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北京市教委发布了中考改革方案。作为中国的教育中心,北京的试点,意味着全国的未来方向。同月,深圳也发布了《深圳市教育局关于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从北京和深圳的中考改革中,我们找到新中考改革的共性。那么,又会对2024年省中考的备考策略、命题思想产生怎样的变化与挑战?
北京新中考改革从今年9月升入八年级的学生起开始施行。考试科目从10门改为6门,历史、地理、化学、生物学为考查科目,不计入总分;道德与法治笔试由闭卷改为开卷;体育70分,考试科目总分从660分,改为530分。
深圳中考改革《实施意见》则从考试分值、科目考查方式和组织形式进行了调整,明确部分学科的成绩使用办法。将语文学科分值从120分调整为100分,将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作为单独计分项,满分20分,其中物理实验操作10分,化学实验操作10分。
北京新一轮中考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大减法、小加法,多渠道、新载体”,减少了4门中考计分科目;在道法科目上,深圳则跟北京一样,也改成开卷考试。
可以预见,无论是高考还是中考,不管是北京还是深圳,死记硬背的题目会减少,考察知识联系实际的情境化试题会增加,让所学知识生活化、实用化,也会成为今后其他省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那么这一轮中考改革对今年广东中考的命题趋势产生影响吗?
因此,关于2024年广东新中考学科命题趋势及备考策略的研讨,就迫在眉睫了!
2024年省中考一轮备考研讨会
广州天河外国语学校
11月10日–11月12日重磅开启!
(可点开大图查看)
1.备考讲座:聚焦2024年广东省新中考命题新思想,借鉴佛山、东莞、中山、珠海、江门等先进地市的经验,探索“高效、精准、科学”的系统备考方案。
2.专题教学:来自北京以及广东省各地市的教学名师现场示范教学,精彩呈现省中考七门考试科目的高效课堂生态。教学观摩后名家点评,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深度融合,提升备考成效。
1.探究新课标、新教材、新课程背景下的省中考最新备考策略,做到精准复习,科学备考。
2.先进地市一线名师高效复习课教学观摩与点评及专家备考讲座相整合,备考更见深度。
3.科学研判2024年省中考的命题变化,科学引领中考备考。
各地市教育局(委)主管领导,中教科、教研院初中教研员及初中语、数、英、物、化、道法、历史七门学科教师。
语文周华章、李满园(北京)、陈辉霞
(上下互动查看)
胡东
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校长,党总支书记,中学高级数学教师,广州市人民政府督学,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华南师大、广州大学兼职教授,广州市首批教育家培养对象,广州市优秀教师,广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广州市首届高中十佳青年数学教师,天河区首届基础教育系统名教师,天河教育风云人物等荣誉称号,广东省高考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
周华章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中学语文教研员,广东省特级教师、中学正高级教师、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广东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名教师、广东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骨干督学、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主持人、江门市教育专家工作室主持人。广东省中语会理事、学术委员,蓬江区教育学会会长,华南师大、五邑大学与岭南师院特聘硕士生导师;佛山市教育研究院、广州市南沙区教师发展中心、清远市英德市教师发展中心特聘教育专家。曾获评江门市首届教育专家、蓬江区首届拔尖人才、江门市学科带头人、江门市教坛新秀、江门市名教师、江门市名师名家名医、第十届全国语文“四项全能教师”。核心期刊《语文教学通讯》等杂志封面人物,核心期刊《语文学习》名师栏目专题报道。出版写作教学学术专著三部。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30篇。主持省市级课题15项,相关研究成果获国家、省、市级奖6次,其中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各1项,广东省教育创新成果奖二等奖1项,国家级奖励1项。公开课获省、市一等奖6次,先后200余次在省内外执教示范课或举办讲座。
语文学科
李满园
中国读写协会理事长,中国作文考级委员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清华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国培计划”特聘专家,北京教育学会语文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家校联盟、协同育人”项目特聘专家。北京市资深语文教研员,中考语文命题专家,从1999年起主持、参加北京市及朝阳区中考命题工作曾任北京语文中考命题组组长长。北京语文学科带头人,从事语文教学、教研工作30多年。在“考试与命题”“应考技巧”“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途径与方法”等方面有自己的独到的心得与体会,所写论文多次在全国获奖。“每一节课都是一盏智慧的灯”是其授课的理念。主持编写了“名师导学系列丛书”,《中考备考丛书》《作文写作指导》《中考高分攻略》《1+1>2写作指导》《名师点睛》等书,多次在北京四中、101等著名网校、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进行语文学习及中考复习指导讲座。获朝阳区“五一”劳动奖章。是北京师范大学“北师大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衔接项目”指导专家。
陈辉霞
顺德区教研室副主任,省中语会常务理事,佛山市中语会副理事长,佛山市学科带头人;全国“中语杯”现场教学比赛一等奖获得者;广东省文言文现场教学比赛一等奖获得者。参与三本著作编写,在省市区的教研活动中做过专题讲座多场。
范红英
