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中出现的所有当事学生,都使用了化名)
7月以来,一个似乎颇为“反常识”的事情,曾引发广泛讨论:“本升专”,也就是本科毕业的大学生到专科技校回炉,“逆向流动”。
一家名为“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学校,是本轮热议的源头之一。
当时,有网友发现了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的招生简章,其中多个专业明确写着只招收本科毕业生。
媒体介入报道后还发现,这家专科院校,从2022年开始,便尝试面向本科招生了。数年来,招生规模从2022年的30人攀升至2025年的135人。
社交平台上,还一度出现过一个词条:“本升专是什么梗”?
在“专科—本科—研究生”这条看似天经地义的学历晋升路径中,“本科生‘回炉’读专科”被视为难以理解的“逆行”。
虽说这种学历逆行不算普遍现象,但近年来,本科生“回炉”重新就读职业技术学校的案例已经屡见不鲜。
除了在2025年夏天引发热议的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山东青岛市技师学院、武汉铁路桥梁职业学院都曾专门为大学生开设回炉重造的课程,也都曾在当地小范围引发过热议。
虽然数次讨论中,舆论都将这一现象简化为“本升专”,但更准确地来说,这一现象的出现,本质并不是为了“专科文凭”,大多数本科生回炉“大专”“技校”,更明确的目的,是为了就业。也因此,有人将这种现象戏称为:“就业市场的迂回包抄”。
最近几年,本科生在求职过程中面临着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智联招聘2024年发布的《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学历门槛要求高的岗位,本科生不如硕博吃香;对实操要求高的岗位,本科生又没有大专生技能对口。
于是,在越来越紧张的就业压力下,回炉职校读一个有技术含量的专业,越来越成为许多人眼里转换赛道、寻找就业机会的新路径。
一位曾入学技校的本科生陈冽,在这个夏天接受《南风窗》采访时提到:2024年8月,他曾辞去工作,去上了一所技师学院的“大学生订单班”。宣传单上写着,学校毕业“包就业”,两年后(一年学习加一年实习)就能获得一份国企好工作。
陈冽的经历,揭开了本科生回炉技校的关键,也是上述这些技术学院之所以会受青睐的核心原因。
有着“包就业”承诺的大学生订单班,实际上是近些年“产教结合”呼声下的产物,是学校与企业合作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企业提前介入,根据自身需求定制课程,向对应的大专、技校“下订单”,学校定向为企业培养相应对口人才。在校企合作的理想状态下,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进入对应企业实习,等待转正。
在2025年夏天被舆论热议的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据说早在2020年,就已经和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订单培养合约。他们的招生宣传中,也有:“毕业即就业”“签约国企”等内容。
在“毕业即就业”的承诺之下,有不少本科毕业生,和陈冽一样选择“学历倒挂”,进入技校或者大专院校学习。
根据《2024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超过半数的毕业生认为,大学生“回炉”技校学习技能,将有助于就业。
然而,一切似乎也没那么简单。
陈冽回炉的大学生订单班,要学两年,但他在入学一年后退学了。从他个人的经验来看,“毕业即就业”的承诺并不如预期。
已从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专科学生赵景则表示,“我们学校的就业(数据)在河南省是非常(靠)前的,会有路局来校招,但绝对不是包分配、包就业的”。
今天这期节目,我们将去认识几位选择“回炉”技校的本科生,听听他们的实践故事,以及他们在迷茫的路口,做出选择后的失去和收获……
2025.0818《脱口秀“穷门”新任掌门,是如何长成的?》
2025.0815《这所小学,为受伤的孩子,留一个去处》
2025.0814《8岁男童夏令营不幸遇难,
类似研学游,还有那些坑?》
首播:周一到周五 Fm106.9、AM1008 南京新闻广播 19:00
复播:AM747、Fm94.9 包头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 次日14:00、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