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做馒头作文600字,欢迎大家分享。
妈妈买来的是馒头自发粉,所以不用放酵母。她在碗里倒一些面粉,放一些水。因为是第一次做,还没有经验,所以水放得太多了,搅拌过以后,只是一碗糊糊,我们只好再放上更多的面粉。好不容易把粉和成面团,接下来我们把面团放在大碗里,用保鲜膜把大碗包起来,等面团发酵。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发现发酵过后的面团变成很大一团了,好像吹起来的气球,把碗都胀满了。
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做馒头了,妈妈在大面团上揪下一小团搓了一下,把它捏成长方形。妈妈的动作很快,一下就做了好多个。我打算做动物形状的,那就先做个小猪馒头吧!我也揪了一个小面团,把它分成大小不一的团,再把它们搓圆,粘在一起,分别做成小猪的头和身体。我又在大面团上揪下一点点,搓成了两个小圆,做小猪的眼睛,然后捏了小猪的耳朵和鼻子。小猪的鼻子比较复杂,先把一小个面团搓圆,再压扁,用牙签刺两个小洞,粘在小猪眼睛下面。费了好大的力气,我的`小猪馒头就大功告成了。我仔细一看,总觉得还缺了什么。突然,我眼前一亮,哦,原来还没有尾巴呢。于是我就搓了一个粘了上去。做完小猪馒头,我还做了小猫馒头、兔子馒头、乌龟馒头。
我们把所有的面团都做完后,又等了十五分钟,然后妈妈把我们做好的馒头放在蒸锅上蒸20分钟。当打开锅盖时,飘出来一阵麦香味。大家吃着妈妈做的馒头,都说味道真不错。至于我做的,我还真不忍心吃了它们,在我眼里,这些都成了我创造的艺术品,我怎么舍得吃进肚子呢。
今天,妈妈心血来潮,提出中午自己做馒头吃。我立马反驳道:“干嘛要自己做馒头,在外面买不是更方便吗?再说了,老妈大人您会做吗?”妈妈说:“外面买的加了添加剂,不健康……”我最终拜倒在妈妈的三寸不烂之舌上,并帮妈妈做馒头。
首先,妈妈往面盆里加了适量的温水,又在水中倒入适量的干酵母,搅匀后,加入面粉,用筷子不断地搅拌,觉得面团的硬度差不多时,用手揉面。我非常想尝试一下揉面的感觉,就开始向妈妈撒娇献媚,最终得到了妈妈的许可。面不是那么好揉的,可恶的面老往我手上粘,我使了九牛二虎之力揉啊,捏呀,在我累得满头大汗时,妈妈叫停,说面揉好了。按照妈妈的提示,我用盖子盖好盛放面团的盆,让它们小睡一会儿。
一小时后,我“叫醒”了面团。在发酵好的面上撒上适量的碱水,再次用手揉面,直到把碱揉匀为止。妈妈指导我把面团从盆里拿出来,放在案板上,搓成长条状,然后切分成等份大小的面块,再揉捏成自己所喜欢的形状。这时,我突发奇想:馒头要是做成乌龟形的就好玩了。说干就干,我先用一块稍大的圆的面块当龟体,又做了五个椭圆形的小小的`面团当乌龟的头和四肢,最后,我又搓了一个细长的面条当尾巴,分别把它们一一安在龟体上。就这样,一个可爱的小乌龟诞生了。
我们在锅里加足冷水,放入蒸笼,将做好的馒头面坯一一摆放好,然后开火。水开后,再蒸15到20分钟后关火。几分钟后就可以掀开锅盖了。香喷喷的馒头做好了,香味诱惑得我口水直流,便迫不及待地抓起一个就咬,好烫啊!但内心却有着说不出来的快乐。
这次做馒头让我体验到了做饭的乐趣,同时也感受到了家长做饭时的辛劳,以后我一定要学会做饭,让妈妈尝尝我的手艺。
大家一定没有见过做馒头吧,今天,我可长见识,亲眼目睹了制做馒头的过程。
早晨,姑妈说要做馒头,还是我最爱的萝卜丝馅,我开心极了,立刻跑过去帮忙。开始做了!姑妈先搬来一盆面粉,把酵母粉倒入温水中,可以更好地发酵面粉,再把它倒入面粉,并用力地把它们合在一起,渐渐地,原来白花花的面粉慢慢变黄,而且变成了固体,变成QQ软软的面团。但酵母和面粉还没有完全融合,有些地方还是硬硬干干的,这时,姑妈用布把面团包起来放到了床上。我很好奇,便问姐姐。姐姐说:“这样可以捂暖面团,让它产生二氧化碳,一两个小时后,面团就更香更软了。”我恍然大悟。接下来,要做馅了。首先,姑妈把白萝卜切成丝,把猪肉剁成末,并合起来在锅中炒,再放上各种佐料,香味就扑鼻而来了,那诱人的香味令我垂涎三尺,恨不得马上吃掉它。时间过得真快,可以拿面团了。我们打开布一看,哇,好可爱呀,就像一个小娃娃,我用手按了按,还很有弹性呢!姑妈拿来刚做好的'馅,从面团上切下一大块,并均匀地分成几个小块。她先拿起一个小块,捏扁,用筷子挑起一点馅,放入捏扁的面团中,然后用手撮圆,一个馒头就诞生了!姑妈按这个步骤,不一会儿就做了许多馒头。姑妈把它们全部放进蒸笼里,并洒上水,放到锅上开始蒸了。
大约20分钟后,我们打开蒸笼,一个个白白胖胖的馒头呈现在眼前,而且四周蒸气弥漫,仿佛来到了仙境。我兴奋不已,拿起一个热气腾腾的馒头,使劲一按,被我按下去的一块立刻弹了上来,真有弹性!我忍不住吃了一口,外皮又软又嫩,萝卜丝脆脆的,十分美味爽口,肉很有嚼劲,我一口气吃了三个。
馒头真好吃!
