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法是对英语中各项语言规律的总结,也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新课标实施以后,小学英语教学也越来越强调对语法的讲解。但相对于应用型课程,语法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采取课程式讲解,一方面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较为复杂枯燥的应用语法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学生认知范畴。故本文着重谈谈小学英语语法教学在实践运用中的三种有效方法。
一、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课程单向灌输
一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尽管自身学科功底扎实,但在实际教学情况中未能充分考虑到小学学生的认知能力与理解能力,照本宣科地进行语法课程讲解,这样单方向的知识灌输应用在教学中,效果并不理想,反而会因知识点过于复杂,使学生对英语语法的学习产生抵触心理,打压其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2.过度强调语法,忽略英语实际应用
新课标实施以来,语法逐渐被列入英语教学日程。学习语法的目的是为了掌握英语在结构设置以及应用上的规律,从而帮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学习语法时,教师可以采用歌曲教学、游戏互动等双向参与型教学方式,避免学生因枯燥课程降低英语学习兴趣,也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主动使用英语对话,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向学生传授语法知识。
二、具体教学实践中三种有效方法
教学过程中,合适的教学方法往往会令知识传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7~12岁的小学生,他们对于知识的理解与认知能力尚处于发展阶段,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活泼好动、愿意尝试新鲜事物的天性,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完成语法学习。
1.情境教学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与知识点相关的人物、场景或将其串联成一个实例,并引导学生加入到情境中来,从而搭起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例如,教师可以借助教室内物件摆设帮助学生理解量词与单复数的使用。通过橡皮eraser(橡皮)、书桌desk(书桌)等单词,引入量词中a、an的选择,元音字母开头的单词使用an进行搭配,而辅音字母开头的单词选择a进行搭配。其次,教师可以充分借助多媒体技术进一步丰富课堂中的展示方式,将略显枯燥的单词语法融入到音频、影像、动画中,从而达到视觉听觉双向传播的效果。例如,在一段描述自然风景的视频中,学生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山水、房屋、动物的存在,溪流潺潺流动、小鸟在枝头啼叫,丰富多彩的影像与声音将学生引导入一个真实的英语情境中,能够使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逐渐转变为语法学习的参与者,有助于学生主动融入情景,提升注意力与积极性,并将学习知识与生活实际应用相结合。再次,教师也可以创设一个对话交流的情景,沟通是我们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创设一个问路情景,选择英语学习能力较强的几位同学分配角色并上前对话表演,在对话的过程中,表演者自身充分集中注意力,而台下的学生也会聚焦在这段对话活动中。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学习问路的不同表达方法,可以较为委婉地表达:excuse me,but 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he museum.(对不起,你能告诉我去博物馆的路吗?)也可以以疑问句的形式表达为: Is the museum far from here?(博物馆离这里远吗?)在回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带动学生了解不同情境下的指路方式,如告知问路者方向turn right(右转)或者turn left(左转)。
2. 任务驱动教学法
这一方法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技能。例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放映不同的图片,引导学生区分many(许多的)与much(很,非常;多)。可以在多媒体设备中展示工作者或时间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 many(许多的)要与可数名词相互搭配,在图片中应该选择工作者,表达为many of the workers(许多工人) 。相反, much(很,非常;多)应该与不可数名词搭配,在图片中应该选择much of time(大部分时间)作为搭配。这样的任务驱动型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表现欲,努力参与课堂学习。但这一方法在应用过程中应当注意设计不同难度的任务,分别应用于课堂进行中与即将结束时等不同阶段,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需要一定时间消化,在课堂开始不久,学生对于刚刚学习的知识,理解层面较为浅显,如果在此时安排难度较大的学习任务,极有可能打击学生自信心,形成挫败感。随着学生在课堂任务中对知识理解的不断深入,问题或任务难度也可以随之增加,避免学生因题目设置难度没有明显的起伏,而降低对知识点重视程度。这种由浅到深的任务设置,有利于一步步带动学生充分了解知识点,在探索任务中获取相应知识。
3. 叙事教学法
叙事教学法相较于教学与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质疑与反思的参与方式,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解析一段影像等方法向学生做出说明。例如,教师可以选取一则带有时间线的故事。在故事的讲解中自然地引入含有be动词的英语句子。对于过去发生的事情,在描述时采用was(be的过去式(第一人称及第三人称单数时用))、were(be的过去式),而现在发生的事情则采用am(用于第一人称单数)、is(用于第三人称单数现在时)或者是are(第二人称单数现在时及复数各人称的现在时)。除此之外,在故事中为什么会出现 yesterday(昨天)、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前天)等表达方式都有助于带动学生积极思考。
总之,小学英语语法教学是帮助学生夯实学习基础的重要手段。小学英语教师作为学生启蒙阶段的引导者,不仅要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为学生提供标准真实的语言模拟环境,同时也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法学习中来,令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语法对英语学习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