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尽的孔子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传孔子所收弟子多达三千人,有较大成就者72人,其中最主要的有:

1.颜回:生于前521年,去世于前481年,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渊,亦颜渊,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尊重老师,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以德行著称,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

2.仲由生于前542年,去世于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鲁莽,好勇力,事亲至孝。

3.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且列言语科之优异者,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利口巧辞,善于雄辩,曾任鲁、卫两国之相,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鲁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

4.言偃生于前506年,去世于前443年,春秋时孔子唯一的南方弟子,字子游,又称叔氏,常熟人,22岁时离乡北上,拜孔子为师,谦虚好学,擅长文学,曾任鲁国武城宰,用礼乐教化民众,境内到处有弦歌之声,深得孔子赞赏。

颜回 鲁国人,字子渊,小孔子三十岁,最为孔子钟爱,并一再褒奖之:“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回也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因为穷而好学,营养极度不良,而用脑格外过度,导致严重早衰,二十九岁头发白尽,三十一岁就交了公粮本,提前去孔庙占席位等着吃冷猪肉了。回死,孔子哭之极恸。

闵损 鲁国人,字子骞,小孔子十五岁。以德行著名,孔子称其孝。不仕大夫,不食污君之禄,品格很高。

冉耕 鲁国人,字伯牛,以德行著名。曾得恶疾难愈,孔丘说是他命不好。

冉雍 鲁国人,字仲弓,冉耕之宗族。其父不肖。孔子以其为有德行,说:“雍也可使南面。”

冉求 鲁国人,字子有,与以上二冉同族。小孔子二十九岁。是鲁国权臣季氏之管家。有才艺,以政事闻名。

仲由 国藉不详,字子路,小孔子九岁。性鄙,好勇力,性伉直,曾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之,子路于是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然后来仍多直言,顶撞孔子,是孔门痴儿。孔子容而爱之。以政事闻名。后死于卫国之乱,被砍作肉浆。孔子大恸,为之不食肉糜。

宰予 字子我, 鲁国人。口才极好。因为白天打瞌睡,被孔子骂作“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污”,于是闻名百代。孔丘很不喜欢这位巧舌如簧的门生,每拿话来艮他。宰予在齐国混了个临淄大夫的官,后来与田常作乱被夷族。孔子耻之。

端木赐 字子贡,卫国人。口才同样极好,可是孔子却对他青眼有加。齐相田常伐鲁,鲁子命之出使救鲁。子贡去齐国、吴国、越国和晋国转了一圈,凭着三寸不烂之舌,竟做下了桩天大的事业,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一使而动五国之政。子贡又精通经济,善做生意,银子挣得哗哗的。每次出使,车仆之盛,拟于王侯,又仗着孔门高徒的名份,与诸侯相抗礼。儒学之昌盛,子贡大声势大排场的宣传功不可没。孔子没有白喜欢他。

言偃 字子游,吴国人。小孔子四十五岁。以文学著名。做过武城宰的官,管理得不错。

卜商 字子夏,卫国人。小孔子四十四岁。孔子说“商始可以言《诗》已矣。”鼓励他要做“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孔子死后,于西河行教。治学严谨,敢于怀疑经史之谬误。曾听人说史志曰:“晋师伐秦,三豕渡河。”子夏说:“'三豕’应该是'己亥’之笔误。”读史志者问诸晋史,果然是“己亥”之误。于是名重天下,卫人以之为圣。魏文侯师事之而谘国政。

颛孙师 字子张,陈国人。小孔子四十八岁。为人有容貌姿质,宽冲博接,从容自务,居处不刻意立于仁义之行,门人友之而不敬。

曾参 字子舆,南武城人。小孔子四十六岁。为人极孝,后娘待他极不好,而他孝行越谨,他老婆因为给她蒸梨不熟,就把老婆给休了。一天去田里除草,他不小心弄断了一根瓜秧,他老爹曾点发起火来,拿着大棍子,一棍子打得昏死过去。所幸曾参命大,又活了过来,苏醒后,马上强做出一付活蹦乱跳的样子,以示无碍,并哭丧着脸向曾点请罪,说是因为打他而让老人家费了力,自己真是该死。然后又蹦跳进屋,搬出琴来大弹,以免老爹还想着这事内疚。孔子闻之,大发脾气,骂他不懂“小杖则受,大杖则走”的道理其实是大不孝:“明知道老爹拿着那么粗的大棍子发了狠要打,还不快跑了躲开?如果竟被打死了,岂不是陷父亲于不义不慈之地,让父亲背个恶名么?”曾参于是请罪。孔子以其能通孝道,因之以做《孝经》。

澹台灭明 字子羽,武城人。小孔子三十九岁(《孔子家语》作四十九岁)。相貌丑恶,孔子薄之。毕业后南游江淮,为人敢与去就,率直重诺,从游弟子达三百人,名闻诸侯。孔子闻之,叹气说:“吾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宓不齐 字子贱,鲁国人。小孔子三十岁(《孙子家语》作四十九岁)。做过单父宰的官,有才智,仁爱,孔子赞他是君子。

原宪 字子思,宋国人。小孔子三十六岁。清静守节,安贫乐道。孔子死后,退隐草泽中。子贡为卫相,摆着大排场去看他,见其衣冠褴缕,耻之,说:“夫子居然乐于过这种生活,真是有病!”原宪答道:“我听说,没钱花是贫穷,辛辛苦苦学了道却不去行道,才是有病。象我,是贫穷,而不是有病。”子贡大惭,为轻易说错了话而后悔了一辈子。

公冶长 字子长,齐国人。大肚量,能忍人所不能忍之耻辱。孔子说:“长可妻也”。把他招作了自己的女婿。

南宫适(《史记》作南宫括。古读“括,适”同音。) 字子容。以智自将,世清不废,世浊不污。孔子曾赞叹道:“这人真是君子啊,这人高尚得很呐!”(君子哉若人,上德哉若人!)把哥哥的女儿嫁给了他。

公皙哀 字季次,齐国人。鄙天下人多污身以事大夫家,不愿屈节做人家臣。孔子特叹赏之。

曾点 字子皙,曾参之父,就是拿着大棒差点把孝顺儿子打死的那位。孔子曾使诸弟子各言其志,独称曾点“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潇洒。可是谁想象得到,就是这位高蹈脱俗之人,竟因为一棵瓜秧子差点要了儿子的命!