暑假时的某天,我还在睡梦之时突然,听到了二楼厨房有高压锅的“嘘嘘”声。我想,咦?这是怎么回事?我一定要去探个究竟。于是我蹑手蹑脚的下了楼,来到二楼厨房一看,哦,原来是妈妈在做馒头,嘿嘿!让我吓唬吓唬她。“妈妈!”我大声的喊道。“啊!”我妈妈被我吓得魂飞魄散,差点晕过去。“原来是你啊,儿子。”妈妈气喘虚虚的说。我满脸疑问说:“是啊,妈妈您在干啥呀?”妈妈说:“我在做馒头啊,不然今天我们吃什么?吃西北风啊?”“做馒头?太好了我也要做。”我兴奋的说。妈妈一脸奸笑的说:“想做馒头是吧,可以,但是你必须先刷牙、洗脸和把你的指甲剪掉。”“啊,好吧。”我只好听从老妈的吩咐。我做完老妈交代任务以后就直奔二楼厨房,来到一看妈妈的“第一代馒头”已经出锅了。妈妈一面把锅盖盖到锅上一面笑嘻嘻的说:“我静候‘第二代馒头’的到来。”
我开始做了,我先把所需要的面粉撒在了上面,然后把一点点酵母放在上面,再加一点点水,就开始和面了。和好面以后我把面团像搓橡皮泥一样搓,不时还撒一点面粉上去使面团不粘木板。搓好面团以后,就可以摆造型了,我拿起我的宝刀(水果刀)向面团的.中间切去,我先做一半,另一半我先留着。我用传统做法做好一半,另一半我把它们中心摁空然后填上糖,然后包起来,摆成字样。然后将我的“第二代馒头”放进去。最后要等十分钟以后才能出锅。
十分钟过后,我做的馒头终于出锅了。我迫不及待的拿起一个馒头,啊呜,好甜啊!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你们还有什么做馒头的高招?有的话可以一起来讨论哦!
这是个隆重的一天,因为我妈妈要把她那做馒头的技艺教给我了。
首先,先要购买材料。一袋面粉一点玉米粉。我们为了更好吃,特地买了葡萄干和山楂。
材料备齐。一回到家,妈妈就拿来一个干净的盆子,我把大部分面粉倒入盆中,留小部分备用。玉米粉也全倒进去,之后妈妈拿来一个碗,加入酵母和红糖水,把他们融合在一起。红糖水要分次放,第一次加后,我就迫不及待的想和面。幸好妈妈及时制止,不然面粉要被我弄得满桌“滚”了。妈妈告诉我,和面要用手腕处的骨头压才行。我点点头表示理解了,就用妈妈的方法试了试。嘿!果然,面粉不在“漫天飞舞”,倒像忠实的奴仆,任由我安排。我乐此不疲地揉啊揉,翻呀翻,滚呀滚。半个小时后,“呼哧,呼哧。”我已累得气喘吁吁好了,好在面粉已经被我揉成面团了,我们又把山楂丁和葡萄干放进去,继续揉搓。
妈妈过来,拿起揉好的面团就往盆里砸,我也学着做,一砸、二砸、三砸……我想,如果这面团是我的仇人,肯定很有意思。砸了十几下后,我又开始揉。要知道,好的'面团可要“盆光、面光、手光。”我尽量做到这几点,这时我的手已经很酸了,接下来,就是让面团发酵。
两个小时后,我过了看了一下。天哪!这面团好像吃了增长剂,变成了原来的好几倍大!摸上去,也松松的、软软的。这种发酵的非常成功!本来我想做成端午安康的这四个有意义的字的,可是怎么做都做不出来。没办法,只好放弃。这时妈妈来了,妈妈就做最简单的圆饼。没办法,大人的想象力已经匮乏了。我可不一样,我大发想象,做了爱心鱼、蛋糕,有人的船、元宝……看得我眼花缭乱。我还把生面粉放进去,这些创意品里,不知道吃的人会怎么样呢?
让它们再发酵一会儿就可以上锅蒸了,我相信,它们一定非常好吃。
做馒头真辛苦,这让我想到那些为我们劳动的人们,我对他们的敬畏之情进一步增加了。
今天下午,我们扛着一袋小麦粉,拿着一袋干酵母,昂首阔步地走向一栋小房子。这是干什么呢?哈哈,你不知道了吧,我们要亲手制做馒头。你想看看我们是怎么做出来的吗?那就赶快把镜头拉过来吧。
爸爸先拿了一个大钢盆,倒了一些面粉进去,远看像一座白色的小山。妈妈又找来了一个小碗,把干酵母用温水调成了乳状的东西。再把酵母侄进面粉里,加上适量的水,就可以开始揉了。揉了好长时间,妈妈都累得冒汗了才停下来。怎么发呢?妈妈也不会,就用白沙布盖在上面,放到太阳底下发酵20分钟。我围着那盆面转来转去,不停地问妈妈好了没有,终了等到了20分钟,我打开一看,天!发得白白胖胖的'了。妈妈扯了一小块给了我。我照妈妈的样子,揉了一下,再压成饼状的皮子。接着放馅,最后一捏就好了。可是我怎么都捏不扰,我发现妈妈爸爸捏得很用力,而且还有纹路,很像店里买的样子。于是我也使出吃奶的劲儿,晕,还是爆开了,肉又露了出来,我又去扯了点面一补,呀!难看死了,于是又把它打开,把肉弄下来,重新揉了一下。在妈妈的指导下,我终于学会了,包得比刚才的那个好看多了。我把我的小馒头迫不及待地放进了蒸锅,再加上爸爸妈妈做的,放得满满一锅。我和妈妈带劲地烧火,盼着早点熟。过了大约20分钟,爷爷说可以了,我忍不住去掀盖子,呀!太沉了,掀不动呀。这时爷爷走过来掀开了,一看:哇噻!可爱的馒头宝宝挤满了锅!又大又白!一个挨着一个,好像在说悄悄话。我忍不住伸手拿了一个,好烫!吃了一口,好香呀。
这馒头里包的不仅仅是肉,荠菜,也包进了无穷的快乐呀!
