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概念与青少年成长

认证主体:雷**(实名认证)

IP属地:湖北

下载本文档

1、自我概念与青少年成长 陕西师大 09级中文 蒋杰一、自我概念的定义及其内容二、心理学发展史上的自我概念三、青少年自我概念及其发展特征四、自我概念与学生成长及其学业五、教师行为与中小学生自我概念一、关于自我概念的定义一、关于自我概念的定义 定义:自我概念(SelfConcept),即一 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它包括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自我概念是一个有机的认知机构,由态度、情感、信仰和价值观等组成,贯穿整个经验和行动,并把个体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定习惯、能力、思想、观点等组织起来。 历史上,自我概念具有各种不同的涵义,主要原因在于这个概念源自多种学科。 哲学和神学强

2、调自我是道德选择和责任感的场所; 临床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自我是个体独特性和神经症的根源; 社会学强调语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是自我实现并得以保持的基础; 实验社会心理学强调自我是认知组织、印象处理和动机激发的源泉。 内容:自我概念是由反映评价、社会比较和自我感觉三部分构成 。 反映评价,反映评价就是人们从他人那里得到的有关自己的信息。如果年轻的时候得到了肯定的评价,你就会有一个良好的自我概念。如果这种评价是否定的,你的自我概念就可能感到很糟糕。 例如,在学期开始时,如果老师对一个学生说,你行,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好学生。这位学生听了以后一定会以好好学习作为回应;如果老师说你以后没有什么发展。你

3、可能对此消极起来,反正自己不行,懒惰一点也无所谓。 社会比较,在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往往与他人比较来确定衡量自己的标准,这就是在作社会比较。 例如在学校时,考试卷子下来,就问一下自己的同桌是多少分数,自己的朋友是多少分数;走到社会上,又和同事比,人家比自己有钱,比自己生活的好;当自己有了孩子,就比自己的孩子好还是别人的孩子好;当担任领导管理一个单位时,就和其他单位比等等。无论什么人从出生到长大,从家庭到社会,从学习到工作,都是在社会比较中发展和充实自我概念。 自我感觉,在年少时,对自己的认识大多数来自于人们对你的反应。然而,在生活的某一时刻,你开始用你自己的方式来看待自己,这种看待自己的方式被称

4、为自我感觉。如果从成功的经历中获得自信,自我感觉就会变得更好,自我概念就会改进。 例如,通过自己的能力安装调试好一台电脑,自我感觉就非常好,也就是功能改进自我感觉.二、心理学发展史上的自我概念二、心理学发展史上的自我概念 关于自我概念的解释,存在两种观点:(1)自我概念是一个把个性统一成连贯综合系统的有机过程,包括防御机制、知觉习惯和态度(2)自我概念是知觉的客体,也即个体能在其自觉体验中感到的东西。后来,人们把前者称作自我系统,把后者称作自我概念。 詹姆斯:心理学历史上第一个研究自我的人,在心理学原理一书中用了大量的笔墨阐述“自我”,第一次系统的讲述“自我”概念。他提出用Self来表示自我概

5、念,于1890年把自我区分为作为经验客体的我(me)和作为环境中主动行动者的我(I)。 詹姆斯认为,自我这一术语包括属于我们的所有东西:朋友、孩子、家、衣服、宠物、名声、记忆、知觉,以及身体结构。 作为经验客体的我包括三种不同形式: (1)精神的我,由个人目标、抱负和信念等组成; (2)物质的我,指个人的身体及其属性;(3)社会的我,即他人所看到的我。弗洛伊德:用ego(自我)表示自我概念,意指人格的一个有机方面,他认为自我(ego)是由一系列协调本我无理需要和超我坚决不妥协之间关系的心理过程(如思维、记忆、推理)所构成,认为自我在人格中具有重要的使命。 库利:从自我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上理解自我