颜无由(《家语》作颜由) 字路(《家语》作季路)。颜回的爸爸,父子俩共师孔子。颜回死后,他打过孔子的车的主意,想讨来给儿子做棺椁。孔子没给。

商瞿 字子木,鲁国人。小孔子二十九岁。对《易》极有兴趣,得孔子真传。

高柴 字子羔,齐国人。小孔子三十岁(《家语》作四十岁)。长得比较侏儒,身长不足五尺。相貌丑陋。孔子以为愚,不怎么看重他。曾被子路提携,作了个费郈宰的官。后来卫乱,子路死,高柴逃归。孔子反又赞他明大义善保身。

漆雕开 字子开,(《家语》作子若),蔡国人。小孔子十一岁。习《尚书》,不乐仕。孔子以是悦之。

公伯僚 字子周。(《家语》中没有这位。)

司马耕 字子牛(朱熹《四书集注》谓名'犁')。宋国人,'大恶人'宋国司马桓(鬼隹)的弟弟。孔子周游过宋,不知怎么惹恼了桓(鬼隹),要杀了他;时孔子正于大树下与弟子讲礼,桓司马就把树给拨了。因为这个过节,司马牛每觉不安。孔子安慰他说,只要平素所为无愧于心,'内省不疚',则就不必优惧。子牛为人性燥,多言语。

樊须 字子迟,鲁国人,小孔子三十六岁。曾向孔子请教农业方面的知识。孔子以是薄之。子迟曾问'仁'。孔子答:'爱人'。问智。孔子答:'知人'。

有若 字子有,鲁国人,小孔子四十三岁(《家语》作三十三岁)。博学强识,雅好古道。长相肖于孔子。孔子死后,门人思之不已,便把他当作孔子,以师礼事之。只是他徒有孔子的长相,没有孔子的学问,众门人有问,他答不出,众人怫然,又把他赶下了师座。

公西赤 字子华,鲁国人。小孔子四十二岁。束带立朝,娴宾主之仪。曾言其志说:'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 为小相焉'。孔子认为他很谦虚。

巫马施 字子旗(《家语》作巫马期,字子期。《论语》亦作巫马期),陈国人,小孔子三十岁。

梁鳣 字叔鱼,齐国人。小孔子二十九岁(《家语》作三十九岁)。到三十一岁时,他老婆也还没给他生个儿子出来,于是生心想休了她,后听同门商瞿劝说,未行休事。两年后得子。

颜幸(《家语》作颜辛) 字子柳,鲁国人,小孔子四十六岁。

冉孺 字子鲁,鲁国人,小孔子五十岁。

曹血阝 字子循,小孔子五十岁。

伯虔 字子析,小孔子五十岁。

公孙龙 字子石,卫国人,小孔子五十三岁。

冉季 字子产

公祖句兹(《家语》作公祖兹) 字子之。

秦祖 字子南。

漆雕哆(《家语》作侈) 字子敛。

颜高 字子骄。(《家语》无此人)

漆雕徒父 (《家语》无此人,却有个叫漆雕从,字子文的。疑为误笔,如三豕己亥故事。)

壤驷赤 字子徒。(《家语》作字子从,古'从'字与徒字相近,亦疑为彼此笔误。)

商泽 字子秀

石作蜀 (《家语》为石子蜀) 字子明

任不齐(《家语》作任子齐。应亦为笔讹) 字子选

公良孺 字子正,陈国人,贤而有勇。孔子周游列国时,曾赞助了五辆牛车并从游。

后处 字子里。(《家语》作字里之,应谬。)

秦冉 字开。

公夏首 字子乘。

奚容箴 字子皙。

公肩定 字子中(《家语》作子仲)。

颜祖 字襄。(《家语》无此人)。

枭阝单 字子家(《家语》无之)。

句井疆 字子疆。

罕父黑 字子索(《家语》作宰父黑,字子黑)。

秦商 字子丕(《家语》作丕兹),鲁国人。其父名堇父,与孔子父叔梁纥俱以勇力闻名。

申党 字周(《家语》作申续,字子周)。

颜之仆 字子叔。

荣祈 字子祈(《家语》作子祺。)

县成 字子祺(《家语》作子横)。

左人郢 字行(《家语》无之)。

燕(亻及) 字子思。

郑国 (《家语》作薛邦) 字子徒。

秦非 字子之。

施之常 字子恒(《家语》作子常)。

颜哙 字子声。

叔步乘 字子车。

原亢藉(《家语》作原[忄亢],字子藉)。

乐咳(《家语》作乐欣,应为错误) 字子声。

廉洁 字子庸。

叔仲会 字子期,鲁国人,小孔子五十岁。

颜何 字冉(《家语》无此君)。

狄黑 字皙(《家语》为字皙之)。

邦巽(《家语》作卦选) 字子敛。

孔忠(《家语》无之。而有一个'孔弗字子蔑'的,应与之是一个人)。

公西舆如(《家语》作公西舆) 字子上。

公西点 字子上(应误。《家语》作字子索)。

以上为《史记》版孔门七十二圣(外加五个编外人员)名单。而《家语》中又有琴牢,陈亢,悬亶三人,为《史记》所未载。附录于后:

琴牢 字子开,一字张,卫国人。

陈亢 字子亢,一字子禽,陈国人。小孔子四十岁。《论语》载之。

悬亶 字子象。

这样加起来,正好八十人,比法定的七十二人整多出了八个。至于哪八个是混珠的鱼目,因年代久远,而资料极乏,已难考正。这八十人中,除了极有影响的几个人外,姓名每有差谬,而且看得出差不多都是抄刻之错讹。以儒家要典,尚且如此,遑论其它杂著。上古出版业之不堪恭维,远古所谓'遗迹''真本'之不可轻信可见一斑。这对盲目祟尚古本,并一本正经拿古本来做严肃研究的人,是一个挖苦,一声棒喝。

孔子和学生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当时,只要你想跟孔子学习,哪怕是带上一束肉干做见面礼或学费,孔子也会乐意收做学生。孔子从不以家境贫穷或富裕、天资聪明或愚笨来选择学生,所以他门下的学生,包罗各种各样的人才。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是孔子受到学生敬重的重要原因。  有一次,学生子夏问孔子:“颜回这个人怎么样?”孔子回答说:“颜回的信用好极了,我不及他。”子夏又问:“那么,子贡这个人又怎么样呢?”孔子回答说:“子贡嘛,挺聪明的,我不及他。”子夏接着问:“那么子路又怎么样?”孔子回答说:“子路的勇敢,远近驰名,我不及他。”子夏再问:“那么子张又怎么样?”孔子回答说:“子张严谨庄重,我不及他。”  子夏越听越糊涂,忍不住问:“老师说的话真叫人迷惑,既然他们都各有长处,而且比您还要了不起,那他们为什么还要跟您学习呢?”孔子和颜悦色地告诉子夏:“颜回很守信用,但不懂得变通;子贡聪明,但他不够谦虚;子路很勇敢,但宽厚、忍让方面仍待学习;子张处事谨慎,为人严肃,可是旁人却不容易亲近他。我这四个学生虽然各有优点,但都还要不断学习啊!”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  孔子一生教过三千多名学生,其中有的学生又去教学生,培养了很多人才。孔子对中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后人对孔子十分尊敬,称其为“万世先师”。

“七十二贤人”的由来孔子的教学方法是一个十分周全的系统。他设立了“文行忠信”四种科目,又严立了“格物;致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为学;立身、处世的大宗旨。具体教授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以达到“智、仁、勇”三德。孔子的教学又分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四个阶段,以德行为首,语言次之;政事第三,文学最末。传说“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就是说孔于有学生三千多,真正学 出点名堂的只有七十二人。说起“七十二贤人”的由来,民间有这么一段传说:孔子带着弟子三千,周游列国。一路上走散的走散,留在列国当差的当差,后来到达陈国时,只剩下七十二人啦。他们前脚到,跟后就被陈蔡之兵围困起来,绝粮七天七夜。他们带的粮食都吃光了,能够食用的只有几袋子咸盐。弟子们饿急了,就吃盐粒、喝盐水,这样一连吃喝了好几天。孔子见状,不由地仰天长叹:“我的七十二弟子都快成咸人啦i’由于咸、贤同音,“七十二贤人”就这么叫开了。

孔子是四大得意门生分别是:

一、大弟子--颜回

十四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孔子对颜回称赞最多,赞其好学、仁人。历代文人学士对颜回推尊有加,以颜回配享孔子、祀以太牢,历代帝王封赠有加。

二、二弟子--仲由

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人(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孔门十哲"之一,受儒教祭祀。仲由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好勇力,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三、三弟子--端木赐

端木赐(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复姓端木,字子贡(古同子赣),以字行。华夏族,春秋末年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浚县)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受业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

四、四弟子--曾子

1. 怎样才能认识孔子和他学生

中华民族的历史,人们总是说上下五千年,我们姑且就用五千年这个约数吧。在这五千年中,诞生了多少中国人,没有人知道,也很难估计准确。但是,在这么多人之中,对于其他人影响最大的,我看非孔夫子莫属。孔夫子以前的人,什么三皇五帝,天晓得有没有;尧舜禹汤文武即使有,也最多只留下只言片语,大家只知道他们是“圣人”罢了。而孔夫子的语录、思想则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两千多年。过去最敬重是所谓“天地君亲师”,天和地都不是人,君即皇帝老是换人,亲即父亲则各人有各人的,唯有这“万世师表”的孔夫子是不换的。在如此漫长的岁月里,他是几乎所有中国人的“精神领袖”。

自从汉武帝听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他派别的思想,只要想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站住脚,就不得不对孔夫子尊敬一点。不管孔圣人的徒儿们对那些非儒家的思想怎样严厉斥责,非儒家的人,包括本土的道家、后来的道士和外来的佛教和尚,都不得不在表面上把孔子尊为圣人。甚至在教义问题上一直“坚持原则”的基督教,也不得不对孔夫子退避三舍。

一直到天朝大国被那些不知从哪里钻出来的蛮夷们一次又一次地打得屁滚尿流之后,天朝大国的臣民们才开始反省,自己到底在哪里出了问题。科学、民主、自由、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等等思想舶来品,开始进入中国人的头脑之中。人们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孔夫子的思想被陷入了信任危机。

但是,几千年来孔夫子的思想,早就被中国人“融化在血液里”,所谓传统文化,主要就是孔子的思想。所有的中国人,包括二三十年代首倡打倒孔家店、让人不要看中国书的干将,抑或要将马克思主义的红旗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高高飘扬的领导人,还是要全盘西化的反对派理论家,血液中无一不流淌着传统文化的因子,更不要说那些孔夫子的遗老遗少了。所以,虽然在20世纪屡经磨难,孔家店总是打而不倒,死而复生。现在仍然堂而皇之地进入大学的课堂,成了必修课。但是孔子在不同人的心中,仍然有不同的形象。

西方有一句话说,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哈姆雷特。您心中的孔子形象是怎样的?前些年,有句话时髦过: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去变革梨子。要想了解孔子,就得看古人的书。

我们今天闲说孔子和他的学生,依据是什么?我们从那里去了解他们?看什么书?

