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师语文新课程培训标准

一、语文学科课程理念的培训标准

(一) 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

1、了解“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了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二)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1、目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 了解九年义务教育对语文课程的要求

(2) 理解语文素养的基本点。

2、内容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学习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

4、教师理念:正确把握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语文学习的促进者、语文课程的开发者、语文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学生人生发展的引导者。

5、评价理念:了解和掌握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新的评价观念。

(1) 语文课程的评价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2) 语文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三个维度: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和态度;五个领域:识学和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3) 语文课程新的评价观念:注重综合素质的考查、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注个体处境和需要、激发积极主动的情感,突出学生发展的过程,贯穿日常的整个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6、教材理念: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和“不用教材教”。

(三) 语文课标与教学大纲的比较

课 程 标 准

教学大纲

前言

课程性质

课程基本理念

标准设计思路

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目的

内容标准

各领域 /主题/知识点的学习结果

教学内容及要求

实施建议

教学建议

评价建议

教材编写建议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考核与评价

附录

术语解释

案例

二、语文课程目标的培训标准

(一) 总目标: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二) 分类目标:

1、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树立语文学习自信心,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3、培养学生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能力;

4、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学生语文研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语文课程内容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培训标准

(一) 了解语文和语文课程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语文课程:包含了语文学科课程、语文综合性学习两方面的内容。

(二) 明确语文课程的地位:两个基础,一个重要(见《语文课程标准》)

(三) 了解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四个特点):

1、整体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2、三维设计,相互渗透,螺旋上升;

3、阶段目标具体,更加亲和教师;

4、课程标准留有空间,利于发挥创造才能。

(四) 了解并熟悉语文课程目标

1、总目标(略)

2、学段目标:

( 7—9年级)目标特点:

(1)拓展阅读,加厚加宽学生人文底蕴;

(2)强化主观感受,进行探究性阅读;

(3)注重实践活动,进行研究性学习;

(4)构筑读写整体,提高读写效益;

(5)坚持个性化表达,激发创新精神;

(6)在语言实践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7)在自主的语文活动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四、实施建议培训标准

(一) 明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要求:

1、正确认识课程资源的主体、客体和载体;

2、明确课程资源开发的范围;

3、了解课程资源利用的途径。

(二) 明确教学建议中所强调的问题:

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4、正确处理基本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关系;

5、遵循客观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三) 明确评价建议中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的原则与方法、评价的三个维度和五个方面(略)。

五、语文新课程实验教材特点分析

(一) 了解“人教社”初中语文实验教材的特点:

1、“两大系统”(阅读与综合性学习)整合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和汉语知识等内容;

2、“三大板块”融合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三个方面;

3、“专题组元”贯穿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

4、开放弹性的设计思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 了解“苏教社”初中语文实验教材的特点:

1、转变理念,构建创新的语文教材体系;

2、优化教材内容和结构,构建“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教育目标;

3、“构建”重点:改革单一文选体例,设计新的语文综合实践系统;

4、“构建”,必须使教材成为促进学生独立、自主、合作学习之本。

(三) 了解“语文社”初中语文实验教材的特点:整套教材以构建新的语文能力实践体系为宗旨,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体现了语文实践的多重功能和训练序列的立体整合。

1、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开放、有机统

一、螺旋式上升的原则;

2、将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地融于教学内容的五个方面(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

六、教材与参考书

(一) 培训教材: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国家教育部制订,北京师大出版社2001年7月。

2、《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倪文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

(二) 参考书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钟启泉等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

2、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朱慕菊主编,北京师大出版社,2002年;

3、新课程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钟启泉,崔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