6、概念,认为自我和社会的概念相互联系,难以分割。 1922年,库利提出镜像自我的概念,并指出:自我知觉的内容,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这面镜子而获得的。通过这面镜子,一个人扮演着他人的角色,并回头看自己。这就是说,自我概念是他人判断的反映。这里强调的是我对自己的看法反映着他人对我的看法。 由此推导,儿童和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多半是在与重要他人(如父母、兄弟姐妹、其他亲属、邻居、亲朋好友、老师和同学)的交往中通过镜像自我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 米德提出了类似库利的看法,他称之为符号相互作用论。米德详细地阐述过社会反馈的作用,认为那些特别重要的人物和有意义的个人是重要他人,而众人是广义他人,这两类他人的

7、反馈都是社会镜子,决定着自我概念的形成。在米德看来,我们所属的社会群体是我们了解自己的一面镜子。我们有能力在想象中处于他人角色,如同他人看我们那样看待自己。 米德关于自我概念的观点是建立在人的反省能力的基础上的,这种能力常常被认为是人类特点的精髓。反省或自我觉察,即人类对自己来说既成为主体又成为客体的一种能力,可以通过主格我与宾格我之间的对话,即一种内部交谈,予以概念化。 罗森堡: 进一步发展了米德的观点,明确指出;反省过程涉及到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反省活动的产物。这个产物具体地说是个体所具有的关于他自己的、作为一个生理的、社会的、道德的和存在着的人的概念。因此,自我概念是个体关于自己作为客体

8、的思想和情感的总和。它包括个人同一性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感,包括本质自我同单纯的外表和行为的区别,并且由各种态度、信念、价值观、体验以及各种评价成分和情感成分(诸如自我评价和自我新生)所组成,个体以此确定自己。 吉尔斯: 从同一性角度描述自我概念。同一性的概念注重于把自我构成为客体的意义,赋予自我概念以结构和内容,并把自我维系于各种社会系统之中。一般情况下,同一性涉及一个人是谁或有什么样的社会身份,涉及被自我和他人所归属的各种意义。因此,同一性既指个体所内化并参与其中的那个群体成员的结构特点,如各种社会角色、各种成员身份和各种范畴,又指个体显示的各种性格特征,别人根据一个行为者在特定社会背景中

9、的行为举止将这些性格特征归属于该行为者。 在吉尔斯看来,我们可以把自我概念的结构视作一个人的各种同一性的各层组织,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其所处的社会和文化系统。三、青少年自我概念及其发展特征三、青少年自我概念及其发展特征 (1)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形成 自我概念的形成是青少年社会化、人际化的重要方面。青少年在形成自我概念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A.老师家长的引导因素。 一定的经验对于个人具有怎么样的意义,是由个人的自我概念所决定。因为对同一经验,个人的体验与知觉不同。对于这种自我体验,要重视它的整体性和内在性。即与青少年交往密切的家长、老师要引导学生确立积极的自我概念,使体验与自我协调起来

10、。因此,那种能够充分相信青少年具有自己的潜能、重视他们的个人经验及情感意见的师长,可以使青少年学生们产生学习的安全感和自信心,有助于形成和发展他们的自我实现的动机。 B.社会文化背景因素。社会文化背景因素。 人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历史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有其文人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历史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有其文化的制约性。不同的文化类型及相应的价值观念影响着青化的制约性。不同的文化类型及相应的价值观念影响着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内容和纬度。在个人价值取向的社会中,少年自我概念的内容和纬度。在个人价值取向的社会中,少年更倾向于从自主、独立和创造角度构建自我概念,强少年更倾向于从自主、独立和创造角度构建自我

11、概念,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在集体价值取向的社会中,青少年调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在集体价值取向的社会中,青少年更倾向于从人际和联系的角度构建自我概念,而成人也鼓更倾向于从人际和联系的角度构建自我概念,而成人也鼓励青少年遵守群体规范。研究表明,对于青少年自我概念励青少年遵守群体规范。研究表明,对于青少年自我概念与自我体验的不一致,其部分源于个人自我概念受到外部与自我体验的不一致,其部分源于个人自我概念受到外部文化因素的影响。文化因素的影响。 罗杰斯就认为:罗杰斯就认为:“由于通过教育学到的知识比我们运用在由于通过教育学到的知识比我们运用在自己天生的本能学会的东西多得多(人类的特性决定了这自己天生的

