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第十二讲诸己恕身财经头条

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

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

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

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

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故治国在齐其家。

本讲还是继续上一讲的治国齐家的内容,进行补充说明和论证。

下面我们具体逐句来看。

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

尧帝、舜帝以仁政领导天下,百姓就跟着他们行仁义之事。

尧舜用仁爱来治理国家,他们选大臣,选官员的标准也是首重仁爱,其次才能,那么这些官员也会用仁爱治理和教化百姓,那么百姓也就逐渐变得友善。

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

夏桀、商纣以暴戾横行天下,百姓就跟着他们做坏事。

桀纣用残暴来治理国家,他们选大臣,选官员的标准也变为重结果不重过程,冷酷执行,残暴而没有人情味的,那么这些官员对待老百姓也必然不管他们死活,只管剥削,那么百姓也就跟着变得凶恶了。

所以,曾子总结说:

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

君王所发布的政令如果与他平日的好恶正好相反,那老百姓是不会听从他的话的。

啥意思?就是说,如果君王心口不一,说一套做一套,人民是不会接受的。

一个做领导的,一个做领袖的,他最有力的影响,并不是他说的话,不是他的语言,不是他发号的施令,而是他自己的所作所为。

所以,虽然是老百姓,虽然是基层员工,但是人人心中有杆秤。一旦他们内心不服,内心有怨言,当时不说,时机成熟的时候,他们必然会变本加厉的,找回他们心理的平衡。

所以,领导心口不一,就已经失去民心,已经走在危险的边缘了。

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

所以君子总是自己先做到了,然后才去教导别人。

凡事要先要求自己,然后再去影响他人。

比如,曾子杀猪的故事。曾子的老婆去赶集,儿子哭着喊着要跟着去,曾子的老婆就骗儿子,你听话不去,我回来给你杀猪吃。结果,妻子回来,看见曾子正抓猪要杀掉,于是就说,我是逗孩子玩儿呢,你怎么当真了呢?而曾子却说,和小孩子是不能随便开玩笑的,你现在欺骗了孩子,就是在教孩子长大后欺骗别人。

所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言必信,行必果。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如果失言不杀猪,家中的猪是保住了,但在孩子纯洁的心灵上,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所以,在这里,曾子强调,一定要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论什么事,你自己先做到了,才有教育和影响他人的可能。

所以:

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先克服掉自身的毛病,然后才去帮助别人改正错误。

自己没有这些恶行,才去劝诫别人不要作恶。

否则就是:

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本身所怀藏的就缺少恕道,而却要求别人行恕道,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

这里面有个恕,那么什么恕呢?我们来看看孔子对于恕的理解。子贡问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有没有一个字,可以是一辈子都要践行的吗?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说,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总之,这个恕,侧重于保持内心的祥和,保持内心的公允,不被情绪所扰,不为自己偏袒。这就有点像佛经里说的,不敬持戒,不憎毁禁,不重久习,不轻初学。就是说,不会特别敬重持戒之人,也不会特别憎恨破戒之人,不特别看重老修行,也不特意轻视初学的人,而这,也算是恕的一种心态,一种仁爱而豁达的心态。

故治国在齐其家。

所以说要把国家治理好,首先在于把家整治好。

最后,曾子总结,治国在齐其家。那么具体的,为什么治国在齐其家呢?结合上一讲以及本讲的内容,我们梳理一下,大概有三个原因,第一,因为只有成教于家,才能成教于国,第二,因为一言可偾事,一人可定国,第三,因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以,在这里,最后曾子说,治国在齐其家。

好,今天我们就先讲到这里,欢迎大家定时收听四哥品书,四书经典大学,下一讲具体内容的讲解。

THE END
0.大学曾子读后感推荐6篇.docx该【大学曾子读后感推荐6篇 】是由【毛毛雨】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大学曾子读后感推荐6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大学曾子jvzquC41yy}/vjtfqey/exr1r/735>;429780qyon
1.北京大学《孔子和老子》哲学讲座论语的论,念二声。主要是第一代弟子记录,第二代编写,主要是子由,曾子。论语里面的话语没有重复。 孔子讲的道理是朴素而经典的,学习不要超过自己的资质。高妙的道理,得因材施教,不然会成为学生的困惑。 子贡没有资格听性与天道。朴素的道理,例如不用放下,不该你拿的,你别拿,你该拿的,你拿着,不用放下。jvzquC41yy}/lrfpuj{/exr1r1>b8mk:24le:;
2.原来南怀瑾解读《大学》这么好看,完全是一次正本清源、修身悟道之旅因此,读《大学》容易懂得“道”,一旦悟道,则万事简单,容易成事,放远长远,则成功矣。我想,我们今天重读大学,必读南师这个版本,因为他还原了曾子的本意,不带朱熹的改动和批注。古代要想考功名,必读“四书”,读“四书”首读《大学》,学懂弄通《大学》之义,则人生富足且圆满。03《大学》到底讲了什么?南师一路上jvzquC41dqul0mtwdct/exr1tg|jg€4374677:<1
3.《论语》读书笔记仁是道之体,忠恕是道之用,道体难以言传,故曾子从用上说;而且,忠恕也是进入仁体的门径。只要弄明白了仁这个根本问题,《论语》就容易懂了,《论语》全篇,其实都在讲这个仁字。 夫子之学是形而上的仁与形而下的伦理规范的合一,儒家的道德是德性与德相之合体,仁作为德性,是无私无我的,伟大的.,具有浩然之气,jvzq<84yyy4vpsx0eqs0hjsygpqv1=8449
4.重温一堂课”“优秀教师教学生涯分享会”系列活动为庆祝吉林农业大学建校75周年暨喜迎第39个教师节,学校开展“校友重温一堂课”“优秀教师教学生涯分享会”系列活动,“校友重温一堂课”邀请到社会学系崔永军教授主讲曾子《大学》及其当代价值、农学院姚渝丽教授主讲农业气象学。“优秀教师教学生涯分享会”邀请全国优秀教师生命科学学院宋慧教授分享“41年教与学的感悟”jvzquC41yy}/lufw0gjv0ls1kplp1:545185;;90j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