今天,我和老妈一起来做香喷喷的小馒头。哈哈!就让你们见识见识我戴小厨的手艺吧!我们将要进行的第一步是和面。
妈妈将柔软、洁白的面粉倒入盆中,加入适量的温水,接着用筷子搅拌一下,然后就用手去揉,妈妈一边揉面一边告诉我,面粉一定多揉,这样做出来的馒头才会松软又好吃。看着妈妈轻松自在的样子,我请求妈妈换我来揉揉看,原来软软的面团抓在手里感觉好舒服哦!我学着妈妈的手法揉了起来。不一会儿面团就揉好了。现在轮到是二步了,那就是发面和做馒头。妈妈把我们刚揉好的面团放在一个碗里,然后用一块湿布盖在上面,大约过了一个小时左右,我们闻到了一点点淡淡的.酒香味,于是妈妈把湿布掀开,面团长大了不少哦!接下来还是揉面,妈妈把面团放到砧板上,使劲地揉,大面团又变回成小面团了,最后妈妈把它揉成一条长长的圆柱,用刀切成小块小块的,妈妈一边切一边跟我说:馒头不一定方形的,你也可以捏成其它的形状。通过我的奇思妙想,我捏成了一个小笨笨小熊猫,还有一个甜甜圈形状的和一个鱼钩似的S形的呢!最后一步就是蒸馒头。
妈妈把一个个馒头放在蒸锅里,在蒸板与馒之间还垫了一块湿布。先让馒头静置二十分钟左右,然后就可以开火蒸了,妈妈一边操作一边教我要注意的事项,她说放在锅里的水一定要是冷水,火要开中火,如果是用热水来蒸馒头就容易夹生。过了大概三十分钟左右,馒头蒸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想打开盖子,妈妈却说要等几分钟再开盖,五分钟过去了,我连忙打开盖子,看到了一个个又大又白的馒头。吃着自己做的馒头,我的心里甜甜的,哪种味道,使人久久难忘……
每年秋游学校都会组织我们去一个景点游玩,今年却大变样,不去游景点了,改成去王哥庄做馒头。听到这个消息大家都很兴奋,期待着秋游快点来。
终于到了秋游的日子,大家一大早就来到了学校,叽叽喳喳地讨论着要大显身手。到了王哥庄的“馒头制作基地”,负责人阿姨给我们讲了注意事项,还说可以把自己的作品带回家和爸爸妈妈分享,这可把我们高兴坏了!我们每人分到了能做3个馒头的面团,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创作”。我先把面团分成三份,分开揉。可马上发现这样揉面需要的时间更长,于是又把面合在一起揉。我对着面团又是揉又是打,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面揉好了。再看看其他同学,有的还在笨手笨脚地揉面,有的已经开始制作了,虽然身上脸上都沾了不少面粉,可大家的干劲还真是十足。
做什么样的馒头好呢?我想了想,决定先做一个蝴蝶结馒头。我先把一个小面团压成面饼,再把面饼一前一后地叠起来,把上面一层往内压,最后用黄豆装饰一下,就完成了。再看看别人,有的做成了花卷,有的做了条蛇,有的做的小兔子……看到大家都做得很快,我也赶紧开始做第二个了。这个作品可不太成功,我先把面弄成长条,然后系了个死扣,再把多余的压到底部,结果连我自己都没看出来是个啥。到最后一个了,心想:干脆做个笑脸吧。我把面捏成了个圆圆的面饼,然后用黄豆做眼睛和鼻子,最后用手指压出来弯弯的.嘴巴,小面人朝我笑着,好像在说:你可真厉害。这时大家也基本上完成了自己的作品,桌子上摆的满满的,带相机的同学纷纷拍照留念。
下午返校的路上,同学们都在说:做馒头可真不容易呀,累得胳膊都酸了,以后可不能浪费粮食了。这真是一次有意义的秋游呀,明年不知道会有什么更好的“节目”等着我们,真期待。
这几天,我和弟弟想吃馒头了,外婆说:“那我就做一些馒头给你们吃吧!”我和弟弟开心极了!
我和弟弟搬着椅子坐在外婆旁边,看着外婆做馒头。外婆先拿出一个大盆子,再倒入适量的清水,然后,再放入两大勺面粉,然后接着用筷于快速地搅拌一下,再然后放了一些酵母,接下来就是用手揉十多分钟,这可是功夫活啊!只见外婆,左揉揉,右揉揉,上揉揉,下揉揉,我看见外婆的头上流下了一颗颗晶莹剔透的汗水,我连忙拿来汗巾给外婆擦擦汗,我问外婆:“要不要休息一下。”外婆说:“不用,不用。”说完外婆又开始揉面了,十几分钟后,外婆拿出保鲜膜盖在揉好的面上,外婆说:“给它醒发一个小时再来看吧!”一小时后,我来到厨房看看面醒发了没有,这一幕让我大吃一惊,本来小小的面团,现在变成了巨大的面团,上面有蜂窝似的小孔,只见外婆又开始揉面了,我问外婆:“你怎么又开始揉面了?”外婆说:“我现在揉面是要把那些小孔里的空气都排掉,这样的馒头才会更松软。”外婆揉好面后,就在菜板上撒了一些面粉,再把面搓成条状,用刀切成一个个小长方形,就放进蒸笼,这样做馒头吃起来一定很蓬松,我和弟弟期待极了!
