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华语片下映事件,我们咨询了四位纪录片导演!一部电影下映制片人制片方动画电影华语片犴达罕纪录片顾桃

前阵子,张婉婷导演《给十九岁的我》受到了参与拍摄的学生们控诉,称影片涉及未说明真实意图的拍摄、偷拍、触犯隐私、未经同意公映等问题。

该片在舆论声和学生的控诉声中被迫下映,后续又退出了金像奖最佳影片角逐。

基于此,再一次,关于纪录片伦理与规范的问题进入大家的视野:

周浩

纪录片导演

代表作《龙哥》《高三》《孤注》

周兵

纪录片导演

代表作《记忆》系列、《故宫》

任长箴

纪录片导演

代表作《生活万岁》《舌尖上的中国1》

纪录片导演,画家

代表作《敖鲁古雅·敖鲁古雅》《犴达罕》

《给十九岁的我》纪录片预告

寻找,偶然or挑战?

POST WAVE FILM

通常情况下,是如何找到被拍摄者的?如被拍摄者不同意接受拍摄,会怎么做?

周兵:我的大部分工作(纪录片制作)是命题作文,找事件的核心的人物。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拍摄对象的认同和授权是非常重要的。过去 20 年前,可能(大家)没有那么强的版权意识,基本上是靠沟通。

导演、摄影和被拍摄对象经过多次的沟通,获得他的信任,甚至成为朋友,才能进行拍摄制作,我们叫“贴近式的拍摄”。这种拍摄其实有一个技巧,要试图获得拍摄者的信任和开放,他的生活和工作的很多细节才能给你。

周浩:如果遇到感兴趣的,我会第一时间问别人可不可以,可以的话我就拿着机子开始拍了,如果对方不同意我是绝对不会拍的。即便第一时间用个什么样的伎俩把别人给稳住了,后来的成本也是很高的。

《高三》(2005)

顾桃:我最早开始做纪录片的时候,也是有一种触动,遇见了森林里生活的一个部落,几户人家,他们当时是面临着生态移民政策。人要下山,鹿也要下山。其实我父亲80年代就用图片和文字在记录鄂温克族和鄂伦春族人的生活,他有这种前瞻性。二十年后,他们即将走出森林,告别森林的狩猎文化,当时是觉得有一种冲动,然后就和他们一起生活,开始拍摄。不接受拍摄的情况是有的,太勉强的,我就算了,拍也拍不成。

但有些可以靠时间,我记得当时我想拍酋长的儿子何协,他每天在喝酒,完了干活也好。他身上挺有劲的,好像在继承一种酋长的领袖的风范。但是我拍他的时候,他说你别老拿那玩意对着我。我说你要是不愿意让我拍摄,你就眨眨眼睛。我发现他眨眼睛我就把机器放下了,然后过了一段时间我再拍,他好像是一个慢慢接受的过程。所以主要是时间,很多东西会在时间里消解了。

拍摄之后......

POST WAVE FILM

拍摄结束之后,和被拍摄者形成了怎样的关系?现今是否还有联络?

周浩:我觉得联络还是蛮多的。我联络最多的是龙哥,他迄今为止还在跟我联系,因为我是唯一能够给在监狱里的他钱的。他前段时间还专门告诉我说,如果监狱里面有人问我,就说我是他妹夫。他还有三年要出狱了,在给自己努力减刑。

《龙哥》(2007)

顾桃:我和他们一直有联系,今年夏天我准备再上一次山。我还想带上我孩子,他 8 岁了,我想让他去森林,去跟雨果他们一起生活,一起去找路,我觉得这种关系要延续下去。前阵子我叫雨果把我的书带给维加,维加看了马上跑到山顶有信号的地方打电话给我说:“一定要坚持写日记!日记是人类最好的小说!”我挺感动的。

任长箴:我和大多数拍摄对象都没有联络了,我不是那种特别擅长和人(很亲近)的人。

对于张婉婷导演《给十九岁的我》下映事件,您如何看待?(某位被拍摄者中途退出,先前拍的素材是否可以使用?上映或者不上映,对被拍摄者的权益来说是否有区别?是否需要重新签署商业合同?如果有被拍摄者去世或者入狱等特殊情况,该如何处理?因为类似事件导致影片无法上映和传播,你怎么看?)

