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清华大学纪录片导演张琳

“看完这部纪录片才发现,原来我曾经也和他们一样对世界充满热忱过、抗争过、思考过。我希望自己可以偶尔不功利一些,偶尔保持着赤诚与梦想。”这是一位观众看完纪录片《真实生长》后在豆瓣评论区发出的感叹。

作为腾讯视频纪录片在2022年推出的首部“人间真实”系列作品,由腾讯视频、西米视觉、环球瑞都联合出品的《真实生长》历时十年,以长线跟踪的拍摄手法记录了三位95后少年真实生动的成长历程,努力探寻驱动他们人生前进的力量,发现青春的更多可能性。

这部以平凡小人物为切口,聚焦高中校园成长的青春纪实片,还通过颗粒化的表达和对个体生命发展的关注,获得了第十八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中国故事”优秀系列纪录片等多个奖项。在《真实生长》热播之际,影视产业观察与导演张琳展开了一次对话,深入探讨了影片的核心表达、背后的创作过程,以及作品所要传递出的意义与价值。

成长的内核

你还记得十年前的自己在经历着什么吗?

有的人或许刚刚找到工作步入社会,有的人则已经组建家庭、为人父母,但一定还有不少人像《真实生长》中的三位主人公一样,一边享受着高中生活的多彩与美好,同时也历经着成长的阵痛与迷茫。

影片将镜头对准北京十一学校的三位95后少年周子其、李文婷和陈楚乔,跟踪记录了三个人丰富有趣的高中校园生活,见证了他们的成长蜕变,以及以他们为代表的一代人,对推动他们抉择,改变他们人生方向之力的探索。“我们所讲的是三个孩子寻找内驱力的故事,这也是目前这四集成片最核心的表达。”张琳总结道。

然而这部作品最初其实将名字定为了《教育突围》,是以教育改革为主题的类型。作为国家示范性高中,北京十一学校从2012年开始率先推行由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的改革,主创团队也希望对这场不一样的改革进行描摹和呈现,但是2016年的第一版成片却并不令人满意。

“后来我们发现其实是表达出了问题。如果在那个时间段去描绘这场改革,观众最后肯定会对成功与否产生疑问,但是没有人能在那时候下决断,即使是现在也不能,”张琳解释道,“而且当时改革中的走班制、导师制等内容别说十年,过个三五年就已经不新鲜了,因此我们才选择改变内容方向。”

随着对人物和故事理解的加深,《真实生长》最终还是回归于人本身,落脚到三个少年的成长变化和心路历程,着重展现人物的发展弧光。这些孩子在学校里经历了什么?教育给他们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他们的迷茫、纠结,对自我的思考,以及他们如何度过自己的人生,这些才是这部纪录片更希望关注和探讨的。

虽然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了更新,但片中的三位主人公却是主创一直以来的坚定选择。而且与其说是《真实生长》选择了他们,不如说是他们选择了这部作品。“我觉得挑选对象本身也是一种缘分,这几个孩子其实是自己'跳’进我们镜头中的,让我们觉得这么好的人物,这么好的故事,如果不拍就实在太可惜了。”

周子其在片中对老师“趋乐避苦是人性,您对这点怎么看”的发问,就是摄像机捕捉到他的第一个镜头;在采访画面中看起来文静腼腆的李文婷,当初拿着色彩鲜艳的行李箱站在人群中也异常亮眼;还有文艺女生陈楚乔的思维与谈吐,更是个性十足,令人震惊和赞叹。

更重要的是,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张琳曾经也跟三位主角一样是父母和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乖孩子,这种情感上的连接催生出她更多的共鸣感和表达欲。张琳表示,有不少人对作品的主角和主题抱有质疑,类似“为什么不拍处在社会底层的孩子?”“好孩子的故事有什么值得被讨论的?”等疑问不在少数,但是好孩子难道就不需要被关注吗?

“很多好孩子其实也并不开心,学霸也有非常大的压力和困惑,我们应该看到他们所承受的痛苦以及他们最具人性的一面,思考我们应该为、可以为这些孩子做些什么?这才是我真正想去讲述的故事。”张琳认真地答道。

缝隙里的花

开拍十载,跟踪多年,在如此长时间的创作和打磨中,《真实生长》克服了重重障碍与阻力,才呈现出如今的模样。

2017年称得上是整个团队最困难的一年。那时候项目已经启动五年之久,相关创作人员也换了好几批,在长期的各种消耗之下,《真实生长》迎来了资金枯竭的艰难局面。张琳回忆道,“当时我们的钱都花完了,团队也几乎解散,只剩下我和出品人。那时候我们完全是以最低的代价在坚持拍摄,基本都是依靠自己的人情,求各位摄影老师来帮忙。”