书上记载的孔夫子的话,即“子曰”什么什么的,有许许多多。不但儒家的书上有,诸子百家的书上差不多都有。这些话,有的真是孔夫子说的,绝大多数却不见得真是孔子的话,系假冒伪劣的子曰。即使是儒家书上的“子曰”,有许多也不是真正的“子曰”,而是后世儒家的私货。

大多数人认为比较靠得住的孔子的话,是《论语》上记录的。比较靠得住的孔子的生平事迹应当是《史记》上司马迁记载的。而《史记·孔子世家》里孔子的话,基本上都是《论语》里的。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子曰都是可信的。近年来,有人好拿《孔子家语》里的子曰说事。《孔子家语》是一部伪作,这是古人经过考证后的公论。然而,近几十年来,发现了汉魏时期的墓中的一些竹简有与《孔子家语》里面相类似的内容。于是,近年以来,有人就又这本书捧上了天。但是,即便如此,这些材料也是汉魏时期的。比司马迁晚多了。司马迁是皇家的太史令,能够看到的文献多,距离孔子的时间又比后来的人近,他都找不到其他方面的关于孔子的材料了。所以,要知道真正的子曰还是只有看《论语》。

孔子是春秋末期的人,《论语》是他的学生以及学生的学生编纂的(一般认为是曾参或有若的学生所编),这样,编成的时间便是战国初期。

孟子、荀子、庄子都是战国后期的人。

把孔子的《论语》与《孟子》、《荀子》、《庄子》以及其他战国后期以后的书如《吕氏春秋》等作比较(不是比较其思想,而是比较其文章的写法)。可以看出,《论语》中没有任何长篇大论,一段话中间很少重复,极少排比,总之,惜墨如金。而战国后的各位,与孔子相比,多为长篇大论,多重复、多排比,不再如孔子这般惜墨如金。

古人之所以惜墨如金,今人写东西之所以洋洋洒洒,实在是条件不同。古人写东西在竹简或木简之上,所以,孔子和孔子以前的著作,没有很多铺张。要像古代写竹简那样的做法,今天那些不认得几个字就能写长篇小说的天才,早就是“学富N火车”了。

从孔子与战国诸子的惜墨程度差别,我们可以看出,从春秋到战国后期之间,一定发生一些大的变化。但是,从“发表论文”的成本看,似乎没有大的变化,写的东西仍然在竹简或木简之上,仍然需要惜墨如金。之所以惜墨程度有差别,我猜想是因为他们口袋里金子的数量不同了,也就是说,大概战国诸子较为有钱。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加剧。各国统治者都有生存危机,所以都希望笼络有用之人,连千里马的骨头都成了宝贝。看起来像有点本事的士人,也有与几个诸侯国统治者讨价还价的余地。此处不养爷,自有养爷处,处处不养爷,爷爷去“越”“楚”。你看战国诸子的著作,主要内容也都是治理国家的办法。你要说服各国当权者信用你的治国方略,没有一点长篇大论恐怕不行。所以,长篇大论是获得信用的基础,而获得信任和使用后,口袋里的金子就更多,“出版”更多的著作,赢得更高的声誉。这就是竞争加剧的作用吧。

这样,我们可以看出,凡是长篇大论的子曰,大概都不是真正的子曰。凡是长篇大论的孔子的故事,大概都不是真正的孔子故事。据此,本文闲说的孔子与他的学生之间的故事,只限于《论语》和《史记》。当然,《论语》和《史记》上的孔子故事,也不见得都是真的,但是,可能比别处所说所含的真的比例大一点罢。或者索性把本文理解为从《论语》和《史记》看孔子和他的学生。

2.      颜渊真的是最好的学生吗?

人们都说,孔子的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弟子有没有三千,没有人知道,更说不清楚是哪些人了。贤人七十二,马马虎虎还有个数。《史记·仲尼弟子列传》里记载了七十七的弟子的名字,以及若干弟子的主要事迹。

千百年来,儒家们一致认为,颜渊是孔子最好的学生。颜渊,名回,字子渊。古人只有尊长才能称人之名,所以只有孔子、鲁君以及年纪比颜渊大的人等可以称呼他为颜回,一般人照例应称其为颜子渊。不知道什么原因,大概是论语开的头,大家都称其为颜渊,省掉一个子字,习惯成自然,颜子渊也就成了颜渊。(现代文人写文章,多一个字赚一个字的稿费,古人写文章,多写一个字多一个字的麻烦。)

在孔庙里,颜渊的位置在学生中最高。他是所谓“十哲”之首。十哲就是孔子的十个所谓最优秀的弟子。它出自《论语》中的这段没头没尾不知道谁说的话:“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到了南宋,他又成了孔庙中的四配之首。四配即复圣颜渊、宗圣曾参、述圣子思、亚圣孟轲。四配塑像位于孔子神龛前东西两侧,每两位一龛,东为颜回、子思,西为曾参、孟轲。均冕旒衮服,手执躬圭。陪着孔子接受人们的祭祀。直到现在,各地孔庙都是这种形制。孔子是圣人,颜渊是复圣。照古汉语的解释,复:往來也,引申为再、又,again。复制,copy。复圣者,又一个圣人,圣人之copy。

