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读博年海归学历被卡拿到高校教职offer无法入职唐文远博士

摘要:中国留学生服务中心的一纸学历认证,是许多留学博士的最后一关。拿到这张蓝边白底的证书,意味着能够以留学博士的身份进入事业单位、国企和大型民企——从陕西农村一路读上来的博士唐文远为了这个未来,押上了六年时间,拿到两所高校的offer。但五月过去了,入职时间也过去了,他的认证迟迟下不来。等待逐渐变成了一件无期限的事,一切关于未来的想象就此泄了气。

文|徐巧丽 张萌 编辑|陶若谷

广州30多平的复式公寓里,妻子的埋怨如同悬置的警铃。唐文远忘了倒垃圾,忘了晾衣服,都有可能引发婚姻危机——没领证时,提的是分手,领证后,提的就是离婚。今年3月底,在卧室暖黄色的灯光里,妻子控诉了一个小时,又提了离婚,核心内容再次指向了遥遥无期的博士毕业。

“苦熬这几年都过来了,现在正是我毕业、走向光明的时候,离婚你太亏了。”唐文远总这么劝,妻子也收起埋怨,表示再观察一段时间。但这次,他的劝慰话术失灵了。留学生服务中心在前不久发来消息:(海外博士学历)暂不认证,理由是“赴境外学习时间少于学制要求,且涉及在国内研究学习的经历”,需补充材料进一步审核。

唐文远参加的是一所国内985大学的分校区与某第三世界国家的联合培养项目,读历史学,由海外国家授予博士学位。第一年在国外读,免学费,后三年在国内,交培训费2.5万元/年。2022年6月,他提交了博士论文终稿,但疫情原因,无法出国走外审流程,一等就是一年。到了终审环节,又遇上当地动乱,申请签证等了大半年。四年学制,唐文远花了将近六年才读完。

今年2月,他正式领完毕业证回国,也拿到了安徽、湖北两所高校的offer,约定3月入职。还拿到了安家费,替妻子争取到高校行政岗的工作。

妻子在广州有份月薪1万6的教职工作,一直犹豫要不要离职,唐文远带她去了准备签约的高校考察,在图书馆、操场和篮球场,感受骑自行车的学生带来的春风,他们开始畅想——在高校工作八九年,存款能有80万以上,孩子也能在附属小学就读,做个过渡。等评上副教授、教授,再去新一线城市扎根,全款买房,这时孩子也能上附属中学了,做个“城二代”。

广州的租房还有4个月到期,许多家具都是将就。桌子是读书时的床上桌和凳子绑定的拼凑桌,唐文远觉得太小,想换,妻子说再凑合一年。两人仅有的生活品质落在三年前买的投影仪上,但没有足够空间,只能躺在床上对着天花板看。厚厚一沓本科、硕士和博士证书,放在一个纸箱里,关在储物间。

一切都准备好了,留学生服务中心(简称“留服”)的博士学历认证是最后一步。没有这张证明,在海外求职是没问题的,但国内事业单位、国企和大型民企,都要严格审查。“所有的人生规划,结婚生小孩、买房买车、定居生活,全部都压在这个证上。”唐文远说。

唐文远毕业获取的学分。讲述者供图

从今年3月初提交审核算起,他的等待已有108天。唐文远进了一个200多人的群,大部分都是和他一样学历认证被卡住的硕博留学生,理由也几乎是“赴境外学习时间少于学制要求”。

群成员分成三类:一类是留学海外名校,因为疫情出不去,通过复核,认证成功了;第二类是东南亚“水博”,疫情时上网课,放开后仍旧没出国;第三类群里最多,也是唐文远的情况,即涉及国内的联合培养项目,需要在国内读书或做实验。

唐文远参加的项目在2018年启动,同一批6个博士生,有几位已经在大学工作,基于职业需要读博。因为疫情,大家的毕业论文都卡在外审环节,最早的也是在2023年夏天才走完流程。唐文远申请出国稍晚了几个月,他考虑当地花销大,不愿到那边干等着,等外审出了确切结果才办签证,又赶上了动乱。

时间就是利益,是唐文远秉奉的观念。读大学后,他买火车票从来都买卧铺,睡一晚上就到,不想浪费白天。在这所双非院校,他抓住一本又一本史书,考上本校历史学硕士。三年下来,发了七八篇论文,拿了国家奖学金,还评上十佳研究生,唐文远开始期待一个名校博士的回报——考博的时候,他申请了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和吉林大学,但都没有通过。