12、本能学会的东西多得多(人类的特性决定了这一点),因此,我们有关正确做法形成过程的动物性本能一点),因此,我们有关正确做法形成过程的动物性本能大部分已经消失了。相反,我们心目中的所谓正确做法,大部分已经消失了。相反,我们心目中的所谓正确做法,是由那些世代相传和修正的复合想象来确立的。是由那些世代相传和修正的复合想象来确立的。” C.积极评价因素。 人际交往中,积极的评价是青少年充分实现自我的条件。一个人自我概念的维持和改变,需要从他人那里得到检验和证实。如经证实,就得到强化,维持下去;如经过检验自己的认识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不一致,那他的自我概念就可能改变。特别是,当他们相信别人是个有能力的判断者

13、或是个德高望重的人,就可能改变其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顺从于别人的意见。自我概念是通过一系列经过评价的经验表现出来的,这种经验不仅包括自己对自己的评,即个人的评价,也包括社会的评价,即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积极的个人评价是“我”不依赖于和他人交往的经验而对自己的良好看法;积极的社会评价是他人对“我”采取热情、尊重、喜爱和接纳的态度。在积极的社会评价和个人评价条件,青少年就能最充分地发挥作用,自我就能最充分地得到实现。因此,与青少年密切交往的同伴、亲友以及师长的评价是形成他们自我概念的关键要素。当青少年的自我概念与自我体验相一致,同时又受到积极的评价时,他的个性品质便容易正常地发展。 D.人际交往因素

14、。 青少年自我概念通过人际交往得到维持或改变、发展。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不可能固定不变。自我概念通过人际交往而产生,也通过人际交往而得到维持、改变和发展。青少年在社会交往中碰到的每个人和每一种新的体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自我概念,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得到进一步的确认,但也可能在进一步交往中改变这些看法。生活中新人新事的影响,有时候是惊人的,它可能会导致青少年的某些自我概念的改变。但是,在社会生活中更为经常的是这种影响极为微妙,甚至很难注意到。然而,当青少年在新的环境中经历了新的行为或事,碰到一些对自己的反应与平时的期望不同的人和事,那么他们的自我感和同一性感觉可能会改变。 综上所述: 自我概念的形成

15、深受社会教化、人际互动的影响。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如父母、老师、同伴对自我概念形成的影响较大。个体自我概念的形成,既来自于自己过去经验的总结,也来自于他人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 青少年处于正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大,自我概念形成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只有高度重视这些因素,充分运用这些因素,才能使青少年形成积极的自我概 (2)青少年自我概念发展特征(中学生为例) A.在自我概念的多侧面多等级模型中,塞弗森等提 出自我概念有以下七个特征: 1.它是一种组织或结构,在这个结构中,人们将关于自身的信息加以归类整理,并找出各种信息之间的关系。 2.它是一种多侧面结构,特定的侧面反映一种自我参考系统,这种系统由

16、特定个体调节并被一个团体共享。 3.它是一种等级结构,个体对自身的知觉由基础等级逐渐发展到特定领域(如由学业至英语、科学、数学等),最后达到对自身的一般的总体的知觉。 4.它的等级结构中一般自我概念,即等级结构中的最高点,是相对稳定的。随着等级的降低,自我概念的与特定情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其稳定性也就随之逐渐降低。 5.随着个体的成熟,自我概念变得越来越复杂,即维度区分越来越多。 6.它同时具有描述性和评价性两个特点:个体可能会描述自己(“我很幸福”),也会评价自己(.我很擅长数学). 7.它与其它结构(如学业成就)有所区别。 B.我国中学生自我概念简况 (1)我国中学生自我概念是一个多维度、

17、阶 层性的结构。 (2)我国中学生自我概念的水平偏低,学术自我概念水平最低。中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呈U型分布。 (3)我国中学女生在家庭自我概念水平上高 于男生,而在身体自我概念水平上低于男生。 (4)城市中学生在能力自我、情感自我两个维度上自我概念水平高于农村学生。 (5)我国中学生自我概念存在年级与区域的交互作用,农村中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水平变化较大。四、自我概念与学生成长及其学业四、自我概念与学生成长及其学业 (1)自我概念作用 A.保持自我看法一致性(自我引导作用) 个人需要按照保持自我看法一致性的方式行动。自我概念在引导一致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我胜任概念积极的学生,成就动机和学

