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是本什么样的书

自从我把《大学》背诵下来以后,我发现它有一种极其奇妙的功效,那就是它可以治疗失眠。只要自己感觉难以入眠的时候,就开始在头脑里默默背诵《大学》,每次背完“齐家”的部分就呼呼入睡了。

有时我想,为什么自己不等背到“治国平天下”就睡着了呢?估计是因为我的大脑不愿去考虑那些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吧,毕竟治国平天下是肉食者谋的事情,咱老百姓好好考虑修身齐家就行了。

02

《大学》是一本好书,虽然字数很少,其原本只有一千多字,经朱熹增补后也才两千多点字。 如果从字数上看,真的很难成为一本书,其实就是曾子写的一篇学习心得论文。但这篇学习心得非常了得,可以说是字字玑珠,句句经典,成为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大学》的作者据说是曾子,也就是曾参,是孔子晚年的学生,他的父亲也是孔子的学生,叫做曾点,不过曾子要比父亲更出名一些,流传的故事也比父亲多一些。比如大家熟悉的教育故事“曾子杀彘”就是关于曾子的。 他为什么要杀猪教子呢?因为他的妻子哄小孩时随口说要杀猪给小孩吃,曾子知道后就真的把猪杀了给小孩吃。他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一定要言行一致,信守承诺。

曾子在孔子的弟子中算是出类拔萃的,在记录孔子和弟子言论的《论语》中,他就提出了“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他主张“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他还把孔子一以贯之的“道”归纳为“忠恕”二字,很好地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并传授给子思。子思是谁呢?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师从于曾子,后来写出了《中庸》。子思又教育出另外一个大儒孟子,从学缘关系来讲,曾子是孟子的师爷爷,可见曾子也是儒家一个承前启后的大人物。

03

《大学》的内容不多,但思想丰富,内涵深刻。朱熹将《大学》的内容归纳为“三纲八目”。“三纲”是哪三纲呢?就是开篇出现的“明德、亲民、止于至善”。那“八目”又是指哪八目呢?答案就是后面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当代学者南怀瑾则认为朱熹的归纳不够好,他则在朱熹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纲、七证、八目”。

对于修炼的八目,南怀瑾没有异议,但他认为在纲上还应该添加一个“道”,这个“道”很重要,是大学之道的“大道”,是《大学》所追寻的终极目标,所以《大学》的“四纲”就是“道、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那“七证”又是指什么呢?他认为“七证”就是七种求证大道和明德的程序与步骤,就是“知、止、定、静、安、虑、得。”在《大学》中就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而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不论“三纲八目”还是“四纲、七证、八目”,都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领悟《大学》中的学问和智慧。

经典之所以经典,就是因为不同的人可以品出不同的味道,同样的人在不同的时间里也能读出不同的滋味。

《大学》作为一本经典,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积淀和人生阅历加以解读和品味,都可以从中获得修身养性的方法和途径,也能增加自己的学养和智慧。

04

从我的理解来看,我觉得《大学》是一本励志书,是一块砥砺石,是一剂清凉散,是一套育儿经。

为什么说《大学》是一本励志书呢?现代社会中的励志书和心灵鸡汤很多,但多半是对成功事例的罗列或是煽情式的鼓动,读者看后往往会觉得离自己的现实很遥远,难以付诸行动。

《大学》与一般的励志书不同,根本就不谈具体的成功事例,而是提炼成功的原则和规律,用以指导人们行动,进而获得成功。

《大学》的励志与一般的成功学励志还不同,它给人们指出的志向非常高远但又不脱离实际。《大学》开篇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为人生设立了一个非常完美的追求目标,那就是通过不断地彰显美德、革除旧习,达到至善的最高境界。

为什么说《大学》是一块砥砺石呢?《大学》讲述了很多修身的方法和途径,特别强调慎独,越是在人看不见的地方,越是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自我修炼,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不断地打磨自己,砥砺前行,力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每天都有新进步,每天都有新气象。

为什么说《大学》是一剂清凉散?《大学》指出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外在的功名利禄,而在于内在的修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通过修身,达到内圣外王的境界。

不管外界如何变幻,也不论社会有多浮躁,只要抓住修身这一根本,做到意诚心正,不断修德。德比财贵,财只可以润屋,但德可润身,可以让人心宽体胖。

为什么说《大学》是套育儿经呢?现在大家都喜欢谈论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好的家庭是孩子的安全港湾,优秀的父母是孩子的学习榜样。

《大学》强调齐家,一个好的妻子要“宜其家人”,和睦友爱的兄弟要“宜兄宜弟”,所有家人都要仪容没有差错,做到“其仪不忒”。这样的家庭就能够夫妻恩爱,父子相亲,兄弟相携,家庭和美。

为孩子创造这样一个有爱安宁的成长环境,父母再能行“絜矩之道”,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孩子想不成才都难了。

05

《大学》确实是本好书,在当今碎片化阅读盛行的时代,还是需要静下心来读读它,也许读完之后,你心中很多的困惑和苦恼就随风飘逝了,因为你明白了“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也搞清了何先何后,自然就“近道矣”。

THE END
0.大学曾子读后感推荐6篇.docx该【大学曾子读后感推荐6篇 】是由【毛毛雨】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大学曾子读后感推荐6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大学曾子jvzquC41yy}/vjtfqey/exr1r/735>;429780qyon
1.北京大学《孔子和老子》哲学讲座论语的论,念二声。主要是第一代弟子记录,第二代编写,主要是子由,曾子。论语里面的话语没有重复。 孔子讲的道理是朴素而经典的,学习不要超过自己的资质。高妙的道理,得因材施教,不然会成为学生的困惑。 子贡没有资格听性与天道。朴素的道理,例如不用放下,不该你拿的,你别拿,你该拿的,你拿着,不用放下。jvzquC41yy}/lrfpuj{/exr1r1>b8mk:24le:;
2.原来南怀瑾解读《大学》这么好看,完全是一次正本清源、修身悟道之旅因此,读《大学》容易懂得“道”,一旦悟道,则万事简单,容易成事,放远长远,则成功矣。我想,我们今天重读大学,必读南师这个版本,因为他还原了曾子的本意,不带朱熹的改动和批注。古代要想考功名,必读“四书”,读“四书”首读《大学》,学懂弄通《大学》之义,则人生富足且圆满。03《大学》到底讲了什么?南师一路上jvzquC41dqul0mtwdct/exr1tg|jg€4374677:<1
3.《论语》读书笔记仁是道之体,忠恕是道之用,道体难以言传,故曾子从用上说;而且,忠恕也是进入仁体的门径。只要弄明白了仁这个根本问题,《论语》就容易懂了,《论语》全篇,其实都在讲这个仁字。 夫子之学是形而上的仁与形而下的伦理规范的合一,儒家的道德是德性与德相之合体,仁作为德性,是无私无我的,伟大的.,具有浩然之气,jvzq<84yyy4vpsx0eqs0hjsygpqv1=8449
4.重温一堂课”“优秀教师教学生涯分享会”系列活动为庆祝吉林农业大学建校75周年暨喜迎第39个教师节,学校开展“校友重温一堂课”“优秀教师教学生涯分享会”系列活动,“校友重温一堂课”邀请到社会学系崔永军教授主讲曾子《大学》及其当代价值、农学院姚渝丽教授主讲农业气象学。“优秀教师教学生涯分享会”邀请全国优秀教师生命科学学院宋慧教授分享“41年教与学的感悟”jvzquC41yy}/lufw0gjv0ls1kplp1:545185;;90j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