“自我定位不清晰。”这段经历是唐文远现在最后悔的,他今年32岁,读博6年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迹是,眼镜片厚度增加了一倍。在陕西秦岭南麓广袤的山区,周围人不是去河南打工,就是去山西挖煤,唐文远的青少年时代在省重点高中奥赛班度过,成绩垫底,但凭着在QQ空间连载《明史》笔记,他也心安理得享受崇拜的目光。

硕士毕业时他26岁,村里已经有了闲话:你儿子啥时候结婚?啥时候找对象?作为传声筒的母亲把话传到他耳边:谁谁谁又考上了镇上的公务员,谁谁谁结婚了。他那时瞧不上这些,给父母反洗脑:乡镇公务员算什么,博士毕业,起码讲师起步,学校给房,未来入选人才计划,评副教授,“一下子把好几年捞回来。”

靠这番设想,父母也入了局,读大学后的九年学费全靠他们的积蓄。父亲是镇上的医生,母亲开个小卖部,在村子里是体面人,拿的却也是死工资。父母对他的期望是回县城做个中学老师,但唐文远认为,“职业档次不够高”。

在那个和父母观念冲突的夏天,他在网上检索到这个联合培养项目,第一届招生,10多个名额,硕士导师也觉得这个项目不错。唐文远考虑一周就报名了,他等不到下一年了——年龄越大,家里压力就越大,能申请的好学校却越少。他回忆,那时候不敢再“无畏地消耗岁月”了,这项目好歹是个机遇。

学历认证的问题,唐文远不是没有担心过。按照项目介绍,必修课学分只需海外国家一年的18学分,并且第一年刚刚读完,老师就催着让回境内上课。但看到4位同学在去年10月至12月陆续认证通过,他就把一些不寻常的细节合理化了——虽然是第三世界国家,但毕竟是当地的顶级学府;联合培养的国内大学虽然是分校区,但也是985。

博士读的是四年后的未来,唐文远知道妻子也这么想。两人在一个硕博比例8:2的相亲群认识,那时候他博士二年级,正遇上婚恋难题:将近三十了还在念书,一分钱没有,拿不出彩礼,买不起房子,要啥没啥。

能匹配上的是一个“崇拜学历、相信潜力股”的女性,他自己总结。妻子是二本,靠自己努力考上了211硕士,不聊“包包”,聊阶级固化,年龄也合适。就这样,他们成为了“女硕男博”的流行组合,每周末去看电影,去看海,找个小镇玩。

后来妻子找到广州的工作,他也进入写论文阶段,两人从华北平原搬到南方,房租和日常开销是妻子承担。博士二年级后,每学年要交2.5万学费,也是问她借。唐文远认为,这是双方共同的约定,妻子是因为博士身份选择了自己,这个身份包含了两个家庭的期待。

最直观的就是家庭地位日益卑微,女友让他打扫卫生,洗衣服做饭,下班回来检查。他每天还要汇报外审的进展,看女友脸色不对,就马上停止话题。日子窒息到周围人如果买了房和车,他就会被女友劈头盖脸一通问,“我到底差在哪了?”

听到女友向朋友抱怨,自己一分钱没有,全靠她养活,唐文远自尊心受了挫。他在广州找了个教培机构,每周上2-3天班,拿到六七千块钱月工资,把向女友借来的学费还了。博士的生活逃不开社会时钟的丈量,在唐文远身上更是如此。那两年,他焦虑失眠,体重从120斤跌到100斤。去年12月底,姗姗来迟的终审程序终于走完,他也终于在这个时候和女友领了结婚证。

毕业典礼结束,回国那天,妻子准备了鲜花和蛋糕。但唐文远和朋友庆祝喝多了,改签了第二天的飞机,回家后,妻子第一句话就是离婚。回想起这些,唐文远试图站在妻子的立场去理解她的处境。妻子来自北方农村,向往大城市,身上有股拼劲儿,也靠自己的努力,在广州有了份不错的收入,想让生活上一个台阶,结果被他拖累。

在妻子陈筱看来,“马上就要毕业了”这句话,唐文远说了两年,她已经免疫了。想买房要等毕业,想买辆车去新疆西藏内蒙古自驾,也要等毕业。两人每天的话题除了吃饭,就是毕业,现在变成了认证。认证失败后,有一两个月的时间,她跟唐文远说话,都得不到回应。有次对方发信息说不想活了,她吓得旷了工,回去陪他。被不确定性笼罩的日子里,她觉得自己“从未谈过一天恋爱”。

