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的小赵整天呆在家里,很少出门,买东西全靠淘宝或美团等完成,所有支出来源靠父母,大学毕业三年多了也不愿外出干活挣钱,头发、胡子很长了也不理会,每天玩游戏12小时以上,而在游戏中与网友聊天,这成了他与外界沟通的唯一方式。
突然拒绝上学的女儿
一位妈妈在电话里诉苦:“医生,我女儿前些日子突然拒绝上学,每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拉上窗帘成天就知道听音乐、玩游戏、看抖音、刷视频,还经常把门反锁不让我们进去,问她原因,就说她不想去学校了,自己一个人既没危害社会,又没影响父母,觉得她自己的生活比我们过的苦逼生活好得多......”
游戏队长——小李
小李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门诊,在诊室里,小李坦然承认自己玩游戏的时间有点多,也影响了学习,但他理足气壮地说:“我不能放弃玩游戏,我是游戏组织者,我是队长,我不能放下他们不闻不问,这样太没责任感了!”“在游戏里同伴们都很尊重我、认可我,而父母只会打我,骂我是废物!”
绝望的父母
暑假尾声,一对父母走进诊室,“我儿子彻底完了,以前是一有机会就玩游戏,现在是没日没夜地玩,还扬言不要上学了,在近一个月里光买游戏装备就花了2万多块钱。昨天在他爸实施断网后大发脾气,用手把他爸锁喉推挂在墙上,客厅茶几也被他掀翻了。”家人软磨硬泡让他来了医院,他却当着医生的面怒吼道:“你们是不是疯了,该看医生的是你们才对!”这对父母很痛苦,反复地说着:“我们该怎么办啊?”......
以上所有案例,均指向一种精神心理障碍“网络依赖障碍”,俗称“网瘾”。
01 网络依赖障碍的概念
网络依赖障碍(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又称病理性网络使用,是指由于过度使用网络而导致人们出现明显的社会功能障碍、心理损害的一种现象。由于其行为表现类似于传统的毒品成瘾和物质滥用,2013年5月,美国精神病协会( APA)提议将“网络游戏成瘾”放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的附录中,这也在一定程度认可了将“网络依赖障碍”作为一种精神障碍的界定。
02 网络依赖障碍的类型
主要分为几种亚型:
网络游戏成瘾( (internet gaming disorder)
网络色情成瘾( (internet sexual preoccupations)
邮件/信息成瘾(e- mail/text messaging addiction)
网络关系成瘾(cyber-relationship addiction)
网络赌博成瘾( (online gambling addiction)
网络购物成瘾(online shopping addiction)
03 网络依赖障碍的危害
1.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个体的新陈代谢、生物节律、饮食习惯都遭受破坏,内分泌紊乱,免疫力下降,易导致体质下降。这一影响对正处在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尤为严重。
2.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会导致个体对亲友冷淡,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同时,网络中的虚拟角色,往往容易导致青少年角色混乱,迷失自我,消极逃避现实,影响人际交往。而且,不利于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造成道德感的弱化,人格的异化等。
3.影响学业和工作成绩。
4.诱发青少年犯罪。
04 网络依赖障碍的识别与诊断
目前,研究中应用最多的是美国精神病协会( APA)推荐的对网游成瘾诊断的9条标准(表-1)和Young等制定的网络依赖测试(表-2,略)。
表-1 DSM-5网游成瘾诊断的9条标准
1你是否花大量时间想着游戏?即使你没在玩的时候或计划着什么时候能玩下一次?
2当尝试去减少或停止游戏或当你不能玩时,你是否感到不安、暴躁、易怒、生气、焦虑或悲伤?
3为了得到过去得到的同样的兴奋度,你是否感到需要增加玩游戏的时间、玩更刺激的游戏或使是否用更强的装备?
4你是否觉得应该少玩,但是未能减少你花在玩游戏上的时间?
5因为游戏,你是否失去了兴趣或减少了其他娱乐活动(爱好、会见朋友)的参与?
6即使知道负面后果(比如没有得到足够的睡眠、课/上班迟到、花太多钱、同他人争吵或忽视了是重要的职责),你是否会继续玩游戏?
7你是否向家人、朋友或他人撒谎玩游戏的多少,或尽力不让你的家人或朋友知道你玩游戏的多少?
8你是否玩游戏来逃避或忘记个人问题、或缓解不舒服的感觉比如内疚、焦虑、无助或沮丧?
9你是否因为游戏威胁到或失去重要关系、或工作、教育或就业机会?
计分标准:满足9条中的5条即诊断为网游成瘾。
05 网络依赖障碍的干预与治疗
所有的干预与治疗,必须在专业的精神心理医生基于全面的诊断评估之下进行。干预手段和治疗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
1社会心理疗法
主要的社会心理疗法包括认知行为治疗、动机激励访谈、家庭治疗等,社会心理干预对减少网络依赖的失控性行为、增强戒断动机、纠正认知偏差,以及促进长期康复、回归社会具有十分良好的效果。
此外,父母、亲友的积极参与非常重要。良好的家庭社会支持系统对患者网络依赖的治疗效果具有积极影响。
友情提醒:
a.支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多一些赞美,多看他们的优点,尽可能接纳他们,切不可急于求成。
b.反对:极力说服他们,与其争论不休,以“命令”的口吻提问或封闭式问题,批评指责,暴力等。
2药物疗法
网络依赖障碍患者很可能存在精神、躯体等健康问题以及共病问题,需要药物对症治疗。如5-HT再摄取抑制剂( SSRI类)等药物的使用,可有效改善患者存在的焦虑、抑郁情绪,缓解成瘾症状。具体药物治疗方案需精神科医师评估后制定,并监测疗效。
3物理疗法
目前有研究表明重复经颅磁刺激等物理干预,可增加大脑控制功能或降低玩游戏的冲动。
4综合治疗
目前临床上,常同时运用多种治疗方式联合干预网络成瘾行为。此外,组成相关成瘾障碍的“治疗小组”,使用阅读书面材料、认知重建、做日常记录、布置家庭任务、开展休闲活动、日常现实社交等,也有助于改善成瘾行为。推荐的活动有:演奏乐器、画画、摄影、做手工、下棋、钓鱼、散步/跑步、健身、舞蹈、外出旅游、静坐冥想、做志愿者服务等。
特色亚专科专家门诊——网络依赖障碍门诊
诊治方向:网络成瘾、游戏成瘾、手机依赖等。
出诊地点:门诊二楼亚专科专家门诊诊区
预约电话:0575-85397901
专家介绍:
钱超,精神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国家心理治疗师,重症精神科主任,浙江大学在职研究生学历。精神、心理科临床工作近20年。任浙江省数理医学会委员,浙江省行为医学会委员,绍兴文理学院司法鉴定中心法医。定期在绍兴市心理治疗中心、绍兴市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坐诊。
擅长诊治:儿童心理问题、网络成瘾等心理咨询与治疗;睡眠障碍、重度抑郁症、双相障碍、强迫障碍、难治性分裂症等诊疗、法医临床精神病司法鉴定
出诊时间:每周四下午
徐政权,精神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本科学历,从事精神、心理卫生工作10多年。任普通精神科(精七病区)副主诊。对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的全病程治疗,对躯体疾病相关的精神障碍、睡眠、情绪等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