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力量:第五届中国国际大学生纪录片大赛入围名单公布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

此次大赛相比去年征集到的20个国家和地区的181所高校的380部影片得到较大突破,中国国际纪录片大赛在海内外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从初评到复评,再到最后的核对,评委们最终从785部影片中评选了以下29部优秀作品。

第五届中国国际大学生纪录片大赛终评入围名单公布

(排名不分前后)

01 从上海到平遥

王静|清华大学

影片以从上海迁到平遥的针织厂女工郁竹青及其家人为拍摄对象,以女性视角窥看三线建设,记述了郁竹青一家在一年之间经历的过年、搬家和回乡探亲等事件中的温情与冲突。影片通过影像民族志、参与式观察和口述史访谈的方法,展现了郁竹青响应号召、离乡扎根、生活辗转、归属感流变的一生,折射出主人公对命运和故乡的情感态度,探讨了大时代变革下小人物命运的变迁,以及迁移所带来的个人与后代身份认同变化轨迹。

02 溵水迢迢

2018|中国|77min

栾,1930年人,是一名退休的建筑工人。他总是推着自行车徘徊在城镇边缘,搜集废弃的建筑钢筋,以此消磨时间。他的家庭关系因拆迁赔偿的房产如何分割而矛盾重重,栾则选择独居在建筑废墟上,那曾是他的祖辈世代生活的地方。栾“咚咚咚”的砸铁声与家门外一河之隔的观景洋房的施工噪音遥相呼应。他为小城的发展感到欣喜、赞叹,这里的繁华却似乎与他无关。

直至一场急病来到——病床前,栾的子女再次聚集在他的身边…

03 5639次列车

赵莞星、谢婷婷|东莞理工学院

5639/5640次绿皮慢火车这列“山区里的公交车”,在20多年的运行中一直保持低廉的票价,风雨无阻地停靠在快车不停靠的小站,让黔东南各族人民可以在偏远的山区获得一份难得的收入。

本片通过表现吴文珍等菜农与5639次列车上的人与事之间的深厚情谊,体现了5639次列车的人文关怀。

这趟列车沟通了苗族老乡们与外界沟通的桥梁,搭载了山区村民驶向幸福生活的愿望,她慢的并不是速度,而是贴近中低收入人民步伐的耐心。

04 殊同归途

王帅|山东艺术学院

这是一部关于长途货车司机的记录片。记录了两个驾驶员常年从山东到南疆的长途货运生活。通过拍摄记录这两个驾驶员的工作环境,从而延伸至驾驶员这类群体,让观众了解他们的生存状态,生存方式以及生存的思维,体现他们对待生活最本质的顽强。

05 烟火

朱嘉怡|中山大学

《烟火》聚焦于广州一群钢管舞者。孙健是中国钢管舞届的佼佼者,曾获中国钢管舞锦标赛的冠军和国际钢管舞比赛的第四名,之后他拥有了自己的舞蹈室,进行钢管舞教学。大城是孙健带的第一届学生,也是他的得意弟子。孙健带着大城进行了紧张的备战,但大城没有复制师傅的成功,赛后在酒吧驻场。每一年少数人能靠比赛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新的学员依然满怀信心。在新的大赛周期里,孙健开始培养自己的第二批参赛学生……

06 M6NTHS

艾琳·海伦娜|西英格兰大学

M6NTHS 是一个关于动物被囚禁却渴望外面世界的故事。他聪明、好奇、善于交际、敏感,我们可以清晰地感知到他的灵魂。他在野外可以生存到十年,但在我们的照顾下只能存活六个月。影片没有震撼的特效,没有旁白或是展示者,这部视觉电影将永远改变你对猪的看法。是猪,邀请观众通过他的眼睛看这个世界。

07 卡瓦格博

鞠晓甜、郝一林|中国传媒大学

转山是一种盛行于西藏等地区的庄严而又神圣的宗教活动仪式。如今转山的人越多也意味着路途中遗留的垃圾越多。本片通过阿青布一行人绕神山卡瓦格博转山一圈的朝圣经历,表现了藏民顶礼膜拜的神山遭遇现代白色垃圾围腰的困境,以及普通村民阿青布为守护心中的神山,带领家人一路捡拾、一路修行,以捡垃圾转山的朝圣方式为抢救梅里雪山的生态自然作出的努力。也表现了现代藏民环保意识的逐渐觉醒,努力寻求转山与环保这对矛盾的平衡与解决。

