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的学习方法——九大学科学法系列直播课之二

编者按:教育是一个慢的艺术,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和老师都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尤其是家长普遍关注的各学科学习,更需要一定的方法,方法科学、得当,孩子才会发展得更好、更顺畅。华大新父母教育研究院利用强大的人才优势和智力支撑,对九大学科进行了深度研究,探索出九大学科的学习方法,今天晚上重点解析数学的学习方法。

一.直播间提问

1.你家孩子的数学成绩怎么样?

2.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是什么?

从直播间留言可以看出,有一部分孩子的数学成绩不理想,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分析数学不好的原因,然后再对症下药,孩子的数学成绩一定会快速提高。

其实,在九大学科中,数学成绩拦路虎是第一位的,越往高越难,一般来说,孩子初中数学好,到高中孩子的数学也好,初中数学成绩不好,到高中数学成绩很难提高。

语文作为“百科之母”,数学作为“百科之父”、“理科之母”,家长一定要克服一种偏见,认为男孩子理科好,女孩子文科好,语文作为文科的代表,数学作为理科的代表,应该是男孩子数学好,女孩子语文好,要知道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可以把各门学科学习好,学习上男生女生没有什么区别。

数学不好的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概念模糊,数学中的定义、定理、公理、公式都属于概念范畴,对于这些概念,孩子们没有真正弄懂、学会,没有真正掌握住。

二.各个学段数学学习注意的重点和方法

数学学习的重点:计算和推理,这也是数学学习的两大核心,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

(一)小学阶段

1.重视计算

数学的计算相当于语文的识字学习,它是数学的根基,计算能力强的孩子,数学肯定差不到哪里。

2.要重视生活中的数学

比如:买菜、买水果、购物离不开数学,要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主动预习

学会预习很关键,提前预习后,第二天听课就知道重点、难点、知识点,上课就更能有的放矢。

4.思维是数学的核心

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也就是抽象思维,平时要注意多训练孩子的各种思维能力。

5.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很多孩子不喜欢看数学课本,这是家长必须注意的。平时要引导孩子多读科普读物,读经典名著。资深数学名师指出,4—6岁的孩子,重点解决识字问题;6—9岁的孩子就要大量读书,爱上阅读;9岁以上的孩子,读书越多越好。有的家长说孩子阅读记不住,还有的家长说孩子读书效率低,其实读书也是需要方法的,这里给家长推荐一本书《高倍速阅读法》,建议家长好好读一读,指导孩子,肯定会对孩子的阅读有帮助。

(二)初中阶段

学习重点:图形

图是初中数学的生命线,初中数学的核心就是图,孩子一定要学会读图,养成读图的习惯。进入初中后,学习难度增大,既有代数,又有几何,孩子要有画图意识,形成条件反射,化抽象为具体,无论是几何还是代数,都要学会画图、用图、解图。简单的题,图画出来,答案也就出来了。当然这一阶段,计算仍然非常重要。

(三)高中阶段

学习重点:思维,也就是逻辑推理。

1.一定要树立四大数学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与划归思想。

2.另一个好方法就是建立“错题本”。

珍惜错题,“做题不错,等于白做”,升入北大一学霸总结的,很有道理。这里面要掌握三个步骤:第一步,反思错题,重在思路,一定把思维过程记在错题本上。

第二步,根据错题,有针对性、高效率地刷题。

第三步,较难的题目舍得花时间。有些孩子遇到难题就过去了,不舍得花时间去思考、去计算,一旦难题抠吃出来,会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

三.要具备的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是学好数学的灵魂,它包括抽象思想、推理思想、模型思想三块,是学好数学的“点金石”,不懂得数学思想,肯定走不远,数学思想即便在大学也是非常有用的。数学思想可以让孩子具有发现、发明、创造的能力。具体有17种数学思想方法

1.对应的思想方法

比如:数轴上坐标一一对应,刻度尺上数字的一一对应等等。

2.假设的思想方法

比如:鸡兔同笼,看不见鸡头和兔头,只看到鸡爪和兔脚,怎样找鸡兔的个数,就是要假设全是鸡或者全是兔,找出差也就出来了。

3.比较的思想方法

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的关系进行比较。

4.符号化的思想方法

要学会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化,变抽象为具体。

5.类比的思想方法

通过同一类知识比较,进行知识迁移。

6.转化的思想方法

难理解的知识转化为熟悉的、具体的、能够理解的知识。

7.分类的思想方法

没有分类就无法学习,比如:三角形就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等。

8.集合的思想方法

比如:A和B有交集,一定有重叠的部分,重叠的部分就是集合。

9.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画图就是数形结合。

10.统计的思想方法

11.极限的思想方法

极限就是量变到质变,就是化曲为直。

12.代换的思想方法

解方程必须运用的知识。

13.可逆的思想方法

也就是根据结果进行倒推。

14.化归的思想方法

也就是转化、归纳。

15.变中抓不变的思想方法

抓不变的量为突破口,去求解。

16.数学模型的思想方法

17.整体的思想方法

这17个数学思想方法都可以划归到数学的三大思想中,在这里只是粗略地给大家作一介绍,大家还要找来相应的书籍具体学习,我只是抛一个砖,不深入研究没有用,所以家长朋友一定要多学习。