10分钟后,我迫不及待地想打开蒸笼吃一个,外婆阻止了我说:“再等5分钟就可以了,如果现在吃就没那么蓬松。”5分钟后,白白的.馒头出炉了,我捏一捏,哇!好Q弹啊!我尝了一口,嗯太好吃了!松松软软又有嚼劲,还带着一股麦子的清香味!我吃完一个还能吃第二个。
外婆说“吃多少都可以,但不要浪费粮食,农民伯伯种粮食很辛苦的。”我们在外面买的食物也不要吃一半丢一半,要珍惜粮食,不要浪费别人的劳动成果,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妈妈买来的是馒头自发粉,所以不用放酵母。她在碗里倒一些面粉,放一些水。因为是第一次做,还没有经验,所以水放得太多了,搅拌过以后,只是一碗糊糊,我们只好再放上更多的面粉。好不容易把粉和成面团,接下来我们把面团放在大碗里,用保鲜膜把大碗包起来,等面团发酵。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发现发酵过后的面团变成很大一团了,好像吹起来的气球,把碗都胀满了。
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做馒头了,妈妈在大面团上揪下一小团搓了一下,把它捏成长方形。妈妈的动作很快,一下就做了好多个。我打算做动物形状的,那就先做个小猪馒头吧!我也揪了一个小面团,把它分成大小不一的团,再把它们搓圆,粘在一起,分别做成小猪的头和身体。我又在大面团上揪下一点点,搓成了两个小圆,做小猪的眼睛,然后捏了小猪的耳朵和鼻子。小猪的鼻子比较复杂,先把一小个面团搓圆,再压扁,用牙签刺两个小洞,粘在小猪眼睛下面。费了好大的`力气,我的小猪馒头就大功告成了。我仔细一看,总觉得还缺了什么。突然,我眼前一亮,哦,原来还没有尾巴呢。于是我就搓了一个粘了上去。做完小猪馒头,我还做了小猫馒头、兔子馒头、乌龟馒头。
我们把所有的面团都做完后,又等了十五分钟,然后妈妈把我们做好的馒头放在蒸锅上蒸20分钟。当打开锅盖时,飘出来一阵麦香味。大家吃着妈妈做的馒头,都说味道真不错。至于我做的,我还真不忍心吃了它们,在我眼里,这些都成了我创造的艺术品,我怎么舍得吃进肚子呢。
“出锅喽”,香气腾腾的馒头做好了。
今天,妈妈心血来潮,要和我一起做馒头。
被早早地从“周公”那里拉回来的我,看着桌上大包小包的材料和锅碗瓢盆,残留的瞌睡立马消失,以最快的速度冲进卫生间洗漱完,出来的`时候,妈妈已经开始忙活起来了。她手脚麻利地在锅里倒入半袋面粉,又让我把适量牛奶、鸡蛋和白砂糖混合在一起。把面粉和改良剂搅拌得差不多后,妈妈把化开后的干酵母和混合的蛋液倒进面粉里,双手敏捷地揉搓起面粉。不一会儿,面粉发生了变化,变成了一团柔软的面团。
我在旁边蠢蠢欲动,也想和面团来个亲密接触。可谁知看花容易绣花难啊!刚刚碰到面团,手就被黏住了,无论怎么甩,它就是死缠烂打不肯下来……
反复揉搓后,面团达到了三光,即面光,手光,盆光,可以发面了。十分钟后,面发好了,妈妈拿起一小部分面团,做示范给我看。先把面擀成饼状,把这张“饼”卷起来,切成一个个小剂子,瞧,一个个白白胖胖的馒头坯子就“诞生”啦!我们俩没用多少时间,就把之前的“大胖子”(也就是面团)变成了一个个小巧玲珑的“小不点”。
把“小不点”待在蒸锅里,继续发酵约二十分钟。好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上蒸锅啦!随着锅里的水开,蒸锅开始冒出白色的蒸汽,越来越浓,馒头的香味飘散出来,越来越浓,不一会儿,厨房里香气四溢。呀呀呀,肚子里的小馋虫都被勾了起来,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
馒头装盘后,迫不及待地叫来爸爸,一起品尝我和妈妈的手艺。爸爸眯着眼睛,三两口吃下一只馒头,赞不绝口!我心里特开心,充满了成就感。
自己付出了劳动,才知道生活多么美好啊。
今日,我和老妈一起来做热腾腾的小馒头。嘿嘿!就要大家眼界眼界我戴小馆的技艺吧!
大家即将开展的第一步是揉面。妈妈将绵软、雪白的小麦面粉倒进盆里,添加适量的温开水,然后用筷子拌和一下,随后就用力去揉,妈妈一边和面一边跟我说,小麦面粉一定多揉,那样做出去的馒头才会绵软又美味。看见妈妈悠闲自在的模样,我恳求妈妈换我揉揉看,原先软绵绵的面团抓在手上觉得好爽哦!我教着妈妈的技巧揉了起來。不一会儿面团就揉好啦。
如今到是二步了,那便是醒面和做馒头。妈妈把每个人刚揉好的面团放进碗里,然后用一块湿布盖住。大约一个小时后,每个人都闻到了一点淡淡的葡萄酒香味,所以妈妈把湿布撕开,面团长了很多!接下去還是和面,妈妈把面团放进菜板上,用劲地揉,大面团又变回成小面团了,最终妈妈把它搓成一条细细长长圆柱体,用刀割成小块小块的,妈妈一边切一边告诉我:馒头不一定正方形的,你也能够 捏成其他的样子。根据我的脑洞,我捏成了一个小憨憨的`飓风,还有一个泡芙样子的和一个渔钩一样S形的呢!
最后一步便是蒸馒头。妈妈把一个个馒头放到炒锅里,在蒸板与馒中间还垫了一块湿布。先让馒头静放二十分钟上下,随后就可以开枪蒸了,妈妈一边实际操作一边教我想留意的事宜,他说放到锅中的水一定如果凉水,火要开低火,如果是用开水来蒸馒头就非常容易半生不熟。已过大约三十分钟上下,馒头蒸好啦,我迫不及待地想开启外盖,妈妈就说要等十多分钟再打开表盖,五分钟过去,我赶忙开启外盖,看到了一个个又大又白的馒头。
“你都这么大了,还不会做家务。”妈妈又这样对我说。也是,我都上三年级了,应该学学做家务了,可是,做什么好呢?我想起妈妈手机抖音里教做的红糖开花馒头,对,就做它。我把想法和妈妈一说,妈妈欣然同意。
在妈妈的帮助下,先准备了二百克面粉倒在盆里,然后我放了一小捏酵母粉,妈妈量了二十克的红糖,我用温水冲来,把红糖水一点点倒进面粉里,一边倒一边揉,想把它们揉成面团,可是面粉不听我的话,像个调皮的.孩子,总想往外跑,弄得我的袖子全是面粉。最后终于揉完了,我盖上盖子,发酵一小时。
一个小时后,我把面扣出来,放在面板上,想把它揉均匀,面团很黏,沾了我一手。妈妈让我铺上像面粉再揉,这回好多了。然后我把它搓成了粗粗的条,妈妈手把手地教我,把它切成一个个均等的面剂子,我再团成团,用剪刀在上面剪了一个“十”字,最后盖上保鲜膜,再发酵十五分钟。
之后,我在电饭锅里倒上一小鹏凉水,放上屉,把揉好的面团放上去,蒸三十分钟。
过了五分钟,我掀开了锅盖,取出了馒头,放入盘中。我伸出食指,轻轻地按了一下馒头,馒头弹性极好,很快地回弹成原来的形状。咬一口,甜甜的,真好吃。“妈妈,你尝尝。”我举起馒头,妈妈咬了一大口,向我竖起大拇指,我甜甜地笑了。