任长箴:其实这个片子(《给十九岁的我》)题材特别关乎个体生命,而这个事件更多地是个伦理问题。电视台的那种片子基本都不存在这个问题。张婉婷这种片子,他要用人物真实的生命历程来讲述个体的故事,这个是容易出问题的。用我的话说,这是关于人的故事,而不是关于人设的事。

我们看到大量的专题片都是拍的人设。人设呈现的是正面的,说的出来的都是好东西,但是关乎人的东西是复杂多面的。但是,人看到自己糟糕的一面的时候,大多是无法接受的。

另外,这片子播完了以后,人家还要继续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而这个片子,时间跨度这么长,又是一个人生命中最集中发生很多大事和变化的时候,他可能从无知变得有知,从懵懂到成熟……所以他肯定会在意。

周兵:如果拍摄对象中途退出,则他之前的素材是不能使用的。有些时候,界定(这些)很复杂,片子收入的归入在哪,公益或者商业?就算是商业的,(被拍摄者)也不太可能分到,拍摄人物众多,如何定?但我觉得这个事件发生对未来纪录片拍摄的作用非常大,它涉及到签约、法律条款,包括大家版权意识的提升。

周浩:这个事情,还是要真诚一点。我理解的纪录片,并不是就要“揭示”社会的“阴暗面”,我们是通拍片子,是尽可能让人和人之间能够互相了解。

我们并没有站在一个道德制高点上。我怎么可能代表上帝去审判别人,我自己也要被审判的。说实话,即使你获了一个奖,那也只是你人生阶段性的一件事。影片获奖,那奖一定会过去的,可你还要活在这个世上。

我们这些所谓的做艺术的人,就是在寻找各种各样的可能性,试探边界。所以你刚才问了一大堆,说要不要签合同之类的,我觉得其实这个行业很难有什么完美的规范,这是一个非常小众的行业,谁也管不了这么多的事。

我们做事,最关键的还要找到自己内心的平衡。

在拍片时,被拍摄者是否全部签订了拍摄协议(要求),签订流程是怎样的?(开拍前签吗?还是上映前?一般说明些什么?)

周兵:我和拍摄对象签同意书,什么时候签的话,前后中都有可能。主要看是否具有商业性,以及双方的目的。

顾桃:不签,我每拍一部片子,就要去那个地方生活一段时间,要靠大家互相足够信任才能开始拍。而像我拍的这种片子的话,我拿个文件出来,对方反而会害怕,他不知道你要拿着这个东西去干嘛。

任长箴:看情况,签的话,也就是一个同意书,即便是签了,中途被拍摄者不乐意退出也是有的,或者可能你拍到一半觉得这个片子拍不下去了,这样看来的话,签不签不是本质问题。签合同解决不了人跟人关系的问题,解决不了感情交流的问题,也解决不了人的脆弱。

回望,与自我审视

POST WAVE FILM

从业这么多年,对纪录片的拍摄伦理问题,看法发生改变了吗?过去怎么想,现在呢?

周浩:说白了,拍纪录片是我们在利用别人,利用别人之后,当然要对别人好一些。虽然这中间必然是不平等的,所以沟通是蛮重要的一件事情。

顾桃:比如说我拍维加喝酒,其实我想探究一个主题,为什么这个民族的人在酗酒?但是维加的妈妈可能会责备我,说我为什么一直在拍他酗酒。到了后期剪辑的时候,酗酒的这个原因被逐渐揭示了,因为他们的猎枪被没收了,所以,森林的狩猎文化在他们这一代都被终结了,所以很苦闷,迷茫,所以他们酗酒,怀念狩猎时代。

《犴达罕》(2013)

所以,同样的问题,大家看待它的角度不一样。

任长箴:我觉得我这些年越来越关注被拍摄者的感受了,我以前还不这样。像是自己觉得特别好的一段,对方可能不同意你放,尊重对方意见会删掉,时间长了,会有越来越多的自我审查。

但也会有一些,比如我和摄影师去拍个孩子,有非常精彩的片段,孩子也同意放,但我会想他长大了之后,他会如何看待这些片段?人是很脆弱的,最后我还是全删了。所以做纪录片这事,其实挺挣扎的。

周兵:拍摄对象不必过多过杂,聚焦在具体的任务身上,或者是一个团队。一定要获得充分的信任和法律授权,看到自己的出发点,一定要是善意的,而不是牺牲拍摄对象达到自己的目的。不要为了作品的精彩不择手段,目的是和拍摄对象达成一种良性的关系,有情感连结,要像家人一样。

周浩:我觉得是共谋。拍片子更多是导演跟拍摄对象之间共谋出来的一个东西,我不能够把它变成是我一个人做出的。不能自以为是,觉得拍纪录片有多牛逼的,你自己选择做这个,风险也要自己担。不要和别人说,请你理解一下纪录片人,我们在做人类的记录。狗屁!