这些被卡学历的联合培养项目,综合几名博士讲述,要么是学校与学校接洽,要么是导师与导师对接,或者研究所与研究所对接,没有在留服备案。但在博士生们看来,这样私自“勾兑”的项目属于一种福利,说明老师跟国外学术圈的联系更紧密,并且愿意把机会留给更信赖的弟子。

例如女生缪涵,她参加的是国内一研究所与北欧高校的“2+2”项目,当时招生老师告诉她,这是一个“非公开的,打信息差才能知道的项目”,想要留下她才给她推荐。缪涵之前工作过两年,凭硕士学历拿到过四五个offer,不想上班才去考博。如今读出来,她发现学历贬值严重,一所高校拒绝她的理由是“本科不是这个专业的”,还有科研成果更好的博士生和她竞争。

据猎聘的一项调研数据,留学生回国面临的各项压力中,“国内优秀人才越来越多,岗位有限,就业竞争激烈”占比91.85%。缪涵最终只拿到一个国企的offer,但如果8月入职前无法获得博士学位认证,她就会失去这个offer。

留服给缪涵回复的邮件。讲述者供图

做了四年留学认证中介的言立军介绍,疫情三年是留服的“宽松期”:许多留学生在国内上网课,留服因此发布公告称,因疫情回国上网课,以及因此导致的境外停留时间不符合学制要求的情况,学历认证不受影响。去年1月28日,留服取消了特殊认证规则,慢慢回归到以前的常态,开始严格审核出入境时间。

据言立军观察,三四年以前,一些“非常规项目”在入学条件和出境时间上都比较宽松,对升学压力大的中国学生而言,给了他们多一条拿学位的路,去年严格审核后,此类项目也被卡了。他经手的一个广东某大学的博士,和一个吉林高校的博士,都认为自己读了5年毕业了,因项目没有备案,留服不给认证。

唐文远参加的也属于两校之间合作。招生简介上写道,“为培养国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高端人才”而启动,但在中外合作办学的备案名单中,却检索不到这个项目。唐文远介绍,目前包括他,有2名博士与4名硕士未通过留服认证,学校也没有给出任何解释。

如今在唐文远的家庭中,有六双眼睛盯着学历认证的结果。父母每天打电话都要问一遍,认证下来了没?岳丈岳母等着催生。妻子陈筱的局面最尴尬,她和领导、同事,都说好了要离职,“跟老公去大学”。现下领导同事问起啥时候走,她只能笑笑,找点其他话题。

唐文远讲述这段经历时,陈筱就在身边,两人刚刚吵完一架。陈筱最近被安排了监考任务,一周要工作7天。晚上6点多,唐文远倒完垃圾回家,陈筱说饿了,要吃家乡美食,让他当场学。他过去理论,说自己目前的状态,能活着就不错了,没有多余的精力做好家务,或是给予“很贴心的付出”。他听到妻子说了一句,“你实在活不下去了,也别来祸害我。”

原本唐文远指望一纸认证能挽救婚姻。在等待毕业的最后两年里,他觉得妻子每天都在打退堂鼓,“要不要分手重新找一个?还能不能相信丈夫?未来的出路在哪里?”这样的话她总挂在嘴边。为了缓和关系,他向陈筱描绘过不止一遍未来的生活,如今成了空头支票。

得到“暂不认证”的结果后,唐文远起初觉得是一个流程性的阻碍,没什么大不了。准备入职的高校,他商量了延期,补充了两轮认证材料,又找境内院校提供情况说明。

但五月过去了,入职时间也过去了,等待逐渐变成了一件无期限的事——也许下个月就能成功,也许一等就是明年。他每天早上睁眼,就是看邮件上有无进展,每周问境内院校两三次,回复都是“在沟通”。除此之外,就是关注被卡住的博士群动态,谁收到了邮件,谁又认证失败了。

群里同样认证被卡的方琦今年34岁,读博花了5年零6个月,他参加的是荷兰某QS排名130多的大学和国内高校的联合培养,只不过是基于两个老师之间的合作。原本他找到广州一家研究所的工作,租了4600元一个月的房子,还买了一台咖啡机。

方琦做的是生物相关研究,周围有几对结了婚但生不出孩子的博士夫妻,“精子活力,卵子活力都不行了”。他的女朋友也是博士,据方琦所述,两人都被生育焦虑笼罩,想尽快进入下一阶段,领证结婚生子。但因为无法认证,他已经等了5个多月,在研究所“打白工”,手头积蓄告急,他准备先把咖啡机卖了。

唐文远和妻子在广州住的楼房。讲述者供图

“在一条路上走得太孤注一掷,赌上了所有机会,在错误真正来临时才发现,没有留其他退路。”这是唐文远的感悟,也是他尴尬的现实境遇。他有时狠狠心想,再去读个三年制的双非博士,又不甘心再浪费三年。他不明白,自己的路怎么越走越窄?