08 六秒钟的赛场

潘博洋|同济大学

他用六年的时间,做着再平凡不过的事情;他不是赛场上的运动员,却时时刻刻被受关注;他只有初中毕业,但如今已晋升白领、年薪20万。他就是擦地哥,孟飞。如今,孟飞正向一个更大的目标发起冲刺:成为一名NBA赛场上的志愿者。本片将走进“擦地哥”的世界,带你见证平凡人的不平凡。

09 单奶奶的牵挂

姚成章|成都东软学院

本片记录了四川成都“天府之国”的一位73岁的单奶奶,她三十三年收养流浪狗的故事。本片拍摄时间跨度一年多,真实细致的纪录、述说了单奶奶对流浪狗的关爱与无私的付出……体现了当代中国人对生命、对动物的无比爱抚和珍惜。

10 孕律

吴克|辽宁大学

本片以细腻的视角纪录了一位年轻的母亲从孕育生命到胎儿出生的过程。通过母腹的胎动展现生命的萌动。通过多重隐喻表现出对生命的期待、崇敬。通过对细节的挖掘展现出对小生命以后人生的期许。

11 青年故事

高晨翔|四川理工学院

大多数坐在格子间日复一日地工作、无休止的加班的上班族的内心都有一个“理想国”,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理想国”的国王。“丧”文化和“随遇而安”成为他们内心理想激情退却后面对纷繁现实的“避风港”,但也有人的内心依然保有着初心和不灭的热情。将川剧视为一生所爱的青年戏曲演员王耀东,不顾家人反对放弃稳定的工作回老家做农民的网红主播刘金银,风格异于“佛系青年”、个性张扬的95后cool teacher颜雪。这三个90后是另一小撮“格子外”年轻人的缩影,他们的生活是值得了解和探究的当下“格子外”的年轻人追求“乌托邦”的故事。

12 孤城47天

2018|中国|30min

《孤城47天》这部纪录片以衡阳保卫战——一个已经被既定了的历史事件为背景,从不同的层面剖析,让故事产生更多的意义和更多判断的维度,让本来已经定性的故事焕发出新的故事魅力。在一个事件中找到了更多的剖面,看到了不同的人对时代的判断,也能看到这些判断对衡阳周边现代区域的人物塑造。在宏大的故事历史层面里钩沉出地方区域的具备史诗层面价值故事的结构系统,一个记忆系统,口述本身的内容和口述的形式之间用间离的方式产生了更多的复杂的不可被描述的含义。

13 不老

唐铭|成都理工大学

在红色圣地遵义,湘江河穿城而过,她在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已经默默的流淌了千年,陪伴着一代代的遵义人长大,也见证过中国革命的重大转折,可以说湘江河承载着整个遵义的精神气质。从一条河流开始,认识一座城市,随着近年来政府对湘江河的维护和改造,她又迸发出蓬勃的生命力,全民游泳、休闲文化、旅游文化还有独竹漂,遵义人用独特的方式与湘江河共处,我们沿河而上,记录下这些画面,于是和湘江河有了一次奇妙的对话。

14 寻鳞

黄文轩|香港浸会大学

本片记录了两位野保人士,在证据确凿,警方配合下,与一个穿山甲贩子斗智斗勇,从他手里解救出两只马来穿山甲的过程。本片的拍摄与公映都已经得两位野保人士的同意。两位野保人士有十余年的野保经历,这是他们的行动首次被影像记录下来。穿山甲为极度濒危动物,中华穿山甲和马来穿山甲在世界自然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被评为“极危”,离灭绝只有一步之遥。据估计,目前中国每年穿山甲交易额仍多达30亿,人们迷信穿山甲的各种药效,但对穿山甲鳞片的成分分析揭示了这些鳞片与人的指甲成分无异。

15 寿衣先生

程佳琦|四川传媒学院

“我是一个裁缝,是手艺人,不过是给死人做寿衣而已。”老赵挥舞着他手中的剪刀,熟练地剪裁着手中的布料,伴随着缝纫机重复的声音,一件又一件的寿衣做好了。老赵做寿衣已有三十余年了,他不知为多少老人做好了“最后一件衣服”。对于小城的老人来说,他亲手量身缝制的寿衣无疑是最合体和有温度的了。只是这样一个重要而有特殊意义的行业,正面临着传承的难题。纪录片也向我们展现了,这个令许多人“忌讳”的行业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与其他的工作一样平凡、可敬。

