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职——与高中一样的层次学历
中职包括中专,技校和职高。
(1)中专,全称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列入国家统招计划,学历在本省甚至全国范围内承认。学生在校主要学习中等专业知识,同时也进行文化课的学习。通常是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结束后进行,与对应专业的高等学校本专科专业知识是承接、递进关系。学制一般都在3年,主要培养一线的工作人员。目前有个“3+2”政策,意思就是前三年读的中专,后两年读的大专,5年后出来拿的就是大专毕业证了。
(2)技校,全称技工学校,招生层次包括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主要就是学一门技术,学制有1-5年之分,培养出来的一般都是实用型的人才,中级技校更重视劳动技能的培训,毕业后一般都已经掌握了相应的劳动技能,步入社会可以胜任某种劳动岗位(工种),就业率可观。读技工学校毕业一般可以拿到两个证书“学历文凭+职业资格证书”。
二、与本科一样的层次学历
大专,全称大学专科。我国的大学专科教育有两种形式:高职(高等职业学院)、大专(高等专科学校)。高职与大专两种形式的学生毕业之后都会获取大学专科学历。
1、高职属于高等教育,但是高职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高职的教学更加偏重于技能的教学。高职教育由省政府管理,省政府会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根据实际需要结合就业状况等,进行每年的招生。
2、大专以适应社会的就业需要为目标,主要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等,强调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毕业生具有直接上岗工作的能力。
同时,大专也有两种学制:一种是三年制大专,就是读了普通高中然后参加高考,考上大专学校的或者是高三那年参加单招考试考入专科院校的。一种是五年制大专,根据“3+2”政策,意思就是前三年读的中专,后两年读的大专,5年后出来拿的就是大专毕业证了。
两者其实没什么在学历上的差别,毕业都是大专文凭,虽然国家承认这学历,但社会普遍承认三年制大专的含金量,因为五年制大专生源普遍较差。