在《论语》中,说到颜渊的有三十二处(包括一句话中屡次提及)。那么,根据《论语》,颜渊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孔子非常欣赏颜渊的好学,认为他是所有学生中唯一好学的。鲁哀公曾经问孔子,学生中那些人好学,孔子说:“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有个叫颜回的好学,不拿别人出气,也不犯同样的错误。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这样的人了,没有好学的了。)” 孔子对季康子也说过类似的话。孔子又表扬颜渊说:“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学生们听我讲话能够不懈怠的,大概只有颜回吧!)”由于颜渊“不幸短命死矣”,孔子说:“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真可惜啊!我只看见他天天进步,从未见他停留。)”

颜渊比孔子小四十岁(《史记》上说三十岁,后人考证大概是古人抄书的时候马虎了,三字上还应该加一横,四横一个亖即四字,或者在卅字上加一竖,为卌即四十。)孔子把颜渊看作自己的儿子一样。大概是因为从小家庭经济条件不很好,自己又不注意营养和锻炼身体,过于刻苦用功,颜渊二十九岁(按照现在的算法,才二十八岁)就白了头,虚岁三十二岁就早早地去世了。孔子非常伤心,哭道:“噫!天丧予!天丧予!(哎呀呀!老天杀了我!老天杀了我!)”

颜渊一直没有出仕,即没有“出来参加政府工作”,所以没有政绩可言,当然也就没有过失。对他的评价主要是根据孔子的议论。没有政绩,也没有著书立说,却能够得到复圣这样光荣的头衔,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孔夫子一言九鼎啊。

孔子认为颜渊是所有学生中最接近“仁”的,他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颜回能够做到其心三个月不离开仁德,其他人最多不过几天、个把月罢了。)”他称赞颜渊:“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不过,颜渊大概看上去脑子不很灵活,反应慢,也不大问问题,在别人看起来有点傻乎乎的样子。孔子为他辩护,说:“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我整天与颜回讲学,他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好像有点傻。但是他回去自己研究,却也能很好地发挥。颜回不傻哟!)”

子贡是有名的聪明人,脑子最灵。孔子问子贡:“女与回也孰愈?(你和颜回谁更强些)”子贡毕竟聪明,他把孔子他老人家的心思摸透了,说:“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我哪里敢跟颜回比呀!颜回听到一件事,可以理解十件事,我听到一件事,最多理解两件事。)”孔子当然很高兴,说:“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不如啊!我同意,你是不如他。)”这些话,当然是说给那些不大服气的学生听的。

但是,颜渊对于孔子的学说还是感到高不可攀,表示自己有点力不从心。一天,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老师的道理,越仰望越显得高远,越研钻越显得坚固,看它好像在前面,一忽儿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步诱道我,先以文章典籍丰富我的知识,然后以礼约束我的行为。我想停止不学了也不可能,已经用尽我的才力,好像能够独立的工作了。虽然我想跟着老师再向前迈进,但却不知怎样着手。”

不过,如果认为颜渊总是十分死板,是一个书呆子,那倒不是事实。看看下面的故事:孔子周游列国,在匡地被匡人围困,狼狈不堪。颜渊一个人落后了,过了很久才追上孔子一行。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我们以为你被匡人打死了呢)”颜渊曰:“子在,回何敢死?(您老人家还在,我怎么敢死)”你看,小伙子多会讲话,怪不到孔子那么喜欢他。

在孔子被困于陈、蔡之间,“绝粮”,学生们有“愠心”之时,孔子就找弟子分别谈话做工作。他用同一个问题问子路、子贡和颜渊:“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有诗说:“不是老虎也不是犀牛,却奔波在旷野,”是我的主张不对吗?为什么我们受困在这里?)”子路回答说:“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我想大概我们还不够仁,所以人们不相信我们,大概我们还不够智,所以人们不拥护我们)”子贡比较会说话,说得委婉得多:“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你的主张太伟大了,所以天下容不得您。所以,您能不能略微降低一点标准)”而颜渊的回答则斩钉截铁:“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你的主张最最伟大了,所以天下容不得您。虽然如此,您还是推行您的主张。他们容不下有什么关系,容不下才显出您君子本色。如果主张不正确,那是我们的耻辱。现在您这样好的主张而他们却不采纳,那是各国掌权者的耻辱。容不下有什么关系,容不下才显出您君子本色。)”孔子高兴得合不拢嘴,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姓颜的小伙子有道理!你发了财,我给你管家)”不过,说归说,做归做,真如孔子曾经所过的:“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颜回的学问道德也差不多可以了吧,却常常穷得一塌糊涂。端木赐(子贡)不安本分,去做生意,却每每猜对行情)”孔夫子一点不糊涂,关键时刻,还得靠能做事情的,“于是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被拍马屁大概人人喜欢,不过孔夫子毕竟是孔夫子,他对颜渊也有不很满意的地方。他曾经这样评价颜渊,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颜回不是对我有所帮助的人啊,对我所说的话他没有不喜欢的)”看来,孔子也知道自己的话,并非都是“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的。

但是,如果真的有人向孔子他老人家提反对意见,像所有的人一样,孔子也不愿意痛痛快快地接受,有时急了还骂人。有一个学生却经常对孔子的言行提不同的看法,有时还跟孔子抬杠,搞得孔子下不了台。他就是子路。

要说哪个学生最好,各人会有各人的标准。就拿今天的导师和研究生来说,说哪一个学生是某某导师最好的学生,恐怕各人也会有各人的看法。要说谁是孔子最好的学生,正如上节已述。千百年来,儒学们都一致推崇颜渊,因为孔子表扬颜渊最多,评价最高。

我却看好子路。为什么看好子路?

