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单元测试卷(含解析)pdf

认证主体:方**(实名认证)

IP属地:河北

下载本文档

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

起源》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获取有效信息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符合“距今约170万年"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三个信

息的古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山顶洞人

2.自1964年以来,考古学者对“蓝田人”遗址进行多次发掘,共发现各类石器20()多件,这些石器的制作

都比较粗糙。据此可知,“蓝田人”()

A.处于旧石器时代B.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C.处于新石器时代D.广泛使用磨制石器

3.考古学家在某一早期人类遗址中发现了一些古人类头骨化石,头骨具有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额骨突

出等特征;遗址中还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用火痕迹。该早期人类处于()

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

C.青铜时代D.铁制工具时代

4.1987年北京周口店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主要原因是该遗址()

A.发现了我国最早的原始人化石

B.发现人类最早使用的石器

C.为研究人类的演进提供了实证

D.位于我国首都北京市境内

5.一万多年前金华浦江上山的一粒稻米,连同和它一起出土的彩陶共同印证了该地()

A.正处于旧石器时代

B.原始农业的兴起与发展

C.已经进入青铜时代

D.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

6.历史学家马克建在《世界文明史》中指出:“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已取得长足发展,黄河流域主要种植

黍和粟,长江流域则以稻作农业为主。”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生产力水平不同B.自然条件不同

C.地域生活习惯不同D.生活时代不同

7.考古学家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该遗迹()

第1页(共15页)

A.为人类的起源研究提供「新证据

B.表明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

C.能够佐证原始手工业的出现

D.能够说明中原文化时周边的影响

8.某校举办“百件文物讲述历史故事”图片展。如图为某遗址出土的文物图片(或复原图)。据此推测()

A.该文物出土于黄河流域

B.该文物是旧石器时代的器物

C.该地生活的居民已学会养鱼

D.该地居民生活环境潮湿多雨

9.河南灵宝西坡遗址是仰韶文化时期的大型文化遗址之一。考占发现面积超过200平方米的大房子(图

为大房子基址)和大型墓葬。多数墓葬中随葬品为陶器,墓口并无奢侈品随葬,这反映出当时西坡社会

()

河南灵宝西坡遗址的大房户基址

A.重视大型墓葬修建B.没有明显的阶级分化

C.已经出现早期国家D.已经存在宗教信仰

10.郑州大河村遗址属于仰韶文化时期遗址,从出土的陶器看,不但有典型的仰韶文化特色,而且还有东

部的大汶口文化及南方的屈家岭文化的元素。这表明当时()

A.大河村处于旧石器时代

B.区域文化存在着交流交融

C.手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第2页(共15页)

D.社会活动呈现较强组织力

11.距今约5000年良渚文化遗址权贵墓葬中,出土了不少玉琮、玉钺等精美玉器。和其他随葬品较少的

普通墓葬对比鲜明。这反映出当时()

A.原始农业形成B.社会分化出现

C.禅让制度盛行D.中央集权确立

12.考古发现,浙江良渚古城遗址、山西陶寺都城遗址在挖掘出大量极具地方特色文物的同时,均有作为

祭祀礼器的玉琮出土。这可用于说明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的特点是()

A.种类丰富B.多元一体C.渐趋一致D.独立发展

13.在我国境内,黄帝陵有5个,全国大部分省份都建有黄帝庙。这一现象反映了黄帝()

A.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部落首领

B.被尊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

C.是我国史上最著名的传说人物

D.足迹遍及我国大部分地区

14.传说中的尧、舜、禹,在我国历史上深受人们的爱戴,下列对他们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尧生活简朴,克己爱民

B.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C.禹曾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D.他们都是通过世袭制而当上部落联盟的首领的

15.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中国史前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繁荣与开放

二、材料题

16.中国是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c我国的远古居民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旧石器文化,书写了中国历

史上最古老的篇章。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是早期人类化石和文化发现的重要地区之一。……我国旧石器时代初期文化遗址有20余