16 重拾旧物的温度

吴惠莉|华南农业大学

在小洲村的旧货收藏馆里,武楷斯坐在废墟一般的杂物堆中,在他的身边有西班牙古着皮衣、日本和服、上世纪50年代的信封……95后、破烂王、CEO、摄影师、背包客、客栈老板、独立法律咨询师,在武楷斯的身上有着许多标签。从985名校毕业,他却调研过十几座城市的旧货市场,多年来已经累积了一万多件旧货,并且未来选择收一辈子的“破烂”。导演通过对他的现场采访和工作状态的展现,呈现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斜杠青年”。

17 背赴一生

孙凌霄|重庆工商大学

曹树才和许厚碧。失明丈夫用背篓“背”起了腿疾妻子的一生。丈夫看不见就用背篓背着不能行走的妻子,由妻子指挥他方向。你是我的眼,我是你的腿。就这样相伴了三十年。在困难发生时他们没有放弃彼此,反而更加自强不息,不依靠任何人。踏实勤劳的生活相濡以沫、相互扶持。

18 画家

伊曼纽尔·汉森伯格|瑞士苏黎世艺术大学

这个故事记录了三个不同年龄不同时代画家的探索。他们试图在他们出生的地方——北京的胡同——去捕捉美丽。但是在一个面向未来的中国,传统的胡同每天都在发生改变。改造使这些历史遗迹更能适应现代社会。三个画家还会在胡同里找到美丽和幸福吗?导演伊曼纽尔·汉森伯格跟随画家傅察丹青,张迎星和荣景甡到这些神秘的地方展示他们的绘画方法和迷人的作品。

19 火狐的守护者

2018|英国|14min

在尼泊尔的一个小村庄里,一位当地的妇女以非传统的战士的身份挺身而出,改变了她社区森林里小熊猫的不幸命运。这部电影带你进入了一个迷人的旅程与第一个女性森林守护者,通过遥远的竹林丛林,攀登强大的喜马拉雅荒野进入隐藏的小熊猫世界。由于野生大熊猫的数量不足2500只,由于非法贩运和栖息地的丧失,红熊猫可能濒临灭绝。但是,一位非传统的战士用她的生命与所有反对她和她心爱的小熊猫的力量作斗争。为了寻找一只年幼的红熊猫幼崽,探索“Menuka”和她的“火狐”之间的特殊联系。这部电影通过窥视森林护林员的生活和通过他们的眼睛,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窗口,以社区为基础的保护,很少有记录的红熊猫在野外的生活。

20 柏树人生

韩玉航|西安美术学院

本片纪录了文玩崖柏行业的火热现状与该行业从业者的生存现状。在一件不可再生植物活化石——崖柏被商品化流入市场后,经历大肆疯炒,形成一道疯狂的利益产业链。越来越多的人成为这个行业的推动者。随着市场的利益链条愈加密集,等待他们的是愈加疯狂的生存竞争,于是必然有了越激烈的绞尽脑力和艰辛的体力付出!

21 在后坞

2018|中国|20min

近年来,浙江莫干山脚下的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大批长三角的都市客携老带小自驾到这里过周末,小住几日。这样的生活让他们感到无比惬意。然而在众多民宿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王旅长的“后坞生活”。这里不仅深受国际背包客的青睐,被誉为莫干山“洋家乐”的典范,也是王旅长和太太诗意生活的地方。作品将通过记录王旅长的生活方式,追溯他如何在喧嚣中找回宁静,如何追求理想的生活,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希望能生发人们对于生活的思考。自称为“未来生活方式的探索者”,王旅长也成为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先锋人物之一。

22 来自东方的追光者

杨佳一|同济大学

该纪录片对两个体验过生命残酷但不断向前的人进行选材,采用多种手法真实记录了一位48岁的半失明的追光者易光明与他的领路人台湾跑者马成福多年以来的马拉松之路。影片一条主线贯穿全片,两条辅线进行交叉叙事。虽没用一句解说词,但充分调动镜头语言和长镜头的摄法并利用现场同期声,将两人的心理路程一一记录,欲讲述两个普通人为自己热爱的事付出努力却跌宕曲折的故事。从平凡伟大的坚持中揭示人生的意义,从跌宕起伏的经历里感受精神的升华——人物经历点睛人物精神。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如果奔跑,光明会从黑暗中醒来。跑在路上的人啊,假如世界以痛吻我,我是否可以卸掉重负,云淡风轻,向前向前?

