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电池在智能设备的商业化普及和应用,对具备能量储备性高、安全环保等优点的电池的需求在急剧增加。前段时间频频发生的商用锂电池爆炸事件,其最大弱点在于非常容易过热而不时引发火灾,主要原因还是在锂电池本身制造中的高度易燃的有机电解液,而避免此类事故就是采用不易燃的电解液。在这方面,何冠杰博士的研究团队一直在致力于研究多项具有巨大潜力的水系电化学储能技术,用以替代锂离子电池。本次利物浦中国学联的讲座,将邀请何冠杰博士为我们详细介绍。
主讲人介绍
何冠杰博士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化学专业,现为林肯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伦敦大学学院化学院和化工学院荣誉讲师。兼任多家学术期刊客座编辑或青年编委。主要从事过渡金属基纳米结构的制备与设计在能量储存与转化领域的应用,以及机理研究。共指导博士生20余名,博士后研究员1名。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作为项目主持人,其课题组研究获得超过50万英镑资助,并且和多家公司开展多项校企合作项目。曾获得STFC Early Career Award,Publons Peer Review Awards ,DRA ABTA Doctoral Prize奖项。
锌离子电池
在解决能量的运输过程中的储存问题,将传统二次电池中的锂替换成低成本的负极材料,比如锌,是何博士团队实验项目中的一项。在对比测试中,这样的替换使得锌电池有更高的稳定性和倍率性能。何博士团队通过对材料设计和可控合成来制备水系锌离子电池的阴极,从而展现最佳的电池容量和稳定性。
锌空电池
何博士团队实验项目另外一项是搭建电能储存和电能转化之前的桥梁,因为综合循环能源系统需要能够进行能量转换设备。因此,金属空电池,有极佳的优势。其中锌空电池非常引人注目,在于其成本低,毒性低,高能量密度等特点。
电催化剂
何博士团队另外的研究重点是研制高效的针对电化学反应的催化剂。由于目前对能量的产生都是通过化石燃料等燃烧获得,电催化技术有望可以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等还原成燃料,从而实现清洁能源的转化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