THE END
0.2022版生物学课标研读二、2022版新课标界定生物学课程性质是什么?答: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什么?答:具有高度复杂性、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生物界。有什么特点? 生物学的研究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过程,形成了结论丰富的知识体系,以及人类认识自然现象和规律的jvzquC41yy}/lrfpuj{/exr1r1i78lf:2;
1.初中科学校本课程范文地理知识丰富多彩有的比较高深,有的比较难懂,作为入选初中学生的校本课程的地理内容应该通俗易懂,浅显易懂,才能使学生愈学愈感兴趣。因而在校本课程开发中选取的地理专题内容:一要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如讲气温来源不是直接吸收太阳光,应回避学生不具有的光谱知识,简单扼要的说出气温来自地面热量的传递,冬天人在外面晒太阳时是先衣服热起来,而 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7;:7;/j}rn
2.课程与教学的问题通用12篇再者,学校方面并没有及时地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双语教学的发展,导致大多数双语教学教师热情度不高。对于双语课程的教学模式,大多数教师会基于英语基础薄弱的现状,倾向于采取用中文来进行讲解,适当穿插几句英文形式的渗透型的教学模式,这种跟英语翻译课相差无几的授课模式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全无甚至厌烦。jvzquC41yy}/z~jujw4dqv4jcq}fp8657:;60qyon
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12篇(全文)四、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与分析评价的有机结合。 教学设计具有指向性、操作性、完整性、稳定性、灵活性等特点。教学过程中在选择教学模式时必须注意不同学科教学设计的特点和性能,注意教学模式的指向性。 教学设计是教学现实和教学理论构想的统一,所以它有一套完整的结构和一系列的运行要求,体现着理论上的自圆其说和过程jvzquC41yy}/;B}wgunv0lto1y5jmn~3v;ycyyu0jvsm
4.初中音乐学科课程标准(精选5篇)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音乐学科课程标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音乐学科课程标准范文第1篇 建立适应《新课标》要求的初中音乐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音乐课,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和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jvzquC41yy}/3vnujw4dqv4jcq}fp86989?60qyon
5.课程与教学论通用12篇在观看之前,先提出学习目标,如授课教师的仪态、信息技术教学语言的运用、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如何活跃课堂气氛、现代教学设备的使用等方面的问题,让学生在观摩过程中思考,教学录像以我校前几届学生实习的优质汇报课为主,师兄师姐的现身说法,更贴近学生的实际,他们的知识基础、教学技能水平等各方面都与我们的学生最为接近jvzquC41|idzk3zwgyiw7hqo1nbq€jp1;6447mvon
6.英语地位”呈水土流失般下降,一周仅2节课|英语|学科|学生可双减政策落实后,上海就宣布了“小学英语期末不进行纸币考试”,这也是体现了大势所趋,毕竟这几年对于英语这门学科的主科地位争议真的是很大。 而双减政策下,很多学校的英语学科的地位也是可以看出,在逐渐地下降,从一所学校的课程中可以看出来,原本一周8节课打底的学科,如今却只缩减成了2节,这英语学科的地位简直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9759<97A8a3di59@g:926229~fxm4ivvq
7.制定学习计划的范文(精选18篇)还有一种办法是为了补一门功课,每天无论上什么课,都要花一些时间学习这门功课。也就是说,其他科目只要把作业做了,知识点复习了,就可以了;而这门功课则需要安排时间学习自己计划的内容。如果白天有大课,晚上可以考虑少复习一些(当然,作业还是应该尽量完成的)要解决老师布置的作业和自己计划之间的矛盾。 做作业前,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vgnlkj{b1@6873890qyon
8.嘉兴教育学院课程资讯《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了适应时代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有必要设置一门整合的科学课程,呈现各学科领域知识的相互渗透和联系,统筹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和科学,深化对科学的理解,促进知识的迁移和科学认知的发展;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求知jvzq<84yyy4kzs~0eqs/ew4ctv532:71;1821jwva36:4h7582>:0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