23 岭南梦

吴惠莉|华南农业大学

这部短片展示了三位与粤剧事业相关的人的工作状态,他们分别是粤剧演员、粤剧头饰制造者和粤剧服饰制作者,三者之间相互关联、相辅相成,是粤剧行业的三大代表。通过对他们的现场采访和工作状态的展现,呈现当代粤剧的发展现状,体现出粤剧人坚持一生干一件事,耐得住寂寞,成就一番好手艺的匠心,以及突出粤剧行业逐渐式微,经营惨淡,面临断代的危机,另外烘托出粤剧行业青年接班人为复兴行业所做的努力。

24 那座山 那片林

朱琪|同济大学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在淮河发源地河南南阳桐柏县的深山中有一处4500亩的山林,绿意盎然,那就是王成华一家三代人守护的山林。王成华,13岁起跟随父亲进山护林至今已经53年了。曾经郁郁葱葱的桐柏山,随着过去的滥砍滥伐以及大树进城运动,树林几乎遭到毁灭性的破坏。王成华早年跟父亲习武,以侠客心肠、铁骨之身,保护着淮河源这片古树、奇林,林子。而这片山林之于淮河源、之于河南乃至中国生态环境的意义,怎么估量都不过分。老王家的房子盖在深山里,五六间瓦房,远离外面的繁华世界,47年间,这里连电都没有。每天早上七点起床,挎着水壶、拿着望远镜巡遍所有的山头,即便是除夕夜,他也和老伴守在山上。如今,66岁王成华身患肺气肿,不能再走进眼前的这片他守护了一辈子的山林,然而“护林自有后来人”,他把这份感情埋藏在了心底,把他的事业寄托给了后来人……

25 舞生

杨婕、杨琪|山西传媒学院

用心去“听”,用“爱”去舞蹈。

在聋人的世界里,生活并不单调,他们用属于自己的语言,骄傲的讲述着丰富多彩的故事。魏玉洁说舞蹈就是她的生命,13岁独自前往北京跳舞,一个人克服种种劣势条件,26岁回家乡传承这份热爱,坚持兴趣使自己绽放出生命之花。从普通学生到育人教师,从舞蹈室到奥运会,从《雀之灵》到《千手观音》,魏玉洁在无声世界里,在舞生生涯中一次次突破自己。

只要心中有爱,只要心地善良,就拥有一千只手帮助别人,也会有一千只手帮助你。

26 弦

赵政丽|东北师范大学

《弦》以跟踪拍摄痴迷传统曲艺的大学生李明洋在毕业前的经历为主线,围绕李明洋与师父阚泽良、寇庚杰,干老王祥林,师哥丁慧东等人之间发生的故事,就中国传统曲艺这门说唱艺术在青年一代身上能否传承下去为焦点,通过对李明洋未来人生道路何去何从的关注,引发观众对中国传统曲艺保护和传承的思考。

《弦》将运用纪录片的表现手法来展现中国北方曲艺传承的过去和现在。在纪实拍摄的段落中,通过画外旁白、内心独白和人物采访的介入,实现叙事纪录主客观视角的交替转换,以强化纪录片《弦》的视听语言的客观真实性。

27 琴匠

徐歆燮|西安美术学院

拉一把小提琴容易,做一把小提琴难。

黄桥镇——一个被誉为“东方小提琴之乡”的地方。从农民到手工业者,从工厂批量到个人定制,从零售到出口,这里每天都有大批量的小提琴等待输出。

一个执着于技艺的手工匠人,为了参加世界级的小提琴制作比赛,为了不让外国人对中国匠人制造的小提琴继续误解,他陷入了巨大的创作压力与自我纠结之中。面临工厂和经济的双重挤压,他该如何挣脱束缚,在夹缝中求生?为了达成目标,他又该做到怎样的极致才能实现自我突破?