一天上午,我妈妈说:“今天下午,我们做馒头。”做馒头,这可是我第一次做,以前只做过饺子这些,使我十分兴奋。
时光流逝,一转眼,便过了四个小时——做馒头的时间到了!只见妈妈拿来一大块已发酵的面团,放在桌子上,又端来一碗切碎的鲜肉馅,还在桌子上贴了几张保鲜膜,洒上一些面粉,便开工了!我妈妈拿起大面团,扯下一块块大小均匀的小面块.我把小面块放在掌心上,上下左右地揉了起来,揉成一个个圆滚滚的小面球,不一会儿,便揉好了,便交给我爸,他用擀面杖把小球滚平,制成一张张面皮。
大约过了10分钟,面皮准备好了,我们开始做馒头了.我第一次做馒头,自然不知怎么做.于是,我像包饺子似的做了起来,结果做了个“四不像”:不像饺子,不像馄饨,不像馒头,也不像小笼.我情不自禁地一笑,结果一家都笑了.再看看妈妈:只见她左手心上摊着一张面皮,右手正夹了一些肉馅放入面皮中,然后把面皮一折一折地包了起来……这分明是做小笼!包好放到贴保鲜膜的桌上.我爸更不行:他把肉一放在面皮上,一包,就揉了起来,一个“汤圆”完工了!这时,我妈来教我做了:又是小笼之做法……“哼,我才不做小笼.”我心想,“对了!小笼中心是凹入的,馒头是凸出的.!我只要把拇指放在面皮的外侧包就行!”我照着自己的想法一包——成功了!我爸对我妈说:“儿子比你做得好!”过了一会儿,我们便包好了馒头.又蒸了一锅,口味不错,因为每个馒头里面还有一个成分——感情。
这次,我学会了做馒头,这也是我暑假的收获。
今天,艳阳高照,我和亲爱的老妈开着汽车,从黄岩城回到了久别的乡下外婆家,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
“哇!老妈,乡下的空气好清新哦!”我张开双臂欢呼起来。“来啦,苗苗!”大嗓门的外婆老早在那叫了。“嗯,今天中午吃什么呀?外婆大人。”“吃你最喜欢的肉馒头。”外婆笑着说,“没进门就想着吃,真是个贪吃鬼。”“哦,外婆万岁!”我扯开大嗓门喊道。妈妈在一旁不耐烦地说了:“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我们要开始做馒头了,别在这里碍手碍脚的。”“扫兴。”说着,我便垂头丧气的开始写作业了。忽然,我的脑海里冒出了一个主意,如果我作业快点儿写的话,我写好时没准他们还没包好呢?于是,我就快马加鞭的写起来。“哗啦,哗啦!”不一会儿,我就大功告成了。我飞身奔向厨房,老天有眼,跟我想的一样。我洗净了手,喜滋滋的问外婆:“外婆,我作业完成了,可以包吗?”外婆爽快地说:“可以。”于是我便抓起一个糯米团,看着妈妈的样子:先把糯米团搓成长长的一条,再把头和尾粘在一起,揉成一团,干完这些活儿,我的手上沾满了糯米粉。当我正想进行下一歩时,外婆提醒我说:“捏得光滑些,别太毛糙了,否则下一步很难做的'。”我听了,便来了精神。我留心看着妈妈的每一个动作,等妈妈做好了,我再开始回想第一个动作。左手握成喇叭的形状,右手的大拇指放在糯米团的中间,其他四个手指分别放在糯米团的外围。这样,手指推动糯米团一圈一圈的转动,糯米团中间便出现了一个很深的凹槽。这样还不行,得把切好的肉馅放进去,把开口稍稍合拢,留着“樱桃小嘴”。
就这样,我做了好几个肉馒头。蒸了15分钟后,肉馒头出炉了,尝一口,好鲜!“还是自己做的好吃。”我们不约而同地说。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最难忘的第一次。而今天在这里,我就跟大家讲一讲我心中最难忘的第一次。
一个星期天,我到朋友家去玩。玩了一会,我的朋友便提出了一个建议---做馒头。这可是我们从来没干过的事情,说干就干,我们立刻拿出面粉准备做。我们首先倒面粉,可是谁知,正巧窗外吹来一阵风,我们俩摇身一变,由黄种人变成了“白种人”!我们相互拍着,抖下身上的面粉。开始了下一项“工作”---加水,打开水龙头向碗里加水,我看着碗里的`水和面粉,问道:“这水不会太多了吧?”“放心吧,绝对行”,朋友答道。我向碗里看了一眼,只见碗里哪里是面团,这明明是面糊!没办法,再加面粉吧。计划好了的一碗面粉,结果超出计划,用了两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面和好了,好大一团呀!
这时我们才觉得又遇到了一个麻烦,没有面板,急中生智,我们找来一个整理箱的 盖 子,洗干净就成了一个临时的面板。此刻,这个面板变成了我们的擂台,我们两个大显身手,面团是挑战者,我们就是擂主。我使出“洪拳”,朋友也不甘示弱,使出“咏春拳”。面团纷纷败下阵来,将面团打得不成面形,最后我们又拿出武器----模具,做出各种花样。然后在妈妈的帮助下,放入锅里蒸。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趴在灶台等着,终于蒸好了。看着形状怪异的成果,尝了一口,感觉味道有点怪怪的,但是品尝到自己的劳动果实还是充满自豪和高兴的。
这次做馒头很有趣,也让我们体会到了一个道理,看起来简单的事情,做起来还真不容易。
本周星期四,是快乐而有意义的一天,因为这是我们开学以来第一次去生活馆上生活课。一直听说生活馆上课特别有趣,所以,能亲自去一展厨艺也就成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事。
到了生活馆,老师告诉我们这堂课学习做馒头,说着把玉米粉、白砂糖倒在一个大盆子里,我们便开始动手了。我和徐戈涵受到老师的指示后就洗锅烧水。不一会儿,一缕白雾从锅里“拼命”地“飘”出来,我们舀了一勺水,倒在盆子里。我们轮流揉玉米粉,都揉成一个“花菜”了。我怀疑干了点儿,需要再补充点儿水,结果老师却说刚好。我半信半疑地跑到别组去看,哎呀妈呀!都湿得不能再湿了,个个都水淋淋的。这时,我才放下心来。
接下来进入“捏馒头”环节了,大家开动脑筋,一心一意地做馒头。做一个五角星吧!我先搓一个圆,再按平,然后用手捏五个角,像捏橡皮泥一样。一个五角星就自然而然地做好了。开始蒸馒头了,馒头还没蒸好,一场“小洪水”就来了,起因是水龙头掉了,没过几分钟,生活馆地面的`水足足有几厘米高了,有的同学被突如其来的“插曲”吓得又叫又跳,但我并不感到失去了安全感,反而还挺高兴。因为怕鞋子进水了,所以我一边一左一右不停地跳着“芭蕾舞”,一边哼着小曲做馒头。一会的功夫,我就做了一大堆大大小小、奇形怪状的馒头。大家都夸我手艺好,我自己也忍不住沾沾自喜。嘿嘿,今日生活课,“特级小厨师”非我莫属了!