在高校引进人才标准的1-7类中,唐文远评了6类人才,属于优秀博士,能解决配偶的工作。但没有留服认证,抵消了他所有的优势。评判标准一年一变,如果等到明年才认证,就评不上6类了,他也开始怨,“不仅卡的是时间,还卡的是入职的难度。”

他去过一些比较好的双非学校面试,一两个岗位,十多个人竞争,面试者有南开大学的、留学瑞士的,科研成果比他优异的。托已经入职的朋友递简历,朋友说按早两年的入职标准肯定没问题,结果到了学院人事处,就没有下文了。

如今他能想到的后路还剩下联系家人,托关系进个省内的民办学院,但唐文远不想走这步棋。在村里,他还是家喻户晓的博士。他曾在媒体上写过一篇关于农村的文章,传到了镇上,他跟母亲去镇上买衣服,老板娘都问,咋培养出来这么优秀的博士?母亲回到家跟他说,你没房没车,没毕业,没就业,得知道社会的现实。

社会的现实确实映照在周围的圈子里。唐文远挨个举例:在天津读博的一个同学,和他同时写博士论文,2022年7月就找到了江浙沪某大学的教职;一个本科同学六七年前回省结婚生子,如今房子涨了不少;一个高中同学去了华为,老早就实现了经济自由。只有自己还留在原地,“好比去爬一个山顶,你已经爬了好几年了,很累,近在咫尺,都看得见风景透过来的光了,结果掉入谷底。”

认证出现问题后,“我的苦难都是你造成的”,唐文远记得妻子这么说,离婚的念头也在他心里浮现。一个无法毕业的博士,意味着没工作、没钱、没前途——今年3月底,对着流泪的陈筱,唐文远同意了离婚。

但陈筱迟迟没有行动。某天晚上两人躺在卧室,陈筱张口问:跟你离了之后,我二婚能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老公,你帮我分析一下?唐文远趁机规划了另一套方案:万一认证不下来,就去西安,用硕士学历应聘民办学院,再去读在职博士,“我们一对双硕士,在西安就不能活吗?”

那之后陈筱没再提过离婚,但生气的时候,什么话都往外说。个子矮,不赚钱,尤其爱说“后悔,选错了人,不该领证”。每当这时,唐文远就去储物间睡觉,书架上《大历史与小历史》《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他都没心情看。为了打发时间,他开始打王者荣耀。有一天吃饭,因为盘子太多摆不下,陈筱打翻了一碗麻辣烫,他一气之下把拼凑桌撤了,买了张像样的桌子。