处,分布范围北起辽宁,南及云南,西至陕西,东到安徽,特别是沿黄河、长江两大河流域分布较为密

集。

摘编自《中国原始社会史》

第3页(共15页)

最有力的‘实证,堪称人类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范例。

良渚古城的城内建筑、城墙、外城以及水利系统的土石方工程量达1005万nP。其中,良渚古城核心区

面积约为6.3kn?,是世界上同时期规模最大的城市系统之一。宫殿区营建在长方形人工土台上,面积

约30万nF发现了35座长方形房址,多为南北朝向,排列整齐。发掘的墓葬显示,社会存在着明显

的等级分化和职业差别,以12号墓规格最高,出土了600余件(组)玉器,包括体量最大的“玉琮王”

和“玉钺王”,标志着墓主人很有可能是一位同时掌握着神权、军权和王权的统治者。

以火耕、水耨技术为代表的原始稻作农业已经相当成熟。水稻的驯化历程基本完成,出土了大量稻作农

业工具,水稻产量也大大增加。在一个大型灰坑遭迹(H11)中,出土约1.3万千克的炭化稻米。

——宋姝等《良渚古城: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的实证之城》

关于良渚水坝的考占证据非常充足,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证据是碳十四的测年数据,水坝碳十四测年数据

在公元前3100-公元前2700年之间。

——英国剑桥大学科林・伦福儒《世界早期复杂社会视野下的良渚古城》

照抄材料,要求概括性叙述,至少答出两条证据)

材料四:1921年4月,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到河南省三门峡市仰韶村考古调查,采集到一些石器和陶

片,他由此判断这里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10()年来,中国考古学界多次进行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

发现仰韶文化遗址数以千计,主要分布在河南、陕西、山西,远及青海、湖北、河北、内蒙占等地。……

这里同时存有大品关于黄帝、炎帝的古史传说,仰貂文化与中华人文初祖黄帝或有若密切关系.考古学

界认为,以仰韶文化为主体的中原文化为后来凝聚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打下重要根基,称仰韶文化为文

化上的“早期中国

——摘编自新华社《百年发掘揭秘“仰韶文化”》

(3)众多文化遗存的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年左右,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均已进入了早期的文明社会。

请洁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认识。

第5页(共15页)

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

起源》单元测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题号1234567891011

答案AAABBBABBB

题号12131415

答案BBA

一、选择题

1.获取有效信息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符合“距今约17()万年”“能够制作工具3知道使用火”三个信

息的古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山顶洞人

【解答】据“距今约170万年”“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可知,考古学者在云南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

类的两颗门齿化石,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

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通过对元谋人遗存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

使用火。

故选:Ao

2.自1964年以来,考古学者对“蓝田人”遗址进行多次发掘,共发现各类石器200多件,这些石器的制作

都比较粗糙。据此可知,“蓝田人”()

A.处于旧石器时代B.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C.处于新石器时代D.广泛使用磨制石器

【解答】A.根据题干信息“蓝田人””共发现各类石器200多件,这些石器的制作都比较粗糙”可知蓝田人

生活在旧石器时代,以打制石器为主,制作的工具比较粗糙,故A正确:

B山顶洞人已经懂得人工取火,而不是蓝田人,故B错误;

C.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是出现出现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以及陶器和磨制工具的发展,而题干涉及的

石器制作比较粗糙说明处于旧石器时代,故C错误;

第6页(共15页)

D.“广泛使用磨制工具”标志着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而题干涉及的是旧石器时代,故D错浅。

故选:Ao

3.考古学家在某一早期人类遗址中发现了一些占人类头骨化石,头骨具有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额骨突

出等特征;遗址中还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用火痕迹。该早期人类处于()

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

C.青铜时代D.铁制工具时代

【解答】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颜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

比较成熟,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作成不同类型的工具,如尖状器、刮削器、石锤和石砧等。使用这

种打制石器的时代,叫作“旧石器时代”。故A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北京人,北京人生活在旧