18、习投入及成绩明显优于自我胜任概念消极的学生。有关品德不良学生的研究也证明,学生有关自己名声与品德状况的自我概念直接与其行为的自律特征有关。当学生认为自己名声不佳,被别人认为品德不良时,他们也就放松对行为的自我约束,甚至破罐子破摔。很显然,通过保持内在一致性的机制,自我概念实际上起着引导个人行为的作用。在这个意义上,在儿童青少年的发展过程中,引导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对于“学会做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B.经验解释系统的作用(自我解释作用) 一定的经验对于个人具有怎样的意义,是由个人的自我概念决定的。每一种经验对于特定个人的意义也是特定的。不同的人可能会获得完全相同的经验,但他们对于这种经验

19、的解释却可能很不同。某次考试,学生A和学生B都考95分。学生A平时认为自己能力一般,对这门功课学习有些困难,对于这次考95分感到欣喜,鼓舞他继续努力争取更好成绩。而学生B平时对这门功课很感兴趣,学习也很有信心,一般都取得好成绩,这次考试却由于粗心只考95分,认为是失败和挫折,感到懊恼、沮丧,决心再努力,决不再考这样的成绩。 这个公式说的是个人的自我满足水平并不简单决定于他获得多大的成功,还决定于他的抱负水平,以及个人如何解释成功对于个人的意义。 C.决定着人们的期望(自我期望作用) 心理学家伯恩斯1982年指出,儿童对于自己的期望是在自我概念基础上发展起来,并与自我概念相一致的,其后继的行为也

20、决定于自我概念的性质。 自我概念积极的学生,他的自我期望值高。当他取得好成绩时就认为这是意料中的事,好成绩正是他所期望的。自我概念消极的学生,当他取得差成绩时,却认为这是意料之中的事,假如偶尔考了个好成绩,却觉得喜出望外。反过来,差的成绩又加强了他消极的自我概念,形成恶性循环。 消极的自我概念不仅引发了自我期待的消极,而且也决定了人们只能期待外部社会消极的评价与对待,决定了他们对消极的行为后果有着接受的准备,也决定了他们不愿更加努力学习,决定了学习对于他们不再有应有的吸引力,丧失了信心与兴趣。 D.引导成败归因的作用(自我成败归因作用) 社会心理学家海德和温纳提出并建立了一套从个体自身的立场解

21、释自己的行为的归因理论。 温纳的自我归因论认为动机并非个人性格,动机只是介于刺激事件与个人处理该事件所表现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而已. 每当个人处理过一桩刺激事件之后,个人将根据自己所体会到的成败经验,并参照自己所了解的一切,对自己的行为后果,提出六方面的归因解释,这就是:能力根据自己的评价,个人应付此项工作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努力一个人反省此次工作是否尽了最大努力;工作难度凭个人经验,对此次工作感到困难还是容易;运气一个人自认为此次工作成败是否与运气好坏有关;身心状况凭个人感觉工作当时的心情及身体健康状况;别人反应在工作当时及以后别人对自己工作表现的态度。 对工作成败的归因取向,将影响个人以后再从

22、事类似工作时动机的高低。一个人具有积极的自我概念,相信自己的努力,将成败归因于自己的努力程度,归因于自己的细心或疏忽,自需承担责任,从主观上找原因,凡事决定于自己的主观努力,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形成积极的制控信念,可以提高人的自我实现的能力。 (2)自我概念对学习的影响 学生的自我概念一般可以分为学业自我概念和非学业自我概念,学业自我概念可以分为语 文、数学等各具体学科的自我概念,非学业自我概念可以分为社会自我概念、情感自我概念、身体自我概念。这些自我概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个人对自己的态度和采取的行为,而这些态度和行为的效果又进一步强化了个体原有的自我概念,对个体成长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A