意识到单靠他们几个人无法将项目继续推进下去,张琳便开始积极寻找外部力量。2018年,张琳带着《真实生长》参加了包括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在内的多个提案大会,不但获得了行业和许多专业老师的肯定和认可,也随之得到了腾讯视频纪录片平台的关注和支持,使这部作品能够顺利的向前迈进。

导演张琳

“这个本质上不属于任何常规渠道的纪录片项目,在越来越多人的帮助下像滚雪球一样越变越大,”张琳感到无比的庆幸,“所以不止片中的三位主人公在真实生长,这个项目本身也在不断地生长。”

除了严重的资金问题,影片在内容和制作上也面临着不少挑战。由于跟拍时间较长,后期统计的素材量将近1000个小时,巨大的工作量使后期的素材挑选和查找变得愈发困难。张琳透露,团队特意为此组建了一个五六人左右的小组,将所有素材信息统计到excel表格中,其中包括每个镜头的场景内容,甚至画面中人物说的每一句话都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在表格当中,扎实的素材整合为后面的剪辑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内容创作者来说,没有灵感和思路更是创作道路上的一大障碍。在创作的后半程,张琳一度遇到了瓶颈,暂停了手上的所有工作。当时剪辑部分已经启动,影片的上线日期也基本确定,但她依然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表达什么。

好在上帝为她打开了另一扇窗。在一切停滞不前之际,突然有一段旋律从天而降闯入张琳的脑海中,于是她试着给这段音乐填词,并最终诞生了《真实生长》的片头曲《流光》。也正是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她理清了自己的思路,重新找到了影片的发展方向。

《真实生长》宛如一朵盛开在缝隙中的花,于艰难环境中历经风吹雨打,却依然努力的生长和绽放。作为入行以来创作最困难却也获益最多的一个项目,张琳无悔于自己的付出与坚守。“八年前我身为一个刚刚参加工作、认识也存在局限的年轻人,通过参加提案大会,跟更多业界的老师交流,一路修正自己的表达,找到真正想要坚持的方向,这是这部作品带给我最大的成长和收获。”

时光的印迹

长久以来,成长和教育是社会生活中永不过时的话题,以青春和成长为主题的纪录片自然也不在少数。无论是记录孩子们从童年到青少年生理变化与精神成长的《零零后》,还是聚焦高三学生日常生活的《高三》,都以真实的描摹和深度的思考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这一题材的作品往往能够使人代入其中,产生极强的连接感和共鸣感。

在《真实生长》中,不乏各种令人捧腹的言论和举动。历史老师李亮幽默地调侃自己“年龄太大,头发太少”,还吐槽周子其更看重地理是“厚此薄彼”;当学生说自己把地理作业锁在柜子里的时候,地理老师则出其不意地回答“我再送你一本”;“直男”周子其一边用写论文的逻辑写情书,一边还质疑为什么自己没有女朋友。

这些场景画面勾起了许多观众校园时期的欢乐记忆,“我高中的时候也有个这样的朋友”“仿佛在片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等评论层出不穷。张琳也感到非常惊喜,“大家发的弹幕非常有趣,脑洞特别大。而且在那些弹幕中能够看到我们放出来的这些片段跟每个观众的连接点,这个才是最宝贵的。”

每个人的青葱岁月中都有欢笑,也有那些或叛逆或张扬的时刻。周子其私自发表了《还“自主”以自主》的帖子,质疑学校对社团建设和学生成长造成的影响;陈楚乔为了微电影的拍摄,多方奔波向老师和校长寻求资金帮助;连看起来腼腆内敛的李文婷也开始大方尝试跳女团舞。

“我相信生活中很多人都是他们三个的综合体,可能我日常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状态,但在某一时刻我的自信、张扬,跟周子其或者楚乔是一样的。这种状态的变化也能够让观众像照镜子一样去投射自身,当时遇到这些情况我是怎么做的?我现在是不是还保有这些孩子们身上的某些品质?同时也推动我们去思考该给今后的孩子们创造什么样的教育环境和氛围?让他们变成什么样的人?这是我们想要引发的讨论。”

而作为长线跟踪式的纪录片,《真实生长》中流露的时间痕迹与价值也让这部作品散发出更加迷人的味道。跟随影片“穿越”回十年前,那个时代大家没有微信,点外卖要当场付现金,拍摄器材上还有前数码时代的横条......