我以为,子路是与世界上与孔子关系最密切的一个人。子路是孔子所有的学生之中对孔子帮助最大的人。在孔子的众多学生中,子路也是对孔子提意见最多的一个。没有子路,孔子可能就不是现在的模样。

先看看文献的记载。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开始时,“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子路性情粗朴,好勇斗力,志气刚强,性格直爽,头戴雄鸡帽子,佩戴着公猪獠牙,对孔子很不礼貌。)但是在孔子的诱导下,信服了孔子。自此以后,子路一辈子追随孔子,绝大多数时间都紧随孔子身边。有了这一位勇士保驾,从此无人敢欺慢孔子,孔子说:“自吾得由,恶言不闻於耳(自从我得到仲由,就再也听不到恶言恶语了——仲由字子路)”。

子路是《论语》中说到的次数最多的孔子学生,总共说到七十六次(包括同一句中数次提及),远远超过除孔子外的其他任何人。

孔子说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主张行不通了,我想乘木筏到海外去,能够跟我去的恐怕只有仲由吧)显示了子路对孔子的忠诚。

子路是孔子弟子中,办政事能力最强的人之一。在孔子想在鲁国政治舞台上大有作为的行动中,孔子 “使仲由为季氏宰,将堕三都”(让子路做季孙氏的管家,以实行毁掉鲁国公室最大的对手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三家的城邑)。《论语》说: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在孔子的主要学生中,子路是年龄最大的一个,比孔子小九岁。正因为子路与孔子关系最密切,年龄也最接近,所以他们之间说话几乎到了没有什么忌讳的地步。

你看,子路竟然敢说老师“子之迂也!”老师也复之以 “野哉由也!”

几个学生站在孔子身边,孔子很高兴地看着学生们,说“若由也,不得其死然。”(看看仲由这个样子,像不得好死的模样)

由于与孔子关系密切,而且年龄最大,实际上子路是学生们的领导人。孔子病重,看上去要不行了,子路就组织学生们准备给老师治丧。结果,老师身体好了,听说子路组织的治丧规模超标,不合礼制,把子路臭骂了一顿。

在《论语》中,如下三处说到子路对孔子提意见的地方很有意思。

1.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公山弗扰盘踞费邑造反,召孔子去,孔子准备前往。子路很不高兴,说:“没有地方去就算了,何必去公山氏那里啊。”孔子说:“那个人岂是白白的召我去的?如有能够信用我的,我将使周朝的文武之道在东方复兴”)

公山弗扰,即公山不狃,《史记·孔子世家》中称:公山不狃以费畔季氏,使人召孔子。孔子循道弥久,温温无所试,莫能己用,曰:“盖周文武起丰镐而王,今费虽小,傥庶几乎!” (孔子遵循周道修行很久,但没有施展才能的地方,没人能任用自己,说:“周文王、周武王起于丰、镐这么小的地方而称王天下,如今费邑尽管小,但也还差不多吧!”)欲往。子路不说,止孔子。孔子曰:“夫召我者岂徒哉?如用我,其为东周乎!”然亦卒不行。

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孔子真的参加了公山弗扰的“造反”,他能够成功地“使周朝的文武之道在东方复兴”吗?那还能有后来的历史地位吗?

2.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孔子与南子相见,子路很不高兴。孔子发誓说::“我如果做了不该做的,就让上天厌弃我!上天厌弃我!”, 南子是卫国的国君夫人、有名的风流女人)

3.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赵简子是晋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国七雄之一赵国的实际奠基者。如果孔子真的与佛肸联手反抗赵简子,下场如何可想而知。

从上面三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由于不得当权者信用,自己的治国方略不能实现,而年龄在增大,心中不免非常焦急(在三个例子中,孔子大概分别为50、59、60岁)。为了实现理想,似乎有时真有些不择手段了。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个像子路这样的“良生益友”时时质疑,作必要的提醒,这实在是孔子的幸运。

古人把能直言诤谏的大臣称为争臣。《孝经·谏争》:“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 《荀子》:“昔万乘之国,有争臣四人,则封疆不削;千乘之国,有争臣三人,则社稷不危;百乘之家,有争臣二人,则宗庙不毁。父有争子,不行无礼;士有争友,不为不义。”在这个意义上,子路真可算得是一个“争生”。

是“争生”好,还是“于吾言无所不悦”的学生好?

我们今天不还是在宣传要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吗?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几乎所有人遇到自己的这两类学生,恐怕都还是更喜欢“于吾言无所不悦”的学生。孔夫子是这样,我们今天的研究生导师何尝不是这样,我自己也何尝不是这样?