THE END
0.海归博士,不吃香了?春招即将结束。近日,上海某所高校公布,目前上海高校平均就业率仅为32.8%,失业的寒气笼罩着每一个焦虑的毕业生。 体制内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幻化成了乌托邦,为了上岸宇宙的尽头,去海外读博成为了许多人向上卷学历的被动选项。 长久以来,海外博士>本土博士的鄙视链在国内的招聘市场根深蒂固。即使没有考上编制,但申请到了jvzquC41m0yjpj3ep1gsvrhnga892<;586>3aj<3e3?1496;23?g793jvor
1.目前海外理工博士进985校拿教职的要求有多高?经历要求:对目前排名靠前的985高校,博士毕业生直接拿到教职是非常困难的,即便你是海外的。一般来说,学校会要求你具有2-3年海外博士后经历或研究员的经历,基本上就是“青年千人”所需要的经历。如果你在海外有博士后经历,那道路会顺畅一些,有可能直接拿到教职;如果没有,有的学校会让你先进站做博士后,有的学校则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312=3886813889?925a?9:;<84;8/uqyon
2.【博士留学】海外博士回国能进高校吗?博士期间这样规划更靠谱对于海外博士生而言,毕业后如果立志投身科研领域,却又不想进入企业研发部门,那么回国进入高校工作往往是个热门选择。但大家心里肯定都有疑问:海外博士回国进高校到底难不难?博士留学申请期间又该如何规划,才能提升自己进入高校的竞争力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深入探讨一下,同时也会为大家分享优越留学在这方面能提供的帮助jvzquC41yy}/rnhep0ipo8zm146379713:549<<90jznn
3.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海内外人才招聘启事(教学科研、博士后)2)应具有博士学位,海外人才一般应具有海外高校副教授及以上职务或在国际企业、机构达到相当水平职务;国内人才一般应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3)在本学科领域开展原创性研究或关键技术研究,并取得重要标志性成果,或者在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重要成果、做出重要贡献。 jvzquC41yy}30|hwv0kew7hp1vuvtrxo14635863425d4@854c;37A=51rghg7mvo
4.联合博士郑州大学能源环境为进一步加快我校学科建设步伐,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和国际竞争力,郑州大学实施海外虚拟研究院--博士联合培养项目。根据《郑州大学海外虚拟研究院博士生联合培养实施细则》(校政文〔2020〕26号),学校将对本校符合海外高校博士录取条件的硕士毕业生或赴海外名校硕博连读、直博的本科生进行选拔、资助,由中、外双方导师进行jvzquC41egkf0ƒw0gjv0ls1|u€q1ƒxi|1rid|3jvo
5.博士入职就给副教授!博士学历加副高职称进高校有用吗多校明确:博士入职就给副教授! 文章探讨了高校招聘中博士人才如何权衡薪酬、职称与发展前景,揭示了“副教授待遇”与“副教授职称”的区别,以及职称评定的严格标准和可能的升降机制,强调了科研动力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学术环境中的重要性。 【SciencePub学术】 人人都说高校招聘已进入卖方市场,殊不知各高校在优中选优的jvzquC41dnuh0lxfp0tfv87523e88B5289>0c{ykenk0fnyckny03<9637;2:
6.2025年高校招聘网高校博士人才招聘频道,发布针对青年人才,高校人才,研究生人才,高校教师,特聘教授,留学人才,海外人才,学术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招聘信息。jvzquC41|jgprrs0;3hpuqn0pgz0
7.东南亚海归博士高校求职不香了?多所高校回应日前,对于上述说法,红星新闻记者联系了多所高校人事处,得到回应称,招聘不会排斥东南亚博士。一些东南亚在读博士也表示,不会把学历当做进入高校的敲门砖。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此前不少高校对教师的招聘、管理、晋升都提出了要有海外博士学历的要求,要提高博士教师的比例,甚至有的高校组织教师到海外读博。jvzquC41gzvpt}3ujqhtg{{gt0ipo8yqwvobq8mvon585=9:;0nuou
8.南京林业大学2025年诚聘海内外水杉学者和水杉英才现有7个博士后流动站、1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和2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构建形成林科特色生态文明学科体系。现有林业工程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点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1个,江苏高校优势jvzq<84yyy4icrlwkdutjr3eqo5hcx}kcq€icxukp1::2<3jvor
9.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1.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年龄不超过40周岁;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jvzq<84yyy4ik}3gfw4dp8637960nrxv0jzn
10.复旦大学2024年面向海外高校中国籍优秀本科毕业生招收直接攻读复旦大学 研究生院 旧版主页 管理入口首页 夏令营/推免 硕士招生 博士招生 港澳台外 院系信息 统计信息 师生风采 复旦大学2024年面向海外高校中国籍优秀本科毕业生招收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2024-01-24浏览次数:6101友情链接 复旦常用站点 复旦院系链接 其他高校链接 jvzquC41iugp0ozfcp4ff~3ep17b1<61e3;13>f8846778ucig4ivv
11.花1800多万元引进23名菲律宾高校博士?邵阳学院:将统一回复眼下邵阳学院已处在风口浪尖,对于相关争议,多位在高校从事人才工作的业内人士也有个人观察。李老师(化名)告诉记者,目前不少高校对于博士比例、学缘结构以及海外背景都有要求。其中学缘类似于“血缘”,由于高校并不鼓励年轻老师在本校读博,这样一来,高校年轻教师的压力就会比较大。出于职称等多方面考虑,他们会选择外出jvzquC41iwgoeqf0io}/ew44248.2@43;1ipp}jpva96:B9:684ivv