石器时代,不是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制工具时代,排除BCD。

故选:Ao

4.1987年北京周口店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主要原因是该遗址()

A.发现了我国最早的原始人化石

B.发现人类最早使用的石器

C.为研究人类的演进提供了实证

D.位于我国首都北京市境内

【解答】1987年北京周口店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也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主要原因是该遗址为研

究人类的演进提供了实证。1929年裴文中在周口店发现中国猿人第一个头盖骨,该发现龙■研究世界古

人类学有极重要价值。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故选:Co

5.一万多年前金华浦江上山的一粒稻米,连同和它一起出土的彩陶共同印证了该地()

A.正处于旧石器时代

D.原始农业的兴起与发展

C.已经进入青铜时代

D.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

【解答】根据材料“一万多年前金华浦江上山的一粒稻米,连同和它一起出土的彩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阶段,排除D。

第7页(共15页)

故选:Bo

6.历史学家马克塞在《世界文明史》中指出:“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已取得长足发展,黄河流域主要种植

黍和粟,长江流域则以稻作农业为主。”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生产力水平不同B.自然条件不同

C.地域生活习惯不同D.生活时代不同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因为南北方地理自然环境的不同,所以河姆渡居民与半坡居民在粮食培育、住

房结构方面存在差异。河姆渡居民种植的是水稻,住干栏式房屋;半坡居民种植的是粟,住半地穴式房

屋,B是正确的选项;ACD不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

故选:Bo

7.考占学家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该遗迹()

A.为人类的起源研究提供了新证据

B.表明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

C.能够佐证原始手工业的出现

D.能够说明中原文化对周边的影响

【解答】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这表明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故

B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不能表明河姆渡遗址为人类的起源研究提供了新证据,排除A;题干材料与原始

手工业无关,排除C;题干材料不能说明中原文化对周边的影响,排除D。

故选:Bo

8.某校举办“百件文物讲述历史故事''图片展。如图为某遗址出土的文物图片(或复原图)。据此推测()

A.该文物出土于黄河流域

B.该文物是旧石器时代的器物

C.该地生活的居民已学会养鱼

D.该地居民生活环境潮湿多雨

【解答】图片分别是半坡人居住的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半坡人制作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半坡人生活在黄

河流域。故A符合题意;半坡人生活在新石器时代,排除B;半坡人不会养鱼,排除C;半坡人生活在

第8页(共15页)

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少雨,排除D。

故选:Ao

9.河南灵宝西坡遗址是仰韶文化时期的大型文化遗址之一。考古发现面积超过200平方米的大房子(图

为大房子基址)和大型墓葬。多数墓葬中随葬品为陶器,墓口并无奢侈品随葬,这反映出当时西坡社会

()

河南灵宝西坡遗址的大房子基址

A.重视大型墓葬修建B.没有明显的阶级分化

C.已经出现早期国家D.已经存在宗教信仰

【解答】根据“多数墓葬中随葬品为陶器,墓中并无奢侈品随葬“可知,当时西坡社会没有明显的阶级分

化,故B项正确;当时虽然存在大型墓葬,但并不能说明对大型墓葬的重视,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

国家产生的两大标志是阶级的分化及公共权力的出现,材料未涉及,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宗教信仰,

排除D项。

故选:B..

10.郑州大河村遗址属于仰韶文化时期遗址,从出土的陶器看,不但有典型的仰韶文化特色,而且还有东

部的大汶口文化及南方的屈家岭文化的元素。这表明当时()

A.大河村处于旧石器时代

B.区域文化存在着交流交融

C.手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D.社会活动呈现较强组织力

【解答】根据材料可知,仰韶文化中晚期遗址中出土的陶器,不仅有仰貂文化,还有大汶口文化及屈家

岭文化的元素,这说明当时中原文化将东夷文化、南方苗蛮文化吸收和借鉴,即当时已出现区域文化的

交融,故B符合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河村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排除A;材料中只涉及大河