28 孔雀理发店

韦璐|辽宁大学

孔雀理发店是沈阳的一家百年老店,在洗剪吹盛行的今天,这里依旧保持着传统的手艺——刮脸。顾客们在这里诉说着他们自己的故事,李金岭是这里的老板,40年的时间他和理发店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岁月更迭,这个貌不惊人的百年老字号,仍在努力地保留着过去的一切。

29 脱轨:我的主播生涯

赵嘉慧|北京师范大学

在网络直播盛行的2017年,主播们动辄过万的收入令研究生小赵分外眼红。为了赚快钱,她也把做职业主播当成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然而做主播并没有想象中那般容易。面对屏幕后无形的观众,小赵陷入失语;在和其他主播的比拼中她也节节败退。就在小赵灰心失望、对自己产生深深怀疑的时候,不知情的母亲前来探望。本希望从母亲身上得到些许慰藉,小赵却遭致更多的嘲讽和打击。

不服输的小赵决心证明自己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主播,于是她开始寻求突破,直播的尺度越发大了起来。她端坐在手机屏幕前,生活却悄然脱轨……

如果拍摄是一个起点,中国国际大学生纪录片大赛就是一个重要驿站。

这是一个大学生创作者表达自我与审视自我的重要舞台,也是聚会与交流的珍贵机会:年轻的创作者们不仅得到充分的展示机会,还将在知名从业人员的指引下完善作品、获得成长。

THE END
0.25部最佳国产纪录片,藏着很多大学问,不同年龄的人都爱看如果要仔细梳理最受欢迎的国产纪录片,数量还是很多的,冷丝在这里列举其中具有代表性的25部作品名单(包括引进并改编的国外作品),供大家参阅,大家可以按图索骥,自行观看。 有人说,一部高质量国产纪录片就是一门大学问,25部优秀国产纪录片,那可是25门大学问!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412>1486214=72<
1.北师大纪录片研究中心举办金树国际纪录片论坛11月6日,由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研究中心与金树国际纪录片节组委会联合举办的金树国际纪录片论坛在北京与巴黎召开。来自中国、法国的知名纪录片学者、导演与制作人探讨了国际纪录片发展的当下热点与未来趋势,对于中法文明交流、中国纪录片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受疫情影响,北京论坛采用线上方式举行,并在哔哩哔哩直播,2000多观jvzquC41pg}t0ksw0gjv0ls1|z5{j|134;32?3jvo
2.大学必看的3部宝藏级纪录片!大学生纪录片宝藏大学必看的3部宝藏级纪录片!大学生 纪录片 宝藏上滑查看更多视频 -- 我是有底线的 --大学必看的3部宝藏级纪录片!大学生 纪录片 宝藏 2024-12-20 00:00 · 0次播放 发布于:江西省 拳击那点事 +订阅 +1 评论 全部 还没有人评论过,快来抢首评 抢首评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jvzquC41o0ypj~3eqo5tc8=5;9:22::a32623=6;7
3.镌刻时代记忆探索多元领域——2020年中国纪录片纵览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研究中心等27日在京发布《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21)》。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纪录片一方面为时代留下影像记忆,围绕抗疫、脱贫攻坚、抗美援朝等主题奉献了一批纪实精品;另一方面,也积极探索多元主题和新的表现领域,呈现出多样化的美学特征。 jvzquC41pg}t0lhvx0ipo8724351687:1CXUKKNvliU7O{q4fwT{9f;I4716;=0ujznn
4.2018“读懂中国”大学生纪录片大赛征集启动本届大学生纪录片大赛面向全国和国外高校大学生征集优秀纪录影像作品,征集时间为2018年4月8日至9月15日。jvzquC41pg}t0‚hyd0ipo8723:31685:1euovnsva4<2;?:680nuo
5.Z世代纪实影像:得年轻人者得天下纪录片新浪财经身兼纪录片创作者和研究者双重身份,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以纪录片《零零后》为例,分析了纪实影像年轻化趋势。 “纪录片年轻化的势头愈发迅猛,‘得年轻人者得天下’已然成为纪录片产业的共识。 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发言 张同道表示,新生代给纪录片创作领域带来了全新的变化。其一是语调、语态的年轻化,B站、央视以及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xo872453196591fud/rr{|y{bhA54;8630|mvon
6.专访清华大学纪录片导演张琳|《真实生长》:探寻成长路上的“内驱作为腾讯视频纪录片在2022年推出的首部“人间真实”系列作品,由腾讯视频、西米视觉、环球瑞都联合出品的《真实生长》历时十年,以长线跟踪的拍摄手法记录了三位95后少年真实生动的成长历程,努力探寻驱动他们人生前进的力量,发现青春的更多可能性。 这部以平凡小人物为切口,聚焦高中校园成长的青春纪实片,还通过颗粒化的表达jvzquC41yy}/3B570eun1wjyu1814;552;527?<4;;4tj}rn