任长箴:其实我觉得是导演需要有快速做出判断的能力。需要快速判断这个人他是否完全接受自己被曝光在镜头下,也有个别是慢慢地卸下包袱的,但是最好是初期有个全然的判断。

顾桃:我个人的方式是到那个环境里去生活,吃喝拉塞睡都和拍摄对象们在一块,让自己真正融入进去,这样我才能更好地记录。但现在会有一些目的性,和过去有些不同,那会儿刚拍《敖鲁古雅·敖鲁古雅》的时候,我完全不知道我会做出一个什么样的片子,只是拿着摄像机在拍,所以我也很放松,也许这是一个很好的状态。

THE END
0.▶高考季丨央视纪录片《高考》:高考着实残酷,却是最容易和公平今天给大家推荐这部纪录片《高考》,在这个暑假来临的时候,带着孩子们一起重温那个时刻,重新感受一下那份紧张。(文末有观看地址) 这部纪录片,真实地记录下考生的挣扎,家长的焦虑,老师的急迫,以及诸多因为高考而改变命运的家庭。 高考,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2137188641961:B746a?56=5:687/uqyon
1.《讲述》20141102高三16班(中)(《讲述》 20141102 高三16班(中)) 剧集列表 《讲述》 20141103 高三16班(下) 《讲述》 20141102 高三16班(中) 《讲述》 20141101 高三16班(上)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 推优评优影片展映 更多 《八零后闯非洲》 《嘿!小面》 《与蛇共舞》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 热播纪录片推荐 更多 jvzq<84yyy4eqlzejktb0ls142751:61265WKMJ363;1:@6:4784;:90ujznn
2.厚街》周浩作品下载2006年,其第二部作品纪录片《高三》获香港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人道奖。百度网盘下载链接: https://jvzquC41yy}/jnn|k:>90lto1vnsgji/579.3660jvsm
3.网传纪录片问题少年逆袭成公司副总公司辟谣问题少年逆袭成副总【#网传纪录片问题少年逆袭成公司副总##公司辟谣问题少年逆袭成副总#】6月9日(报道时间),正值高考季,2005年上映的纪录片《高三》也再次受关注。其中纪录片中人物钟生明的一番话令人记忆深刻:“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近日,网传钟生明从曾经的问题少年,逆袭成为有千万身价的顺丰副总裁引发热议。不少网友jvzquC41hktbplj0uktb0ls14284/9;/2;5eg}fkn/on{€x{k|:7:A::90j/j}rn
4.【顺丰辟谣网传纪录片逆袭问题少年为顺丰副总】近日,网传钟生明从曾经的问题少年,逆袭成为有千万身价的顺丰副总裁引发热议。不少网友在评论区对钟生明的事迹表示敬佩。对此,纪录片《高三》导演表示,钟生明确实从业于物流公司,但并非顺丰;此外,顺丰知情人士称,“钟生明是顺丰副总”这一消息不实。(红星新闻)jvzquC41wuks0pzcpenb0ls1ycv0exsvgpz@kmB323;59A
5.记者转行纪录片导演两获金马奖探究人性敬畏人性传媒刚开始拍片时,周浩追求纪录片的“客观真实”。后来他发现,“所有的真实都是导演架构出来的。”第二部片子《高三》,有观众问他,为什么片子里的孩子都不看镜头?“很简单,我把看镜头的部分剪掉了啊”。 他自问,“剪掉了看镜头的镜头,我呈现的是真实吗?祖师爷告诉我,应该像墙头的苍蝇一样俯视众生,像上帝一样不要jvzq<84ogfob0yjqrnk/exr0ep5o1;5371724;4e62<18679:671:@3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