北京市骨干语文教师,北京市朝阳区的名师,语文兼职教研员。北京师范大学国培班、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特聘教师,多次为贵州、吉林、内蒙等地的老师们做教学展示及指导。曾获得北京市及全国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所写论文多次获国家级、市级一等奖,多篇教学研究文章发表在核心期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多年初三把关教师,多次参加区考试命题,多次在101网校、北京电视台公共频道做过语文学习指导。
郭跃辉
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高级教师,中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初中语文教研员。广东省教育学会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主持中山市重点课题2项,广东省初中语文专项课题2项。出版《还原文本》《对话文本:中学语文教材名篇解读50例》两部,在《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建设》《教学与管理》《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学习》等杂志发表文章200余篇,其中5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高中语文教与学》《初中语文教与学》全文转载。
数学学科
雷波
中学数学高级教师,佛山科技技术学院数学学科研究生兼职导师。曾获佛山市优秀教师、佛山市学科带头人、广东省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评比一等奖、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省级优课”。参与三本著作编写,多篇教学研究文章发表在核心期刊《数学通报》等,受邀到深圳、东莞、河源、阳江、茂名、台山、肇庆、韶关等地市上示范课、开设专题讲座30 余场。
郑志宏
北京市骨干教师。任教初三数学教学,曾任教学主任、教科研室主任、德育主任。主持多项北京市规划课题研究,参与国家级课题研究。受聘担任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国培计划”教育部中小学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课程访谈专家。参与拍摄的初中数学案例解析视频,录用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课标(2022年版)内涵解读与教学创新案例解析(初中版)》中。作为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国培班特聘教师,多次为贵州、安徽、内蒙等地的老师们做讲座和示范课。
於发广
中学数学高级教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基础数学专业,现任教于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曾荣获广州市优秀教师、广州市优秀班主任、广州市中学数学教研积极分子、天河教育风云人物、广东省东西部扶贫协作先进个人等荣誉。教学追求:教育即引领,引领学生攀登知识的高山,攀登情感的高山,攀登思维的高山,攀登人格的高山。
高艳玲
广东省特级教师,中学数学正高级教师。曾获得黑龙江省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三八红旗手;中山市劳动模范;感动中山的十佳人民教师;中山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被国家教育部遴选赴澳门进行为期一年的教学指导,并被授予“澳门非高等教育优秀指导教师”;2017年被聘为教育部2016-2017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优课”部级评审专家;广东省微课资源建设指导专家。近年来,高艳玲老师参与广东省特色教材编写,到进修学院客座为一线教师培训;多次受邀到山西汾阳、云南昭通、广州、东莞、广东潮州、茂名、韶关等地上示范课、开设专题讲座40余场。
英语学科
杜晓曦
顺德区教育发展中心义务教研室初中英语教研员,中学英语高级教师,广东省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外语教研员专业素养发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广东省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工作室专家成员, 广东省欧阳红名师工作室教学实践首席指导专家, 佛山市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顺德区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顺德区高层次人才, 区教育科研专家,顺德区学科优秀教师, 顺德区“我最喜爱的老师”。曾获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优秀教师、多次荣获县人民政府授予的优秀教师、连续三届高考卓越奖。多次组织并参与各类重大考试的英语命题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试题命制、课堂教学、中考备考。
杨敏
北京市高级教师,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区骨干教师,英语兼职教研员,主持过多项市、区级科研课题。曾获得北京市初中教师教学基本功教学展示活动二等奖,多次获得全国优秀指导教师奖,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有自己独特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方法和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曾受聘为区中学骨干教师脱岗培训班英语学科指导教师,为英语学科教师进行过多次培训讲座,为北师大国培班的湖北郧县老师做示范课和讲座。
陈俊娟
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中学英语副高级教师,一直担任初中英语教学工作。曾获“广州市优秀教师”、“广州市优秀班主任”和 “天河区英语学科教研积极分子”称号。
石红梅
