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

认证主体: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下载本文档

1、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 摘 要:本文以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历史与社会这门课为研究对象,从该课程的学科定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等角度出发,认为这门课程对初中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或多或少的挑战,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如探索能力、参与能力、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及社交能力的一门学科。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问题及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5-0192-02 为了体现现代课程的综合性、活动性和创造性特征,我国适时推出了一门新课程历史与社会。这门学科主要研究这样一些问题:我们生活的世

2、界对现实社会的基本认识;我们传承的文明对现实社会的追根溯源;我们面对的机遇与挑战对现实社会主要问题的探索。总的来讲,该学科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以人类社会特别是中国社会发展为主轴,以综合认识现代社会基本问题为立足点整体设计的一门初中社会学科。 一、初中历史与社会的课程定位 历史与社会这门课程是在初中义务教育阶段级7-9年级开设的进行公民基本素质教育的一门综合性文科课程,这门课程的开设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尤其是强调对学生历史的、辩证的观察和认识社会能力的培养,同时调动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培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门新的课程对现

3、有的一些社会学科和人文学科如地理、历史、政治、社会学、人文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的内容进行了整合,所以可以看做是社会学科和人文学科的一门边缘学科。 既然有如此高的学科定位,所以这门课程的讲授对教师的综合知识及能力的要求非常高,它要求讲授的教师至少要具备地理、历史、政治、社会学、人文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的基本理论,这样在课堂上才能得心应手,学生听课的过程中也才能融会贯通。 目前,为了体现初中教育的综合性及时代性等特征,各个国家开设的社会历史等课程已经不仅仅是局限于传统的历史、自然、地理等学科了,而是包括了几乎所有的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如人类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有些国家的社会历史

4、学科甚至包括一些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在内,所以正是由于时代发展的需要,学科发展也相应体现出综合发展和不断融合的趋势。 二、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客观因素 客观因素主要是我国目前的教育环境和教育体制方面的因素。我国长期以来的填鸭式的灌输和多年来的应试教育体制所形成的教育氛围所致。 2.主观因素 (1)教师知识面狭窄 目前初中教师知识面较为狭窄,尤其是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综合知识严重不足,这主要是受到专业限制。我国的传统教育模式就是把学生从中学阶段就分成文科生和理科生,大学阶段又分成不同的专业,隔行如隔山,所以教师对跨专业的一些综合知识的把握不是很到位,往往需要在课下做大量的准备

5、工作,筋疲力尽。虽然这个属于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是主观因素方面,但是究其根源还是由长期的教育制度造成的。 (2)学生主体性缺失 最近几年在中学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注重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逐渐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是从实践角度讲,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一个很漫长的改革过程。一般情况下,那些经验丰富的教师一般掌握有非常丰富的课堂经验,比较注重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善于把握和控制课堂氛围,但是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地位往往被忽略,自主思维活动也受到或多或少的压抑。 三、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 1.备课充分,规划时间,课后认真反思,总结经验 教师应加强自身知识积累,增强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例

6、如从地图上获取信息一课,教师应先考虑清楚两个问题。即如何选择地图和怎样使用地图,而地图又是多种多样的,只有在“地图是多种多样的”这一前提下,才会遇到怎样在多种多样的地图中选择合适的地图,继而才会有如何使用好这些地图的问题。按照这样的逻辑思维,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首先要向学生展示一些地图,让学生明白不同的地图有不同的用途。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让学生明白地图范围的多样性。中国地形图、中国交通图、中国气候分布图等让学生明白地图内容的多样性。由此导出一个结论就是地图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充分利用教学挂图和课本插图,引导学生探究地图的乐趣。 备课时按照这种逻辑预设课堂教学。从起点出发,介绍地图特点,以及

7、地图对人类的贡献,再到如何从这些不同类型的地图中获取我们所要得到的信息。合理分布课堂资源。在有限的时间内已期达到最大的教学成效。课程结束后认真总结,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布置课后作业,对本课所教授的知识加以巩固。并不断总结经验,丰富课堂内容。 2.围绕教材体例与知识架构的变化改进课堂教学 改变教师教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合理分布教师教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3.兼顾学生的群体特点与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具有共性特征。他们渴望了解世界,了解社会。正确引导和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教师责无旁贷。在此基础上的教学,就是要授之以渔,