23、.自我概念对学习动机的影响: 自我概念(指对自己及自己能力的认知)高者成就动机强,自我概念低者成就动机弱;高自我概念者学习成绩好,低自我概念者与成绩差无关;成就动机的强弱与学业成绩的好坏关系不大。 自我概念使学生表现出程度不同的自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采取与自己自信程度相一致的行为方式。通过维持内在一致性的机制,自我概念实际上起着引导个人行为的作用。对自己满怀信心的学生通过迎接挑战而保持自尊;相反,感到无力取胜的学生放弃成就动机,出现逃避的动机。 B.自我概念对学习态度的影响: 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个体的自我认知直接影响个体的行为。对具有积极自我概念的学生来讲,学习新的知识可使自己更完善,

24、使自己的价值进一步提高,同时,在面临学习上的困难和挑战时能持之以恒,努力克服困难并赢得挑战,完成学习任务。在这种主导心态的影响下,他们能全面正确对待学习。但是持有消极的自我概念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水平低,没有价值,没有影响力,感到自己没有能力取胜,被困难吓到,采取阻碍学习的防御手段。这种心态下的学生会产生抵触的学习情绪。这种现象导致越是好学生学习越自觉,学业成绩越优秀。 研究发现,有学习问题的学生,在有关学业方面的自我概念上,通常比一般学生要低,这种较低的学业自我概念导致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愿望、学习主动性和坚持性均比普通学生要低。五、教师行为与中小学生自我概念五、教师行为与中小学生自我概念 影响

