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是孩子人生的重要阶段,青春期的孩子身心都面临着很多变化,这时候家长的角色也在逐渐转变。从过去的教育者、培养者、管理者,家长应该转变为孩子的引导者、陪伴者、同行者,让孩子从依赖走向独立,逐渐成长为独立、自信、负责任的个体。
与孩子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这个关键时期。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可以让家长更好地指导他们、支持他们,帮助他们建立自我认同和意义建构。成为孩子成长的助力。
一、高中生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1.虽然有了独立意识,但又有较强的依赖性。
2.会出现莫名的忧郁烦恼,但倾诉对象不仅仅是家长和老师,更多是寻求同学、QQ等途径。(家长与孩子交流要有载体,利用报刊杂志、社会生活事件、日常生活等进行教育,抓住教育的时机,而非讲大道理或泛泛而谈。)
3.有时会出现逆反心理或爱钻牛角尖,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听不进他人的意见。遇到冲突事件情绪容易波动,不够冷静。遇到打击容易沮丧,无法自信。
4.喜欢交朋友,更在乎朋友的评价,对异性产生好奇,甚至好感,渴望得到他人的欣赏。并对父母过度的打听表示回避。
5.对自我有更多的想法,对未来有更强烈的期盼,理想与现实会有冲突,产生“眼高手低”的现象,虽然有目标,但无法很好地坚持,容易受外界的诱惑。
6.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产生变化。孩子和父母不再像以前那么融洽了,顶撞父母的事逐渐多了起来。孩子成人感的产生会导致孩子对父母的离心力增强,他们要求在处理事情时处于与父母同等的地位,要求有更大的生活空间,按照自己的意见行事。
父母亲担任的角色变化:
小学阶段和初中前期:教育者、培养者、管理者(依赖)
初中后期和高中阶段:引导者、陪伴者、同行者(独立)
二、家长话风怎么变?
在与孩子沟通时,家长应该采取尊重、理解和倾听的态度,不要总是围绕学习,而是以更深层次或开拓性的话题进行交流。话题内容可以涵盖学校生活、轻松的休闲话题、时事新闻、人生故事等,吸引孩子的兴趣,拓展他们的视野。
“文化反哺”的概念
面对社会的急剧变迁,亲子两代的适应能力不同,对新事物的理解和吸收快慢不同,在亲代丧失教化的绝对权力的同时,子代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反哺能力”。
我们社会中原本的教化者和被教化者的关系倒了个个儿,上一代不再是绝对权威,而下一代的吸收能力与创新能力,让上一代受到了影响,并在潜移默化中会向下一代学习。
学校生活类话题:同学交往、学校生活等;
轻松类话题:体育、娱乐、休闲生活等;
时政类话题:时事新闻(国际国内)、焦点事件等;
三观类话题:道德事件、人生故事等;
未来成长类话题:社会职业分工、前沿行业等;
要求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不仅是教育者和引导者,更应成为孩子的学习伙伴和知识分享者。父母与孩子一起探索新知识,共同学习新事物,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建立更亲密的关系。通过共同学习,家长能够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兴趣和优势,并根据孩子的需求提供更充足的精神养料。
交流理念的转变
在与孩子的交流中,尊重、理解和倾听是至关重要的。家长应该摒弃传统的命令式教育方式,而是尝试理解孩子的感受和想法,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和空间表达自己。尊重孩子的个性和独立思考,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交流中,家长也应该展现自己的真诚和包容,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
艺术化的沟通方式
有效的沟通需要一种艺术性,家长可以巧妙地运用语言和表达方式,创造轻松愉快的氛围。避免过于严肃或刻板的态度,而是采用幽默、故事、比喻等方式,让交流更加生动有趣。同时,家长还应该关注自己的情绪和语气,以平和友善的态度与孩子交流,避免情绪化的争吵或批评。
掌握沟通的气氛
沟通的氛围对于交流的效果至关重要。家长应该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场合与孩子进行交流,避免在冲突或紧张的情况下进行沟通。在交流中,家长应该注重倾听孩子的意见,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表达自己的想法。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家庭讨论,尊重他们的意见,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说在最后,沟通小技巧:
1、三不原则:不上纲上线、不损伤自尊、不翻旧账。
2、“金字塔”模型:家长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到行为层面,而鼓励孩子的时候,尽可能到自尊层面。
3、“三明治”法则:先肯定孩子,然后把孩子做错的,或者做得不理想的,跟孩子进行交流。最后的落脚点要给孩子以期望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