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原课题组)概况:
1,植物分类与进化研究:以豆科等具有重要经济、科研价值的类群为研究对象,收集世界范围内代表性谱系样品,开展全球豆科紫荆亚科专著性研究,并协助建设世界一流豆科专类园;在传统基因组系统发育分析基础上创新分析方法,解决豆目深层疑难系统发育关系;解释豆目等类群繁育系统和繁育性状的演化,重点关注雌雄异熟的进化和分子调控机理,二型花柱的形成与破损,豆科繁育系统与基因组的进化,以及豆科植物与传粉昆虫的协同进化。
2,海岛植物多样性与适应性进化研究:在前期海岛植被和海岛植物多样性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开展海岛植物系统发育多样性研究,并阐明海人树、橙花破布木、海岸桐、滨豇豆、海刀豆、蔓草虫豆等热带海岛优势物种的传粉和繁育性状发育、遗传多样性格局和适应性进化的机理。
3,发表SCI论文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件,主编专著3部,副主编专著3部,获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
研究方向成员:
涂铁要(研究员、博导);张奠湘 (研究员/课题组创始人/2024年1月荣休并被返聘);李世晋 (研究员、博导);赵中涛(副研究员、硕导);石苗苗(助理研究员);王向平(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原课题组)代表性论文:
Tu et al., 2024. Biphyly of the genus Wendlandia and establishment of a new tribe Clavistigmateae and a new genus Clavistigma of Rubiaceae from Asia. Biological Diversity. 2024:58-74.
Gu et al., 2024. Phylogeny and re-circumscription of Cheniella (Leguminosae: Cercidoideae) based on plastome data and morphology, with description of three new species. Taxon. 73(2): 475-502.
Li et al., 2024. Different mechanisms underlie similar species-area relationships in two tropical archipelagoes. Plant Diversity. 46: 238-246.
Zhao et al., 2023. Genomic evidence supports the genetic convergence of a supergene controlling the distyplous floral syndrome. New Phytologist. 237: 601-614.
Yuan et al., 2023. Diverse mating consequences of the evolutionary breakdown of the sexual polymorphism heterostyly. PNAS. 120: e2214492120.
Wang et al., 2004. A new self-pollination mechanism. Nature. 431:39-40.
Zhang et al., 1999. Corsiopsis chinensis gen. et sp. nov. (Corsiaceae): first record of the family in Asia. Systematic Botany. 24: 311-314.
2025年植物学/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科研岗招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长期有效):
要求(需同时满足):
1)诚实守信,具备较好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对植物分类与进化或植物性状发育或分子调控机理或基因组进化等领域的科学问题具有浓厚兴趣;
2)具有较强的观察力,能独立提出、分析和回答有关科学问题,能较好地跟踪和把握本领域前沿动态;
3)有博士后科研经历;
4)作为第一作者发表3篇或3篇以上SCI论文或1篇影响因子大于10的论文;
博士后招聘(长期有效) :
要求:
1)对科研有浓厚兴趣且立志从事科研事业;
2)符合以下任何一条 :
a)有植物学背景
b)有生物信息学背景
c)有分子生物学背景
3)结合本人特点,入站后从事豆科植物研究或其它跨学科研究。
博后待遇:年薪约31万/年。
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招生:
如果你对经典植物学研究/植物多样性及其进化有强烈兴趣,选择中科院的研究所就对了。由于中科院不直接培养本科生,导致很多考生不太了解中科院,实际上中科院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培养硕博士研究生的单位,并且一直是国内研究生规模最大的培养单位。考生考进中科院,在中科院各个研究所做研究,毕业时学位是“中国科学院大学”,而国科大本质上主要由中科院100多个研究所的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所组成的,当然也有一小部分本科生。
硕士研究生考试学硕专业课推荐“植物学”和“遗传学”;“生物与医药”专硕参考研究生处发布的考试信息;学硕和专硕的课题都是植物学相关的课题。欢迎对植物学研究有强烈兴趣的本科生报考。
#关于2026年课题组硕士研究生招生:本人及李世晋老师各有1个学术硕士招生名额,欢迎保送生和统考生报考!#
#关于2026年博士招生:涂铁要和李世晋有招生资格,名额待定#
推荐对植物感兴趣对童鞋使用生命网格(biogrid),自己采集、鉴定感兴趣的植物标本。
已指导学生
崔菲 硕士研究生 090706-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朱成杰 硕士研究生 071001-植物学
李盛春 博士研究生 071001-植物学
赖强 硕士研究生 071001-植物学
夏骞 硕士研究生 090706-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覃明 硕士研究生 071001-植物学
曾商春 硕士研究生 086000-生物与医药
古诗然 博士研究生 071001-植物学
黄贝芳 硕士研究生 085238-生物工程
黄慧雯 硕士研究生 086000-生物与医药
贾姗姗 硕士研究生 086000-生物与医药
彭霞 硕士研究生 071001-植物学
童马胤 硕士研究生 071001-植物学
孟芮帆 硕士研究生 086000-生物与医药
蒋凯文 硕士研究生 071001-植物学
现指导学生
邹钰洁 硕士研究生 086000-生物与医药
黄天一 硕士研究生 086000-生物与医药
韦辰兴 硕士研究生 086000-生物与医药
赖铁亮 硕士研究生 086000-生物与医药
陈烨琳 硕士研究生 071001-植物学
Biological Diversity
New Phytologist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Journal of Biogeography
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Taxon
Systematic Botany
Phytotaxa
Plant Diversity
Evolutionary Applications
Botan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