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惇丨释“篆刻”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篆刻”一词,今专指印章艺术。如果把“篆刻”拆开来解释,“篆”指篆书,“刻”指刻制,似很贴切。因中国的印章所用文字最主要的就是篆书,而印章只有经过“刻制”才算完成。这里的“刻制”当然包括凿、刻、铸、碾各种制作手段。当然如果理解为“篆写摹刻”也很合理,这是因为刻印必先在印面上“篆写印稿”,而后刻之。

然而,今人多不知晓篆刻最初的词义竟与印章无关。

汉扬雄《法言·吾子》:“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雕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意思是说,有人问我从小就好作赋吗?答是的,少年时“雕虫篆刻”而已,又接着说:长大成人后不做这种低级的小事了。“雕”即言雕琢、雕饰,“篆”即言援笔书写。“虫”指虫书,“刻”指刻符。虫书与刻符都是秦书八体之一,又都是当时学童必学的技能。显见“雕虫篆刻”只能是比较低级的技能,所以扬雄用来指诗赋中玩弄文字技巧的行为。如宋人苏峤在《东坡全集序》中所言:“雕虫篆刻,童子之事耳,焉足与论一代之文章哉!”由此可知,“篆刻”一词远在扬雄生活的西汉就出现了,然其词义并不指向印章。

在扬雄的笔下的“篆刻”,“篆”指书写,“刻”指刻符,这是本义。而刻符做为书体,本是刻于符节上的文字。符节乃帝王传达命令、征调兵将或有关邮传、身份、使节等其他政事的凭信之物,用时双方各执一半,合之验证。如今考古出土如《阳陵虎符》即符节之一种。印章上凿刻的文字,在秦书八体中称为摹印篆,摹印篆与刻符作为两种书体,从释读的角度看,却都是立根于小篆的,所以有着相似之处。印章与符节一样亦是凭信之物,因此古文献中又常常与符节并提,甚至代指或统称“符印”。雕虫是“写”虫书,篆刻是“写”刻符,但古人知道,这两种书体在应用时都必须刊刻。于是“篆刻”二字中的“刻”字,习惯上被误读为“刊刻”。如此一来,“篆刻”在后世也被引申到了写与刻上,且凡与写、刻文字相关的事,都可以用上“篆刻”一词。

唐柳宗元《柳先生集》卷五《终南山祠堂碑并序》云:

愿垂表经,颂宣圣德,篆刻坚石,永世飞声。

宋夏竦《文庄集》卷八《谢赐御书表》:

成汤篆刻于盘盂,夏后镂铭于簨簴。

上两则之“篆刻”,指写刻于金、石之文字。

宋朱长文撰《墨池编》卷五《秦二世诏》云:

今俗传《峄山碑》者,《史记》不载,其字特大,不类泰山存者。其本出于徐铉,又有别本出于夏竦家,自唐封演已言《峄山碑》非真,而杜甫直谓枣木篆刻耳。

杜诗脍炙人口,熟悉者都知道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原诗作“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朱长文将“传刻”易为“篆刻”,是认为传刻与写刻没有什么区别。所以这里的“篆刻”之意,所指乃在石上刻碑或在木板上刻帖。

梁诗正等辑《西湖志纂》卷四《刘公泉》云:

在南高峰下,《西湖游览志》:泉出石窦间,清澈见底。宋常平刘常甃为池,篆刻三字于泉上。

此则为摩崖刻石。“篆刻”依然是写、刻之意。

既然“篆刻”与写刻关联,而印章也须写了再刻,所以篆刻二字自然也会用到印章上。《宋史·舆服志》云:

乾德三年,太祖诏重铸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使印。先是,旧印五代所铸,篆刻非工。及得蜀中铸印官祝温柔,自言其祖思言唐礼部铸印官,世习缪篆,即《汉书·艺文志》所谓“屈曲缠绕以模印章”者也。思言随僖宗入蜀,子孙遂为蜀人。自是台、省、寺、监及开封府、兴元尹印,悉令温柔重改铸焉。

文中“篆刻”二字还是指写与刻。不过这“篆”却实在是写用于印章的缪篆,而非其他了。

到了元代,在元初的史料中,“篆刻”似乎更多地偏向于刻印。元初吴澄有《赠篆刻谢仁父序》:

近代图书之表识,笺牍之缄题,古书法乃犹以记姓名而存一二。谢复阳仁父,儒家子,工篆刻。予每视其累累之章而喜,岂真为其笔法、刀法之工哉!