8、教会学生如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共同探究未知世界。但是学生的个性特点也不容忽视。要尊重每个学生的观点,充分发挥学生思考能力。 例如在讲授“秦朝一统”课程时,教师可引发学生对亲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和秦始皇本人的大讨论。诸如秦始皇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统一度量衡和文字、修筑万里长城以抵御外族入侵等,功绩巨大;而焚书坑儒,制定苛法严酷镇压人民等,又犯下累累罪行。由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做出对秦始皇客观公正看待的观点,对其有功的一面加以肯定,对其残暴的一面进行否定。进而发散式的教会学生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人物,逐渐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评判的能力。 4.关注学生不同层次,做到因

9、材施教,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来源于不同的家庭环境,受教育的水平及自身接受和理解能力都存在较大差异,例如,来自城市的学生与来自农村的学生,由于他们生活的环境不同,享受的教育资源、认知能力及学校条件各个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所以会造成学习成绩的差异。一般来讲,城市学生综合能力如探索能力、参与能力、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及社交能力等都会强于农村学生。所以在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这种差异的存在,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殊途同归”提高教学质量。 即便是用一个班的学生,除了中学生共同具有的特性之外,每个学生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特征。他们各自的家庭背景、认

10、知、兴趣以及对学科的心理认同程度等都有差异。正是这种差异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这是一种隐性分层现象。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建立一个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差异化评价体系。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充分照顾其个性心理。因材施教。逐渐拉平这种分层。 5.充分利用各类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新课改后,对教师的要求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要了解学生的认识过程。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强化教学效果。历史与社会作为一门新设的文科综合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学会多种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比如文本资源、音像资源、网络资源等。尤其是网络在当今时代的异军突起,为教

11、师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资源优势。对这些资源的有效利用,可弥补教材内容的不足,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在学习盛世文化课程时,引入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音像资源,让学生充分感受这种盛世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再结合我国历史上的诸如汉唐盛世文化,说明封建时代盛世文化和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的盛世文化的不同特点。 在学习屈辱的岁月、南京条约等课程时,可给学生播放北洋水师等影片片段,并于我国现在的改革开放相对比,让学生感悟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主权独立国家的重要性。 有条件的学校也可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去一些历史遗址,结合我国遗留下来的丰富的历史资源,实地现场教学,让学生真切的触摸到历史的脉搏,加深印象。 总之,历史与社会这门典型的综合性课程,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以上简述,主要是说明教师通过历史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让学生不仅充分了解历史,了解世界,了解社会。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在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对事物的认知、情感、态度以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高中物理新教材培训心得(精选34篇)对其他自然学科也有重要影响,推动很多领域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变革,对人类思维方式、价值观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初中学生刚刚接触物理这门学科,让他们了解物理学的发展与作用尤为重要,使他们产生对物理这门学科的热爱之情。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vfkzpzkteg}njwk526=7896
1.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专题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直面和解释社会热点,运用社会热点加强对学生思想的引导,是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时代新人的应有之义。思政小课堂要讲好社会大事 作者:曹永斌 杭行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 2024-12-17初中jvzq<84yyy4k{k3ep1xnv|~34660|}4f{ln{v87245651}7245653Bd433714B>2;0nuo
2.科学理论论文通用12篇这一现状反映在一定范围和特定条件下,多学科“融合”作用容易导致各门学科设置缺乏学科自身发展的结构牲与主体性,“有些研究有牵强附会,生搬硬套之嫌”。如果长期保持这种学科之间的“混沌”与“模糊”状态,便会影响到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发展与成熟。jvzq<84fyzk0zguj{/exr1jcuxgw43836/j}rn
3.高中学生调查报告(通用14篇)从学生问卷简答题“请回忆有没有哪个事引起或加深了你的厌学情绪?”的调查结果看,有40%的学生提到教育者的教育方法不当(教师、家长的不当体罚,包括打骂、打击性语言、唠叨、冷漠、过度关注、不恰当对比等)引起他们厌学或讨厌某一学科。80%以上的学生叙述的诱发事发生在小学和初中,高中阶段情况基本稳定。下面列举学jvzq<84yyy4vpsx0eqs0hjsygp}bpp4fedm04974338:2B5334e72<6;;34ivvq
4.电工电子教学工作总结(精选15篇)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更是一门基础的学科,是一门跨越科学、人文与社会、技术三大知识领域的综合学科。当今世界,各国都把提高国民素质看作提升人力资源水平、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基本策略,地理学教育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一个主渠道,特别的,在基础教育的所有学科之中,地理学教育是最适合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学科。 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mftns|qpmkkn435977;<8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