7.讲好泰山故事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纪录片《大泰山》受到  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 教授张同道   山东所拥有的人文资源、自然资源都非常丰厚,《大泰山》拍的虽然是地方题材,但是以全国性的视野甚至国际化的视野提炼了地域文化中标志性的民族文化符号,这一点,山东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泰山文化已经超越地域而成为中国文化乃至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jvzquC41pg}t0mtpi{ooiwjyu0io1|~uvgs0497512702@4232=:4B8:0unuou
8.上海纪录片学院上海纪录片学院202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再添佳绩 2025-10-31 学院风采 ABOUT US 查看更多> 上海纪录片学院是我国第一所专业纪录片学院,上海政法学院结合全球纪录片市场的需求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在国内高校率先设立纪录片特色学科的发展方向,打造高水平复合型影视创作人才,尤其是纪录片创作人才。学院地处长三角地区的jvzquC41yy}/uqzrn0kew7hp1lrqz‚4ockt/r|u
9.传媒学院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系列展示(八)教师简介:李昭语,毕业于英国贝德福特大学纪录片学专业,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师,主要讲授《电视纪录片》《影视包装与后期特效》等课程。主讲的《电视纪录片》课程获批2021年校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 教学案例名称:纪录片的故事化创作--致敬实干兴邦者。 jvzquC41eo~z0w~kuv4ff~3ep1oohx4337:04;550jzn
10.萨塞克斯大学新闻与纪录片实践文学硕士研究生申请要求排名 萨塞克斯大学新闻与纪录片实践文学硕士项目适合对新闻、时事、纪录片或事实性节目制作感兴趣的学生,为学生开设新闻和纪录片制作的实践培训。在萨塞克斯大学新闻与纪录片实践文学硕士项目中,学生将学习:为印刷、广播和电视新闻业制作富有见地且引人入胜的专业新闻;根据自身兴趣爱好,研究、拍摄并编辑主题纪录片;进行项目jvzquC41yy}/exrrcuyff~3jm1sbl{d7387:
11.大学人发学院新闻动态《月是故乡明》——金鸡奖最佳纪录片11月10日,由中国农业大学纪录片创作与研究中心和媒体传播系主办的纪录片创作与研究中心系列讲座第十五讲在三教228教室举行。本次讲座邀请第2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片得主韩君倩导演携新作《月是故乡明》来我校放映交流,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叶敬忠教授作为对话嘉宾出席了该讲座,纪录片创作与研究中心主任、媒体传播系主jvzquC41eqne0lfw0gjv0ls1ctz0496813703=4ctve97@;a6:8:3@3jvor
12.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纪录片创研中心 重庆大学 文创产业研究院 先锋影展 第六届重庆先锋艺术电影展荣誉盛典暨闭幕式圆满举行 5月25日,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大学、重庆市南岸区政府联合发起,重庆市电影局、南岸区委宣传部、南岸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大学党委宣传部、南滨路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重大(重庆)美视电影学院管理有jvzquC41yy}/o|kkno4ds~3gfw4dp8
13.致青春!这群毕业生拍摄纪录片讲述“我的大学”拍毕业照、聚餐、毕业旅行6月是毕业季,不少大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告别学生时代。而西南政法大学的这群学生,却选择拍摄了一部以“致我们最美的时光”为主题的纪录片,将同学之间的情谊、老师们的殷切希望等点点滴滴,都拍进了纪录片里。 耗时近两个月,近日,纪录片终于拍摄、制作完成,并获得了无数学子的点赞。上jvzquC41yy}/j~grf0ipo8mwdrj0t|x1|cqft8npfg~/j}rnAeuovnsvKfC49=;;;6>9;B<583=49;
14.[大学TheGreatLearning][1集][纪录片][国语中字]1080P下载《大学》是一部由清华大学 3 位在校生孙虹、王静、柯永权联合导演的纪录片,于 2021 年 7 月 9 日jvzquC41yy}/jnn|k:>90lto1vnsgji/:6:1/:23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