这些具有“年代感”的事物和场景让人们更真切地感受到时间的流淌和时代的发展变迁。“对于很多长线跟踪纪录片来说,它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记录下人和社会的珍贵变化,当我们已经淡忘那是怎样一个时代,淡忘当时自己在做什么时,这些影像会再次唤醒我们。”

值得一提的是,观众翘首以盼的“续集”也已经在规划当中。张琳表示,未来也许会继续做系列纪录片,也许会以纪录电影或短片的新形式再次出现。但无论如何,《真实生长》都会一直生长下去。

THE END
0.【纪录片】创新之路第四集《大学使命》(上)1年前 599观看切换选集 【纪录片】创新之路 纪录片 / 社会 共16集2万人观看jvzquC41yy}/3?80eqs0qyjpeq{sun4fgvgjn8{kfgu.TQP:IFGHX6LJM:MEF9=
1.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教职工观看《高压政治腐败》纪录片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纪学习教育相关要求,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及抵腐定力。5月21日下午,学院组织全体教职工党员观看了《高压惩治腐败》纪录片。 此次观看的纪录片以真实案例为基础,通过生动的画面和详实的资料,展示了反腐败斗争的严峻形势和取得的显著成果。纪录片深刻剖析了腐败现象的根源和危害,jvzquC41ocxyk|r0n|{gg7jfw0io1rshq171;:4668=/j}r
2.我院组织学生观看《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专题纪录片》我院组织学生观看《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专题纪录片》为积极引导大学生了解创业知识,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树立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3月2日晚,我院大一部分学生100余人在DE101观看了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专题纪录片。该纪录片以创新精神为核心,以jvzquC41yy}/nry0gf{/ew4jjz0kwkq1363989:3;4ivv
3.学院各研究生党支部组织收看《为了和平》纪录片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70周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大力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我院各研究生党支部积极响应上级党组织号召,纷纷组织党员观看《为了和平》纪录片,重温jvzquC41|{nk0qcw0kew7hp1ktgq86329589:;0jvs
4.清明一堂课|湖南师范大学组织全校师生收看微纪录片《陈昌》4月5日上午,湖南师范大学组织全校师生收看了《中国共产党早期“思政育人”先驱——陈昌》微纪录片第一集《举旗播火》,学生工作部通过组织部分学生集中线下收看,并利用湖南师范大学星网视频号同步转播视频至各学院班级群,各学院同学踊跃参与,在宿舍、教学楼、家中认真观看学习。该影片播出后在全校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大jvzquC41ctzjeuj0zwkyk7hp1cxuklqgu1oofn}0jvsmAjwvakj>8<<588=47?=548988<=(kvknari?85=48?<578>44?8985>
5.《大国崛起》纪录片观后感(通用19篇)《大国崛起》纪录片观后感(通用19篇) 当我们观看最新的高水平影片时,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观后感就是把我们观看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写下来的文章。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国崛起》纪录片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国崛起》纪录片观后感 1 jvzq<84yyy4vpsx0eqs0iql182=62>:0jvsm
6.《危险关系:教授和女大学生》伦理全集高清在线观看8、手机端软件app怎么免费看纪录片《危险关系:教授和女大学生》 秋秋影视网友:您可以用手机打开百度APP在搜索框里输入:危险关系:教授和女大学生手机在线观看免费,就可以找到免费正版播放资源了。手机免费看危险关系:教授和女大学生网址:https://www.wgbcyj.com/cover/132882.html,这个网站免费无广告。 9、哪个软件jvzquC41yy}/ypge{l4dqv4eqxks1:84::8/j}rn
7.《19岁大学生免费观看电视剧在线看》720P短剧风驰云在线播放『19岁大学生免费观看电视剧在线看』美国剧简介:都说不上来那些是些什么动物 19岁大学生免,麻帆费观看电视剧没有亲眼见过 ,至于更大的生物,倒是在玩家上传的游戏截图和游戏视频中看到过不少,一些在线看比较眼熟的也只是跟地球上的物种有点相似而已 ,平常这些虫子都均. jvzq<84yyy4kjqv/uenpqu3eqo5eqwlocp5xcwlwnqthuqjp1
8.金融学院举行纪录片《一起走过的日子》发布会校新闻网讯(金融学院供稿)2021年11月26日下午,记录原中国金融学院早期艰苦创业历史的访谈纪录片《一起走过的日子》发布式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学楼506会议室举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党委书记齐天翔、院长邹亚生、培训中心主任刘莹,原中国金融学院副院长刘亚、教师代表任彦祥和刘福泉,原中国金融学院1987级校友傅强等20jvzquC41pg}t0~ndg0kew7hp1zw828nphq522>8147<60qy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