“图书”是印章的别称,而后面说谢仁父“工篆刻”,又言“每视其累累之章”,再言及“笔法刀法之工”,一连串的用词似乎只有一个指向,就是说谢仁父不仅善刻印而且善篆印。又程钜夫《赠彭斯立序》云:

庐陵彭斯立,工篆刻。一日携所刻若古印章者谒远斋……

这位彭斯立,显然也是一位刻印者。类似这样的表述,还可见刘壎《默庵铭》云:“有熊生者,善篆刻图书而自号默庵子。”陆文圭《赠朱自明序》云:“朱晦自明见于明德堂上……性颇好古,工图书篆刻之学,游戏三昧而已。”柳贯《题有源图书粤卷后》一之:“官章文学范精同,摹印书兼篆刻工。”

黄惇,学者、书法篆刻家,号风斋。1947年3月生于江苏太仓,祖籍扬州。南京艺术学院教授,艺术学、美术学博士生导师。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成员、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又为西泠印社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及中国篆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1983年获“全国篆刻征稿评比”一等奖。1993年获“第五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奖。1999年获韩国“99世界书艺全北双年展”大奖。2012年获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著有《中国古代印论史》《中国书法史·元明卷》《秦汉魏晋南北朝书法史》《中国印论类编》《风来堂集——黄惇书学文选》等。

THE END
0.篆刻的解释|篆刻的意思|汉典“篆刻”词语的解释© 汉典 篆刻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篆刻 篆刻艺术,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包括凿、铸)结合,来制作印章的艺术,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篆刻兴起于先秦,盛于汉,衰于晋,败于唐、宋,复兴于明,中兴于清。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 汉典 细jvzquC41yy}/|mne0pku1l4813;11<85576/j}r
1.篆刻的意思篆刻是什么意思篆刻的解释,篆刻什么意思,篆刻的含义,篆刻的意思是什么jvzquC41yy}/eqf|kfobp7hqo1x`erd36fkbdm>5g3lbc;;4:6?:5m6:gd=:4o61
2.篆刻怎么读,篆刻的发音,篆刻的拼音,篆刻是什么意思,篆刻的繁体字简体:篆刻 繁体:篆刻 拼音:zhuanke 读音:zhuàn kè 英语: 近义词: 反义词: 单字解释:篆刻 造句:篆刻造句 组词,组成语:篆刻 篆刻解释 篆刻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简编版 1:雕刻印章。印章多模仿秦汉古印采用大小篆体先写后刻故称为「篆刻」。 jvzquC41yy}/eqfekjgj0lto1eoekjs1879437mvon
3.篆刻的意思拼音怎么读词典【篆刻】的意思 1.推敲字句,琢磨文章。比喻精心为文。《文选.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固尝钻厉求学而一经不治;篆刻为文而三冬靡就」 2.雕刻印章。因印章多模仿秦汉古印,采用大小篆体,先写后刻,故称为「篆刻」。 来源:-- 词典修订版 jvzquC41o0€dfrfp0eun1ln19upjc@3jvor
4.篆刻的解釋|篆刻的意思|漢典“篆刻”詞語的解釋法語gravure des sceaux © 漢典 篆刻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篆刻 篆刻藝術,是書法(主要是篆書)和鐫刻(包括鑿、鑄)結合,來製作印章的藝術,是漢字特有的藝術形式。篆刻興起於先秦,盛於漢,衰於晉,敗於唐、宋,復興於明,中興於清。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歷史。 © 漢典jvzquC41yy}/|mne0pku1qfpv1+F9.FH':<&G>*::'HC
5.篆刻的意思篆刻怎么念篆刻的意思 词语解释 篆刻[ zhuàn kè ] ⒈ 刻印章(因印章多用篆文)。比喻精心书写或作文。 英seal cutting; 引证解释 ⒈ 比喻书写和精心为文。 引汉 扬雄 《法言·吾子》:“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雕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文选·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jvzquC41|kjjcw3nkgsjpp|cpi4dqv4ekfobp8*G9'GG'A;'G7+9:.GD/cgf0qyon
6.篆刻,中国人独有的艺术情趣!拈笔古心生篆刻,引觞侠气上云空。 篆刻艺术,是书法和镌刻结合,用以制作印章的艺术,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篆刻兴起于先秦,盛于汉,衰于晋,败于唐、宋,复兴于明,中兴于清。 战国、秦汉、魏晋六朝时期,篆刻用料主要为玉石、金、牙、角等,被称为“古代篆刻艺术时期”,作品笔意劲秀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6246645@d;:2674B>40jznn
7.篆刻的意思是什么读音拼音如何怎么解释牺牲的意思 基础的意思 丧钟的意思 鞑靼的意思 拨冗的意思 >>相关词语: 着色 制图 渲染 写生 蚀刻 设色 晒图 描画 镂空 刊刻 绘制 雕镌 雕花 打样 测绘 篆书 竹刻 一刻 小篆 蚀刻 时刻 石刻 深刻 少刻 啬刻 更多内容请查看【汉语大辞典】词语解释大全。关于篆刻是什么意思,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jvzq<84o0jeem3eqo5dkmncp1:44950jvs
8.篆刻(篆刻是什么意思篆刻拼音篆刻的拼音为 zhuànkè ,注音是ㄓㄨㄢˋㄎㄜˋ,英语是 seal cutting ,繁体不详。 篆刻有二个含义。 篆刻的第一个意思是推敲字句,琢磨文章。比喻精心為文。文選.任昉.為范尚書讓吏部封侯第一表:「固嘗鑽厲求學而一經不治;篆刻為文而三冬靡就。」。 篆刻的第二个意思是雕刻印章。因印章多模仿秦漢古印,採用jvzquC41yy}/t~qpi4dqv4ef1€iwjsmg/728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