村遗址中陶器的出现,不能表明“手工业得到「较快发展“,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当时的社会活动的组

织力,排除D。

故选:Bo

第9页(共15页)

11.距今约5000年良渚文化遗址权贵墓葬中,出土了不少玉琮、玉钺等精美玉器。和其他随葬品较少的

普通墓葬对比鲜明。这反映出当时()

A.原始农业形成B.社会分化出现

C.禅让制度盛行D.中央集权确立

【解答】根据材料“距今约50CO年良渚文化遗址权贵墓葬中,出土了不少玉琮、玉钺等精美玉器。和其

他随葬品较少的普通墓葬对比鲜明”可知,在此时期权贵的陪葬规格更高,社会已经出现了阶层分化。

时期,排除C;中央集权确立是在秦朝时期,排除D。

故选:Bo

12.考占发现,浙江良渚占城遗址、山西陶寺都城遗址在挖掘出大量极具地方特色文物的同时,均有作为

祭祀礼器的玉琮出土。这可用于说明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的特点是()

A.种类丰富B.多元一体C.渐趋一致D.独立发展

【解答】根据材料“浙江良渚古城遗址、山西陶寺都城遗址在挖掘出大量极具地方特色文物的同时,均

有作为祭祀礼器的玉琮出土“可知,中华大地发现了大量极具地域特色的古城遗址,并且这些遗址存在

一定的共性,说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性和一体化的特征,B项正确;“种类丰富、渐趋一致、独

立发展”都与题意不符,排除ACD项。

故选:Bo

13.在我国境内,黄帝陵有5个,全国大部分省份都建有黄帝庙.这一现象反映了黄帝()

A.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部落首领

B.被尊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

C.是我国史上最著名的传说人物

D.足迹遍及我国大部分地区

【解答】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从此,

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

分。黄帝和炎帝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在我国境内,黄帝陵有5个,全国大部分省份都

建有黄帝庙的原因是黄帝历史功绩巨大,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切祖,B是正确的选项;相传燧人氏是我国

历史上第一位部落首领,排除A;我国史上最著名的传说人物很多,排除C;黄帝没有足迹遍及我国大

部分地区,排除D。

故选:Bo

14.传说中的尧、舜、禹,在我国历史上深受人们的爱戴,下列对他们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第10页(共15页)

A.尧生活简朴,克己爱民

B.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C.禹曾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D.他们都是通过世袭制而当上部落联盟的首领的

【解答】相传,尧年老的时期,征求部落联盟首领的意见,挂举有才德的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的时

候,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

所以D项表述错误。

故选:D。

15.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中国史前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繁荣与开放

【解答】A.史前时期即有正式历史记载之前中国境内人的发展史,包括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母系氏族、

以及有关三皇五帝的传说史,直到最后建立夏朝,从约170万年前到公元前21世纪。史前时期的特征

是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符合题意。

B.秦汉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时期,与材料不符,排除。

C.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民族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时期,排除。

D.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对外政策开明开放,与材料不符,排除。

故选:A。

二、材料题

16.中国是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c我国的远古居民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旧石器文化,书写了中国历

史.匕最占老的篇章。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是早期人类化石和文化发现的重要地区之一。……我国旧石器时代初期文化遗址有20余

处,分布范围北起辽宁,南及云南,西至陕西,东到安徽,特别是沿黄河、长江两大河流域分布较为密

集。

——摘编自《中国原始社会史》

(I)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早期人类的分布有哪些特点?