25、: 不良的学业自我概念形成的主要原因: (1)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期望值过高,当学生的学习成绩很难达到父母的要求,得不到认可时,学生会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 (2)学校和教师对学生成绩要求较高,当学生出现学习困难或成绩下降时,教师有时会对学生的能力进行不恰当的评价,容易影响他们的学习信心。 (3)学生内部的心理原因。来自家长、教师和社会的压力使得许多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绩非常关注,但是,由于他们正处于自我概念形成与发展的“高峰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的判断比较主观、片面、武断。 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概念: A.根据自我概念发展的特点,培养积极的自我 概念。学生需要教师适时地引导和激发,在自我概念发展的关键期内,一开始就形成较为积极的自我概念,并对具有消极自我概念的自我概念的性别差异方面,教师要运用积极评价,将其与学业成就方面的经验联系起来,赋予积极的含义,从根本上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策略。 B.在班级活动中促进学生自我概念的强化。教师应注意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和长处,组织积极有效的班级互动,引导学生把优势表现出来,获得自信,强化积极的自评。同时积极有效的学生互动有助于使学生间的相互评价更客观、全面,从而提高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的一致性 C.帮助学生积累成功经验,增强自我效能感。 实践证明,个体在活动中经常获得成功,能有效地提高自我效能感,提高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挫折教育的定义范文由此拓展到初中生群体,我们可以将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的表现定义为能正常地进行学习、工作和生活,具备一定的学习效率;能与老师、同学和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情绪基本稳定;有浓厚的社会交往欲望;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及对紧急事件的应变能力;有一定的安全感、自信心和自主感;心理符合其年龄水平,自主及定位能力强。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8927?/j}rn
1.心理健康教育课堂12篇(全文)世界卫生组织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制订的健康定义中提出了全面健康的三要素:无躯体残疾;无生理疾病;具有社会适应能力。由此拓展到初中生群体, 我们可以将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的表现定义为能正常地进行学习、工作和生活, 具备一定的学习效率;能与老师、同学和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情绪基本稳定;有浓厚的社会交往jvzquC41yy}/;B}wgunv0lto1y5jmn~w{9=4l:h0jvsm
2.2025年叛逆学校现象深度讽刺与剖析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拥有选择权,体验成功的喜悦,提升自信,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及面对厌学叛逆时的应对策略,这些都是助力他们走向成功的重要元素。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初中叛逆厌学怎么办 一、定义学习目标 初中生出现叛逆厌学情绪,很大程度上源于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为此,家jvzq<84yyy4tjjtnkp~jcx3eqo5og€x179<597mvon
3.南京初中生说走就走的短途旅程|江苏园博园,一个很难定义的综合性寒假的日子已经步入尾声,计划的外出游玩也只是成了空话。2022年2月11日上午,我和爸爸临时起义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短途旅行,来到了开放不久的网红公园——江苏园博园。 下午一时抵达。天空中已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由于正午太阳,天并没有灰沉沉的,只是如泸沽湖一般清澈的淡蓝色。 jvzquC41yy}/fxzdcp4dqv4pqvk0:;:858;958
4.考研心理学考点背诵:青少年的认知发展考研(二)高中生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 1. 高中生概念的发展: 初一年级大多从功用性或具体描述水平定义事物;初二、三年级接近对概念的本质定义或作具体解释;高中阶段接近本质定义和本质定义水平的人比初中多,同时还能较准确地对社会概念、哲学概念和科学概念作出定义。 2. 高中生推理能力的发展: 初中生已经具备全部推理能力,jvzquC41mcuzcw3mqqrfc{s0eqs0497523811:::77980qyon
5.可能男性女性初中生青少年成长励志书提升自己认知定义人生智慧案例【非偏远包邮】【限价12.8】成大事者我命由我不由天正版逆境觉醒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男性女性初中生青少年成长励志书提升自己认知定义人生智慧案例为生活赋能书 成大事者我命由我不由天 收藏 赵海娟 著 ¥ 累计评价 0 降价通知 - + 加入购物车 jvzquC41kvkn0si0eqs0396882716B>7;54ivvq
6.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好处大全11篇初中各年级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特点是不同的,表现在学生的抽象思维的概念定义、思维判断、和经验推理等方面。而且初中生的抽象思维的经验性质从初一到初三逐渐减弱。首先从发展速度来看初中生的抽象思维发展是从按概念、抽象、推理这个基本顺序来发展的。 抽象逻辑思维的经验是指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过程具有联系性、支柱性、jvzquC41yy}/hjgkcq4dqv3ep1nbq€jp16>45=3jvor
7.(知识要点)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包括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生的自我意识方面、认知方面、情绪情感方面、意志方面、个性方面、学习方面、交往方面等方面的目标。 第2节中小学生心理辅导课程的教学方法 (中小学生心理辅导课程的目标与方法) 一.角色扮演法 1.角色扮演法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 2.运用角色扮演法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43<9588>10qyon