教育部国培项目专家,英语特级教师,广东省初中英语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华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客座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外语学院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广州大学国培项目初中英语培训专家,全国中小学外语名师,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培训专家。
物理学科
杨中华
中学物理高级教师,珠海市金湾区教师发展中心物理教研员,珠海市优秀教师,珠海市物理中心组成员,珠海市教育科研专家库成员,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物理学科兼职教师,珠海市金湾区中学物理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曾被评为江西省骨干教师,江西省物理学科“学术骨干”,2013年荣获省“优秀执教教师”称号,2014年曾被省电教管聘请为“中考考前学习技巧指导”主讲教师。本人在2013荣获第七届全国中学物理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曾参加国家、省、市教学能力大赛有6次获一等奖。近年来,在省、市、区各种教学帮扶活动中,进行现场观摩教学和专题讲座达30余次。
周君扬
广东实验中学金湾学校附属初中物理科组长。2021年在珠海市初中物理创新实验比赛中,参赛作品《物理与音乐的和弦》获市一等奖;2022年获广东省中学物理实验操作与创新技能竞赛三等奖;2022年获珠海市青年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2018年课题《物理与音乐的和弦》进行了全市公开课;2021年课题《质量》进行了全市公开课。多次获得珠海市教育论文比赛一、二、三等奖,担任联系人的特色项目《基于中学女生思维的学科学模式整合优化的研究》获评2017年珠海中小学特色项目第一名。
刘小丹
佛山市初中物理学科优秀青年教师,佛山市初中物理教学能手,南海区骨干教师,南海区优秀教师,南海区教育教学科研先进个人,学校物理科组长。
曾获第七届佛山市物理优秀课例展示比赛 “特等奖”、获佛山市第八届初中物理原创(改编)题“一等奖”、获命题·评题·品题活动“市二等奖”、“区一等奖”、南海区教学能手大赛“特等奖”等多项奖项。
陈治锋
广东省特级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 “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教师,佛山市名教师,佛山市基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佛山市优秀班主任,嘉应学院和韩山师院客座教授,佛山市及禅城区首批物理学科兼职教研员,全国物理竞赛优秀辅导老师,广东省优秀物理骨干教师,广东省中小学研训专家库成员,佛山市骨干教师,全国优秀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禅城区“名教师”,禅城区陈治锋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禅城区物理学科教研基地主持人,佛山市禅城区“优秀党员”,禅城区“优秀班主任”,禅城区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 2013年佛山市第四届“十大杰出青年”入围四十位候选人之一等。
化学学科
张华
正高级教师,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华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化学)、学科教学(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兼职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兼职教授,广东省级校本研修示范校首席专家,广东省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教师”理科名师培养对象,广东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省中学化学教研学会理事。
从教30载,所任教班级中考优秀率曾达100%,论文、优课、微课先后获全国一等奖,论文和说播课视频在中文核心期刊《中学化学教与学》、《化学教育》发表,主持研究多个省、市级课题的研究,2018年受邀担任全国化学优质课大赛评委,2019年获市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同年出版个人专著《智慧化学之旅:由树木见森林》,2020年应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邀请担任核心专家助力汕尾基础教育(化学)质量改革,2022年在南方教研大讲堂展示复习课《身边的化学物质—“化”说二氧化碳》,全国在线观摩人次57.37万,2023年5月荣登《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封面人物。
钟伟潮
东莞市初中化学教学能手,广东省张华名师工作室助手,东莞市彭盛名师工作室优秀培养对象,东莞外国语学校首届优秀青年教师,屡获东莞外国语学校优秀教师、最受欢迎教师。曾获第二届广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东莞市一等奖第一名);东莞市品质课堂大赛潜力组一等奖第一名;参与省市级课题获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三等奖、东莞市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课例《水的组成》被评为广东省教育厅省级基础教育精品课(东莞市一等奖);实验创新成果《燃烧条件的实验》获省一等奖,并获广东省教育厅事务中心出版;曾担任广东省教育出版社《中考解读·化学》编委(已出版);在作业设计、说课型微课、微课、实验说课等多项比赛中均获东莞市一等奖。
薛林
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硕士学位,顺峰初级中学初三化学科组长。曾获得“毕业年级优秀教师”、“九年级化学核心素养展示优秀辅导老师”等称号。从教10多年,一直致力于初三化学教育教学工作:曾获得大良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顺德区教育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初三化学基本功解题比赛一等奖、获得顺德区品题命题二等奖。2022年、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先后培养出25名学生满分。