材料二:北京人用火的证据十分明显。考古学者在发掘北京人化石地点的中段靠近南北裂缝的堆积时,

曾发现过三层灰烬。……灰烬的发现,不仅证明了北京人已经使用了火,而且由于灰烬在同一层中,有

第11页(共15页)

时很厚,有时很薄,有时又间断,又可以证明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管制火的能力。……人类能够使用和

管制火,是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因为这必须是在漫长的岁月中积累经验,有了相当的智慧才有可能办到

的。正因为北京人能够如此,才进一步证明了他们对对付自然已有了一定的办法。

—摘编自贾兰坡《“北京人”的故居》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断定北京人已能使用火的证据和北京人已有“管制火的能力”的理由。简述北京

人用火“对付自然”的重大意义,

材料三:如图,下列图片所示文物是在我国原始人类遗址中发掘出来的。

(3)根据这两件文物,你能推测山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哪些生产和生活的技能吗?并说一说你判断

的依据。

穿孔舒计装饰品

【解答】(1)根据材料一“……我国旧石器时代初期文化遗址有2()余处,分布范围北起辽宁,南及云南,

西至陕西,东到安徽,特别是沿黄河、长江两大河流域分布较为密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早期

人类的分布特点有遍及全国各地,主要分布在黄河、长江流域。

(2)根据材料二“考古学者在发掘北京人化石地点的中段靠近南北裂缝的堆积时,曾发现过三层灰

烬。……灰烬的发现,不仅证明了北京人已经使用了火,而且由于灰烬在同一层中,有时很厚,有时很

薄,有时又间断……”可知,断定北京人已能使用火的证据和北京人已有“管制火的能力”的理由在发掘

"北京人''化石的地点中,曾发现过三层灰烬。由于灰烬在同一层中,有时很厚,有时很薄,有时又间断。

北京人用火“对付自然”的重大意义有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从而改善了生存条件。

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3)根据这两件文物,我能推测出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的生产和生活的技能有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有爱美意识,判断的依据是骨针表明光滑,末端有针孔;会制作和佩戴装饰品。

故答案为:

(1)遍及全国各地,主要分布在黄河、长江流域。

(2)在发掘“北京人”化石的地点中,曾发现过三层灰烬。由于灰烬在同一层中,有时很厚,有时很薄,

有时又间断;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从而改善了生存条件。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

上的里程碑。

第12页(共15页)

(3)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有爱美意识。骨针表明光滑,末端有针孔:会制作和佩戴装饰品。

17.1考古发现中的早期文明】

材料一:1952年发现的半坡遗址中,先后发现粟的遗存和蔬菜籽粒,以及家畜和野生动物骨骸化石。

同时还发现粗砂罐、小口尖底瓶和钵等各种彩陶。彩陶以红底黑色为主,花纹简练朴素。

材料二;1973年发掘的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丰富的栽培稻谷和大面积的木建筑遗迹、捕猎的野生动

物和家养动物的骨骸等遗存。

——以上两则材料摘编自《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师用书》

(D结合材料一、二的内容,完成有关推论。

材料一:

发现:粟的遗存。推论:半坡人会种梢粟。

材料二:

发现:丰富的栽培稻谷遗存。推论:河姆渡人会种植水稻,

材料三:2019年,世界遗产大会将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杭州余杭区)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

遗产委员会给出的定位为:它是代表史前稻作文明的最高成就,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最直接、最典型、

最有力的实证,堪称人类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范例。

良渚古城的城内建筑、城墙、外城以及水利系统的土石方工程量达1005万n。。其中,良活古城核心区

面积约为6.3km3,是世界上同时期规模最大的城市系统之一。宫殿区营建在长方形人工土台上,面积

的30万n?,发现了35座长方形房址,多为南北朝向,排列整齐。发掘的墓葬显示,社会存在着明显

的等级分化和职业差别,以12号墓规格最高,出土了600余件(组)玉器,包括体量最大的“玉琮王”

和“玉钺王”,标志着墓主人很有可能是一位同时掌握着神权、军权和王权的统治者。

以火耕、水耨技术为代表的原始稻作农业已经相当成熟。水稻的驯化历程基本完成,出土了大量稻作农

业工具,水稻产量也大大增加。在一个大型灰坑遭迹(H11)中,出土约1.3万千克的炭化稻米。

——宋姝等《良渚占城: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的实证之城》

关于良渚水坝的考古证据非常充足,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证据是碳十四的测年数据,水坝碳十四测年数据