THE END
0.杭州万松书院(五)大成殿这里的五座塑像分别是:正中的孔子像和两侧的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亚圣孟子。 正中为孔子的木雕坐像 孔子坐像右手位的宗圣曾子、亚圣孟子。 孔子坐像左手位的复圣颜子、述圣子思 殿内柱楹联:大德大功,还凭仁义立言,冠冕百家称极致;成王成圣,最是精神传世,华夷一例拜先师。——吴亚卿题敷文书院大成殿 吴亚卿,1945年4月生,号未立斋,浙江德清人。著名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312<3786416<19<;53a?95?8;63>/uqyon
1.120位至圣先贤半身像册01国(今属山东省)人,孔子之孙、孔鲤之子。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曾子(前505年—前435年),姒姓,曾 氏,名参(学术界有两种说法,一读shēn,一读cān)?,字子舆,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平邑,一说山东嘉祥)人。春秋末年思想家,儒家大 jvzq<84yyy4489iqe0ipo8iqewsfp}446171494421?8;>54:a725@6:39770|mvon
2.《从孔夫子到袁了凡,初谈善文化传承的内在脉络》作者:冒芝桦孔子的学生曾子离开席位回答道:悟性不高,如何能知晓呢?孔子接着说: 孝是德之本,也是教育、教化的根基。(你)坐下来,我告诉你。身体的发肤来自于父母血脉,不应无故毁伤,这是孝的最初朴素表现。而立身行道,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给后世树立榜样、无悔于父母与社会哺育的人, 才是最终尽到孝义的目标。整个孝道的jvzquC41yy}/onnrkct/ew47fjqug:6
3.大曾子昨天两只抄底都板了黄河旋风(sh600172)社区大曾子昨天两只抄底都板了大曾子昨天两只抄底都板了,厉害!这两只股最近地位还是可以。今天去中国核建,黄河旋风,还在热度上,应该不至于亏此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点击可查看作者简介 10月16日 17:59 来自电脑网页版 (0)| 阅读数(60) | 分享 | 收藏 | 回复(0) | 举报 验证jvzquC41iwhb0|npc0ipo7hp1Ay>vqwgcf,ukmB434;2;/gkf?71;A
4.凡骨许太平紫阳真君(壹更大师)第77章 逛墟市,儒门曾子所遗之物? 第78章 逛墟市,争抢一只破瓷碗? 第79章 逛墟市,罗鸿的表妹姜虞? 第80章 夺古瓷,许太平觉得物超所值 第81章 夺古瓷,识时务者为俊杰? 第82章 夺古瓷,丁前辈您终于回来了! 第83章 夺古瓷,来自天狩大圣的质疑 第84章 入黒狱,此人名叫寒涧天君? 第85章 入黒jvzquC41yy}/jjnrw/~t0lto1dupm8:868945B4
5.凡骨许太平TXT免费下载(壹更大师)最新章节,凡骨许太平TXT免费下载第77章 逛墟市,儒门曾子所遗之物? 第78章 逛墟市,争抢一只破瓷碗? 第79章 逛墟市,罗鸿的表妹姜虞? 第80章 夺古瓷,许太平觉得物超所值 第81章 夺古瓷,识时务者为俊杰? 第82章 夺古瓷,丁前辈您终于回来了! 第83章 夺古瓷,来自天狩大圣的质疑 第84章 入黒狱,此人名叫寒涧天君? 第85章 入黒jvzquC41yy}/jjt{cf€/exr1r1<55;77a8:44;:8;35
6.凡骨(壹更大师)最新章节小说凡骨吧在线阅读第77章 逛墟市,儒门曾子所遗之物? 第78章 逛墟市,争抢一只破瓷碗? 第79章 逛墟市,罗鸿的表妹姜虞? 第80章 夺古瓷,许太平觉得物超所值 第81章 夺古瓷,识时务者为俊杰? 第82章 夺古瓷,丁前辈您终于回来了! 第83章 夺古瓷,来自天狩大圣的质疑 第84章 入黒狱,此人名叫寒涧天君? 第85章 入jvzq<84yyy4ef|p0qtm0dxtm14959=90jvsm
7.凡骨(壹更大师)最新章节凡骨(壹更大师)全文免费阅读第77章 逛墟市,儒门曾子所遗之物? 第78章 逛墟市,争抢一只破瓷碗? 第79章 逛墟市,罗鸿的表妹姜虞? 第80章 夺古瓷,许太平觉得物超所值 第81章 夺古瓷,识时务者为俊杰? 第82章 夺古瓷,丁前辈您终于回来了! 第83章 夺古瓷,来自天狩大圣的质疑 第84章 入黒狱,此人名叫寒涧天君? 第85章 入黒jvzq<84yyy4kk~mcquvpt}3eqo5lu|4346:41
8.凡骨全本下载(壹更大师)最新章节,凡骨全本下载全文阅读无弹窗第77章 逛墟市,儒门曾子所遗之物? 第78章 逛墟市,争抢一只破瓷碗? 第79章 逛墟市,罗鸿的表妹姜虞? 第80章 夺古瓷,许太平觉得物超所值 第81章 夺古瓷,识时务者为俊杰? 第82章 夺古瓷,丁前辈您终于回来了! 第83章 夺古瓷,来自天狩大圣的质疑 第84章 入黒狱,此人名叫寒涧天君? 第85章 入黒jvzquC41yy}/jjnugykj;7hqo104<<883535@;832;61
9.《宋词大典》卷195(97001八百顷荷西子态,几千余寺贺君家。 画屏山色饶烟水,丽锦天光落晚霞。 惜景欲图湖上住,钓船泊处是生涯。 寄陈叔进 [宋代] 吴芾 乡里衣冠久不振,后来犹喜有斯人。 曾为蓬岛神仙主,端是储闱羽翼臣。 大节已观能直己,小淹何惜且临民。 君家幸有佳山水,莫向他乡别卜隣。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31382787213785:554a712A=962:50|mvon
10.文言文阅读材料1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文子曰:“吾亦愿之。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文子以告孟献子,献子囚之七日。自是,子服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6412:1586913:4:;8:a4617;::254tj}rn
11.20250728狮腾控股(HK:02562)新成立的数字金融集团(Synagistics曾璟璇是香港前特首曾荫权的妹妹,两人为兄妹关系。曾荫权于 2005 年至 2012 年担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而曾璟璇在金融领域拥有丰富履历,曾任渣打银行大中华区主席,现任中信银行(国际)及富达新兴市场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她是曾子第 74 代传人,家族背景显赫,另有四位兄长在政商学界颇具影响力。 狮腾控股在稳定币、区块链业务与阿里巴巴jvzquC41zwkrk~3eqo543==:6785;88666623A<