THE END
0.《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正文第9~11页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正文第九、十、十一页讲课程目标第三大点学段要求的第二学段(3~4年级)的四点内容: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能jvzquC41yy}/lrfpuj{/exr1r1hdhk9eg47b3l
1.初中语文课程标准通用12篇《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另外,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jvzquC41yy}/z~jujw4dqv4jcq}fp8;:3;
2.速领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初中部分初中语文新课标语文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 (一)核心素养内涵 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jvzquC41dnuh0lxfp0tfv8wgcfooiktqmsy0c{ykenk0fnyckny03==966;72
3.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赏析八篇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第1篇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语文信息技术教学整合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到教育领域中,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不但利jvzquC41l{~ej7kcdkgp0lto1jgpyns142;20qyon
4.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范文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文云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新课改初中语文教学 转变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浪潮早已滚滚而来,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已经感受到它的震撼和气势,必须有新姿态、新做法。语文教师要想适应新课改,应作多方面的转变。 1.角色转变 在传统教 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95;54ivvq
5.书单|《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例式解读初中语文》2024.93.语文学习任务群设计与实施的六要素模型 (1)六要素模型的构成系统 (2)模型各要素的设计要领 ①学习目标设计要领 “拆解策略”就是将课程标准中的某一短语拆解为几个互有联系的细项指标,以此形成具体的学习目标。 “替代策略”就是以具体的学习主题替换原有课程标准中的关键名词,形成学习目标。 jvzquC41yy}/fxzdcp4dqv4pqvk0:?:;6;8458
6.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通用18篇)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篇1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为广大教师进行新课程改革实践提供了思想和理论依据。现在,仍是推行新课程改革的初期,在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针对在实践教学中对新课程改革理论的熟悉,提出以下几点对新课改的熟悉。 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vgnzkpjfvrmwk1747;859;4ivvq
7.《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语文课标解读小学当当北京鼎美文化图书专营店在线销售正版《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 语文课标解读 小学初中通用 高等教育 适用2022年新版课标 正版》。最新《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 语文课标解读 小学初中通用 高等教育 适用2022年新版课标 正版》简jvzq<84rtqjve}3fcpmecwl0eqs03:<394<7:=<0jvsm
8.培训学习初中语文新课标解读与教学实践二、语文课程评标准评价改革导向 (一)语文学科命题改革趋势 情境化:情境为载体,依据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评定其素养水平。如,2024山东语文中考布置展板。 项目化:以项目化学习组织方式为参照,在真实情境 的引导下,整合测试材料,结构测试任务,统整测试内容,生成项目 产品,测查关键能力与核心素养发展水平jvzquC41yy}/lrfpuj{/exr1r1
9.学生自主评改作文构建高效作文课堂——海南省文昌中学语文组教研《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真正获得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其它人的协商、jvzquC41yy}/onnrkct/ew45icn6cqn
10.《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教学大纲后续课程:中学语文教学设计、教育实习。 总学分:2学分。 总学时:36学时。 课程目标:本课程以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中学语文教师为目标,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历史和现状、语文课程的目标与内容,语文教材的编制与使用,掌握中学语文教材分析的原则和方法,提高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能力。 jvzq<84|i{}k{7~|w0kew7hp1ktgq86233528970jvs
11.初中语文第四阶段新课程标准学习指导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识字写字目标解读 初中《语文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试卷分值均为150分,初中学科专业知识占17%,教学能力占83%,从分值比例来看,《语文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对教学能力的考查比重大,对语文新课标向来重点考查,除了以选择题对其基本知识点进行常规性考查外,还会在案例分析和教学设计过程中以jvzquC41yy}/{~|gpoo/exr1dcolg864;79747mvon
12.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心得体会(精选13篇)所以,那些单纯地认为只要讲完课文、改完作业就是完成教学任务的语文教师可以看作是一个不称职的语文教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从《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高度上驾驭语文教学,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要重视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的指导,做到有读物、有时间、有场所、有指导,保证课外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vgnzkpjfvrmwk1?29B=540nuou
13.初中语文新课程理念(全文)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达到语文教学目的的可靠保障。 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 所谓“语文素养”,是指在语文知识、思想方面的水平的正确的情感态度。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jvzquC41yy}/;B}wgunv0lto1y5yf::dspy5km0jvsm
14.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范文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文云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初中语文;新课标;认识;教学建议 一、几点认识 1、让“语文”真正回归到了它应有的地位 这从“课程的性质和地位”可以明显地看出来,修订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4>/j}rn
15.初中语文新课标心得(精选15篇)初中语文新课标心得 4 这段时间,我们学校的语文老师在校本研训时间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认真聆听了主讲老师对新课标的解读,认真记录,用心思考,受益匪浅。下面就肤浅地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新课标重视“识字写字”教学 新课标准明确指出了“识字写字”教学的实施要求: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jvzq<84yyy4vpsx0eqs0hjsygp}bpp4zfvn049742;642B7:45e67>=5:2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