看看馒头做得差不多了,我们七手八脚地把馒头往锅里摆放好,盖上锅盖,然后眼巴巴守着静候“美餐”。终于看到可爱的白烟又翩翩起舞了,我迫不及待地揭开锅盖,呀,好香!顾不上烫,赶紧捞起一个往嘴里送,不知道是自己的厨艺精湛还是别的缘故,只觉得那种味道哟,说不出的甜,说不出的美!看看别的同学,哈哈,全都加入了“抢馒头”的行列,忙得不亦乐乎......
第一次到生活馆上课,就给我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真希望以后能常来生活馆。
每年秋游学校都会组织我们去一个景点游玩,今年却大变样,不去游景点了,改成去王哥庄做馒头。听到这个消息大家都很兴奋,期待着秋游快点来。
终于到了秋游的日子,大家一大早就来到了学校,叽叽喳喳地讨论着要大显身手。到了王哥庄的“馒头制作基地”,负责人阿姨给我们讲了注意事项,还说可以把自己的作品带回家和爸爸妈妈分享,这可把我们高兴坏了!我们每人分到了能做3个馒头的面团,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创作”。我先把面团分成三份,分开揉。可马上发现这样揉面需要的时间更长,于是又把面合在一起揉。我对着面团又是揉又是打,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面揉好了。再看看其他同学,有的还在笨手笨脚地揉面,有的已经开始制作了,虽然身上脸上都沾了不少面粉,可大家的干劲还真是十足。
做什么样的馒头好呢?我想了想,决定先做一个蝴蝶结馒头。我先把一个小面团压成面饼,再把面饼一前一后地叠起来,把上面一层往内压,最后用黄豆装饰一下,就完成了。再看看别人,有的做成了花卷,有的做了条蛇,有的做的'小兔子……看到大家都做得很快,我也赶紧开始做第二个了。这个作品可不太成功,我先把面弄成长条,然后系了个死扣,再把多余的压到底部,结果连我自己都没看出来是个啥。到最后一个了,心想:干脆做个笑脸吧。我把面捏成了个圆圆的面饼,然后用黄豆做眼睛和鼻子,最后用手指压出来弯弯的嘴巴,小面人朝我笑着,好像在说:你可真厉害。这时大家也基本上完成了自己的作品,桌子上摆的满满的,带相机的同学纷纷拍照留念。
下午返校的路上,同学们都在说:做馒头可真不容易呀,累得胳膊都酸了,以后可不能浪费粮食了。这真是一次有意义的秋游呀,明年不知道会有什么更好的“节目”等着我们,真期待。
过年了,俗话说:二十八,把面发,明年是虎年,所以今天我就要做“老虎馒头”。
老虎馒头最重要的是老虎的颜色和五官。奶奶听说我要做老虎馒头特别高兴。她把南瓜蒸熟后碾碎做成南瓜泥,南瓜泥混合面粉就可以做成老虎身体的颜色。可是老虎的眼睛、鼻子、嘴巴怎么办呢?
妈妈说她们办公室楼下有一家卖烘焙材料的店,那儿有可食用色素,买点儿黑色素染眼睛和胡须,买点儿紫薯粉做舌头,用白色面粉做鼻子。我们兴冲冲的到了烘焙店门口一看,唉,关门了。原来辛苦了一年的叔叔、阿姨们也休息了。
我灵机一动,建议妈妈去家得福超市的`烘焙区试试,也许那儿还有我们需要的色素呢。妈妈迅速调转车头,带我向家得福冲去。太幸运了,家得福果然有各种各样的材料。妈妈高兴地说:“还是要多听取小朋友的意见!”
回到家,我们就开始动手制作老虎馒头了。
第一步是染色。事情比我们想象的困难多了,“小黑”出来捣蛋了。先是色素不溶解,妈妈搅拌了半天之后终于有点起色了,揉进面团之后,颜色又不均匀,面团变成灰色和黑色夹在一起的“艺术品”,远远达不到我们的要求,妈妈又加了好几次黑色素,才让面团勉强合格。
在面团都发酵好了之后,我们就开始最重要的一步――造型。
首先把面团分成两份,取出一份备用,另外一份分成五个小球,然后把它们揉圆。我抓起一个就是一顿捏,你猜咋了?“吧嗒”一声,面团掉地上了!我为了不继续祸害面团,打算在桌子上揉。
揉完面团后,我和妈妈分工合作。我负责生产老虎的五官,妈妈负责安装。在放进蒸笼的那一刻,全家屏息以待,生怕什么鼻子掉下来一个,眼睛掉了一只。出锅的时候,妈妈高兴的大笑,不仅什么都没掉,老虎还变大了。
大年三十我要把它放在“C”位!
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虎虎生威、如虎添翼!
馒头是一种很常见的食物,奶奶经常买给我吃,妈妈见我那么喜欢吃,便做了一个决定,做馒头给我吃。听到这个决定,我的世界立刻下起了雷阵雨,因为上次妈妈说要做汤圆给我吃,包好之后放进水里烧,结果汤圆里的芝麻馅全露了出来,和雪白的汤圆外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姐姐来我家做客,惊讶地说了一句:“汤圆也可以做成这样,一半黑一半白,这就是传说中的黑白配吗?”所以我不知道这次又会变成什么样?