战桂芳
中学化学高级教师。曾获得过全国师德标兵,农业部先进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岗位女能手,广东省百强班主任,广东省化学竞赛优秀辅导教师,广东省高中化学教师说课比赛一等奖等荣誉。2016~2022连续七年培养辅导中山市初高中化学教师,参加广东省实验基础和实验创新大赛,每年都有获得省一等奖的选手,实验比赛中实现了七连冠。连续三届辅导培养初中青年化学教师参加省教学能力大赛均获省一等奖。2023年5月进行全市初三化学示范课。
道法学科
邱莎
东莞市海德双语学校教科研中心主任,中学思想品德正高级教师广东省优秀思想品德教师,广东省中学政治教研会理事,广东省道德与法治教研基地核心成员,东莞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东莞市道德与法治学科带头人,东莞市人民政府督学、东莞市优秀教师、市中小学教科研专家库成员,荣获国家级优秀课例一等奖,广东省优质课特等奖,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省、市培训专家,省青年教师技能大赛指导专家 ,国家核心期刊《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封面人物,主要工作业绩:主持、完成、参与省市课题10多项,荣获省市创新成果、省优秀德育科研成果、市教育科研成果15项,撰写的50多篇论文在国家、省市获奖、发表;获奖优课、微课、录像课、教学设计50多项,曾荣获国家级优质课例全国一等奖,广东省优质课评选特等奖。引领课题组教师研究的各项成果达80余项,指导名师工作室学员获得学科各类奖项达100多项,指导教师参加省青年教师技能大赛荣获省一、二等奖。近五年承担省、市中考备考讲座、学术讲座、送课100余次,研究成果辐射全省,是广东省极具学科影响力的名教师。
刘利玲
东莞市松山湖实验中学高级教师,松山湖园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清华大学在读博士,东莞市邱莎名师工作室骨干成员,东莞市教学能手,多篇文章在国家省市获奖、发表,校本教材获省一等奖,参与优秀教辅编写,主持、参与多项省市课题。
庄广燕
中学高级教师,惠州市第五中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科组长。参与区课题《初中道法课堂“问题+案例”有效整合的研究》,担任过惠州市政治学科教学设计大赛活动评委。教学论文《挖掘战“疫”育人资源培养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获得区一等奖;曾获惠州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青年教师能力大赛二等奖;惠州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设计二等奖;惠州市惠城区精品课比赛二等奖;惠州市初中微课视频录制比赛二等奖。
陈文明
中学教学期间曾获得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授予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等称号。现为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教科书、课程教材研究所培训专家,国家级核心期刊《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封面人物,国家级杂志《教学考试》理论版的执行主编,广东省佛山市中学政治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广东省高考研究会政史分会、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分会会长。
历史学科
邓文明
高级教师,惠州学院兼职副教授,惠州市基础教育“头阵计划”卓越教师1+N团队领头人,惠城区历史学科兼职教研员。先后被评为广东省优秀青年历史教师,惠州市优秀教研工作者,惠城区名教师。教学教研成果丰富,有先进的教育技术及教育理念,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及中考备考经验。近年来多次应邀在省市各级做中考备考专家讲座及部编新教材培训讲座,深受好评。
陈璐
华南师范大学实习生兼职导师,中学一级教师,曾执教两次广东省骨干培训公开课,一次市公开课,三次区公开课,获佛山市班主任能力比赛一等奖,南海区班主任能力比赛特等奖、佛山市微课制作大赛一等奖。
陈剑洪
顺德区大良顺峰初级中学历史教师,现担任佛山市白建元名教师工作室成员。曾荣获大良街道“优秀教师”,学校“优秀管理者”,“优秀备课组长”等荣誉称号。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教研活动和学科比赛,曾荣获佛山市创新作业设计一等奖,顺德区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顺德区项目式学习案例比赛一等奖,顺德区年度论文评比一等奖,大良街道中考解题命题比赛一等奖等。
徐世友
中学历史高级教师,部编版初中教材培训专家,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提升工程专家组成员,首届“粤派名师”工作坊主持人,知名院校研究生指导老师,东莞市学科带头人,东莞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东莞市中学历史研究会学术研究会副会长。多次应北大、苏大、华师大、广二师、韩师等高校邀请担任“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项目的授课专家,在省内外进行多场的培训讲座。
地点: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 【广州市天河区海乐路9号】
1.培训费:680元/人【含课程费、专家费,不含食宿费和往返交通费】。
2.培训费:880元/人【含课程费、专家费及1晚住宿费;不含餐费和往返交通费】。
3.培训费:1080元/人【含课程费、专家费及2晚住宿费;不含餐费和往返交通费】。
4.学校组织老师报名或教师个人报名,培训费(或会务费)可提前转账,或会后凭发票由财务安排转账。转账时请备注参会单位名称。建议提前转账,汇入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