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风里来雨里去十余年的坚持,其实就是希望自己能够通过高考的“检验”,拿到理想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为将来博得一片蓝天。
但话说回来,高考本质上就是一场分流考试,当“起跑”声响起的时候,势必会有同学因为实力不佳而落榜。如果再考虑每年仅有40%左右本科录取率,那么在考场上失意的高三生就更多了。
对于成绩比较“微妙”的考生而言,填报志愿是道坎
众所周知,院校以及专业的选择,基本决定了同学们毕业后的起始高度以及就业方向,因此在部分家长看来,考生之间的较量其实是从填报志愿开始的。
名列前茅的高三生自是不必多说,他们作为省内的头部考生,目标基本集中在了985、211高校上,思考点只是在于如何实现名校光环最大化。
相比较而言,最纠结的往往是那些高不成低不就,成绩微妙的卡在本科线上,又或是只高本科线几分的考生了。而困扰他们关键的一点就是——到底是报考学费离谱的三本还是选择公办专科。
毕竟在许多家长看来,本科名头虽好,可作为三本不光学费跟其他院校不在同一个“大气层”,就连教学质量也比不上二本院校,用人单位未来是否认可还是个未知数,所以与其这样消耗大量金钱进行“投资”,还不如选择一所优质专科来得实在,那么情况真的如此吗?
民办三本与公办专科到底有啥不同?两者在4方面区别明显
由于民办本科属于个人或者集团、企业创立,所以在大众的普遍认知里,就会认为这类高校走出来的教师比正规一本、二本的教授“差一截”,学生花费了大价钱换回来的本科生,含金量也是微乎其微。
但许多过来人却坦言:放弃了民办本科,报考公办专科以后才明白,两者的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还是建议高三生多了解一下再决定。
【区别一】:就业难易程度不同
如今是个以“人才为导向”的社会,三本院校就算在家长眼里再不理想,但也占据着本科批次的名额,给学生办发的也是学位证与毕业生,这就代表着同学们最起码不会被“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门槛绊住。
就以考公和考编为例,其中大部分岗位都是为本科应届生而设立的,所以即便毕业于三本,在岗位可选性上也会比专科生占据优势。
本科阶段教学大纲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培养科研人才,所以在学科构架上更偏向于理论性,而专科作为应用型人才的摇篮,他们的课程设置更注重实践性。也正因如此,本科生与专科生在择业选择上和求职方向上也会出现些许差异。
【区别三】:晋升渠道上有区别
本科生想要升级为研究生,只要参加每年12月举办的全国统考即可,哪怕是三本生也可以直接考研。
【区别四】:学习氛围存在参差
三本院校录取的学生,基本都是本科压线或者二本掉档的同学。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所以在学习能力以及对学业的重视程度上,这类学子普遍都会优于专科生,进而也会带动整个院校的学习氛围。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三本同样占据优势。
在实力允许的情况下,选择三本更符合未来发展
综上所述,民办三本其实在很多方面是优于专科院校的,所以在成绩、经济实力允许的情况下,还是选择本科层次的高校更具有“性价比”,毕竟学士学位证在求职时,还算是一块比较趁手的“敲门砖”。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同学们确实有报考三本的心思,但是又苦于一年两万多的学费,那么也可以尝试申请助学贷款或者等到入学时申请助学金,这些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考生经济上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