妈妈准备了两斤面粉、一杯糖开水、6克发酵剂。先把发酵剂在面粉里搅拌均匀,再把糖开水慢慢放进去,经过千百次的揉捏,揉成一个细腻的面团,然后装盆子里,外围加以保温。一个小时后,面团鼓鼓的像大肚子一样,再次从盆子中拿出来,揉成一个个小面团,我忍不住也想揉捏一下,很快一只小白兔诞生了,不知是谁在我后面推了一下,我一下子就向着“兔子”撞去:“啊,是哪个捣蛋鬼推了我?”我气呼呼地回过头去,是姐姐!顿时,姐姐扑哧一声笑了起来,越笑越起劲,我很疑惑:“干吗?”姐姐笑得捂住肚子,手指向我的脸,我往镜子里一看,被吓了一跳,脸上印着一个大白印子,再回头看我的兔子,已经被我撞扁了:“姐姐,你能不能温柔一点啊?我的兔子馒头都变成这样了!”
我们把各式各样的面团放进蒸锅,笑着对妈妈说:“这次因为我的参与,应该没啥问题吧”。“少来了,上次是我的'失误,失误懂吗?”妈妈朝我吼道。蒸锅里的水必须是滚烫的,面团放进蒸锅里,蒸大约10分钟就可以出锅,透过玻璃盖往里面瞧,我的小兔子越来越庞大,快抵住玻璃盖跑出来了,我的心情也越来越兴奋了,总算到了出锅的时间,我和姐姐开吃啦!
吃着自己揉的白馒头,嘴里好香好甜,心里也好香好甜啊!通过这件事情让我懂得通过自己的劳动所得的东西,心里面会更加甜美!
“李宝,快来做艾草馒头啦!”厨房里传来了妈妈的声音。“好嘞!我马上来!”,我开心地一蹦三尺高,迅速地跑进厨房。只见妈妈正在处理艾草,这时,妈妈想让我尝试一下,并提醒千万要注意安全,于是我接过工具,三下五除二就把艾草处理好了,顺利地完成了艾草馒头制作的第一个步骤。
“现在开始和面吧!”妈妈说着就把一袋面粉倒入盆中,洁白洁白的像极了厚厚的积雪,我迫不及待地将手伸进去,柔柔的,软软的。接下来把艾草、白砂糖、酵母依次放入盆中,再加入适量的温水揉拌,这时盆中洁白的面粉被染成了青色,调皮的面疙瘩还时不时吸附在我手上,越拌吸附的越多,越拌越重,像是戴了双拳击手套似的,没拌几下我就累得满头大汗,这可真是体力活啊!当我想放弃的时候,妈妈在一旁不断地鼓励我,坚持就会胜利,于是我咬着牙,在妈妈的指导下完成了和面过程。接下来我把面团放进发酵机里,大约过了一个小时,面团比原来胖了好多,我用手轻轻撕开表皮,里面像蜂窝一样,妈妈说这个状态说明面团已经发酵完成了,于是我把发好的面团放在垫子上,发挥自身捏橡皮泥的特长,做成了各种各样的形状,有圆的,有方的.,有小动物的,有树叶的,并把它们小心翼翼地放进蒸笼里,我就和妈妈一起去清理“战场”了!
没过多久,艾草的香气扑面而来,我透过雾气隐约地看到它们都长大了,胖嘟嘟的,真让我垂涎三尺啊!“你尝一下自己的杰作吧!”妈妈欣慰地说,我满怀期待的挑了一个树叶形状的,一口咬下去,口感松软,甜度适中,自己做的就是不一样,真是美味极了!
通过这次艾草馒头的制作过程,让我体会到了爸爸妈妈日常的辛苦,也明白了美味不是凭空而来的,人的本领更不是与生俱来的,都是要经过脚踏实地地学习,付出辛劳汗水才能得到的!
“妈妈,你啥时候才开始做馒头啊?”“快了,快了!”妈妈端着刚蒸好的老南瓜,一扬眉毛,神秘兮兮地答道,似乎想吊我的胃口:“今天,我可要做个新奇的——南瓜馒头!”
老妈从一旁的抽出一个小勺子,猛地往南瓜里一叉,反手一挖,一块楠瓜肉便已落入碗中。老妈又拿起一块切好的南瓜,用勺子快速刮内层,不一会儿,一大碗南瓜肉在老妈的处理下,已散发着阵阵的`香气。她又抓了一小把酵母,均匀地洒在南瓜上,又用力搅拌,南瓜泥即将大功告成。
南瓜泥拌了面粉,便拿去发酵了。老妈这才长吁了一口气,一直严肃的面孔放松下来。她笑着看着发酵箱里的南瓜面团,不时来回踱着步,不住地念叨:“等做好了,一定超级美味!”嘴里说着要工作去了,不一会儿,又“蹬蹬蹬”地跑出来,面团大了一点,她的笑容就灿烂一点。有时,还翻着盖子,轻轻地抚摸着深黄的面团,似乎想感受它在自己手掌下一点一点地变大。
几轮发酵后,终于开做了!老妈小心翼翼地捧出面团,拿起擀面杖,轻轻地拉成一根长条,又抽出陶瓷小刀,在面“团”上一刀刀地划着,将其搓成了小球状,擀成一张张薄薄的圆饼。我脑袋上蹦出了三个问号:不是说做馒头吗?怎么压成了饼?馒头又不是包子,不用包馅。妈妈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微微一笑,目光中带着神秘的气息,说道:“我做好了便知!”
七张“面饼”,一个细细长长的面团,一叠一卷,拦腰一刀,嘿!竟然成了两朵玫瑰花!我发出了一声惊叹,老妈却皱起了眉头。“这怎么行?太丑了!要做就要做漂亮!”她左打量一下,右欣赏一下,轻手轻脚地托起“玫瑰花”,把平底一点点抹圆,又一层层拨开了花瓣,“玫瑰”就在老妈的手中盛开!她细细端详着,眉头弯成了月牙,眼睛也眯成了一条缝。
我凑近了脑袋,想象着蒸好的馒头将会怎样地美味。老妈却再一次看穿了我的心思:“看什么?这是明天的早餐!”