12.扬州大学全球诚聘博士后研究人员学校坐落于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扬州,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全国率先进行合并办学的高校。 广阔的发展平台 学科优势 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农业科学、化学、植物与动物 jvzq<84tue4z|~3gfw4dp8guji€0kwkq1361;86;774ivv
13.加入我们1)在境内外著名高校取得博士学位的人才; 2)具有高级职称,或者在境外高水平大学及研究机构工作获得助理教授及与之相当的其他相应职位的人才。 引进待遇 团队引进或者特殊人才,具体工作条件及待遇“一人一议”,以双方协商为准。人才引进相关分类及待遇,具体以学校相关文件和政策为准。实行年薪制的人才,其薪资根据人才不jvzquC41ck4if~3gfw4dp8otyo5mk|y0jvs
14.博士毕业后,入职高校越来越难?其实更难的是总结一下就是,博士毕业生想进高校,不能只能看招聘公告,最好了解一下职称评审条件。 对比北京交通大学的博士招聘条件和职称评审条件,我们可以发现,职称评审条件是要远高于博士招聘条件的。进入高校,并不意味着你就能工作安稳了。尤其是现在都不给新入职博士编制的情况下,很多高校都采取了预聘长聘制,这就意味着,不努jvzquC41yy}/clfdtkjhg7hp1|~i|87245721}7245722:d474;96;3ujvsm
15.最新!去东南亚读博的博士生进高校,评职称不算!“申请到马来西亚读博的中国人,一半是高校老师。”从业6年的留学中介介绍道。 为了评职称、行政岗转教师岗,被学校提高博士率的政策鼓励,高校教师们主动或不得不读博提升学历。 相较于国内申请读博“卷”且要“排队”,欧美留学过于昂贵,东南亚的博士申请难度不大又花费划算,高校教师们自然不约而同地盯上了东南亚读jvzq<84yyy4fexwt0qxh0ls1pg}t1rsfwuzs{8724531:68313>95@;0jvsm
16.高校博士人才网高校博士人才网是全国教育招聘类专业的门户网站。一方面是收集、高层次人才网、高校博士人才、分类各个不同层次的高端人才、科研人才、企事业单位人才;另一方面为全国企事业单位、各大学院校引进不同层次的所需人才及宣传推广服务。优质服务于集体和个人,以服务至上的理念jvzquC41yy}/nnrqp|v/exr1
17.人才引进哈尔滨工程大学源起“哈军工”,隶属工业和信息化部,傲列“国防七子”,涵盖理、工、文、法、经、管等多学科门类,是首批“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高校、“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三海一核”是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海洋是我们的征途、船舶工业是我们的航程、核工业是我们的舞台jvzq<84yyy4itkjw0gjv0ls1tek37mvo
18.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2)“青年优秀科研人才国际培养计划”。广东省财政每年资助100名优秀在站博士后科研人员、申请进站博士后流动站的应届博士毕业生到国(境)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优势学科领域,合作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每人资助40万元。 (3)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海外青年人才引进博士后资助项目。采用“核实认定、不限名额”的方式,面向jvzquC41ncyft7xepw4ff~3ep1iq{l4
19.西安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25年面向海内外诚聘优秀人才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源于1949年西北医学院公共卫生学科,2022年入选教育部首批18所“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单位,2020年入选全国10所实施“高层次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创新项目”高校,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和MPH授予权,1998年和2011年在国内率先开展MPH和DrPH专业学位教育 jvzq<84urj4yl}z0gf{/ew4kphu03:>61785:7mvo
20.人才招聘具有博士学位,在国内著名高校、科研机构担任相当于教授职务,或在海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担任相当于副教授及以上职务,具有较高科研水平和较强科技创新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 具有扎实学识,胜任本科核心课程讲授任务;学术造诣高深,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具有带领本学科赶超或引领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具有较jvzquC41euk/unz0gf{/ew46;59:1unuv0nuo
21.诚聘英才(1)取得海内外一流高校博士学位; (2)一般应在国内著名高校、科研机构担任相当于教授职务,或在海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担任相当于副教授及以上职务,具有较高科研水平和较强科技创新能力; (3)在所从事研究的学科领域内取得海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且具有带领本学科赶超或引领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团队领导和jvzquC41oczi0|jw0gjv0ls172?438
22.introductionplan)其中,海外杰出青年人才候选人获得博士学位后要有连续3年及以上的海外科研工作经历,在本学科领域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工作,并以第一作者在本领域重要核心刊物发表过有影响的论文,或拥有重大发明专利、掌握关键技术等。 国内优秀青年人才候选人要具有博士学位,并在国内高校或科研院所担任教授(或研究员)职务。国家杰出青年jvzquC41yy}/;:gqujo/pny1spw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