在公元前310()-公元前2700年之间。

——英国剑桥大学科林・伦福儒《世界早期复杂社会视野下的良渚古城》

照抄材料,要求概括性叙述,至少答出两条证据)

材料四:1921年4月,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到河南省三门峡市仰韶村考古调查,采集到•些石器和陶

片,他由此判断这里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100年来,中国考占学界多次进行田野考占谓杳和发掘,

第13页(共1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七年级历史上册试卷及答案20241005220314.pdf七年级历史上册试卷及答案.pdf,七年级历史上册试卷及答案 1.我国史前时期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他们的生活距今约 为 70 万至 20 万年前。(改写了题干和选项) 2.有关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情况,正确的表述是:他们普 遍使用磨制石器,开始了定居的生活,使用弓箭,但并没有种 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9132661@6472<33>82287687xjvo
1.初中上册七年级历史试卷及答案20240915203947.pdf初中上册七年级历史试卷及答案--第1页 初中上册七年级历史试卷及答案--第2页 B、九鼎是王权的象征,楚王大有取代周天子地位的意图 C、楚国的霸主地位想得到周天子的承认 D、周天子地位低下,谁也不把他放在眼里 5、在商鞅变法的各项措施中,最遭到旧贵族反对的是哪一条?() 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912;761A5772942?;2287387xjvo
2.20252026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试卷(统编版·新教材)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课时练-【智慧学习】2025-2026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试卷(统编版·新教材) 2025-11-05 | 2份 | 4页 | 35人阅读 | 0人下载 教辅 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课时练-【智慧学习】2025-2026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试卷(统编版·新教材) 2025-11-05jvzquC41o0€yzt3eqo5eqlucem547A66744ivvq
3.2024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2024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单元测试卷(含解析).pdf,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 建立和巩 单元测试卷 一 、选择题 1 . “任战胜之威 ,蚕食天下,并吞战国,海 内为一,功齐三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71714=4742715=6442742970ujzn
4.七年级上册历史课本电子书这样学真轻松✨以前最怕历史课,翻开七年级上册历史课本电子书,密密麻麻的文字看得我头大‍。尤其是夏商周的时间线,背得我脑壳疼,考试总是丢分。直到用了这本南方出版社的练习精编,真的像有人牵着我一步步走通历史长廊! 它和人教版教材完全同步,每节课前有预习题,课后还有巩固训练,像“秦统一六国”这种重点,直接用时间轴jvzquC41lkgoiqz0vcuccx3eqo5hwjsinqibn89994?`6jh448=b2jheh8jb8=98g4kbhn::46h4
5.中考三年模拟初中七年级五三同步试卷PDF电子版历史(人教版)九2025五年中考三年模拟初中七年级五三同步试卷PDF电子版 历史(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2025年) 大家评 店铺 商品详情 售后保障 推荐 进店逛逛 联系客服 进店逛逛 商品详情 店铺 EDWIN TRIEU旗舰店 出版社 出版社 ISBN 8716858863364 商品编码 10135545737227 包装清单 jvzquC41kvkn0si0eqs0396577:69<<4494ivvq
6.7年级初中历史卷.pdf七年级初中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7小题)1.“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他兴奋地断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材料中的“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原始居民D.河姆渡原始居民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912;771?5423924992328347xjvo
7.人教版七年级历史试卷及答案20230607105202.pdf中学试题人教版七年级历史试卷及答案.pdf 13页内容提供方:182***1810 大小:970.29 KB 字数:约1.55万字 发布时间:2023-06-10发布于山东 浏览人气:181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2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人教版七年级历史试卷及答案.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8128681A5922713<92276877xjvo
8.人教版七年级历史试卷及答案(25).pdf中学试题人教版七年级历史试卷及答案(25).pdf 12页内容提供方:182***1810 大小:1006.54 KB 字数:约1.4万字 发布时间:2023-06-10发布于山东 浏览人气:30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人教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8128691@5283662;;2277287xj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