12.凡骨最新章节列表,小说凡骨无弹窗(壹更大师)第77章 逛墟市,儒门曾子所遗之物? 第78章 逛墟市,争抢一只破瓷碗? 第79章 逛墟市,罗鸿的表妹姜虞? 第80章 夺古瓷,许太平觉得物超所值 第81章 夺古瓷,识时务者为俊杰? 第82章 夺古瓷,丁前辈您终于回来了! 第83章 夺古瓷,来自天狩大圣的质疑 第84章 入黒狱,此人名叫寒涧天君? 第85章 入黒jvzquC41yy}/z|<6y0ipo86341724@=31
13.禮記集註:四《曾子问第七》 1 曾子问曰君薨而世子生如之何孔子曰卿大鳞委从摄圭襄西阶置说疆寻束详童君曰西阶尽等不升堂命毋墨音诅睡诗敌蓄关柱删祸隶酬雌关僻驿酬黼关雌麻耕开迁反故云裨宦审世 2 等即阶睡 3 祝声台邑某之子生敢告升奠币于殡东几血哭降众主人卿大夫士嘉巾皆哭不蹻尽鹄墓盖遂朝禁宰jvzquC41evkyv7tti1}jmr3rnAog?ns(ejgqvnw?:8939?+tgogq?pg
14.《论语》读书笔记思维导图模板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孔子说:不在那个位置,不轻易谈那个位置上的事。 曾子延伸:不是自己的职掌范围,不必过分去干预职权。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言而有信) 要言而有信,讲话要兑现;牛吹大了,事实上做不到,这是君子引为可耻的。jvzquC41yy}/r{teguypp7hqo1|jg€4848h9;m73g2>65>kg75je;;=
15.精品解析: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3孔子向曾子提问,曾子连忙起身离开席位回答,与子路的“率尔对曰”形成鲜明的对比,与他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的举止都体现了孔子思想中的“礼”。B. 孔子认为,所有的人能够爱自己的父母,也就不会厌恶别人的父母;能够尊敬自己的父母,也不会怠慢别人的父母。这就是每一jvzquC41yy}/|}m0eun1|thv1:82?>5:;4ivvq
16.故宫南熏殿旧藏至圣先贤像册(4)沂国述圣公孔伋子思 (3)郕国宗圣公曾参子舆 (6)费公闵损子骞 (5)邹国亚圣公孟柯 (8)薛公冉雍仲弓 (7)郓公冉耕伯牛 10)黎公端木赐子贡 (9)齐公宰予子我 (12)卫公仲由子路 (11)徐公冉求子有 (14)魏公卜商子夏 (13)吴公言偃子游 (16)单父侯宓不齐子贱 (15)陈公颛孙师子张 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635=25h787592:<<0jvsm
17.凡骨小说手打小说最新章节凡骨小说手打壹更大师第77章 逛墟市,儒门曾子所遗之物? 第78章 逛墟市,争抢一只破瓷碗? 第79章 逛墟市,罗鸿的表妹姜虞? 第80章 夺古瓷,许太平觉得物超所值 第81章 夺古瓷,识时务者为俊杰? 第82章 夺古瓷,丁前辈您终于回来了! 第83章 夺古瓷,来自天狩大圣的质疑 第84章 入黒狱,此人名叫寒涧天君? 第85章 入黒jvzq<84yyy4lwjnuwim/pny1mwgjuqz154544?541
18.弘阳地产执行总裁张良辞职千亿门槛临门踏空弘阳地产新浪财经也有市场消息称,曾老板对引进的高管们信任度并不高,将很多引进高管和老臣搭配使用,彼此制衡。 弘阳服务集团董事会由两名执行董事、三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当中,除了三名非执行董事何捷、蒋达强、罗艳兵均在弘阳母集团有任职以外,公司执行董事兼执行总裁由杨光任职,执行董事兼副总裁由曾子熙任职。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tvxhm1tkmpn|u1jq04972/37.4=4fqe3jkƒsevmk3;==8484tj}rn
19.凡人逆天许太平紫阳真君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全集全本大结局第77章 逛墟市,儒门曾子所遗之物? 第78章 逛墟市,争抢一只破瓷碗? 第79章 逛墟市,罗鸿的表妹姜虞? 第80章 夺古瓷,许太平觉得物超所值 第81章 夺古瓷,识时务者为俊杰? 第82章 夺古瓷,丁前辈您终于回来了! 第83章 夺古瓷,来自天狩大圣的质疑 第84章 入黒狱,此人名叫寒涧天君? 第85章 入黒jvzquC41yy}/drvwigm/pny148645h7825936=4
20.凡骨许太平整本免费最新章节列表第77章 逛墟市,儒门曾子所遗之物? 第78章 逛墟市,争抢一只破瓷碗? 第79章 逛墟市,罗鸿的表妹姜虞? 第80章 夺古瓷,许太平觉得物超所值 第81章 夺古瓷,识时务者为俊杰? 第82章 夺古瓷,丁前辈您终于回来了! 第83章 夺古瓷,来自天狩大圣的质疑 第84章 入黒狱,此人名叫寒涧天君? 第85章 入黒jvzquC41yy}/crxjcpmcc=3eqo56;h:;77=0
21.凡骨,凡骨最新章节,凡骨无弹窗第77章 逛墟市,儒门曾子所遗之物? 第78章 逛墟市,争抢一只破瓷碗? 第79章 逛墟市,罗鸿的表妹姜虞? 第80章 夺古瓷,许太平觉得物超所值 第81章 夺古瓷,识时务者为俊杰? 第82章 夺古瓷,丁前辈您终于回来了! 第83章 夺古瓷,来自天狩大圣的质疑 第84章 入黒狱,此人名叫寒涧天君? 第85章 入黒jvzquC41yy}/du}u0ktgq8<419812<4
22.北方网2009年10月27日新闻汇总[1095][时代财经] 曾子建:BDI指数回升 航运股交易机会来临 2009-10-27 08:48 [1096][新闻中心] 渔业资源保护到位 刀鱼对虾又现渤海湾 2009-10-27 08:48 [1097][新闻中心] 唐云洪:营造“平安港”(图) 2009-10-27 08:48 [1098][文化娱乐] 女友蒙嘉慧嗜赌成性 郑伊健为钱欲再战歌坛(图) 2009-10-27jvzquC41yy}/gwttvj4dqv3ep1yzu}jo1461;86214=02h722;714@3u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