8.青少年心理健康论文范文[论文摘要]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已蓬勃开展,成为当前素质教育的热点。因此,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全面了解初中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及成因,积极探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当前学校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人的健康包含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即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三个方面。在学生的整体素质 jvzquC41yy}/jjtskmgo0lto1jgpyns15575:7mvon
9.java类的继承以学生类为题本文详细介绍了学生类及其衍生的教育阶段类(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硕士生、博士生),通过继承展示了不同教育阶段的学生属性和方法。通过测试函数展示了类实例化及打印功能。 定义一个学生类,有学生类派生出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研究生四个类,其中大学生类再派生出一个本科生jvzquC41dnuh0lxfp0tfv8znuzvfrt1ctzjeuj1fgzbkux1:3:23=>
10.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1.我国初中生主观学业负担水平存在个体差异 独生子女在语数英三科的学习上主观压力比非独生子女要轻,有可能是因为家长对独生子女关注度更高;在不同学科学习上存在着性别差异,男生在数学方面的主观学业负担比女生轻,而在语文和英语学科中,女生的主观学业负担要比男生轻;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学业负担水平也存在着显著正相关jvzquC41ufyeyt}d0etv0niw0et0itqn1462;w44247e7zd6c;g52?k73h>5dj7:23jf6l554e77;n5155?23:k6:d786jg2:e8:dl:d7d6egmjg0jzn
11.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范文教育是初中生心理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作为教师应把握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因素,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认真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了解学生的内部需要,将教育目标同学生的需求目标统一起来,衔接起来,唤起学生的意识状态,使他们主动接受或积极意识到这种需要,从而,通过教师有意识有目的有方法的教jvzquC41yy}/{xzhcdobq7hqo1nbq€jp15>47A3jvor
12.信息分析的概念(精选5篇)一、 初中生概念形成水平分析 心理学研究表明[2]:初一学生大多是从功用性定义或具体形象描述水平向接近本质定义或具体解释水平转化,掌握抽象概念有一定困难,在一定程度上要依靠主观的、具体的内容,特别是比较复杂的抽象概念,还抓不住其本质属性,分不清主次的特征. 初二是掌握概念的一个转折点,初三学生基本能够掌握他jvzquC41yy}/3vnujw4dqv4jcq}fp86989860qyon
13.如何设计初中数学教学目标错误案例:“理解二次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 后果:初中生连“定义域”“值域”啥意思都不知道,目标成了老师的“自说自话”。 正确做法:换成学生能懂的话,比如“能说出二次函数中自变量x可以取哪些值(定义域),函数y有哪些对应的值(值域)”。 4. 目标“脱离评价”,上完课不知道学生学没学会 jvzquC41yy}/srszwg9777hqo1lbppkc16=75B70jvsm
14.范例教学的基本特征汇总十篇(四)立足初中生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课程目标的规定包括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历史探究性教学中,如何从课程的三维目标出发设计教学并付诸实施,关键在于精心设计学习的过程,摆正学生在学习中的位置。例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够体验到:“jvzquC41yy}/z~jujw4dqv3ep1nbq€jp1679;=3jvor
15.初中数学函数概念范例6篇我们都知道,初高中数学中都给出了函数的定义。高中数学中给出的是函数的传统定义和近代定义,而初中数学只给出了函数的传统定义,这两个定义从本质上说是一致的,只是叙述时的出发点不同。比较而言,传统定义更易为初中生所理解,近代定义从集合的观点来定义函数则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在高中阶段学习函数定义时jvzquC41yy}/dj~ycvii0ls1jcuxgw44:;98;7mvon
16.德育教育概念优选九篇关键词:自我概念 初中生 心理健康 主观方面 客观方面 中学生由于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激烈变化时期,心理发育的未成熟、社会阅历的缺乏、心理承受能力差,使他们对生活、学习中所发生的各种心理冲突不善处理,因而心理和行为就更容易失常。特别面对升学压力和繁重的课业负担,家庭望子成龙的压力,使他们的各种心理困惑、心理失衡jvzquC41yy}/{ofdkcu/exr1jcuxgw45;96:0qyon
17.初二男生红着眼睛说:我想不明白,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孩子|因为,我知道初中生已经开始有了自我觉悟(毕竟我自己也是这样过来的),只要给他足够的空间和信任,他会比我们更关心、更在乎自己的前途。 大概是由于我的忙碌和放手吧,大儿子与我的关系一直很好,没有任何青春期的冲突。 相反,我们比过去更爱聊天。 世间缘浅缘深,父母和子女之间也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缘分。 有人骨肉疏离,有人情缘深jvzquC41yy}/ew2jgcrujlftg0ipo8ftvkimg€r142813:721euovnsv/3776?5:0jznn
18.初中生意外死亡保险能赔多少”初中生意外死亡保险属于商业保险范畴,应严格按照保险合同约定履行赔付义务。若保险合同明确约定了意外身故保额,且初中生死亡情形符合“意外”定义(非疾病、非故意、外来的、突发的),保险公司需按合同约定保额赔付;反之,若不符合合同约定的赔付条件或属于免责情形,则无需赔付。 2025-11-04 20:04:44 找法网咨询jvzquC41yy}/hrsfnc}/ew4ygpjb1zd765822:80jvsm
19.初中生被学校开除是否构成犯罪记录” 犯罪记录的核心在于“法院依法判决有罪”。初中生被学校开除,是学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jvzquC41yy}/nj|vkok/ew4ygpjb1zd769=4:B<0jvsm
20.大学心理健康的个人成长报告(通用15篇)通过整整一个学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课程的学习,我们学习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从心理学的定义到如何进行自我完善,如何进行情绪的调控,如何应对挫折和压力,如何与周围的人相处,如何看待爱情、亲情、友情,学习心理到社会心理,非常的全面。因此根据这一个学期以来的学习成果,对本人我进行了分析。 jvzq<84yyy4vpsx0eqs0hjsygpqv1=69;;;/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