自从那天从《自然探秘》上看到可以用西瓜汁做馒头,我的心里便痒痒的了,经过妈妈的同意,我便准备学做“西瓜馒头”。
我先系好了围裙,把《自然探秘》压在菜板下面,瞄一眼。第一步,先榨西瓜汁。我把一张纱布摊开,在纱布底下放一只碗,用来接西瓜汁,我再挖了一勺西瓜瓤放在纱布上,我把纱布卷好,一压,鲜红的西瓜汁便流进了小碗里,倒像是一轮红日才从彩云中露出圆圆的脑袋。如果西瓜汁是红日,那小碗的白色碗壁自然是白云了。
榨好了西瓜汁,我再瞄一眼《自然探秘》下一步是和面了,我才把米粉袋拎出来,我的两只手就白了,一些细碎的`面粉也趁乱飞了出来,我下意识的去捂鼻子,这一捂,我倒是成了“面粉老人”了。我也顾不得这么多了,舀了几勺面粉在一只塑料盆里。我找来一双筷子。回忆外婆和面的样子,是先到一点水,用筷子和一下,再倒一点水,合一下……我倒了一点西瓜汁,那一小片面粉便立即染红了,格外煞眼。我用筷子搅了一下,又倒了一点西瓜汁再用筷子搅一下,就像这样反复好多次直到软硬程度刚刚好才行。我把双手洗干净开始和面,也就是用手用力挤压。和出来的面不是鲜红色的,而是淡红色的。十分好看。这,也就是《自然探秘》上写的“天然色素”。面,已经被我揉的温乎乎的了,我又在上面撒了一些发酵粉,让它发酵。过了10分钟左右,它的体积已经膨大了许多,戳一下,凹下去的地方立马凸了起来,像充了气一样,软软的。
接下来,就要上蒸架了。我先把电饭煲里的水烧开,把蒸架放上去。又赶紧把面团搓长拔一段,再搓圆放在蒸架上。大约十分钟过去了,电饭煲盖子的气孔里争先恐后的钻出了香气。那一个个馒头晶莹剔透的粉格外诱人,像胖娃娃的脸,可爱极了。
咬一口,满嘴都是西瓜的清香。虽然我的馒头的形状并不好看,但咬开的每一个发酵孔里都饱含着一滴又一滴的甜汗水。
今天早上,妈妈早早地将我叫醒,对我说:“冬天了,该做些馒头吃了。今天,你就开始学做馒头!”唉,我还没睡够呢!可碍于妈妈的“指令”,我只好极不情愿地从床上爬起来。
吃完早饭,妈妈捧出一大盆昨天晚上发酵好的面团,说:“我先来教你做糖三角,然后你用各式各样的馒头、糕点把这一盆面团做完。”我的妈呀!这么多面团让我一天做完?还没等我想完,妈妈就把一碗芝麻糖、一碗面粉、一块洗净的大砧板和那盆面团放在了餐桌上,开始教我做糖三角。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揪下一小块面团在手里摊平,舀一勺芝麻糖倒在“面团饼”上,然后用手把“面团饼”捏起来,把芝麻糖包住,捏成三角形。教完我做糖三角,妈妈便洗了手,悠然自得地去看手机了。我心想:要不做十二生肖样子的馒头?说干就干,我扯下一块面团,捏成雨滴形,用牙签挑出小耳朵,从冰箱中取了一袋五谷杂粮,挑了两颗绿豆和一点芝麻嵌在“雨滴”脸上,变成了“雨滴”的眼睛和胡子。现在就只剩尾巴是个问题了,我撕下一小点面团搓成一条又细又长的'尾巴,安在“雨滴”的屁股上,一只可爱的小老鼠就大功告成了。我担心小老鼠粘在砧板上拿不下来,便在它身子下面散了些面粉。接下来,我又把牛、虎、兔、龙、蛇等十二生肖做了个遍。
做完了十二生肖,面团就已经少了一半。我决定:用剩下的面团来做五谷塔、五谷饼和糖三角。我把一小块面团摊平,摊成圆形并使它四周微翘。我做了六个,从大到小,小心地摞起来,然后用五谷杂粮填充每层之间的缝隙,最后在顶层的杂粮上放一个用面团捏的小莲花花苞,一只五谷塔就出现在了砧板上。我揪下一块面团,将它压扁在上面撒上五谷,再盖上另一块被压扁的面团,五谷饼也成功了。最后,我用妈妈教我的方法,做出了几个糖三角。
做完了,我一边洗手一边想:妈妈要是知道了,会不会夸我是“小糕点师傅”呢?
假期里出不去,只有在家呆着,除了看书和练字,我还学会了做馒头。
早饭后,妈妈拿出面粉和酵母,准备做馒头。我可好奇了,问妈妈我可以做吗?妈妈看着我说:你行吗?可不许半路当逃兵。我答应了,当然,妈妈一直在旁边做技术指导。
我按照妈妈说的先把面粉倒进盆里,然后将两盒牛奶剪开倒进碗里,妈妈告诉我,用牛奶代替水,馒头会有奶香味,更香甜。再放入酵母,用筷子搅拌几下,全部倒进装面粉的盆里,一边倒一边用筷子搅拌面粉,面粉变成一缕一缕的。接下来就要用手揉面粉了。我的手洗了好几遍,袖子撸得高高的,还系上了围裙。妈妈告诉我将面粉揉成团,说完她就忙别的去了,我想这还不简单,于是我开始使劲地揉面粉,别看面粉软软的,还不到几分钟,我的手和胳膊都很酸,但是面粉有的稀烂,盆底还有许多面粉散在那儿,啊呀,看样子揉面并不简单呀。我歇了一会儿,继续揉,这次我先把散面粉用手聚合到一起,将湿面滚一下,再揉几下,速度快多了。也不知道揉了多久,面团终于揉成型了,圆圆的,就像一个大包子一样。妈妈说可以了,我以为可以切可以蒸了,哪知道妈妈说,还要好几道工序呢。妈妈将保鲜膜盖住盆,说是等面团胀大,然后还要揉一遍,再发酵,才可以蒸。可真麻烦!
大概过了四十多分钟,面团就像气球一样鼓了起来,更软了,面团里面有大大小小的空隙,这一次揉很轻松,面团不像第一次揉那么粘手,也很容易成型,但是面团又揉小了,我在妈妈的指导下把面团搓成一个长条,把面的两头切掉,把剩下的'切成同样大小,放到蒸笼里等着二次发酵,妈妈说这道环节特别重要,只有这样馒头才既松软又有劲道。这一次就等了二十几分钟,蒸笼里的馒头就大了许多,还没蒸就能闻到馒头的香味。开火蒸了。出锅的时候样子也不错,尝一口味道也还不错。
嗯,不怕麻烦,耐心做好每一步,就会成功的!做馒头如此,学习、做事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