑通勤时间 ②工作特别忙的建议选3年学制 ③跨专业报考的优先考虑本行业相关专业。记住,这个考试最难的从来不是题目本身,而是兼顾工作与学习的毅力。
同等学力申硕和在职研究生究竟哪个更适合我?
一、先搞懂两者的基本区别
1. 入学门槛不一样
同等学力申硕:不用考试就能入学,大专以上学历就能报名研修班。但想拿硕士学位证,必须满足本科毕业满3年且有学士学位。
在职研究生(非全日制):必须参加12月全国统考,和全日制考生用同一套试卷,过线后才能入学。专科生需毕业满2年,部分专业要求本科毕业。
2. 学习流程有差异
同等学力申硕:先上课后考试,修完学分才能参加5月申硕统考。
3. 拿证结果不同
同等学力申硕:结业证+硕士学位证(单证)
在职研究生:毕业证+硕士学位证(双证)
二、什么样的人适合选同等学力申硕?
1. 单纯需要硕士头衔的上班族
比如体制内评职称、教师涨工资、企业岗位晋升,很多单位只看硕士学位证。同等学力申硕不用脱产备考,特别适合工作忙但急需证书的人。
2. 跨专业学习者
有个朋友本科学机械,后来转行做HR,通过同等学力申硕读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从基础教起,还能先试听再报名,特别适合零基础转行。
3. 考试能力偏弱的大龄考生
不用参加入学考试,5月统考只考外语和专业课综合两门,还能保留单科成绩(一般4年有效)。45岁的张姐考了3次终于通过,她说:“要是考在职研,估计早放弃了。”
三、在职研究生更适合哪些人?
1. 需要研究生学历的行业
公务员遴选、国企竞聘、北上广落户,这些场合往往要求双证。有个学员考了某985的非全MPA,现在工资待遇和全日制硕士完全一样。
刚毕业3-5年的小王,每天下班复习3小时,坚持半年考上了非全计算机硕士。他说:“虽然累,但毕业证能让我跳槽时多要30%薪资。”
3. 想系统提升专业能力的人
在职研究生课程设置和全日制基本一致,适合想深度学习的人。比如法律硕士要修满20多门课,写3万字论文,确实能学到真东西。
四、掏心窝子的建议
2. 预算有限看同等学力:全程费用2-5万,比非全硕士(5-20万)便宜得多
4. 警惕虚假宣传:有些机构说同等学力申硕“抱过”,千万别信!国考监考比高考还严
五、“上岸人”的真实故事
32岁宝妈李姐:选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白天上班晚上带娃,周末看录播课,三年拿到证书评上高级教师
28岁程序员小刘:咬牙考非全计算机硕士,现在跳槽到互联网大厂,月薪涨了1.2万
40岁企业主管老赵:报了同等学力企业管理,结果英语考了4次没过,对了改考研修班结业证,照样用在了竞聘中
亲情提示大家:没有绝对的好坏,关键看你的现实情况。要是就想系统学知识,周末也有时间上课,选在职研究生;要是工作太忙又要快速拿证,同等学力申硕可能更实际。建议先列个清单,把需求按优先级排序,再对照两者的特点做决定。
目前,北京大学在职非全博士在招专业如下:资源与环境、机械、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生物与医药、学校课程与教学、教育领导与管理...
有的考生想报名哲学,目前来看还没有此专业。
关于报名人数多少,官网也未曾公开哪个专业报名人数最多。不过,从招生情况和行业热度来看,工程类专业中的电子信息、机械等专业,由于契合当下科技发展趋势和产业需求,通常受到较多关注,报名人数可能相对较多。另外,经济学、管理学相关专业,以及医学类专业,因就业前景广阔,一直是报考热门,报名人数可能会较多。
以下信息,你可以作为参考:
前沿工程博士专业学位项目(招生100人)
电子信息(0854)
招生院系:软件与微电子学院
方向: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大数据技术、软件安全等。
学费:24万元(4年)
特点:面向数字经济与工业信息化,侧重技术与管理融合,招生人数最多(23人)。
材料与化工(0856)
招生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方向:能源材料、纳米技术、半导体材料等。
学费:24万元
特点:聚焦“卡脖子”技术攻关,需具备重大科研项目经历。
机械(0855)
招生院系:工学院
方向:机器人、精密制造、工业设计等。
学费:24万元。
资源与环境(0857) & 生物与医药(0860)
新增专业,侧重环保工程与生物医药创新。
教育类博士
教育领导与管理
招生院系:教育学院
学费:15万元
要求:限学校/教育机构高层管理者,招生17人。
学校课程与教学
要求:需中小学教师资格证及教学成果4。
医学博士(DrPH)
公共卫生
新增方向:儿少妇幼健康、卫生政策管理等,招生11人。
这个需求,是好多在职党需要的,不过说真的,价格+双证+容易毕业的,确实少有,说真的,我也一直在找比较容易考的非全博士,类似于DBA这种,需要双证的,学费不超过30W,因为本人在职,希望难度不要太大,简单一些,目前整理了几所:
北京大学:公共管理、教育等领域设有非全博士;
清华大学:工程管理,项目采用模块化授课方式;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管理类博士,在职班历史最悠久;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博士,专业学位项目招生规模较大。
北京的学费普遍高于全日制,年均3-8万元不等,部分单位提供教育经费补助政策。院校奖学金名额有限,主要奖励优秀成果。
很多人,和我一样经常听到“在职博士”这个词,但又不清楚自己适合读哪种?今天《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制作的这张“一图秒懂”图,让你轻松了解四种在职博士的区别!~
第一种:非全日制博士(双证在职博士) :
与全日制博士学习形式相似,需要通过入学考试,被招生单位择优录取后才能参加课程学习。获证:学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程学习,后期考核成绩合格,完成论文答辩,可以获得在职博士学历及博士学位证书。难度与含金量:与全日制博士相当,证书的含金量高。~
第二种:同等学力申博(单证在职博士) :免试入学,只要符合意向院校的报名要求,即可提交申请资料报名,通过审核即可入学。获证:学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程学习,通过结业考试,可以获得课程结业证。如想获得博士学位证,需参加申硕考试并通过论文答辩。难度与含金量:面试入学,证书的含金量较高。
第三种:中外合作办学博士:
由国内外高校合作办学,结合两国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博士人才。获证:根据合作办学的具体规定和合作双方的协议,学员可以获得相应的国外学位证书或国内学校学历。难度与含金量:面试入学,证书的含金量较高。~
第四种:国际博士:
通常是指通过国际教育机构或海外高校进行的博士教育。获证:根据具体的国际教育机构或海外高校的规定,学员可以获得相应的国际博士学位证书。难度与含金量:免试入学,学位如果可以认证 ,含金量较高。
所以说,四种在职博士各有特点,适合不同需求和背景的人群。选择哪种方式,需要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来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